暗示教育效果佳
暗示教育效果佳
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當孩子吃手指時,你啪地打一下他的手,大聲喝道:“不許吃手!”。但當孩子壓力過大時,他反而更想將手伸入口中。而此時如果你對他來個暗示,比如搖一搖頭,用眼示意孩子別咬,這要比前一種方式更能令孩子接受。
暗示教育包括哪幾個方面?
一、語言暗示
當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時,你不必逼著孩子答應去,你可以這么說:“在幼兒園要同小朋友一塊玩玩具?!睆亩凳竞⒆咏裉煲嫌變簣@,并讓孩子想到上幼兒園可以有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你也不必直接對孩子說:“不聽話的孩子才鬧著不去幼兒園?!倍鴮⒅畵Q成:“明明昨天不乖,他鬧著不去幼兒園?!焙⒆泳蜁靼佐[是不對的。
當我們要讓孩子對某一事有深刻的印象時,也不一定要反復強調(diào),只需用暗示性的語言啟發(fā),就能達到目的。比如,教給孩子懂禮貌,我們可以問他:“見到爺爺奶奶你先說什么?”讓孩子自己說,“問爺爺奶奶好?!?/P>
二、行為暗示
行為是直觀的,很易引起孩子注意。一個小朋友打一下門后笑著跑開,別的孩子就可能也去打一下。所以,利用行為來暗示孩子也會起到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孩子不好好地吃飯,父母可以模仿大力水手的樣子,先吃口菠菜,再伸一伸胳膊蹬一蹬腿,孩子就會明白,吃好飯力氣大,而大口吃起來。
三、榜樣暗示
一個小朋友哭,許多小朋友會隨同一起哭起來。這時用暗示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哭聲停止。老師只須對不哭的孩子表示出贊賞,孩子就會向不哭的學習而停止哭鬧。又例如,當媽媽聽到奶奶進門的聲音,忙將桌上的水果收了起來,孩子就能從中接到不良暗示:好東西不給奶奶吃。反之,當媽媽把最大最紅的蘋果拿給奶奶,孩子也會從中學到敬老的好品德。
四、情境教育
當爸爸在寫作時,孩子跑到爸爸桌前又叫又跳,媽媽厲聲制止當然也行,不過就不一定比得上媽媽躡手躡腳進屋,小聲對孩子說咱們到外面玩效果更好。
當孩子不睡覺時,父母可以指指旁邊睡著的小花貓,暗示孩子該睡了。也可以躺在孩子身邊裝睡,孩子在“大家都睡”的情境之下,也會很快入夢。
對孩子來說,暗示教育能激發(fā)他們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了教育,這比用強制性的、命令性的教育效果更好。
好孩子育兒網(wǎng)采編
- 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怎么辦
- 爸爸媽媽最難回答的問題
- 音樂的藝術(shù)――莫扎特的成長
- 安妮教子
- 水滴石穿――竺可楨母親的教誨
- 水均益教女有方
- 李開復:致家長-改變自身素質(zhì)是關鍵
- 偉大母親推動世界
- 從屠夫到音樂家
- 克服恐懼
- 與你的孩子結(jié)成信任同盟
- 馬克思的家教藝術(shù)
- 家庭教育的“重章疊唱”
- 名師出高徒
- 2005高考滿分作文(全國卷二)--找準位置,綻放光彩
- 美麗心情
- 外國友人說重慶變化很大
- 多彩的廣告
- 大班信息活動:我的寒假生活
- 孕婦鏈球菌感染快速檢查法
- 讓寶寶內(nèi)衣貼身更貼心
- 中班音樂教案《護菜小衛(wèi)士》
- 小班科學《神奇的筷子》教案反思
- 《超時空異能者》采藥及密室攻略
- 實踐證明:蹲下來教育孩子更加有效果
- 怎樣表揚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 幼兒園音樂課教育方法和論文:音樂教學中的暗示
- 家長要學會家庭教育用暗示對孩子作用
- 對孩子的錯誤反應太過分,反而沒教育效果
- 十種態(tài)度讓教育效果適得其反
- 黑暗中裝神弄鬼效果最佳
- 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暗示性原則
- 蒙臺梭利教育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
- 健康教案:小刺猬撿水果(小班體育)
- 瑞吉歐教育體系對我國學前課程決策有什么啟示
- 教師八年教育筆記的啟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
- 美國學前教育考察啟示:多給幼兒自由的空間
- 外國早期教育:蘇格蘭幼兒園教育的特色及其啟示
- 德國挫折教育給我們的啟示,挫折讓幼兒更堅強
- 幼兒園小班體育游戲教案:小螞蟻運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