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里少了什么》教學設計

《畫里少了什么》教學設計

《畫里少了什么》教學設計

《畫里少了什么》教學設計之二
作者:青島市實驗小學 胡春玲

 
  一、教材分析
  我們知道上課前要備課,備課要備教材和學生,但怎樣來準備呢?今天我班門弄斧,以《畫里少了什么》為例,把自己的備課感受做一展示,愿與大家共同探討。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在兒童生活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的故事。在美
  術課上,老師讓全班同學集體繪畫《海洋世界》,同學們在長長的畫卷上,畫滿了大魚,經(jīng)老師提示,同學們認識到這不是海洋世界,真正的海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通過討論,同學們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有分工合作、齊心協(xié)力才能畫好豐富多彩的海洋世界。這是一篇敘事性的文章,故事雖然簡單,但卻蘊涵著一個較深的道理。這是教參中給我們的提示,人們常說“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結(jié)構是文章的骨架,文意是文章的靈魂”。當我剛看到文章時,先被它的題目所吸引。題目以問句的形式出現(xiàn),立刻會勾起讀者的好奇心,“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它少什么了?為什么會少這些東西?”并且它還具有前推后延的作用。開始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的作畫,后面是在明白道理之后互相配合作畫。抓住“畫里究竟少了什么”這個問題起到了“牽一發(fā)動全身”的作用。表達也很精致。尤其是善于通過前后照應、相映成趣的詞語,在對比中顯示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人物的變化,讀來既感到清晰明快,又生動有味。比如前期畫畫完了,書中卻說是“奇怪”的畫,最后才是“真正”的畫。理解本文,抓住這些詞語,體會作者表現(xiàn)主旨的匠心。另外,這個故事看似簡單淺顯,但絕不單調(diào)平板、一覽無余,而是搖曳多姿、引人入勝。故事的發(fā)展非常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的過程,“要知道梨子的滋味,終要親口嘗一嘗”,貼切生活的本質(zhì)真實。
  從結(jié)構上來看,這篇課文自然段較多,但從意思上看可分為三個大的段落,1―5自然段主要講學生自發(fā)作畫,畫出了一幅奇怪的畫;6―16自然段主要講學生們進行了討論,明白了道理(16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最后一個自然段講學生們重新畫了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我覺得教師分析把握教材的結(jié)構,能夠深入理解文章,感受它的起承轉(zhuǎn)合,抓住文章的關鍵之處。正所謂“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
  確定了這些,本課以“主體”發(fā)展為指導思想,采取“探究式閱讀”的教學方法在腦海中漸成雛形。不需多做分析,可指導學生自讀自悟,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使學生明白如何才能畫好海洋世界,體會其中的道理。最后,讓學生在閱讀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相對獨立的探究活動,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品悟語言,提高語文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提倡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主張在學習中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本課教給學生一定的讀書方法,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交流解決問題。學過的道理能得以運用,指導行為。我們生活在海濱城市,對大海、對海洋生物并不陌生,特定的環(huán)境,既為孩子們提供了廣闊的生活舞臺,使他們有機會親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又給他們搜集書面資料、應用現(xiàn)代化手段等方面帶來了方便。加上孩子們經(jīng)過兩年半的學習,已經(jīng)初步具備自主識字的能力,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了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的習慣。這樣,孩子們完全能夠完成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但是不能否認,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自我意識很強,所以說這篇課文的教育意義是很強的,有較強針對性,有的學生從理論上能夠說出道理來,“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把一件事做好,但并不見得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識這個問題。用什么方法打動學生的心,
  切實有所感受,在實際行動中做好這一點,才會受到真正的教育。這是本文的難點,也是它的美感所在??赡苡械奈恼麦w現(xiàn)的是情感美,有的是一種智慧美,而本文則是這種情操美,即發(fā)現(xiàn)真理、意志美德等,這促使我進一步設想解決方法,努力從這個點進而聯(lián)系全文進行三個維度的搭設,并確定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會寫7個生字,能認讀8個生字。
  2、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到集體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
  4、學生懂得分工、合作的道理,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做到分工合作。

  四、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設計,以“探究式”閱讀為指導思想。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相對獨立的探究活動和語言實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提出問題――梳理問題――解決問題。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ㄒ唬┱勗拰耄ぐl(fā)興趣。
  師導語:課前我從美術老師那知道,很多同學喜歡畫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篇跟繪畫有關的課文。大家齊讀課題。
  (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ǘ└兄獌?nèi)容,讀有所獲。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把全文濃縮成一句話,這就是讀書的收獲。
 ?。▽W生在讀準課文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為下一步的質(zhì)疑做好準備。)
 ?。?)學生質(zhì)疑。
  我記得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痹谧x課文時你有什么問題嗎?結(jié)合學生質(zhì)疑板書。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說這是一幅奇怪的畫?畫里少了什么?真正的海洋世界是什么樣的?等。(本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文章內(nèi)容偏差很大,教師也可參與提出問題。有的問題較容易可以請學生當時解決)
 ?。?)制定目標。
  再讀課文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應先解決哪個問題?學生讀書后,師生共同梳理問題,確定學習目標:為什么說這是一幅奇怪的畫?畫里少了什么?
 ?。ㄔ诮處煹囊龑拢瑢W生明確課文的敘述順序,制定學習目標,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精讀領悟,讀懂課文。
 ?。ㄒ唬┙鉀Q“為什么說這是一幅奇怪的畫?”結(jié)合52頁的句子進行對比練習。深入理解句子含義,并為后文的學習埋下伏筆。
 ?。ㄔ谶@個環(huán)節(jié)中,指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中的句子,抓住重點詞句,結(jié)合課前預習理解了這個問題。同時滲透讀書方法。)
 ?。ǘ┙鉀Q“畫里少了什么?
 ?。▽W生自學課文后,從語言文字理解到畫里少了豐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教師相機引導:海洋生物還有什么,你能介紹幾種嗎?學生回答后,教師播放海洋世界的錄像。
 ?。▽W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及課后預習,回答問題。通過觀看錄像,對海洋世界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課件出示:一幅大魚圖)。教師導語:海洋世界這樣美,可同學們?yōu)槭裁磪s畫了一幅大魚圖呢?你們認為問題出在哪呢?請同學們再認認真真讀讀第16自然段。(課件出示第16自然段)
 ?。▽W生在上一環(huán)節(jié)對海洋世界有了感性的認識,通過自讀課文,知道畫里少了豐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教師出示大魚圖,引起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
  學生讀書后,教師參與探究。教師導語:老師認為是同學們的繪畫水平不高?那是因為他們不愿意畫?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反駁教師的觀點。最終悟出畫里少了同學們分工合作的精神。
  (在解決重難點時,教師適當?shù)貐⑴c,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反駁教師的觀點,引起進一步的思考:畫里到底少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讀活課文。
  師生分工合作完成一幅《海洋世界》。
  學生運用本課學到的道理完成圖畫,在實踐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重要。通過課堂練習,落實讀寫結(jié)合。)
  在課堂中,我始終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相互作用的對話、活動,努力創(chuàng)設融洽的氛圍,與學生交流對“我們和我”之間關系的體會,同時,我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以讀促理解,以理解促感悟,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課堂中,根據(jù)學生的興趣,以學定教,相機點撥、引導,學生發(fā)言積極,思維敏捷,使學生在獲得知識,提高能力,豐富情感的過程中,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在學習、生活中更多地去關注集體,關注他人,不斷進步。最讓我滿意的是“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這一環(huán)節(jié),前面提到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學習、做事時很少想到別人,此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真正做到分工、合作,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zhì)。
  另外,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及時積極地評價,特別是評價語言針對性強,評價語言生動、具體,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從而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畫里少了什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