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是我們的心意的教案 教學設計

關于這是我們的心意的教案 教學設計

關于這是我們的心意的教案  教學設計

這是我們的心意

活動目標

通過搜集各種助殘幫困的活動資料,使學生感受到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愛;

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學會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對弱勢群體的關愛,感受助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搜集媒體上有關助殘幫困的資料。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詩歌欣賞

1.呈現(xiàn)詩歌的內容,學生朗讀。

也許,衣裳依然破舊,但信念已經為我鼓起了風帆。

也許,課桌依然簡單,但前方已經為我升起了明燈。

也許,生活依然貧窮,但知識已經為我補充了營養(yǎng)。

也許,聲音依然幼稚,但希望已經讓我發(fā)出了呼喚。

2.交流:詩中的“我”是指誰?他可能過著怎樣的生活?是什么力量使他發(fā)出了呼喚?

二、走進“希望工程”

1.出示“希望工程”標志圖片。

教師簡單介紹“希望工程”。(參見教科書第27頁的“小資料”)

2.學生匯報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希望工程”的圖文資料。

3.播放湖南經濟電視臺“愛心改變命運”的節(jié)目片段或當?shù)仉娨暸_的類似節(jié)目片斷。

4.出示領導人對“希望工程”關懷的照片。

學生朗誦詩歌。

當貧窮不再剝奪前程,

當陽光已經打開心靈。

我們的眼睛為什么如此明亮,

因為未來充滿了許多目光,

來自各方向,照耀著我們的成長。

教師小結:“希望工程”幫助這些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讓他們又回到了小伙伴的中間。

三、處處有真情

教師:除了“希望工程”,還有很多幫助弱勢群體的公益活動。請大家看看教科書第27頁上的一組圖,你知道圖中分別是什么活動嗎?

學生小組討論后發(fā)言。

教師:你們參加過類似的公益活動嗎?把自己的感受和收獲講給大家聽聽。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幫助他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許由于能力有限,我們暫時還無法實現(xiàn)所有的愿望,但是只要心中有一顆愛心,我們隨時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意。

四、小論壇

討論題目:(1)幫助他人一定要很富有嗎?(2)為什么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派代表匯報各組的觀點。

第二課時

一、故事會

1.閱讀教科書第28頁的小故事,并說說故事中的成帥同學是怎樣獲得“希望工程1+1”救助卡的。

2.學生說說自己參與公益活動的行動計劃。

二、捐贈計劃

1.教師: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需要幫助的弱勢人群。課前大家也作了調查?,F(xiàn)在請大家分組策劃一次捐贈或義賣活動,首先要選定捐贈對象以及捐贈形式,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用適當?shù)姆绞綆椭銈兿霂椭膶ο?。(教師提供策劃書的樣稿如下?p />

×××××活動策劃書

活動名稱: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參加人員:

分工安排:

活動形式:                捐贈對象:

活動目的:

活動準備:

實施步驟:

1.?

2.?

3.?

注意事項:

1.?

2.?

2.評選最佳策劃。

三、課后延伸

1.組織開展一次班級募捐或義賣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2.寫一篇日記記錄下自己參加活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