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一個鐘擺的教案 教學設計 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關于做一個鐘擺的教案 教學設計 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關于做一個鐘擺的教案 教學設計  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7、做一個鐘擺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在不斷嘗試中,調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細心觀察和準確測量的重要性;體會制作鐘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教學難點】調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教學準備】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臺、棉線、一根寬1厘米長30厘米的木條、稍大金屬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2、閱讀課本P62上圖和文字,并作出預測。師出示上節(jié)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演示。

3、小結:擺長不等同與繩長。

二、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shù):

1、師出示金屬圓片,問: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條上,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為什么?

2、學生小組實驗,把金屬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實驗記錄15秒內擺動的次數(shù)。 記錄表見課本P62。

3、反饋數(shù)據(jù)。

4、思考:我們觀察到了什么變化?怎樣解釋這種變化呢?

5、師問: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的快慢有影響嗎?

6、小組三次實驗并記錄金屬片掛在上、中、下處時,15秒內擺動的次數(shù)。

7、反饋數(shù)據(jù)。

8、解釋變化原因并小結。

三、做個鐘擺:

1、提出要求:利用剛才的材料,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鐘擺嗎?

2、板書課題:做一個鐘擺。

3、小組嘗試調整制作。

4、請成功的小組展示鐘擺。

板書設計:

做一個鐘擺

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每分鐘擺動30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