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評課稿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評課稿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評課稿

1、氣溫的變化與分布評課稿

學生活動 備注

1.讀圖后回答:

(1)

學生活動 備注

發(fā)給學生印有大 量觀測數(shù)據(jù)的練習紙。

1.觀察數(shù)據(jù),聯(lián)想等高線等特點。

5.思考:還有哪些因素影響氣溫分布呢?

學生活動 備注

完成課件展示的表格

填充圖冊第1、2、3、4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第二篇:

《第二節(jié)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能繪制氣溫曲線圖。

(2)了解等溫線的含義,掌握閱讀等溫線分布圖的正確方法,并能總結出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guī)律。

能力目標: 能通過讀圖、析圖做相應練習題。

  情感目標: 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氣溫給生產(chǎn)和生活所帶來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即:識讀氣溫曲線圖,分析出氣溫的變化規(guī)律;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總結出氣溫分布規(guī)律。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觀看天氣預報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

1.哪位同學能說說今天的天氣狀況?(根據(jù)實際情況)

2.天氣與氣候的區(qū)別?(短時間,多變:長時間,少變)

3.通??刺鞖忸A報的時候,人們最關注的是什么?(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

教師小結:通常一提到天氣,多數(shù)人首先關注氣溫,這是為什么呢?那時因為氣溫與我們的關系密切,氣溫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承轉]既然氣溫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學習新課

一、氣溫的變化

問題設計:讀課本53頁,自學完成:

1.以( 一天 )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氣溫日變化)

2.以( 一年 )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氣溫年變化)

3.通常用(氣溫曲線圖)來表示氣溫的時間變化。

4.一天中氣溫最高值與最低值之差叫(氣溫日較差)

5.一年中 月平均氣溫最高值與月平均最低值之差叫(氣溫年較差)

學生活動:在書中找到答案,劃下來并回答問題。

【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舉例讓學生判斷: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氣溫日變化)

冬冷夏熱(氣溫年變化)

問題設計:閱讀54頁閱讀材料,氣溫的觀測。氣溫是用什么儀器測量的,氣溫觀測有哪些規(guī)范要求?

教師點評小結:氣溫的觀測基本規(guī)范;氣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和年平均氣溫的計算方法。

[承轉]從氣溫的觀測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氣溫是變化的,憑你的經(jīng)驗,能說出一天中何時氣溫最高?何時氣溫最低?一年中哪個月份氣溫最高?哪個月份氣溫最低?諺語午熱晨涼,冬寒夏暑,說明氣溫變化時有規(guī)律的,午熱晨涼說的是氣溫日變化,冬寒夏暑說的是氣溫的年變化。請看圖,來印證我們的感覺是否正確。

問題設計:讀圖分析

1.讀課本53頁圖3.11,回答一天中幾時氣溫最高?最高氣溫是多少?幾時氣溫最低?最低氣溫是多少?計算氣溫日較差。

【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多媒體展示:氣溫的日變化(氣溫曲線圖)

得出氣溫日變化規(guī)律: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午后兩點,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日出前后。

2.讀課本53頁圖3.12,回答北半球陸地一年中幾月氣溫最高?幾月氣溫最低?海洋幾月氣溫最高?幾月氣溫最低?計算氣溫年較差。

【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多媒體展示:氣溫的年變化(氣溫曲線圖,熱帶、溫帶和寒帶)

得出氣溫的年變化規(guī)律:不同地區(qū)氣溫的年變化不同;熱帶地區(qū)氣溫的年變化?。粶貛Ш秃畮У臍鉁啬曜兓?。

學生活動:課本54頁,活動:繪制氣溫曲線圖。完成55頁第2題。

教師點評小結:通常用氣溫曲線圖來表示氣溫在時間上的變化;南北半球因季節(jié)相反,所以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總是相反;同一季節(jié),海洋總是比陸地推遲一個月到達最熱或最冷,這是因為海洋夏季受熱增溫速度比陸地慢,冬季降溫組度也慢。

[承轉]不同地區(qū)氣溫的年變化不同,所以世界各地冷熱不同,氣溫差異很大。

二、氣溫的分布

問題設計:讀課本55頁,自學完成:

1.氣溫的分布,通常用(等溫線)圖表示。

2.等溫線稀疏的地方,氣溫差別(小),密集的地方,氣溫差別(大)。

3.世界氣溫分布規(guī)律:

(1)緯度差異:一般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

(2)海陸差異: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

(3)地形差異: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4.世界上最熱的是(非)洲,最冷的是(南極)洲

學生活動:在書中找到答案,劃下來并回答問題。

【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多媒體展示:等溫線圖,了解等溫線圖的各知識點,及說出與等高線地形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看圖找答案,通過前幾章等高線地形圖的學習知道: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的溫度相同;低溫中心,高溫中心;等溫線的疏密。

教師小結補充:閱讀等溫線圖,我們可以分析世界或某個區(qū)域氣溫分布的規(guī)律。通常根據(jù)等溫線的延生方向,判讀氣溫遞變的方向;根據(jù)等溫線的疏密程度,分析氣溫差異的大小。等溫線密集,差異大,等溫線疏松,氣溫差異小;如果等溫線閉合,中心氣溫低位低溫中心,反過來為高溫中心。

多媒體展示: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

觀察:從赤道向兩極氣溫的變化有什么特點?變化的原因?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地圖,提醒閱讀地圖的三要素。

學生得出結論:赤道氣溫高,兩極氣溫低。原因是赤道是低緯度地區(qū),接受的太陽熱量多。

教師小結補充:氣溫從赤道往兩極是越來越低。這是由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地球上不同地區(qū)獲得的太陽熱量是不同的;在赤道地區(qū)由于緯度低獲得的多,而兩極地區(qū)緯度高獲得的少(緯度因素)

引導學生從圖中找信息,找規(guī)律,得結論。讀課本56頁圖3.17,完成:

1.在山地和丘陵,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約多少 ℃ ?(0.6 ℃)(地形因素)

2.南北半球的等溫線哪個比較平直,哪個比較彎曲,為什么?(南半球,海洋面積大,氣溫差異?。?/p>

3.同緯度地區(qū),夏季陸地和海洋哪個氣溫高,冬季呢?(陸地、海洋)(海陸因素)

4.哪個大洲平均氣溫最高?哪個最低?(非洲、南極洲)

學生讀圖回答,教師給予點評,回答正確的給予肯定,對于不準確或錯誤的答案,進行原因的分析,指出問題的所在,加以指正。

多媒體再次展示:世界年平均氣溫圖,引導學生總結氣溫分布規(guī)律。重點指出青藏高原和周圍大陸氣溫的不同是地形因素。

氣溫分布規(guī)律。以順口溜形式總結,使學生便于記憶。

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

冬暖夏涼是海洋,冬冷夏熱是陸地,

地勢高低也影響,相差6℃每千米。

【本節(jié)總結】

生活中人們比較關心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描述一個地區(qū)的氣溫,還要使用日平均氣溫、月平均氣溫和年平均氣溫。一個地區(qū)的氣溫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以一天為周期的變化叫氣溫日變化,以一年為周期的氣溫變化叫氣溫年變化。

世界各地冷熱不同,氣溫分布有差異: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緯度差異);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海陸差異);在山地和丘陵,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約0.6 ℃。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一、氣溫的變化

1.氣溫日變化

2.氣溫年變化

二、氣溫的分布

1.緯度分布規(guī)律

2.海陸分布規(guī)律

3.地形分布規(guī)律

2、10的加減法評課稿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采用兒歌、游戲、再加上拍手動作的形式對10的組成進行復習。

回顧小結

通過回顧所學知識、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板書設計

10的加減法

1+9=10 9+1=10 10-1=9 10-9=1

2+8=10 8+2=10 10-2=8 10-8=2

教學反思

3、分與合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與合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教學目標:   1.學會2-5的分與合,初步體會分與合的思想。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有條理地思考。   3.體會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愛數(shù)學、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今天邱老師給小朋友上課,大家歡迎嗎?   生:(齊)歡迎!師:小朋友們怎么歡迎呢?來,表示一下。(學生熱烈鼓掌)   師:謝謝你們的掌聲!小朋友們在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誰來示范一下?   (一個學生主動示范,但動作比較快)   師:做得很好,就是有點兒快。誰再來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   (又有一個學生主動示范,樣子有點滑稽,引得一些小朋友笑了起來)   師:大家為什么笑了?   生1:他拍得太慢了,不像鼓掌。   生2:他拍得太慢,都聽不到掌聲了。   師:那大家也照樣子慢慢地做幾次拍手動作,好嗎?(集體模仿)   師:現(xiàn)在你能說一說我們鼓掌時是怎么拍手的嗎?   生:兩只手先分開來,再合起來,然后又分開來,再合起來。   師:(點頭認可)看來兩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響(板書課題:分與合)。   在數(shù)學王國里呀,也經(jīng)常用到分與合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數(shù)的分與合。   [評析:讓學生鼓掌歡迎老師上課,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營造出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再通過慢鏡頭式的拍手動作,巧妙地將分與合這兩種互逆的動作分解、凸現(xiàn)出來,為學生理解分與合的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啟發(fā),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學習數(shù)的分與合作了很好的準備。]   二、展開   師:(將左手的大拇指彎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對著自己)請小朋友像邱老師這樣豎起你的左手,現(xiàn)在有幾個手指豎著?   生:4個。   師:你能把自己豎著的4個手指分成兩部分嗎?(學生在小組內(nèi)嘗試著分一分,再組織全班交流)   生1:(舉起左手)我把4個手指分成1和3。(教師畫出手勢圖1)   生2:(舉起左手)我把4個手指分成2和2。(教師畫出手勢圖2)   生3:(舉起左手)我把4個手指分成3和1。(教師畫出手勢圖3)   師: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沒有)那我們把4的三種分法先按順序排一排,再請大家相互說一說。(教師邊說邊在相應的手勢圖下板書)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將左手反過來,手掌心對著自己再看一看,如果剛才是4分成了3和1,那么現(xiàn)在你看到4分成了幾和幾了?   生:4分成了1和3。   師:分法沒有變,怎么看到的結果卻不一樣了呢?   生1:認因為手反過來了。   生2:剛才3在左邊1在右邊,現(xiàn)在1在左邊3在右邊。   師:(指第一種分法)這種分法反過來看結果是怎樣的?   生:把4分成3和1。   師:第二種分法呢?   生:還是2和2。   師:為什么還是2和2?   生:(邊說邊做動作)因為原來左邊是2、右邊是2,所以反過來看是一樣的。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自己學會了4的幾種不同分法。再請小朋友反過來想一想,幾和幾可以合成4呢?   生1:1和3可以合成4。   生2:2和2可以合成4。   生3:3和1可以合成4。   師:看看我們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東西來說一說4的分與合嗎?   生1:講臺上的花盆里有4朵花,2朵紅色的2朵黃色的。   師:4分成-   生1:4分成2和2,2和2合成4。   生2:教室里有4張名人畫像,一邊兩張,4分成2和2,2和2合成4。   生3:我們小朋友坐成4大組,除了我們組還有3大組,4分成1和3,1和3合成4。   師:還可以怎樣說?   生3:4分成3和1,3和1合成4。(教師打開教室里4臺電扇中1臺的開關。)   生4:我們教室里裝了4臺電風扇,4可以分成t和3,1和3合成4,也可以說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   師:(再打開一臺電扇的開關)現(xiàn)在呢?   生4:4分成2和2,2和2合成4。

4、二年級數(shù)學變化的圖形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圖形的變化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圖形的變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有趣的剪紙活動,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軸對稱現(xiàn)象

2、在活動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

3、欣賞數(shù)學中的對稱美,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生活中對稱圖形的特點。

難點:通過折、畫、剪等操作活動,得到所需的圖案

教學準備:

PPT、剪刀、彩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一天,圖形王國的花園里有一只蜻蜓正在空中捉小蟲子吃,忽

然飛來一只蝴蝶繞著它飛來飛去,蜻蜓生氣地說:別跟我搗亂!

蝴蝶笑嘻嘻地說:你怎么連一家人都不認識了?我是來找你玩

兒的!蜻蜓更生氣:你是蝴蝶我是蜻蜓,我們怎么可能是一家

人呢?這時一片樹葉落了下來,蝴蝶接著說:這你就不知道了

吧,數(shù)學爺爺告訴我,在圖形王國中,不僅蝴蝶蜻蜓是一家,

這些樹葉和我們也是一家呢!

二、探究新知

1、蜻蜓、蝴蝶和樹葉為什么是一家?

仔細觀察每個圖形的左邊和右邊,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PPT演示

淘氣和笑笑也帶來了在手工課上剪的一些漂亮圖案。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你想剪這樣的圖形嗎?

剪一件小衣服,想想是怎么剪的?師演示步驟,巡回檢查指導。

剪一片樹葉,你是怎樣剪的?

4、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三、應用拓展

1、練一練第1題,照樣子做一做

2、說一說怎樣才能剪出下面的圖案(練一練第2題)

3、連一連。

4、看一看,做一做。

5、欣賞對稱圖案。

四、作業(yè)設計

剪一個自己喜歡的圖案

5、角的初步認識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角的初步認識》

教材分析:

角的認識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nèi)容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角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材主要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

學生分析:

對于學生來說,在認識角之前,已經(jīng)具備了有關角的感性經(jīng)驗。但是,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較低。這部分內(nèi)容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接受起來較為困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畫大小不同的角,能在圖形中找角。

過程與方法:在實際操作活動中,經(jīng)歷直觀認識角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在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中找到角,激發(fā)學生對角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知道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用紙折或畫大小不同的角。

教學難點: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拼圖形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那我們一起玩一個拼圖游戲好不好?

課件出示拼圖要求:

(1)用4根小棒拼成一個圖形。

(2)用3根小棒拼成一個圖形。

(3)用2根小棒拼成一個圖形。

2、交流各自拼出的圖形

教師讓學生說一說用4根小棒拼成一個什么圖形,用3根小棒拼成一個什么圖形。

師:用兩根拼成的是什么圖形?請同學們展示一下。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用2根小棒拼成的圖形,與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同?進而告訴學生,像這樣用2根小棒拼成的圖形叫做角,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ò鍟n題)

二、探究新知

1、聯(lián)系生活,找角

(1)師指導學生指角方法。

師:說起角啊,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看!這是一塊三角板,上面有很多角,老師找到的就是這個角(師演示指角的方法)

(2)先讓學生指給同桌看,再請學生到前面把找到的角指給同學們看。

2、初步感知,認識角

(1)抽象出數(shù)學中的角。

師:許多同學不但會找角,還能準確地指角,但是,我們數(shù)學中的角是什么樣子的,大家想知道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2)師描角

師:剛才我們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現(xiàn)在老師就把這部分在黑板上描下來。

(3)認識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師: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扇子、剪刀、鐘表抽象出角的過程)

師:通過大家的仔細觀察,我們找到了許多的角,下面請大家再仔細觀察課件演示,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課件閃動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同桌互說,進行匯報。

師: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看看每一個角都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

找學生指出黑板上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指,教師板書)

3、練習反饋。

(1)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角?為什么?

(2)下面的圖中各有幾個角?(課件出示:問題討論)

4、角的大小比較

(1)師:經(jīng)過大家的努力,我們知道了數(shù)學中的角是怎樣的圖形,接下來老師和大家進行一個活動做角,用2條硬紙板和一個圖釘,做成一個活動角,根據(jù)活動角的變化畫出三個大小不同的角。

師:那么你們知道我們畫的這些角,哪個大,哪個小嗎?你是怎樣判斷的?

同桌討論一下;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

討論后匯報。

我們知道了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就越大,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這說明什么?(角的大小與角兩邊的長短無關)

(2)學生活動。

學生用活動角造角。(任意造一個角、造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再造一個比老師的角小的角)

同桌一大一小玩造角游戲。

5、自主探索,折角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做了活動角,轉動活動角的一條邊可以得到很多角,那我們能不能用紙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呢?自己試試看。

學生自己試折,折完后同桌互相展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教師巡視,如果學生折疊有困難,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在展示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說出角的頂點、兩條邊。

誰愿意到前面把你折的角展示給大家?

6、體驗感悟,畫角

(1)學生嘗試畫角。

師:我們知道了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也知道了角有大有小,那你們想不想

自己畫一畫角呢?(打開課本58頁找學生讀要求)

師:想一想這句話的意思是讓我們先畫什么,再畫什么?想好了自己試著畫一個角。

(2)演示正確畫角的方法。學生指揮,老師畫,強調用直尺。

(3)學生再次畫角。

師:如果你對自己剛才畫的角不太滿意,你可以再畫一個角,注意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三、 總結收獲

師:現(xiàn)在回憶一下,我們都學了角的哪些知識?(學生匯報)角的知識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只是初步的認識了角。

師:這節(jié)課,大家學習的都很好,也很積極,老師想用一個符號評價大家的表現(xiàn),猜猜是什么?(學生猜測)是一個對勾,這上面有沒有角?角的頂點在哪兒?邊在哪兒?其實角就在我們身邊,而且無處不在。(欣賞圖片)

四、布置作業(yè)

回家后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本領,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并指給他們看,好嗎?

6、9的乘法口訣評課稿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師:我們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叫做端午節(jié),在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你們會做什么?

一條龍舟上有九人,九條龍舟上一共有多少人?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今天的9的乘法口訣,學了之后,解決這個問題就非常簡單了。我們先來看看袋鼠跳格。

(二)自主探究

1、瞧,小袋鼠在數(shù)軸上是怎樣跳的?(出示課本第84頁的袋鼠跳格圖)問:它第一步落到了9,第二步落到了18,你們能發(fā)現(xiàn)袋鼠跳格的規(guī)律嗎?按照這樣的規(guī)律袋鼠第三步應跳到幾呢?你是怎樣想的?你們能幫助袋鼠跳完格嗎?打開書84頁,填在書上。(學生自己算)師:我請一名學生匯報:9,袋鼠跳了幾格?是幾個9?(1個9)18,袋鼠跳了幾格?是幾個9? 27,袋鼠跳了幾格?是幾個9

師:寫完后,師生一起觀察:1個9是9,2個9相加是18,27是3個9相加的和,36是4個9相加的和學生齊回答。

2、編制口訣:談話:這些得數(shù)就是9的乘法口訣的得數(shù),今天我們就根據(jù)這些得數(shù)來編9的乘法口訣。

(1)師:根據(jù)1個9是9,編一句口訣:一九得九(板書)2個9相加是18,誰來編?(板書:二九十八)

師:同學們會編嗎?打開書第84頁,將編制的口訣填到書上。(學生填書)

(2)學生匯報,教師同步板書。提問:五九四十五

(3)全班讀口訣,讀兩遍。

3、探索9的口訣的規(guī)律

小組里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充分的交流,指名匯報,教師小結規(guī)律。

4、記憶口訣:

談話:其實9的乘法口訣就藏在我們身上,你想知道藏在哪嗎?就藏在我們靈巧的十個手指上。教師邊演示邊指導:

①雙手手心朝上,平放在桌子上;

②從左起依次彎曲每個手指,彎曲第幾個手指就代表幾個9;

③彎曲左起第一個手指,代表1個9,彎曲手指的右邊,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手指?(9個)這就是得數(shù);口訣:一九得九。

④彎曲左起第二個手指,代表2個9,彎曲手指的左邊代表十位;右邊代表個位,得數(shù)是多少?(18)口訣:二九十八。

嘗試練習:同學們用這種方法自己試一試其他的口訣。

5、背誦口訣

齊背,小組背,男女生背,指名背,各種形式背誦比賽

(三)課堂檢測

1、大轉盤,搶答,鞏固9的口訣

2、補充口訣

3、運用口訣解決問題

(四)多向吸取

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提出問題并解決

(五)拓展思路

寫出積是18和36的乘法算式,比比誰寫得多?

(六)鑒賞評價

1、本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2、你最欣賞誰的表現(xiàn)?為什么?

【板書設計】

9的乘法口訣

91=9      一九得九

92=18     二九十八

93=27     三九二十七

94=36     四九三十六

95=45     五九四十五

96=54     六九五十四

97=63     七九六十三

98=72     八九七十二

99=81     九九八十一

7、美麗的小興安嶺評課稿

《美麗的小興安嶺》評課稿

《美麗的小興安嶺》評課稿

一、把握文本,挖掘美

新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的筆墨敘述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特征,每個季節(jié)動靜結合,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因此,在教學本文中,應重點讓學生感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而陳老師就是抓住這一重點展開教學的??梢哉f,陳老師善于鉆研教研,把握重點,多層引導,感受文本。其次,教師從圖片欣賞初步感受小興安嶺像大花園,到創(chuàng)設情境帶領學生來到小興安嶺尋找四季的美,再回歸到一年四季的小興安嶺就像五顏六色的大花園,課堂結構清晰,感受層次分明,逐層遞進。

二、構建主動、開放的課堂,感受美

構建了開放、主動的課堂,把學生置于一種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態(tài)勢中。在品讀課文時,教師并不是自定教學內(nèi)容,而是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今天老師想讓大家做導游,帶我去小興安嶺旅游。一句平淡又親切的話語,激起了學生無限的興趣,每個學生帶著各自不同的內(nèi)心感受去了解內(nèi)容。這樣自主合作的教學是順著孩子的心理來教學,符合學生的求知欲。又如在匯報每個季節(jié)的美時,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感官,自己的思想,教師充分顧及到學生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因勢利導,真正做到以生為本,進入學習狀態(tài)。

三、善于引領,悟情美

本文著重就是讓學生欣賞美、感悟美。因此,陳老師在這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學詞,悟序感受思考美,匯報,配圖領略了風景美。再比如講到小興安嶺秋季的美麗時,教師抓往飛舞一詞激發(fā)學生通過想象來感受美:樹葉的飛舞像什么?學生有的說像美麗的雪花,有的說像天上的蝴蝶等等,仿佛已親身來到那個地方,親眼看到了漫天飛舞的樹葉,感受到了原本應該蕭條的秋季卻還有那么美麗動人的畫面。三年級的閱讀教學應開始深入篇章,而不僅僅停留在朗讀上。文章到底怎么寫?為什么寫的這么美?陳老師抓住小興安嶺的春夏秋冬進行比較,將文章的分支和整體融合,讓學生更清晰地認識到文章抓變化來寫,通過抓變化贊美美麗的小興安嶺,讓學生從整體上有了審美層次上的提高

四、教學扎實,積累美

陳老師還比較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教學比較扎實,如導入課題時,注意興的讀法,同時在四季的感悟中又緊緊抓往重點詞展開理解和感悟。如抽出一詞,教師與長出作為對比;又如教學冬天的美時,讓學生用不同的詞來說說怎么形容冬天??梢钥闯稣怖蠋煴容^注重日常的積累,再如指導朗讀時多次范讀,用告訴學生學會抓重點詞朗讀等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正是因為教師情境的創(chuàng)設,語言的引導,思維的碰撞,使學生自然而然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從而愿讀,會讀。我們從學生充滿熱情的朗讀中深切的感受到他們是被深深地吸引了。

8、去年的樹評課稿

《去年的樹》評課稿

《去年的樹》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整篇童話內(nèi)容簡單、語言樸實,全文無華麗的詞句,只用白描的手法敘事,以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jié)。金老師的這節(jié)課條理清晰,主線十分明朗。整個課堂,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感性的認識,有統(tǒng)攬全局的大氣,也有精雕細刻的細膩。老師引領孩子們通過回旋品味、真情朗讀、想象畫面,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鮮活的童話世界,讓他們領略了童話的至美與至善,獲得了心靈的感動、情感的升華、精神的享受。而這一切,都源于金老師對文本的深挖細掘,多元解讀。

從金老師的這一節(jié)課中,我就收獲這么多,真可謂:聽君一節(jié)課,勝讀十年書!

下面重點談一談金老師多層次、全方位、細致入微的文本解讀:

一、在字詞間體味情感

一堂課的呈現(xiàn)體現(xiàn)了一個老師一個階段的教學思考。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堂課,一百個老師可能有一百種上法,同樣一堂課,一百個老師聽了可能有一百種解讀。 下面,我聽了我校程老師講的《去年的樹》,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讀中感悟,程老師在開頭用得很好,也情由心生,學生很容易進入當時友好的情誼之中收起了學生心里的共鳴。為此,也能體會當時鳥與大樹的情感。體會小鳥的真情,當最后剩下樹根,有何感想?這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愛護樹的環(huán)何意識。

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墒堑诙甏禾?,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后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諾言還在,于是,它心里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這篇童話主要通過對話展開故事的情節(jié),推動故事的發(fā)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對話。課文所說明的道理也在這四次對話以及后來鳥兒的表現(xiàn)中逐步顯現(xiàn)出來,告訴我們做人要信守諾言,珍惜朋友之間的情意。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品讀重點詞句,體會小鳥與樹分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鳥尋訪大樹時的焦急、傷心之情,以及鳥兩次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的內(nèi)心活動,讓學生自已去猜想,說出對友誼的看法,以及自己是怎樣對待友誼的,體會鳥對樹的深情與留戀。在教學中,老師緊扣目標,突出重點。例如小鳥的三個問句:當它只見到樹根時,問: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門先生,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您知道嗎?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 這是鳥在尋找樹,要用詢問的語氣來讀,當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著時,心里是非常焦急的。所以,讀鳥向門先生和小女孩的問話時,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當它得知樹被砍倒,被切成細條條做成火柴賣掉了火柴已經(jīng)用光,只剩下用火柴點燃的火還亮著,它的內(nèi)心越來越憂傷,讀時要突出一次比一次傷心、一次比一次難過。在此,她讓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讓學生帶著憂傷,帶著對大樹的同情,深深的去體會,去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xiàn)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二、讀想寫有機結合,升華課文的主題。

語文教學,永遠離不開聽說讀寫,永遠是在想一想、讀一讀,讀一讀、想一想,想一想、寫一寫這樣的過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課中,讀、想、寫并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想象寫話又能促進更好地讀,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nèi)涵的理解將一步一步加深。祝老師先讓學生們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舍,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漸漸的,孩子們了解到課文中的小鳥和樹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把握了朗讀的感情基調。又如教學最后三個自然段時,這里既是情感的暴發(fā)點,更是情動辭發(fā)指導學生練筆的訓練點。老師讓學生讀,讓學生變成小鳥讀,在讀中感悟,

整堂課中學生提問,學生解答,教師適當引導,又安排了一個練筆的環(huán)節(jié)。這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又使聽說讀寫得到很好的結合。

去年的樹評課稿第二篇:

本文雖然淺顯易懂,然而許多詞句細細品味,卻回味無窮:如天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這樣的朋友嗎?體味到鳥與樹的真摯情誼。如兩飛離別時的慢慢飛,邊飛邊回頭,一飛一徘徊,體味到鳥的難受與難舍難分。而為相見時的飛,體味到鳥兒為實踐諾言的堅定決心。再如兩看從第一個看,解讀出了鳥兒的大吃一驚、疑惑不解,甚至絕望傷感;第二個看,是一種不舍和理解,為樹的歸宿而難過悲傷。

師生對文本的解讀使靜態(tài)的文本靈動起來,學生于平靜之中見波瀾,在平淡之處悟深意,傾聽了文本發(fā)出的最細微最動人的聲響。

二、在空白點演繹畫面

本文大量的空白點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像和創(chuàng)新空間。金老師,拓展學生的想象,演繹豐富的畫面,于是,幾處精彩畫面仍歷歷在目:①鳥兒與樹幸福相處;②鳥依依不舍地飛去;③鳥兒焦急萬分地尋找樹;④鳥與樹的真情告白。

最為巧妙的是鳥與樹的真情告白這個環(huán)節(jié), 假如你是那只小鳥,一年之后,你滿懷期待回來尋找自己的老朋友,可是一切都不一樣了。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想對誰說些什么?此處的留白真的太精彩了,我不禁要感嘆作家的偉大,真的是此處無聲勝有聲言有盡而意無窮。每每讀到這里,總會有一種莫名的酸楚涌上心頭。然而年幼的學生能體會到小鳥復雜的心情嗎?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鳥兒的那一雙瞪大的眼睛中,實在蘊涵著太多太多的話語。這個畫面是情感的爆發(fā)點,鳥與樹互訴衷腸,再配上唯美的音樂,學生情動而辭發(fā),將鳥與樹的真摯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一個個用語言描述的精彩畫面,給了孩子們一次難忘的情感經(jīng)歷,一份溫暖的人文關懷,一種崇高的精神享受。

三、在情感中涵養(yǎng)精神

這篇文章的主旨,單單理解成鳥和樹的真摯情誼,鳥實踐諾言的決心,或者是環(huán)保,我覺得都有些許的狹隘。管老師并沒有停留在表面,而是解讀出了令人蕩氣回腸的友情,解讀出了對人性美的謳歌,解讀出了對生命價值的感悟等等。在這種多元解讀中,學生自由獨立的思想得到發(fā)展,實現(xiàn)了和文本、作者間的心智交流、心靈碰撞,給語文課堂帶來了勃勃的生機。

也許有人會說,這種境界學生不一定能達到,不一定能體味得這樣深刻,這樣挖掘是否拔苗助長。然而我想說得是:《去年的樹》不是一個唯美的童話,讀起來有淡淡的憂傷,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這個簡單的故事種在兒童心靈深處,就算一下子讀不懂,總有一天,會生根發(fā)芽,結出執(zhí)著、勇敢、敬意的果實。

無論是我們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童話,而童話所放飛、所暢想、所追求的,永遠比天空更廣大,比天空更自由

吹毛求疵,對于這節(jié)課,也留給了我?guī)c思考:

1、讀是閱讀教學永恒的主題。語文課堂上濃濃的情是學生讀出來的,而這種感情朗讀需要學生入情入境地讀。管老師讓學生通過自讀感悟、角色對話、情境引讀、靜思默讀等多種讀書方式,去感悟了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教師的指導有很明顯的層次,但學生的讀卻沒有明顯的變化,情感沒有呈階梯式上升。由此可見,學生的朗讀需要我們平時下足功夫細細指導。

2、本課最后的畫面是鳥和燈火的凝視。老師光讓學生說鳥對燈火的話,然后寫樹對鳥的話,這本是課堂最高潮,能將兩者的內(nèi)心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可是,分成兩個階段,我總感覺不夠流暢,不夠直白,只是自言自語。我想,如果在出示最后三段時就打開音樂,把兩個環(huán)節(jié)合成一個環(huán)節(jié)鳥和燈火的直接對話,情感渲泄可能會更直接、更感人、更催人淚下。

3、人文性與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特點。而這節(jié)課語文工具性的缺失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一節(jié)課,學生們都沉浸在這濃濃的童話故事中,或悲傷,或感動,也是千言萬語,難以道盡。童話的語言是美的,我們?yōu)楹尾蛔プ∵@些美來進行字詞句的積累和訓練呢?秋水共長天一色是景色之極致,工具共人文一色,意韻兼得,情文共振,則是語文教學理想之境界。要讓語文課堂全面達于此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

同時我個人也認為,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純潔的童心,這樣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讀童話,陪伴著孩子們走進童話的王國,與孩子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樂,幫助他們實現(xiàn)心靈的成長。

語文閱讀是最富個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創(chuàng)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悅、最美好的心靈之旅。各位語文老師,讓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煥發(fā)生命活力的課堂,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師生詩意的棲居地,讓我們的語文如美麗的童話一般,永遠芬芳在孩子們的生命之中吧!

9、數(shù)與代數(shù)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數(shù)與代數(shù)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 數(shù)與代數(shù)》教學設計

復習目標:

1.讓學生回憶、掌握小數(shù)的相關知識(小數(shù)數(shù)位順序表、小數(shù)性質、改寫、化簡、小數(shù)移動等)

2.對小數(shù)的相關知識有個清楚且有條理的歸納,使知識能科學、合理的總結歸納、吸收

3.使學生熟練進行小數(shù)和十進復名數(shù)的相互改寫。

4.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要求會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shù)數(shù)位,求出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并能把較大的數(shù)改寫成用萬或

億作單位的小數(shù)

復習難點:小數(shù)相關的一些靈活題,

復習重點:數(shù)位順序表

復習方法:自主學習

復習過程:

1.將第四單元的概念畫出,讓學生回家歸納在練習本上。

2.復習數(shù)位順序表

請一學生說一說小數(shù)數(shù)位順序表,引導學生注意數(shù)位、和記數(shù)單位的區(qū)別,幫助學生記憶。

小組比一比:

小數(shù)點( )是整數(shù)部分,( )是小數(shù)部分。

在小數(shù)中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單位的進率都是( )

(1)小數(shù)點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計數(shù)單位是( ),左邊第二位 是( ),它的計數(shù)單位是(

)。

(2)小數(shù)部分最大的計數(shù)單位是( )

(3)小數(shù)一定比1小嗎( )舉例

(4)比1小的小數(shù),它的整數(shù)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數(shù)有( )個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數(shù)有( )個,二位小數(shù)有( )個

(7)由5個0.1,6個0.01和8個0.001組成的數(shù)是( )

(8)0.4里有( )個十分之一,有( )個百分之一

注:在小組比賽中復習小數(shù)相關易錯知識

3.小數(shù)性質

(一) 復習概念

(二) 小數(shù)化簡1.2300000,將1.23改寫成5位小數(shù)

注:強調小數(shù)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數(shù)大小不變。但是如果是在小數(shù)點的后面添上或者去點零,小數(shù)大小有可能改變

。再強調3位小數(shù)就是小數(shù)點后面有3位,幾位小數(shù)就是小數(shù)點后面有幾位

練習:

0.6里面有( )個0.01 0.61里面有( )個0.01

3.61里面有( )個0.01 0.061里面有( )個0.001

7/100改寫成小數(shù)( ); 23/1000改寫成小數(shù)( )

34/10000改寫成小數(shù)( ); 3/1000改寫成小數(shù)( )

0.25寫成分數(shù)( ); 0.312寫成分數(shù)( )

把小數(shù)90.90100化簡后是( )

將小數(shù)40.070化簡后是( )。

4.小數(shù)點的移動

復習小數(shù)點移動的規(guī)律

注:在移動過程中要畫出路線圖,這樣不容易出錯。小數(shù)點前面要添零,小數(shù)點后面不必添零

練習 1) 把300縮小為原數(shù)的( )是0.3

(2)由0.56到0.056是( )。

a 縮小10倍 b 擴大10倍 c 縮小100倍

(3)把一個小數(shù)的小數(shù)點先向右移動兩位,再向左移動三位,得到的數(shù)比原數(shù)( )

5.小數(shù)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計算及驗算時的注意事項。

例如:

a) 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商是小數(shù)的除法怎樣計算?

b) 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怎樣計算?

c) 計算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時為什么要把除數(shù)化成整數(shù)?

d) 怎樣判斷游戲是公平的?

小數(shù)除法: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商是小數(shù)的除法

整數(shù)除以整數(shù),商是小數(shù)的除法

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

近似數(shù)(積、商)

循環(huán)小數(shù)

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復習運算律)

6.復習將復名數(shù)改寫成高級單位、

(要求掌握好單位間的進率和小數(shù)點的移動)。

將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數(shù)改寫成小數(shù)。

7.復習小數(shù)單位改寫、小數(shù)的改寫和求近似數(shù)

(1)復習小數(shù)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shù)大小的變化

教師:想想,小數(shù)點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shù)怎樣的變化,變化的規(guī)律是什么?

如何應用這個變化規(guī)律把一個數(shù)擴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縮小它的1/10、1/100、1/1000

練習:12.37610=( )100=( ) 1000=( )

(2)復習小數(shù)和復名數(shù)的相互改寫

教師提問:

這些題是從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還是從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變換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

是乘進率還是除以進率?

小數(shù)點向哪個方向移動,移動幾位?

通過上面的改寫,再想一想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和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互相改寫時應注意什么?

用小數(shù)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和復名數(shù)互相改寫時應注意什么?這個方法與以前學的名數(shù)的變化有什么聯(lián)系?

(3)復習求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和把較大的數(shù)改寫成用萬、億作單位的小數(shù)。

練習:345670000千米=( )億千米( )億千米(保留二位小數(shù))

保留整數(shù)表示精確到哪位?

保留一位小數(shù),表示精確到哪位?

保留兩位小數(shù),表示精確到哪一位?

10、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評課稿聽課記錄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文為略讀課文,是一名小學生對季老的訪談錄,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這一老一小,一個是德高望重學有建樹的著名學者,一個是剛開始求學的小學生。他們倆在年齡、閱歷、學識上有著巨大的懸殊,卻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就閱讀展開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要努力培養(yǎng)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學好外語,還要進行古詩文積累。這些不僅使苗苗受益,也使讀者受到啟發(fā)。在兩者的對話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氣與禮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親切幽默、平易近人,還有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與深深關愛。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是把握訪談的主要內(nèi)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明晰健康成長的要求;二是繼續(xù)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為口語交際、習作打好基礎,逐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二、說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把握談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進一步開展有關閱讀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三、說教法

1.本文作為略讀課文,且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沒有復雜的句式、過多的修辭和深奧的詞句,完全口語化,所以更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

2.本文是訪談錄,通篇都是對話,在反復自讀把握主要內(nèi)容后,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或模擬采訪。在朗讀中要把握住人物對話的基調:苗苗是個熱愛讀書的小學生,謙虛好問,對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無名人架子,親切隨和,在幽默的談吐中善于誘導,滿含著對下一代的關愛之情。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插圖,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年齡、身份與情感。文中有許多多音字,如《水滸傳(zhun)》、綠(l)林好漢、一百單八將(jinɡ)、《濟公傳(zhun)》等要注意讀準確。還要注意對話是口語化的,如跟前兒偏科起碼這些北京方言,更是透著親切,所以要讀得像說話一樣自然,毫不做作才好。

3.在弄清苗苗同季老交流了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的問題后,可以在小組內(nèi)就感興趣的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提出與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然后形成小組意見全班交流,達成一些共識,得到應有的啟發(fā),如,要加大課外閱讀,才能促進寫作的提高;不要偏科,全面發(fā)展;加強古詩文積累,增強文化底蘊等。

苗苗與季老的對話內(nèi)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緊密相關,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辯論,如,季老是主張看閑書的,但在課上和寫作業(yè)的時候看可行嗎;苗苗的爸爸打她對嗎;學生偏科與任課教師有關系嗎;背兩百首詩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我們能成為三貫通的人才嗎

4.在本文的學習中,要注意從對話中感受到季老談笑風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誘、關心關愛下一代成長的人格魅力。還有在訪談中如何有禮貌地請教、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對方的表述等,學習一些采訪的技巧,用于指導課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就本文還可做一些拓展,如,調查一下本班同學的閱讀書目;采訪愛讀書的人,列一個采訪提綱,并做一份訪談記錄等。

5.在讀書、討論、交流后,可以品味題目的寓意:表面上與二人的名字密切相關,小苗--苗苗;大樹--季羨林。實際上小苗還包含著苗苗在求學和增長知識的路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營養(yǎng);而季老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一株根深葉茂的大樹。小苗與大樹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長、汲取營養(yǎng),小苗才會長成參天大樹,像苗苗這樣的孩子們才會成才的內(nèi)容。

11、難忘的一課評課稿

五年級語文上冊難忘的一課聽課稿,分享難忘的一課聽課感受和記錄

難忘的一課評課稿第一篇:

《難忘的一課》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作者在臺灣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里,見到一位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我認為李老師認真鉆研教材,課前準備充分,教學設計清晰有條理,語言簡練有感染力,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注重教給學生學會閱讀、學會學習的方法,也稱得上是精彩的難忘的一課。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不管偏離了誰,都會使語文失去了語文味。我認為李老師記得這節(jié)課就和好的體現(xiàn)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簡約有效和美麗轉身。

在我們平時講公開課時,好多老師一直不明白略讀課文究竟該怎么講,讓學生讀書的度該如何把握。歸根到底,是對略讀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不準,所以會出現(xiàn)兩個極端,一是略而不略,把略讀課上成了精讀課;一是教而不教,沒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前者是因為老師覺得略讀課文中有好多值得仔細品味的語句,不舍得放手,于是像精讀課一樣細細品味。后者是因為老師覺得既然是略讀課,就讓學生讀讀課前導語,然后自學去吧。其實,略讀教學是充分利用課例,引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礎知識和閱讀方法運用到閱讀實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品質。具體教學要求主要有: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粗知文章大意;向課外延伸。在《難忘的一課》一課的教學中,這些教學目標都得到了明顯的體現(xiàn)。

課前交流中,教師就讓學生各自談談語文學習的方法,教師做一簡單的總結與指導。。揭示課題后,指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靠同學們自己讀懂課文。接著引導學生關注閱讀提示:我們還可以帶著問題讀書,把書讀薄。這些引導,都體現(xiàn)了略讀教學的特點。在進入讀書環(huán)節(jié)后,老師讓學生先進行第一遍讀,思考,那句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出反復出現(xiàn)的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教給學生抓住主線脈絡,把書讀薄的方法。緊接著教師抓住重點環(huán)節(jié),把目光放在寫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小組同學用橫線畫出臺灣老師、作者、孩子們讀書的情形的句子,認真品讀所畫句子,寫體會、作批注。又一次交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一筆一畫地寫、一遍一遍地讀、老師和孩子們都顯得那么嚴肅認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等語句來體會臺灣人民學習祖國文字的認真態(tài)度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懂得這里作者是抓住他在臺灣小學里所看到的師生認真學習祖國文字這一感受最深的事來敘述,從而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光復一詞是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情感處理難點,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詞卻是全文情感的基調,沒有了這個基調,所有的體驗和情感都是蒼白無力的??上驳氖抢罾蠋熀芎玫慕庾x了文本,抓住了這個情感點,從光復資料的推薦,朗讀,語言引領上起到了很好的點睛之筆。這充分體現(xiàn)了李老師的課堂智慧。

把書讀薄之后,教師又通過反復朗讀,抓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在課文中的三次出現(xiàn),讓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思、在讀中賞、在讀中化。使孩子們感受到了臺灣師生那嚴肅認真、富有感情、火熱而真摯的心;讓孩子們明白了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濃郁的愛;更讓孩子體驗到了臺灣與祖國之間永遠也割舍不斷的親情;還讓我們的學生那顆純樸的愛國之心沸騰了!這樣的讀,給語文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這樣的讀,讓語文課承載了生命的涌動;這樣的讀,使語文課升華了厚重的精神。這樣就做到了把書讀厚。這厚重的讀,使語文課升華了厚重的精神。就在課堂中,不僅是學生全部的注意力凝聚在這一課,我們聽課者也被這一課深深地感動了。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獲取的已經(jīng)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多的是對祖國的銘心之愛,是語文學習的方法和體驗。這種體驗是任何說教都無法替代的。

總之,我認為本節(jié)課既有語文知識的生成,學習技能的掌握,又有情感的體驗和升華,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三維目標的融合。

難忘的一課評課稿第二篇:

《難忘的一課》評課稿

《難忘的一課》講述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 , 作者在臺灣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 , 見到一位年輕的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動人情景 , 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 , 表達了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 我覺得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線 , 聯(lián)系時代背景 , 用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 , 既是教學的重點 , 又是教學的難點。

今天聽了賈寧老師的教學,賈老師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1、賈老師教學思路清晰,課堂設計有條理,抓住課文中三次出現(xiàn)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條主線,層層深入,使學生和作者一起感受那濃濃的愛國情意。2、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思想感情。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歌曲、圖片、詩歌等營造氛圍,再配以柔和的音樂,把學生帶入了文本,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感悟;運用情境教學法,以采訪的形式,讓學生和文本融為一體。3、教師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始終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比如初讀課文后,她說,找出貫穿全文的一句話是不是可以了呢?我們還要認真地讀課文,讀出作者的感受,并把我的感受變成自己的感受。4、教師教態(tài)自然,親切平和,表現(xiàn)在首先她以引領者的身份出現(xiàn),其次在課堂上始終親切地稱呼孩子們,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而且她善于及時地表揚鼓勵學生,而評價語言極其豐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一個學生讀正確詞語之后,她是這樣評價的:你真是口齒清楚,字正腔圓哪!我想學生聽到這句評價語一定學得更認真了。

但是,在品讀感悟的教學設計中,我認為教師牽得太緊,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師完全是一問一答地進行的,我覺得這樣不能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沒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可以在找到這些句子之后,讓學生談出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或者疑問。比如教師的問題:老師和孩子們對我的到來為什么不感到意外?這個問題完全可以由學生來提出,并組織討論。對第二部分參觀小禮堂的教學,原來畫的都是日本人,現(xiàn)在光復了,畫上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偉人。這句話應該引導學生感悟到偉人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精神。這里原來畫的都是日本的偉人,這是在用日本的民族精神來毀滅中華民族的精神。這是非常殘酷的精神統(tǒng)治,因為一個民族一旦失去了精神支柱,他們就只能淪為亡國奴。我覺得老師還沒有引領到位。

12、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

《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

聽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的教學,我的思緒已被教師牽引到課堂上。簡單充實、扎實有效,是周老師的課堂給我的最深印象??梢哉f周老師的課堂很好地詮釋了崔巒先生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的教學理念。我認為這是一堂成功的課。下面,就這一課的教學談談我的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精心設計

高年級的文章長,時間又有限,周老師刪繁就簡,以最震撼心靈的場景為主,抓住父親的了不起這個文眼折射全文的語段進行朗讀感受體驗、想象,反復誦讀,反復感悟,使其發(fā)揮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功效。

二、扎實教學

1、重視朗讀訓練

語文課堂中最動聽的莫過于瑯瑯的讀書聲。周老師由始至終強調朗讀訓練,披文入情,以讀促思,讀中感悟。通過重點問題的突破回環(huán)去引導學生獲得準確、深入的體驗,并把這種體驗融入到朗讀中。在課堂上,周老師非常動情,她用自己飽含深情的語言作為引語點燃學生情感的火花,尤其在提煉中心句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會跟你在一起進行朗讀時,巧妙地運用搭橋性的語言,在層層推于是中引導學生進行朗讀、感悟。

2、重視品讀體驗

為了讓學生深刻地領會《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那位父親的了不起,周老師不厭其煩的讓學生品讀了句子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最后讓學生想象父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內(nèi)心活動。加深了學生的情感。

作為第二課時,能不能讓學生提問題,提真的問題,真的提問題。在課前課后的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如果允許學生提問的話,學生的疑惑還真是很多:這個故事是真的嗎?其他的父親為什么這么膽?。窟@個父親是不是由于焦急和悲痛有些精神失常了?消防隊員和警察為什么阻止父親的拯救行動?一個人(尤其是孩子)埋在廢墟中36小時,沒事嗎?我想說的是讓我們把課堂交給學生,給他們自由,我也是在描述一種自己認為的課的理想狀態(tài):坦率、自由、具有探索性。

地震中的父與子評課稿第二篇: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這位偉大的父親在其他父母悲傷放下,絕望離開之后,自己始終沒有放下尋找兒子的念頭,在救火隊長、警察都放下了營救的念頭之后,在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忙他之后,這位父親最終將兒子救出來,支撐他的就是那句他以前對兒子說過的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齊。

  這是心中的堅定信念,這位父親根本不在乎是否會有人幫忙他,根本不在乎別人是否笑他傻,不在乎38小時不吃,不喝,不休息因為他明白,此時,兒子和他一樣心中會默念這樣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齊。

  在講授這堂課時,李老師提出的問題圍繞課文重點,按照課前的預設進行教學,從父與子兩個方面來理解。說父親了不起,找出描述父親了不起的段落,先讓學生朗讀,談談體會,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課文中,再讀,讀出相應的語氣。并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情境。加上適當?shù)恼n件展示,學生對偉大的父愛感悟更深。

  這篇課文李老師還采用了抓主促次的教學方式,父親的資料多講精講,兒子的部分學生自己學習概括,自主學習,老師只是引導學生學習了父親對兒子承諾過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會和我在一齊。更加加深了學生對父與子的認識,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潛力。

  當然在這篇課文的把握處理上,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1、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卻忽略了其他細微的地方,不能兼顧到全體學生,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愛。如果能以文本再次升華感情,那樣教學效果會更好。

  2、在教學時,不夠注意對朗讀的指導,沒有適時地進行范讀。在學生無法體會課文,并且在教師引導之后仍然讀不出感覺來時,教師就務必進行范讀,讓學生模仿。而不能學生讀不好,教師講解,講解之后還是讀不好,就放那些句子過去。這不是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教師沒有講解好,這樣很影響教學效果

  3.在處理課文方面,也顯得挖掘不夠。對父親外貌描述的句子感悟不夠深刻,這也是全文的重點句,但教師也沒有及時加以點撥,只圍繞無論發(fā)生什么,我都和你在一齊。來朗讀感悟,能夠適當再拓展一下。

  總而言之,這節(jié)課的嘗試,帶來了很多思考。在今后的教學中,本人將繼續(xù)持續(xù)做得好的部分,并盡快改善不足之處。

13、五年級數(shù)學倍數(shù)與因數(shù)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倍數(shù)與因數(shù)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倍數(shù)與因數(shù)

教學內(nèi)容:數(shù)的世界

目標預設: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shù)和整數(shù),聯(lián)系乘法認識倍數(shù)和因數(shù)。

2.探索找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shù)中,找出10以內(nèi)某個自然數(shù)的所有倍數(shù)。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倍數(shù)和因數(shù)的含義,掌握找一個數(shù)的倍數(shù)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探索新知

1.將課本第2頁的情境圖呈現(xiàn),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出問題。

2.揭示概念

(1)請同學們觀察這些數(shù),按照它們的特征可以怎樣分

類呢?它們各屬于哪一類呢?引導學生揭示自然數(shù)、整數(shù)等概念。

(2)你在生活中都遇到過哪些數(shù)?把你想到的數(shù)與小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它們是哪一類數(shù)?

3.認識倍數(shù)與因數(shù)

再次引導觀察情境圖思考。從圖中你還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 列出乘法算式:54=20(元)

(2) 以算式為例,說明倍數(shù)和因數(shù)的含義。

引導思考:在乘法54=20中,5和4是什么數(shù)?20是什么數(shù)?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發(fā)現(xiàn):5和4是乘數(shù),20是積,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乘數(shù)乘數(shù)=積

指出:由于解決問題的需要,當我們探討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時,可以說20是4和5的倍數(shù),4和5是20的因數(shù)。

(3) 你能根據(jù)乘法算式186=3這個算式來確定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和因數(shù)的關系嗎?

(4) 在研究倍數(shù)和因數(shù)時,范圍限制為不是零的自然數(shù)。約數(shù)和倍數(shù)是相互依存的。

4. 找倍數(shù)

觀察第3頁上的找一找

(1) 判斷。請你用自己的方法判斷,然后全班交流。

(2) 找7的倍數(shù)。

二、看書質疑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3頁的內(nèi)容,巡視并答疑。

三、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四、游戲

同學們,要下課了,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老師出示一張卡片,如果你的學號是卡片上的數(shù)倍數(shù),你就可以出教室,但要到講臺前大聲說一句幾是幾的倍數(shù),或幾是幾的因數(shù)。

五、作業(yè)

課本第3頁第3題。

板書

數(shù)的世界(倍數(shù)與因數(shù))

分一分

像0、1、2、3、這樣的數(shù)是自然數(shù)。 54=20

像-3、-2、-1、0、1這樣的數(shù)是整數(shù)。 20是的倍數(shù)。

在自然數(shù)(零除外)范圍內(nèi)研究倍數(shù)和因數(shù)。 4和5是20的因數(shù)。

教學反思:

14、積的近似數(shù)評課稿

《積的近似數(shù)》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積的近似數(shù)》,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進行一下闡述:

一、教材分析

《積的近似數(shù)》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shù)。

⒉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學會應用遷移的方法來求積的近似數(shù)。

⒊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經(jīng)歷有條理的思考過程,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shù)。

教學難點則是 :能根據(jù)實際需要正確求積的近似數(shù)。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心理,而且大部分學生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

三、教法學法

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在教學中采用了情景創(chuàng)設法、觀察發(fā)現(xiàn)法、活動探究法等教法學法。

四、教學流程: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

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嘗試探究,解決問題多層訓練,深化知識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課堂開始,我會播放動畫片《警犬卡爾》的片段。

2、在學生欣賞完好看的動畫片后,提出問題:看過動畫片,你覺得卡爾為什么能夠幫助警察破案呢?

3、孩子們思考后,會自然的回答出因為狗的嗅覺很靈敏。

師:是呀,正因為狗的嗅覺非常靈敏,所以才能夠幫著警察屢次破案。

(精彩的開頭,不僅能使學生很快由抵制狀態(tài)進入興奮狀態(tài),還能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自我需要,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從學生喜歡的動畫情境導入,激發(fā)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進入學習高潮]

第二環(huán)節(jié):嘗試探究,解決問題。

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以下兩個教學活動。

一、回顧舊知,理解積的近似數(shù)

1、首先我出示這張圖片

接著向孩子們提問:根據(jù)這個信息你能夠求出狗的嗅覺細胞大約有多少個嗎?

讓他們試著在下面列出算式

然后全班進行交流,我會把交流出來的算式:0.04945板書到黑板上。

接著啟發(fā)他們思考: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交流后,我進行歸納并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然后讓孩子們回顧舊知:我們原來學習過求一個數(shù)的近似數(shù),誰能說一下方法?

學生思考后交流,我會根據(jù)孩子們說的進行適當?shù)难a充和歸納總結。

二、探究新知探索求積的近似數(shù)的方法

首先,出示例題6圖片

請孩子們獨立思考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在練習本上試著解決的時候,我會進行巡視,觀察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同時對學困生進行適當?shù)膸椭鸵龑А?/p>

然后在學生交流做法的時候,我會板書整個算式

接著提出問題:你能說一下結果為什么是2.2億個嗎?(這個地方要讓孩子們進行充分的說明,多找?guī)讉€同學說一說,我會根據(jù)他們說的進行必要的糾正和補充,)。

接下來,向孩子們提問:誰能說一下解決這樣的問題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思考后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1、看好要求,也就是看問題中讓我們保留幾位小數(shù)

2、根據(jù)要求保留位數(shù):看第幾位。

3、根據(jù)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位數(shù)

4、計算的結果要正確

學生總結的注意事項,只要合理我都會給與鼓勵和表揚。

然后教師小結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將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分為兩部分進行:第一步讓學生回顧舊知識;第二步讓學生利用已有的舊知識自行解決新知識。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減弱學習的難度,更重要的是在學習方法上給予良好的指導,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規(guī)律探索和學習新知識。

第三環(huán)節(jié):多層訓練,深化知識。

本環(huán)節(jié)我依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組,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練習題組設計如下:(出示幻燈)(首先我設計了一組基本練:包括填空和判斷題。練習題B是一組計算題。練習題C是三道實際應用題。)

(通過這樣各種形式的的習題設計,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同時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四環(huán)節(jié):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利用課件展示以下兩個問題:

(1) 你有什么收獲?

(2)你有什么感想?

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孩子充分發(fā)言,交流學習所得。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接著讓他們互評,最后我會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shù)學。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信心,也培養(yǎng)他們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五、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如下,這樣的板書設計既條理清楚、簡單明了、一目了然;同時又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

以上是我對《積的近似數(shù)》這部分知識的分析與教學設計。由于時間短促,可能會有一些不當之處,希望各位老師多加批評指正。

15、梯形的面積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梯形的面積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運用知識遷移類比規(guī)律和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通過小組合作探索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運用公式解答有關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操作、觀察、分析、比較、概括及利用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成功,建立自信,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滲透變與不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運用公式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老師家想裝一面梯形的鏡子,請你想一想,幫老師設計一下,畫在老師為你們提供的紙上,好嗎?

生畫后交流展示所畫的梯形。

師:謝謝同學們!那我要知道鏡面的大小,才能進行配置呀,也就是要知道什么?

對了,要知道鏡面的大小,也就是梯形鏡面的面積,這是我們目前還沒掌握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解決梯形的面積計算的問題。(板書:梯形面積的計算)

(一)聯(lián)想猜測

師:誰還能記得我們探究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時,是怎樣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的?

生回答

師:我們都是把它們轉化為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那么,憑借前面學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的經(jīng)驗,你猜想梯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圖形有關?你想怎樣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生自由回答進行猜測。

(二)合作探究

師:在你們每個小組桌上老師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好了很多的材料。請你們在小組長的組織下進行合作探索,看看哪個小組最快轉化成功,在音樂結束時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開始(多媒體播放音樂,教師巡視指導)

(三)匯報交流

師:現(xiàn)在請各組派代表到臺上來匯報

1、匯報演示由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1)引導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下演示交流

①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②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③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任意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生猜測、實驗后匯報交流

師:那么什么樣的兩個梯形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呢?

小結:完全相同(形狀、大小都相同)的兩個梯形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觀察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你發(fā)現(xiàn)了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間的關系嗎?那您認為梯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

(3)師生歸納出公式

(4)追問:(上底+下底)表示什么?(上底+下底)高算得是什么?為何要除以2?

2、匯報演示用一個梯形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方法。

預設有下面幾種,如沒有學生想出,師可以通過課件引導演示給學生看:

(1)沿著梯形的高作出一條中位線,把中位線剪開,旋轉,就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剛好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高剛好是梯形的高的一半,所以也可以推導出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2)連接對角線,把一個梯形劃分為兩個三角形,其中一個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上底,高就是梯形的高,另一個三解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下底,高也是梯形的高。兩個三角形面積分別為:上底高2及下底高2;而三角形面積和=上底高2+下底高2=(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積

3、小結

師:其實推導的方法還有多種多樣,同學們回家有時間還可以繼續(xù)探討

(教師指著公式),不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哪種推導方法得出的結論都是相同的公式。誰來告訴大家梯形面積計算的字母公式該怎樣寫呢?

生:S=(a+b)h2(板書)

一、實際應用、鞏固練習

1、口答:下列梯形的面積。

2、列式計算梯形的面積

3、判斷:

(1)任意兩個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面積相等的兩個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梯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5)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定比梯形的面積大()

1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平行四邊形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第九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第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幾何知識的初步認識貫穿在整個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呈現(xiàn)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并能靈活運用長方行面積計算公式,理解平行四邊行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且,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運用會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面積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本節(jié)課是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發(fā)展,扎實其幾何知識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學生分析

新課程沐浴下成長的五年級學生,在靈活開放的課堂中,學生們善于獨立思考,樂于合作交流,課上表現(xiàn)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十分愿意發(fā)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本課學生對數(shù)格子法、剪割拼補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讓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是一個難點,需要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操作與觀察,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面圖形之間的變換關系,發(fā)展空間觀念

三、 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特點,以學生的全域發(fā)展作為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三個維度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能力目標:通過對圖形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和平移的思想,并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探索的精神,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四 、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jù)新課程對圖形與空間的教學要突出探究性活動的要求,體現(xiàn)《數(shù)學課程》的過程性目標,同時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確立了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難點:使學生切實理解由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關系。

五、 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及評價方式

教學方式: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不能單純地靠模仿與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本節(jié)課,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數(shù)學活動。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為他們創(chuàng)建一個發(fā)現(xiàn)、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更好地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

學習方式:數(shù)學學習活動充滿著觀察、操作、推理、比較、交流

模擬等探索性與挑戰(zhàn)性的活動,本課多次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合

實踐,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和討論,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過

程中,通過動手實踐、合作梳理來完成探究任務。

評價方式1、恰當評價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注重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過程、學習狀況、學習態(tài)度的評價。

3、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4、評價主體多元化,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

六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 平行四邊形課件 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梯形

學具 學生每人一個任意大小的平行四邊形紙片 剪刀

七、 教學流程

為了能更好地凸顯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高效完成教學目標,結合本班學生特點,設計如下環(huán)節(jié)。

(一)結合生活設疑 激發(fā)情趣導入 

  為了跳出陳舊的數(shù)學課單純講知傳道的框架,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生活的快樂。在新課伊始,我結合生活實際(課件出示小故事)設疑導入, 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征設計了學生在現(xiàn)有知識水平中無法解決的生活實際問題,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奧秘的欲望。在探索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不是在學習純碎的數(shù)學知識。而是再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玩中初步理解了抽象的問題,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二)動手實踐,多維探究

我提出怎樣比較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大小呢?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小組討論。小組學習中,學生不受任何束縛,開動腦筋,各自想盡一切辦法,這樣不但達到大家參與,共同提高的學習效果,而且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匯報交流時,找準切入點,突破難點。利用從小組匯報中得來的信息,引導學生確定辦法的可行性。學生想出了很多辦法,如:數(shù)方格(學生有計算長方形面積的能力)、重疊卡片對比法,剪割拼補法等等。不論哪一種方法都是寶貴的,因為,這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而是學生自己研究討論的結果,是課堂中生成的收獲。引導學生分析、驗證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重要的方法。所以,在學生匯報出多種答案時,我組織學生分組實踐各種辦法,并要求說明實踐過程,要合情合理 ,學生在認真、細致的操作中認知到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

首先(課件出示數(shù)方格圖)要求認真觀察,然后填寫表格,最后討論總結出:即長方形的長和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長方形的寬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并得出兩個圖形面積相同的答案。這一組實踐操作,實際上是組織學生從感性到理性認識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寬與高相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學生在充足的時間里進行合作探究,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得到彰顯。匯報交流時,他們爭先恐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民主、寬松、和諧、愉悅的氛圍自然形成,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同時,也為下一步推導平行四邊面積計算公式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抓住重點環(huán)節(jié),深入推導梳理

學生認知是由淺入深的,通過動手實踐,他們已經(jīng)知道:兩個圖形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和平行四邊形底相等,寬和高也相等。但這三個結論之間并沒有在學生思維中產(chǎn)生聯(lián)系,而這個聯(lián)系正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于是讓學生自主操作探索,探究新知

(1)實驗操作

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并選取小組代表把拼剪的圖形張貼在黑板上。學生操作方法如有誤,可用課件演示正確方法,使學生學會平移圖形的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概念,更為下一步探究面積公式積累了感性經(jīng)驗,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

(2)合作探究

通過感性經(jīng)驗的積累和實踐的結果,討論:

a、是不是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都能剪拼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它的面積有沒有變化?

b、拼成長方形的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關系?

c、拼成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關系?

小組通過討論達成共識,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

(課件展示板書)

整個新知識的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發(fā)現(xiàn)、比較、歸納,利用多媒體課件,從具體到 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突破了難點,解決了關鍵,培養(yǎng)發(fā)展了學生能力。

(四)分層運用新知,逐步理解內(nèi)化

   對于新知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鞏固運用,才能得到理解內(nèi)化

效果。我本著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如下幾道練習題:

1 基礎練習 出示填空判斷題,鞏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2提升練習 出示例1及實際應用題。熟練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3 發(fā)散練習 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嗎?為什么?

此題需要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進行邏輯推理,使學生明白等地等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整個習題設計部分,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jié)課的所有知識點,題目呈現(xiàn)方式的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面對挑戰(zhàn)充滿信心,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引發(fā)了思考、發(fā)展了思維。同時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也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本課小結 (課件出示 )

九 板書設計

17、老人與海鷗評課稿聽課記錄

《老人與?!氛f課稿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廣州市第四十七中學匯景實驗學校的肖天旭。在匯景這個優(yōu)秀的團隊,我有幸參加了6個課題的研究。先后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文章16篇,同時借助市百千萬學習的平臺,有機會到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去學習和鍛煉,近五年承擔了區(qū)以上公開課26節(jié),其中兩節(jié)國家級公開課還被錄成光盤,面向全國公開發(fā)行。我的導師特級教師何瑩娟老師認為我的課具有:樸實、扎實,大氣、靈動的特點,那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我希望我今天說的課也盡可能的體現(xiàn)這四個詞語。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法、說目標,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進行我今天的說課。

第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老人與海鷗》?!独先伺c海鷗》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精讀課文。本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fā)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讀來令人難以忘懷。通過這一組課文的學習,繼續(xù)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作為單元的開篇之作,我反復把課文讀了幾遍,課文寫的是一個老人與海鷗之間充滿深厚情誼的感人故事。教師一定用好這個例子幫助學生學習語言、體驗情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第二,說學情: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與中低年級的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想法開始更加獨特,他們也具備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思維的深度和寬度都還不夠,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語文,不僅要會學習,更要會理解,會運用。

第三,說教學法:

教學要遵循以學定教,以生為本,以讀為主的思路,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品讀悟情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第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課的內(nèi)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預習學會本課生字、詞語,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3.學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前兩個目標是側重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工具性目標,后面兩個目標側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人文性目標,教學重點是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老人與海鷗之間有著怎樣的感情。難點是體會課文是怎樣真實、具體地表達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

以上目標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的情感,揣摩寫作方法。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做一個課外閱讀的交流匯報。我今天重點要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第五,說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我將分五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

一、學習導讀,明確愛的主題(約2分鐘)

自讀導讀內(nèi)容,思考:

1.本單元的學習的主題是什么?(人與動物和諧共處。)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 (繼續(xù)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設計意圖:課堂教學一定要滲透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習慣。學習每組課文之前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讀導讀的內(nèi)容,學會帶著問題去學習。)

二、聽寫詞語,引發(fā)愛的思考(約5分鐘)

1.板書課題。

2.聽寫詞語:塑料、褪色、餅干、節(jié)奏、樂譜、吉祥、抑揚頓挫、相依相隨。

3.大屏幕顯示,集體評改,提出要注意的字。

4.提問:

(1)在這些詞語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xiàn)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學生找到相依相隨)

(2)相依相隨什么意思?(換詞理解,拓寬詞匯量)

(3)誰和誰相依?誰和誰相隨?哪一部分寫的是相依,哪一部分寫的是相隨?(學生找到:老人和海鷗相依,海鷗和老人相隨。1-13自然段寫的是相依,14自然段到最后寫的是相隨。)

(設計意圖:聽寫是對學生預習課文的檢查,落實了第一個目標,而且突出了新課標提出的對寫字的強調。同時借助最能體現(xiàn)老人與海鷗深厚情誼的關鍵詞語相依相隨,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弄清課文大意。)

三、品讀句段,感悟愛的深情(約20分鐘)

1.默讀課文1-13自然段。

2.劃出能體現(xiàn)老人與海鷗深情的句子和段落。

3.寫上批注。

4.小組交流。

5.匯報。

6.有感情的朗讀,用讀來表達自己感受。

7.體會寫法: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情寫具體的?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既要突出重點,又要突破難點,是這節(jié)課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順學而導,把關鍵的句段出示在大屏幕上,比如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9自然段等,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語言,讀出情感。同時及時補充老人的相關資料,添補學生對老人理解的空白,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老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為海鷗著想的愛。在品讀句段的同時引導學生揣摩寫法。學生經(jīng)過自主、合作、探究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動作描寫(3、4自然段),語言描寫(5、6、7、8、11、12自然段),神態(tài)描寫(8、10、12自然段),外貌描寫(2自然段),把老人對海鷗的情誼寫得感人肺腑。適時讓學生上來板書他們總結的方法。)

四、想象寫話,升華愛的情感(約10分鐘)

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配樂想象寫一段話: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同學們,閉上你們的眼睛想象,這十多年來,他經(jīng)歷了什么?在狂風中,在暴雨中,在皚皚白雪中,在生病的時候你看到的老人與海鷗相依相隨的畫面將是怎樣的?請用一段話寫出你看到的故事。

(設計意圖:課堂練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五、布置作業(yè),延伸愛的內(nèi)涵(約3分鐘)

1.你還知道哪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2.課后收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詩句、名言、故事。

(設計意圖:三分靠課內(nèi),七分靠課外,課內(nèi)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教好語文,除了用教科書,還要大力推進兒童閱讀,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語文。)

第六,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以老人與海鷗的情感為主,以文章寫法為輔,突出了文章重點與難點,簡單明了。

相依 動作描寫 外貌描寫

27 老人與海鷗 語言描寫 神態(tài)描寫

相隨

18、老人與海評課稿

六年級語文上冊老人與海聽課稿,分享老人與海聽課感受和記錄

老人與海評課稿第一篇:

《老人與?!氛f課稿

一、說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法

五、說學情

六、說教學過程

七、說板書

一、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點

新課程改革之后,《老人與?!钒才旁谌私贪姹匦?第一單元(小說單元)中,它是作為一篇自讀文章出現(xiàn)的。本單元是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說單元,在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材中共有2個小說單元,必修3和必修5各一個??梢?,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說教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說學習的焊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說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二、教學目標

三維目標

1.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把握小說的主要內(nèi)容,進而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2.結合文中人物的經(jīng)歷和語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感受主人公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的環(huán)境里抗爭,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進行細讀,揣摩小說的語言和行文特點。

2.培養(yǎng)不屈服于命運,憑著勇氣、毅力和智慧在艱苦卓絕的環(huán)境里進行抗爭的精神。

教學難點:

結合文中人物的經(jīng)歷和語言分析和揣摩本文人物形象的精神內(nèi)涵。

四、教法

1.情境導入法:結合作家本人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jīng)歷及其硬漢形象,并播放電影版《老人與海》的精彩片段,使他們直觀地感受到男主人公桑地亞哥的血性與無畏,從而進入到作者為我們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

2.生本探究法:教師通過問題的設置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學生思考、討論、探究,在自主合作、交流中,逐步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和語言風格的把握。

五、學情

相比較散文、詩歌、戲劇體裁來說,學生對小說的興趣還是比較高的;并且經(jīng)過初中三年的學習,他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小說閱讀理解能力,但生活閱歷上的欠缺,使得他們在理解《老人與?!愤@種具有很強象征性和哲理意味的小說時,很難深入挖掘小說文字表層之下所潛藏的意蘊;于是,我想以《老人與?!窞槔瑖L試引導學生學會挖掘小說故事情節(jié)之外的外延與內(nèi)涵!

六、教學過程

Ⅰ.情境導入

Ⅱ.情節(jié)簡介

Ⅲ.整體感知合作探究

Ⅰ.情境導入

他是一個酷愛打獵和釣魚的作家

他曾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

他的身上中過237片彈片

他的頭上縫過57針

他在非洲兩度飛機失事

嚴重的腦震蕩使他的視力和健康每況愈下

他用筆塑造了一系列打不垮的硬漢英雄

他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拒絕成為生活的弱者

他就是美國的文壇硬漢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独先伺c?!?/p>

電影海報、播放電影片段

Ⅱ.情節(jié)簡介

《老人與?!返那楣?jié)并不復雜。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連續(xù)84天沒捕著一條魚。后來,他獨自一人出門遠航,在海上經(jīng)過三天兩夜的搏斗,終于捕到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途中,一條條鯊魚陸續(xù)圍了上來,盡管老人奮力拼搏,但還是沒能抵擋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Ⅲ.整體感知合作探究

學生閱讀全文,解讀探究

學生活動一:速讀課文,并分組思考問題,多媒體課件顯示:

1.選文的主要情節(jié)是什么?

2.老人與鯊魚搏斗的場景一共出現(xiàn)過幾次?

哪次給你的印象最深?

3.老人是在什么情況下與鯊魚接二連三地進行搏斗的?

4. 老人不顧一切搏斗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實現(xiàn)了嗎?在這個過程中,老人有沒有動搖過?

學生活動二:投影顯示老人捕魚的畫面

教師提問1:通過剛才的幾個問題,一個血肉豐滿的老人已經(jīng)向我們走近了,但畢竟是感性的,誰能用準確的語言將老人理性地展示出來呢?

教師提問2:大家將最美的花環(huán)戴在老人桑地亞哥身上,但也有人說:老人失敗了。大家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結合老人的內(nèi)心獨白點評:

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偉大并不僅僅在于事業(yè)和業(yè)績,人類的偉大應該具有更深的內(nèi)涵,那就是人性的自信、自尊和自強。

關于失敗,詞典這么解釋:喪失信念,放下武器。

看看桑地亞哥,他同馬林魚戰(zhàn)斗了兩天兩夜,又同各種鯊魚進行了五次漫長的戰(zhàn)斗,在這個過程中,老人喪失過武器,但他從未放下武器。老人留下了血水,卻從未流過淚水。他的身上始終有一種面對困難不服輸?shù)钠焚|。困難、挫折愈大,拼搏勁就愈強。他是意志上的偉人,行動上的巨人。這樣的人頂天立地,他是一個勝利了的失敗者,一個失敗了的英雄。

拓展:

從他身上你獲得什么啟發(fā)?如果有一天厄運來臨,我

難點探究:

文中的內(nèi)心獨白有什么特點,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學生在文章中找出并分小組討論。

教師明確:本文除了有關老漁夫桑地亞哥與鯊魚搏斗場面的描寫,還有大量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它們忠實地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nèi)心活動,寫出他在海上漂泊的這幾天的心態(tài),通過自由聯(lián)想的方式,真實地再現(xiàn)了老人的思想與感受。這些內(nèi)心獨白不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內(nèi)心的自豪感、堅毅以及尋求援助的孤獨感,而且閃爍著深邃豐富的哲理光彩,豐富了小說的思想,構成小說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說中的硬漢子多是啞巴公牛,言語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漁夫桑地亞哥卻具有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具有堅強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動的人,因此成為海明威小說中刻畫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課后拓展

在課后的積累閱讀過程中,嘗試對比東西方小說在人物刻畫方面的異同。

推薦閱讀:《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

七、板書

硬漢精神: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他是一個勝利了的失敗者,一個失敗了的英雄。

內(nèi)心獨白:揭示了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閃爍著哲理的光彩,豐富了小說的內(nèi)涵

老人與海評課稿第二篇: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

一、說教材 

《老人與海鷗》是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文章。本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fā)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讀來令人難以忘懷。 學習本組課文要完成的目標是:繼續(xù)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p>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二、說學生六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五年的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我班學生多數(shù)思維較活躍課堂上敢于發(fā)表個人的見解。孩子天生就喜歡小動物,每個人與動物之間都可能發(fā)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難忘的事,所以學習這篇課文, 很容易和學生產(chǎn)生共鳴,教師只需精心設計好問題,引領學生自主地探究,發(fā)表個性化的見解。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關心個體差異和共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三、說教學目標本篇課文需要兩個課時,我在這里重點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著重理清課文的脈絡,切實感受到老人對海鷗的一片深情的基礎上進行的。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并進行語言積累。(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2、過程與方法(1)通過多讀、有感情的朗讀,達到理解本課的目的。(2)通過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的。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教學重點: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教學難點: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

【設計理念】本課設計以人為本,以讀為本,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讓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在閱讀體驗中感悟文本;使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使學生人人有機會與文本對話,在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說出自己的感動,敬佩,震撼等感受,使學生真切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

19、數(shù)學廣角----數(shù)與行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數(shù)學廣角----數(shù)與行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數(shù)學廣角數(shù)與形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初步理解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2、運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探索規(guī)律,幫助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與形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奧妙,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結合具體實例理解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2、運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探索規(guī)律,解決實際問題。

⊙問題導入。

1.課件出示問題。

小蘭和爸爸、媽媽一起步行到離家800 m遠的公園健身中心,用時20分鐘。媽媽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還是用了20分鐘。小蘭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鍛煉了10分鐘。然后,小蘭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鐘,而爸爸走回家中,用了15分鐘。上面幾幅圖哪幅是描述媽媽離家的時間和離家距離的關系?哪幅是描述爸爸的?哪幅是描述小蘭的?

2.學生討論、回答。

(圖2是描述媽媽的,因為媽媽在健身中心沒停留;圖1是描述小蘭的,因為她回家路上用了5分鐘;圖3是描述爸爸的)

3.揭示課題。

借助圖形不但能幫我們直觀了解小蘭離家時間與離家距離的關系,還可以幫我們解決復雜的代數(shù)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數(shù)與形。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與圖形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關注圖形與數(shù)學的關系,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課件出示例題。

看圖,把算式補充完整。

1=(  )2  1+3=(  )2  1+3+5=(  )2

(2)看圖與算式,總結發(fā)現(xiàn)。

①觀察、討論。

仔細觀察,看一看上面的圖形和算式左邊有什么關系?

②匯報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一:算式左邊的加數(shù)的個數(shù)與對應的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相同;

發(fā)現(xiàn)二:算式左邊的加數(shù)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圖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個數(shù)之和。

發(fā)現(xiàn)三:算式左邊的加數(shù)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個數(shù)的平方。

[算式左邊的加數(shù)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圖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個數(shù)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個數(shù)的平方]

(3) 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可借助學具擺一擺)

①1+3+5+7=(  )2 (1+3+5+7=42)

②1+3+5+7+9+11+13=(  )2 (1+3+5+7+9+11+13=7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92 (1+3+5+7+9+11+13+15+17=92)

2.教學例2。

(1)課件出示例題。

(2)觀察、試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①觀察算式中加數(shù)的特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從第二個數(shù)開始,每個數(shù)是前一個數(shù)的 )

②分步算一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加下去,等號右邊的分數(shù)越來越接近1)

(3)數(shù)形結合,驗證規(guī)律。

①引導驗證:你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成立嗎?請結合圖示進行驗證。

②匯報、交流。

a.結合圓的面積驗證:用一個圓的面積表示單位1,則原算式可表示為:

b.結合線段圖驗證:用一條線段表示單位1,則原算式可表示為:

(4) 明確結論。

(5)交流對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感悟。

(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把抽象的代數(shù)問題形象化,使其直觀、簡潔、易懂)

設計意圖:教學時,觀察、討論相結合,引導學生借助不同的幾何圖形解決例題中的代數(shù)問題,使學生在理解、掌握例題中數(shù)與形關系的基礎上,充分體會用數(shù)形結合方法解決問題的直觀性,感悟數(shù)學的極限思想。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08頁1題。(讓學生獨立讀題、分析、解答,鼓勵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2.完成教材108頁2題。

[第6個圖形:紅色6 個,藍色18個; 第10個圖形:紅色10個,藍色26個 。根據(jù)圖示可知:紅色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與圖形的序數(shù)(第幾個)相同,藍色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圖形的序數(shù)+2)3-圖形的序數(shù)或藍色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圖形的序數(shù)+2)2-2]

3.完成教材110頁4題。

[因為小狗和小亮的行走時間相同,所以不必考慮小狗的行走路線。由小亮走到這條馬路一半的時候,小狗已經(jīng)到達馬路的終點可知:小狗的速度是小亮的2倍,所以小亮走200 m時,小狗走了2002=400(m)]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布置作業(yè)

1.教材109頁1題。

2.教材110頁3題。

3.教材111頁6題。

板書設計

20、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掌握圓的面積 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激發(fā)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1、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2、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圓片,剪刀。學具準備:分成十六等分的圓硬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明白這個故事與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有聯(lián)系。

二、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讓學生清楚學習的重點,難點是什么?也提醒老師要有的放矢。

三、學習新知

(一)、定義:

1、摸一摸哪里是圓的面積?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圓的面積。

(二)、小組交流

圓與以前我們研究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處:圓是由一條封閉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而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都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

如何化曲為直呢,推導出它的面積公式呢?

(三)復習舊知,滲透極限思想

1、還記得這些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還記得嗎? (我們是通過剪拼的方法把它轉化成長方形的。)

小結:把圓轉化成哪一個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從而得到它的面積公式。

(四)小組合作學習

(1) 老師引導學生將圓化曲為直,先將圓沿直徑剪開,然后沿半徑再把圓平均分成偶等份。然后把剪成多份并用拼的方法將其轉化成學過的規(guī)則圖形。

(2)請學生觀察四組圖。隨著份數(shù)的不斷增加,有何發(fā)現(xiàn)?

(3)轉化后的圖形面積與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4)長方形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5)試著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五)風采展示

1、學生匯報推導過程。

2、學生齊讀圓面積公式。并說一說圓的面積大小與什么有關系?

【設計意圖】 這兩個環(huán)節(jié)是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中,每個學生都動口,動手,動腦,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六)當堂測試與應用

1、做課件圖示,求半徑為2分米的圓的面積

2、做課前出示的圓形花壇的面積。

3、根據(jù)下面所給的條件,求圓的面積。

(1)半徑2分米

(2)直徑10厘米

4、一個雷達屏幕的直徑是40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5、判斷對錯:

(1)圓的半徑越大,圓所占的面積也越大。 ( )

(2)圓的半徑擴大3倍,它的面積擴大6倍。 ( )

【設計意圖】在當堂測試與應用中設計了基本練習與綜合練習?;揪毩曋饕羌訌妼W生對圓面積的認識,并能計算圓的面積。綜合練習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條件求出圓的面積,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七)總結

今天我們推導出的圓的面積公式,是利用剪拼方式,把圓轉化成長方形的??梢姅?shù)學知識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知識間的聯(lián)系就是我們學好數(shù)學的鑰匙。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1、圓的面積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圓的面積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圓的面積》

教學目標:

1. 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經(jīng)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

2. 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并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圓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極限思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圓面積公式并能夠運用圓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推導圓的面積公式,體會化曲為直思想。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直尺、圓形紙片、毛線或繩子。

教學過程:

一、激活表象、再現(xiàn)特征。

1.(投影出示16頁的噴水動畫):

師:這是現(xiàn)代化農(nóng)田里的一個自動噴水頭,噴射的距離為5米,從畫面中你能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課件演示噴射過程,理解什么是圓的面積)

學生可能回答:噴水頭噴射一周得到一個圓形,噴射的距離5米就是圓的半徑。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學生可能回答:這個自動噴水頭噴射一周的周長是多少? 自動噴水頭噴射一周澆灌的農(nóng)田面積是多少?

師:求噴水頭轉動一周澆灌的面積有多大就是求誰的面積?課件演示由生活中的圓抽象的過程。(板書:圓的面積)

二、合作探究、推導公式。

1.估算圓的面積。

(1)老師提出問題:你能估一估半徑是5米的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2)獨立估算后,把自己的想法與同桌進行交流。

(3)班內(nèi)匯報交流:讓不同想法的學生分別匯報,其余學生在認真傾聽的同時,可以提出自己的質疑或不同想法。

(4)師:求圓的面積,我們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方便嗎?如何又快又好的求出圓的面積呢?(引出用公式計算)

2.探索圓面積公式

(1)學生操作

老師提出要求: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的圓,和小組同學一起剪一剪,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一個什么圖形?并思考你拼成的圖形與原來的圓形有什么關系?(同學們開始操作,教師巡視)

(2)初步匯報,實物展示。

匯報要求:○1如何分的?○2把圓轉換成了什么圖形?(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課件演示)

學生可能是4等分、8等分、16等分、32等分,學生可能拼成的圖形有4種情況:

(3)比較反思,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學生結合課件或展示的實物,比較4等分、8等分、16等分、32等分拼成的近似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說一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會發(fā)現(xiàn):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等分后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師:如果把一個圓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長方形會怎樣呢?(微機顯示,讓學生體會到圓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4)深層匯報,轉化思考:

匯報問題○3:拼成的圖形與原來的圓形有什么關系?

學生通過匯報得知: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周長的一半,C/2=r,它的寬是圓的半徑r(學生匯報的同時,老師課件演示)

(5)提出問題:你能否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得到圓形面積公式呢?并說出你的理由。 (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是圓形的半徑。而長方形面積=長寬,那么那么圓形面積=圓周長的1/2半徑即可。)

(生說,教師板書)用字母怎么表示圓面積公式呢?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

S=rr

S=r2

(6)拓展探究:根據(jù)上面由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你是否受到了啟發(fā)?剛才還有的同學把圓轉化成了平行四邊形,等腰三角形或者是梯形,你能試著用你轉化成的那個圖形的面積公式推出圓的面積公式嗎?

(7)總結:今天我們已經(jīng)實踐證明了,把圓拼成一些已經(jīng)學過的直線圖形,都能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S=r2 。把曲線圖形拼湊成直線圖形,體現(xiàn)了一個數(shù)學思想,那就是化曲為直的思想,化曲為直的思想是數(shù)學上一個最重要的思想。

三、試做例題、反饋矯正。

1.解決情境導入時的問題:噴水頭轉動一周可以澆灌多大面積的農(nóng)田?

學生獨立嘗試用圓面積計算公式計算后,老師展示學生出現(xiàn)的各種不同情況,讓學生分析比較,哪種方法最正確合理。

3.1452=3.1425=78.5(米2)

答:噴水頭轉動一周可以澆灌78.5平方米的農(nóng)田。

2.計算下面圓的面積。(課本18頁試一試的第一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后,讓學生比較三道題的不同,說一說計算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讓學生體會半徑是求圓面積的必備條件。

四、鞏固訓練、靈活運用。

師: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我們要培養(yǎng)自己熱愛數(shù)學,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動腦筋解決下面的問題。

1.計算下面圓的面積。

r=3cm d=10dm c=12.56m

獨立完成,同位相互檢查訂正,發(fā)現(xiàn)共同錯誤集體訂正。

2.要求一張圓形紙片的面積,需測量哪些有關數(shù)據(jù)?比比看誰先做完,誰想的辦法多?

(1)可測圓的半徑,根據(jù)S=r2求出面積。

(2)可測圓的直徑,根據(jù)S=(d/2)2求出面積。

(3)可測圓的周長,根據(jù)S=(c/2)2求出面積。

3.實際應用:

一塊圓形鐵板的周長是31.4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4.在一個邊長10米的正方形中放置一個最大的圓,這個圓的面積是多少?

五、評價小結、引發(fā)反思。

1.師: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的是圓的面積,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把圓等分成若干份,拼成我們學習過的圖形,我們推導出了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是S=r2 ,知道了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圓的半徑,并且學會了用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老師總結:

學習數(shù)學知識,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生活中圓形的物體到處可見,希望大家用數(shù)學的眼光到生活中找一找我們用今天學習的圓的面積公式,還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把一個圓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長方形的面積= 長 寬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

S = r r

S=r2

22、 比的意義評課稿

聯(lián)系 區(qū)別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 值 一種關系

被除數(shù) (除號) 除數(shù) 商 一種運算

分子 (分數(shù)線) 分母 分數(shù)值 一個數(shù)

師:請嘗試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板書: 。

師:根據(jù)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兩個數(shù)的比還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如15:10也可以寫成 ,仍讀作15比10。

師:足球比賽中的比分3:0與我們今天學習的比一樣嗎?

引導學生理解:各類比賽中的比不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比,它只是一種計分形式,是比較大小的,是相差關系,不是相除關系。

【設計意圖:在討論交流中,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比和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體會數(shù)學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p>

3.課堂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理順各個知識點,讓學生明確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反思自己知識掌握情況?!?/p>

(三)課時作業(yè)

1.P49做一做第1題。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買同樣的練習本。小敏買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買了8本,共花了2.4元。

①小敏和小亮買的練習本數(shù)之比是( )∶( ),比值是( );

②小敏和小亮花的錢數(shù)之比是( )∶( ),比值是( );

③小敏所花的錢數(shù)和練習本數(shù)之比是( )∶( ),比值是( );

④小亮所花的錢數(shù)和練習本數(shù)之比是( )∶( ),比值是( )。

思考:這幾個比的量是同類量嗎?比值表示什么意思?

答案:① 6∶8 , 或0.75 ② 1.8∶∶2.4, 或0.75

③ 1.8∶6,0.3 ④ 2.4∶8,0.3

解析: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鞏固比的概念和比值的求法,為以后學習比例打下基礎。反饋交流時引導學生明確比的前項、后項是有順序的,前項、后項所表示的量與數(shù)據(jù)之間必須一一對應;后兩個題目請學生說說比值的具體含義是什么?表示兩個量的比在此不用化簡,如果學生化簡也是可以的;比值的結果可以是分數(shù),也可以是小數(shù)或整數(shù)?!究疾槟繕?】

2.P49做一做第2題。

3∶( )=24 ( )∶8=0.5

答案: ; 4

解析: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引導學生根據(jù)比與除法的關系求出未知的前項或后項,歸納一般方法:前項=比值后項;后項=前項比值。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關系,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究疾槟繕?、2】

3.小杰爸爸的身高是175cm,他的身高是1m,小杰說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1∶175,對不對?如果不對,你認為是多少呢?

答案:不對。100∶175或4∶7

解析:兩個同類量相比,單位必須統(tǒng)一。本題兩個數(shù)量的單位不同,不能直接比較,需要先統(tǒng)一單位,再表示比。通過這個練習,一方面讓學生對比的意義理解和運用更熟練,另一方面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考查目標1】

23、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評課稿

人物 時代 成就

2、巧記《魏晉南北朝文化》口訣

六朝人才輩輩出

與綴術南朝祖

北朝齊民有要術

北魏道元水經(jīng)注

24、動蕩的春秋時期評課稿

七年級歷史上冊動蕩的春秋時期聽課稿,分享動蕩的春秋時期聽課感受和記錄

動蕩的春秋時期評課稿:

動蕩的春秋時期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區(qū)分西周與東周、春秋與戰(zhàn)國的時間分期。

了解春秋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三大方面的表現(xiàn);王室衰微的三大方面的表現(xiàn)、以及諸侯爭霸的原因、口號、五霸、影響等基本史實。理解春秋時期經(jīng)濟、政治、軍事上的變化對整個歷史進程的推動作用。

認識春秋時期鐵制農(nóng)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時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歸納知識要點,理解重點,難點。

多媒體展示,講述歷史故事,再現(xiàn)歷史場景,寓樂寓教寓學。

提出典型問題,引導思考,學生自主思考與討論相結合,攻克問題。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生產(chǎn)力發(fā)展引起社會轉型,認識到生產(chǎn)力發(fā)展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樹立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觀念。

通過霸業(yè)興替的探究,認識到綜合國力和軟實力對國家生存和大國崛起的重要意義。

二、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nèi)容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春秋 時期是上承國家由統(tǒng)一走向分裂,下啟戰(zhàn)國由分裂邁向統(tǒng)一,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導致原有的各種制度遭到破壞,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xiàn)劇烈的變化,整個國家出現(xiàn)了割據(jù)紛爭的局面。本課主要學習三個內(nèi)容:春秋時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三個內(nèi)容是因果相連的遞進關系。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鐵制農(nóng)具和牛耕的使用;諸侯爭霸。

難點:生產(chǎn)技術的進步引起春秋時期一系列的變化;分封制的瓦解。

四、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對歷史基本知識掌握少,歷史思維也欠缺,注意力易分散,但他們好奇心強, 形象思維能力強, 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活躍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

五、教學方法

1. 講授法

2. 啟發(fā)式教學法

3. 討論歸納法

4. 閱讀講解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本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對回顧之前學的西周的建立與滅亡以及對西周之后東周歷史分期的介紹導入新課

(二)新授新課

1、春秋時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

請同學們自主閱讀第一自然段并思考歸納:

春秋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的表現(xiàn),從三個方面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找并劃出

之后并春秋時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是什么?

考試引導劃出要點并做好筆記

剛才我們學習了春秋時期的經(jīng)濟,掌握春秋時期的狀況還需要了解什么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春秋的政治吧老師總結過渡。

2、王室衰微

閱讀這三段從每一段中分別找出王室衰微的表現(xiàn)

同時老師引導學生分析書上的信息,由因朔果,幫助學生理解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勢力衰落、諸侯勢力崛起。

3、諸侯爭霸

老師指導學生默讀本部分。

請同學起來回答諸侯爭霸的原因是什么?口號和春秋五霸是什么?

老師給學生分析尊王攘夷并明白為什么提出這樣的口號

老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30頁并小組討論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利弊?

(三)課堂小結

利用板書進行知識梳理式歸納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社會出現(xiàn)了重大變化。鐵制農(nóng)具和牛耕的出現(xiàn)、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的史實是春秋時期奴隸社會瓦解的突出表現(xiàn)。

(四)作業(yè)

第六課練習冊

八、板書設計

九、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了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輔助教學功能和立足初一學生學情,夯實基礎,立足課本,分析理清每個知識點。

通過引導學生,啟發(fā)式教學找出歸納重點,培養(yǎng)了他們的閱讀材料和歷史學習、思維能力。

通過討論法、提問法,鍛煉了他們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原則,大膽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25、植株的生長評課稿

七年級生物上冊植株的生長聽課稿,分享植株的生長聽課感受和記錄

植株的生長評課稿

第二節(jié) 植株的生長

一、課程資源分析

上節(jié)課測種子發(fā)芽率的發(fā)芽種子可作為本節(jié)課的課程資源,從中挑選一部分生長狀況好的,用來探究幼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根尖各部分的生長變化情況和芽發(fā)育成枝條的情況,都是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可開發(fā)多媒體課件資源,使它變得形象直觀。開發(fā)利用農(nóng)民種地都要施肥這一課程資源,學習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yǎng)物質。農(nóng)場各連隊的農(nóng)業(yè)技術人員、學生家長中以種地為生的,是學生調查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的良好課程資源。

二、教材分析

植株的生長過程同種子萌發(fā)的過程一樣,也是一個抽象的動態(tài)過程,也要靠學生的想象才能理解。通過測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長最快的部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根的生長。植株為什么會生長能?它是通過什么途徑生長的呢?通過對教材中植物生長情況的探究,知道任何生命活動形式都需要營養(yǎng)物質、水和無機鹽。會促使學生探究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根對水分的吸收情況;營養(yǎng)物質的來源等,使前后所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對植物體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三、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需要學生探討的東西較多,學生們能力有限,部分學生由于作業(yè)的壓力較大,一些探究、調查活動經(jīng)常完不成任務,為了能保證探究計劃的順利實施,要求各組安排好組內(nèi)成員的具體任務。

四、教學策略

利用測定種子發(fā)芽率的實驗中發(fā)芽的種子,引導學生從中挑選一部分生長狀況好的,作為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的實驗材料,在上面均等地用細毛筆畫4條線,每天觀察相鄰兩線之間的距離,并記錄下來,分析判斷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開發(fā)多媒體課件學習根尖各部分的生長變化情況和芽發(fā)育成枝條的情況。

課前布置學生調查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植物缺少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會表現(xiàn)出什么病癥。

五、教學目標

1、描述根的生長和枝條發(fā)育的過程。

2、運用測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長最快的部位。

3、運用調查的方法了解無機鹽與植物生長的關系?!?/p>

六、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描述根的生長和枝條發(fā)育的過程

難點:理根與枝條的伸長方式

七、教學流程

課前布置:

1、作完種子發(fā)芽率的實驗后,要求各小組從中挑選生長狀況好的幼根,用細毛筆在上

面畫等距離的四條線,要求各組每天觀察并記錄各段距離的長度,判斷哪部分生長

最快。

2、調查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施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調查目標是連隊的農(nóng)業(yè)技術人員和自己的家長。

分析匯報:

1、根尖各段距離的變化情況,判斷哪部分生長最快?

2、植株生長需要哪些無機鹽?施肥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課件展示:展示根尖生長變化情況的課件。

引導討論:教師引導說:根是不斷向下生長的,根是怎樣生長的?

總結提升: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伸長區(qū)的細胞來自分生區(qū)。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qū)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shù)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qū)細胞體積的增大。

課件展示:展示牙發(fā)育成枝條的多媒體課件。

引導討論:讓學生依據(jù)根生長的原理討論芽生長的原理。

總結提升:芽中也有分生組織。芽在發(fā)育時,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

生長連線:分析芽與枝條的對應結構,給芽的結構圖與枝條的圖的相應部分連線。

另拓空間:教師講述,無論是根的生長,還是芽的生長,它們的共同之處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根據(jù)情況指出:都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和生長。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的生長都需要營養(yǎng)物質,植物不論是細胞數(shù)量的增多,還是細胞體積的增大,都需要不斷補充營養(yǎng)物質。這些營養(yǎng)物質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它們是水、無機鹽和有機物。

教師接著問:植物生長需要最多的無機鹽有哪些?

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

圖片展示:展示一些缺少某種無機鹽出現(xiàn)的病癥的植物圖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八、教學反思

幼根的生長中,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qū)細胞的伸長,都是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的內(nèi)容。雖然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多數(shù)學生掌握了這一內(nèi)容,但由于課件制作水平有限,少部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仍處于死記硬背的狀態(tài)。

枝條是芽發(fā)育成的這部分知識,雖然與幼根的生長一樣,也是一個較為抽象的過程,但葉芽的結構與枝條的結構有形態(tài)上的聯(lián)系,所以比較容易使學生理解,教學效果比幼根的生長好。

關于植株生長需要營養(yǎng)物質的知識,與農(nóng)場的實際情況聯(lián)系比較密切,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很好。

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長最快,利用了上節(jié)課萌發(fā)的種子。即降低了實驗的成本,完成了探究實驗,又使學生將本節(jié)課與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對學生掌握全章內(nèi)容都有宜處。

植株的生長這一節(jié)教學內(nèi)容是與農(nóng)場的實際情況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生活中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緊密聯(lián)系的課程資源比較容易開發(fā)。各連隊都有農(nóng)業(yè)技術人員,大多數(shù)家長都有種地的經(jīng)驗,只要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做,都能完成調查任務。

本節(jié)課開發(fā)利用了多媒體課件,制作了幼根的生長和枝條的發(fā)育的動畫。盡管制作的課件與植物生長的真實情況有一定的差距,但還是對大多數(shù)學生理解根的生長和芽的發(fā)育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

26、種子的萌發(fā)評課稿

1號 2號 3號 4號

10粒種子 10粒種子 10粒種子 10粒種子

無 適量水 適量水 過量水

櫥柜 櫥柜 冰箱 櫥柜

種子萌發(fā)的自身條件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適宜 過量 無 適宜 適宜

25℃ 25℃ 25℃ 0℃ 25℃

有 有 有 有 無

萌發(fā) 不萌發(fā) 不萌發(fā) 不萌發(fā) 萌發(fā)

回答問題:(1)4號培養(yǎng)皿種子萌發(fā)的結果是________。

(2)此探究實驗設置了______組對照實驗;1號與4號形成對比,實驗變量是_________;1號與5號形成對比,實驗變量是________;1號與______號形成對比,實驗變量是水分;其中對照組是__________號。

27、細胞的生活評課稿

七年級生物上冊細胞的生活聽課稿,分享細胞的生活聽課感受和記錄

細胞的生活評課稿

《細胞的生活》教學設計  

教材內(nèi)容分析:  

1、課標要求:

《細胞的生活》是初中生物十大主題之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二級主題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內(nèi)容,本節(jié)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和植物細胞具有特殊的細胞結構(如具有葉綠體和細胞壁),以進行生命活動。并能描述細胞核在遺傳中的重要作用?! ?/p>

2、教材分析:  

《細胞的生活》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2012年新版第二單元第一章第四節(jié)。本節(jié)內(nèi)容主要闡述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以及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這部分內(nèi)容比較抽象,可以采取模擬實驗、分析資料等多種形式使細胞中的物質的教學具體化?! ?/p>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是本節(jié)的重點之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常見事例,引入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教學。例如,葡萄被晾曬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細胞中的水分子通過細胞膜散失到空氣中去了。我們吃葡萄干時會感到酸甜可口,說明葡萄細胞中的糖類物質并未通過細胞膜到達細胞外。由此形象的引出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然后再展開講述。  

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是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難在如何使學生理解細胞通過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和線粒體實現(xiàn)能量的轉變??上日垖W生列舉生活中做功的事例(如汽車行駛需要汽油燃燒提供能量),然后教師指出:細胞中物質的轉變、物質的移動、細胞的成長、細胞內(nèi)有序狀態(tài)的維持等,都是做功。然后綜合教科書的素材,還可參考背景資料,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通俗地解釋細胞通過葉綠體和線粒體實現(xiàn)了能量的轉變?! ?/p>

細胞核是控制中心內(nèi)容比較抽象。主要闡述了兩個問題:(1)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2)細胞核中有儲存遺傳信息的載體DNA。教師可從分析克隆羊的資料入手,指導學生閱讀、討論(可分組),讓學生發(fā)表看法,引導學生從多莉羊的性狀幾乎與提供細胞核的B羊一樣的現(xiàn)象,得出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的推論。進而依次介紹:細胞核、DNA、遺傳信息。最后用比喻、舉例的方法總結出:在生活的細胞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是由細胞核內(nèi)的遺傳信息控制的;而生物體建造自己生命大廈的藍圖也儲存在細胞核內(nèi)的遺傳信息中?! ?/p>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說出細胞含有的物質以及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p>

2、能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3、嘗試通過類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轉變?! ?/p>

4、通過分析教材的插圖和相關資料,了解生物體中能量轉換是通過

葉綠體和線粒體進行的?! ?/p>

5、概述細胞核是一個遺傳信息庫。  

能力目標:

1、通過問題和資料分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的能力,  

2、通過分析資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本節(jié)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概括、抽象的能力?! ?/p>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主動探究的能力?! ?/p>

教學重點:

1、細胞含有的物質,以及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p>

2、描述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3、理解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 ?/p>

4、概述細胞核是一個遺傳信息庫  

教學難點:

1、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p>

2、能夠描述細胞質中的葉綠體和線粒體在能量轉換方面的作用?! ?/p>

課前準備:教師收集的圖片,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等?! ?/p>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導入新課  

活動一:  

教師:上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關知識,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p>

1、植物細胞主要由哪些結構構成?動物細胞呢?兩種細胞相比,最顯著的不同時什么?  

2 、在切西瓜時流出的紅色汁液是什么?來自細胞的什么結構?  

學生回憶、思考、回答?! ?/p>

教師引導: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生物的各項生理活動都需要物質和能量,那么,細胞的生活是否也需要物質和能量呢?這些物質和能量分別來自哪里呢?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探討與之相關的內(nèi)容。  

(設計意圖:通過設問,以問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達到我要學,我想學,為以下新課的教學設下伏筆,創(chuàng)設良好的求知氛圍。)  

推進新課:  

學習目標一:細胞中有哪些物質  

1、細胞內(nèi)的物質  

活動二: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并指導學生分析下面問題?! ?/p>

資料1:某校生物課外小組的同學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一粒浸軟的小麥種子穿在細鐵絲上,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燒,發(fā)現(xiàn)種子先變黑,然后燃燒,最后只剩下灰白色的灰。  

資料2:小明和小剛是同班同學,他們都是生物課外小組的成員,對一些生物現(xiàn)象非常感興趣。今天,他們在一起探討構成生物細胞的物質有哪些。小明說:我們吃的肉類非常香,水果酸甜可口,饅頭和面包在細細咀嚼后感覺有甜味。這說明構成細胞的物質有脂肪、糖類、水等成分。小剛說:我在有關資料上發(fā)現(xiàn),生物的細胞中還含有蛋白質、無機鹽等成分。  

問題  

(1)、資料1中,種子能燃燒的原因是什么?燃燒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什么?  

(2)、通過資料2中兩位同學的提示你認為生物細胞內(nèi)含有哪些物質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再小組內(nèi)討論,最后達成共識?! ?/p>

1、種子能燃燒是因為種子中含有有機物,這種物質一般含有碳,能燃燒。燃燒后剩下的灰白色灰是無機鹽?! ?/p>

2、知道細胞中含有水分、無機鹽、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等物質?! ?/p>

教師進一步強調:  

生物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即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包括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等,無機物包括水、無機鹽、氧等。另外,細胞在生活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些廢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p>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現(xiàn)象引導學生分析,推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

知欲。通過小明與小剛的敘述,讓學生明確細胞中含有的物質。使學

生具有了獨立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的欲望)   

2、物質的構成  

活動三:  

演示1:蔗糖在水中溶解  

把一塊由蔗糖壓縮的方糖放進水里,不一會蔗糖在似乎在水中消失了,舀一勺水嘗一下,水有了甜味。  

演示2:將一滴紅墨水滴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內(nèi),紅墨水慢慢擴散到清水中,最后清水變成淺紅色?! ?/p>

問題 :   

(1)將蔗糖放在水中,蔗糖不見了,它真的消失了嗎?  

(2)將紅墨水滴在清水中,清水為什么變成了淺紅色?  

學生分組討論,在小組內(nèi)進行展示,最后達成共識。得出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 ?/p>

(設計意圖:進一步通過實驗加深我要學的欲望。并通過分析、猜測、推理,使學生認識到構成物質的微小粒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且分子之間有間隙。)  

2、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上面的資料1,嘗試總結?! ?/p>

有機物的分子比較大,一般含有碳;而無機物的分子比較小,一般不含碳?! ?/p>

學習目標二: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教師利用類比的方法引導學生了解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教師引導:夏天,為了防止晚上休息的時候被蚊子咬,而在床上設置蚊帳,這樣蚊子不能進去,而人們需要的空氣能夠進去。那么,在細胞的結構中,那個結構相當蚊帳的作用,擋住有害的物質,而細胞需要的物質能夠進入呢?  

學生通過討論后回答:細胞膜將細胞內(nèi)部與外部的環(huán)境分隔開,它可以擋住細胞外的有害物質進入細胞內(nèi),并將細胞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使得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nèi)部環(huán)境。  

(設計意圖:通過類比,是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加深學生對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理解。)  

學習目標三: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1、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活動四: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指導學生分析,并嘗試完成下面的問題  

資料1:能量的形式有多種。食物中的能量屬于化學能,陽光的能量屬于光能,物質燃燒時釋放的能量是熱能?! ?/p>

資料2:當蠟燭燃燒時,蠟燭中的化學能轉變成光能和熱能?! ?/p>

資料3:綠色植物的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能吸收光能。葉綠體能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 ?/p>

問題:  

(1)、生物的生活中都需要能量,它們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哪里?  

(2)、綠色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什么?  

學生分組分析、討論,最后小組成員達成共識,并在班內(nèi)展示。  

(1)、生物生活的能量主要來自它們攝取的食物。而有的食物來自動物,有的食物來自植物。其實,這些能量歸根結底來自這些生物體的細胞。細胞中能量最終來自于太陽能。因為,綠色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吸收太陽光的光能,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它制造的有機物中。有些植物制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動物的食物,一些小動物又可以被其他動物取食,能量通過食物鏈流到這種動物體內(nèi)。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光的光能?! ?/p>

(2)、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是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化器。  

(通過知識陳述,并結合陳述的知識,提出問題,通過分組討論、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  

2 、化學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活動五: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細胞中的葉綠體和線粒體的圖示。  

(1)、線粒體存在于哪些細胞中?  

(2)、線粒體如何對能量進行轉化?  

學生對照教材,分析圖示,思考上面的問題,最后達成共識?! ?/p>

(1)、無論植物細胞還是動物細胞,都含有線粒體。  

(2)、線粒體能將細胞中的有機物分解,在分解的過程中有機物需要與氧結合,經(jīng)過復雜的過程,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的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p>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綜合利用教學資源能力以及概括分析和知識總結能力。)  

學生質疑1:  

如果將細胞比作汽車的話,線粒體、有機物分別相當于什么?(學生討論后回答:如果將細胞比作汽車,則線粒體相當于發(fā)動機,有機物相當于燃料。)  

學生質疑2:  

小剛患重感冒,在醫(yī)院住院期間,每天都要注射葡萄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學生討論后回答:靜脈注射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細胞及時獲得葡萄糖,不必完全依賴消化系統(tǒng)。病人的細胞中的線粒體就可以將葡萄糖和氧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供給病人生命活動的需要。  

教師進一步強調: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生物細胞中的線粒體能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細胞利用。所以,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p>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對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概念的理解和認識。)  

學習目標四:細胞核是控制中心  

1、遺傳信息  

活動六: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當你想了解未來幾天的天氣狀況時,可以收看天氣預報;當你想外出旅游時,首先通過一定的媒體查看旅游的線路和旅游區(qū)各景點的介紹?! ?/p>

通過收看天氣預報可以獲得有關天氣的信息,通過媒體可以獲得旅游線路和各景點的相關信息。生物體的發(fā)育過程中,也需要一定的信息進行指導,那么這種信息存在于哪里呢?  

學生通過教材和相關資料嘗試回答:受精卵內(nèi)有指導身體發(fā)育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都是由父母傳下來的,因而叫遺傳信息?! ?/p>

(設計意圖:鋪墊,類比,并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分析、概括。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和遷移能力。)  

2、細胞核是控制中心  

活動七: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小羊多莉的身世,并指導學生完成下面的問題。(教師手書融合過程)  

問題:  

1、與多莉的身世有關的綿羊有哪些?  

2、多莉與哪只綿羊最相似?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達成共識。1與多莉身世有關的綿羊油 3只,即A綿羊提供去核卵細胞,B綿羊提供乳腺細胞核,C綿羊孕育胚胎。2多莉雖然是C綿羊生出的,但是長相卻一點都不像C羊,而是與B羊十分相像。說明細胞核控制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 ?/p>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分析和對照,以及小組討論和補充,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和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能力,并通過關系圖理清知識脈絡,明確細胞核控制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  

3、細胞核中有存儲遺傳信息的物質----DNA  

活動八: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每天需要通過媒體獲得信息,例如:通過讀報可以了解最新的時政要聞,通過看天氣預報可以了解未來幾天的天氣情況。這些信息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呈現(xiàn)給人們。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遺傳信息的載體是什么呢?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圖片:螺旋DNA結構圖片,細胞核中有一種叫做DNA的有機物,它的結構像一架螺旋形的梯子。DNA的分子很長,它可以分成許多個小片段,每一個片段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比如,有的片段決定人的血型,有的片段決定人的眼睛是單眼皮還是雙眼皮,有的片段決定人的眼睛是黑色還是褐色,這些片段就是基因?! ?/p>

問題:  

1、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細胞中的遺傳信息主要存在于細胞核的什么結構上?(細胞核DNA上)  

2、 DNA的結構有怎樣的特點?(像一架螺旋形的梯子)  

教師進一步強調: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因為細胞核中有遺傳信息的載體DNA。DNA的小片段是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p>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細胞中的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的DNA上)  

教師提問:通過這幾節(jié)課的學習你是如何理解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這句話的含義的?(學生回顧這幾節(jié)課的學習,嘗試進行總結)  

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因為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并將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能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為細胞生活提供動力。細胞核能控制細胞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因為細胞核中有DNA,DNA上有遺傳信息。所以,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 ?/p>

教師進一步強調: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每一個細胞都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tǒng)一體?! ?/p>

(設計意圖:梳理知識,進一步使學生明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一概念,加深概念的生成。使學生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  

課堂小結:  

活動九:  

教師:本節(jié)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  

學生分別談收獲。最后教師簡單小結?! ?/p>

(設計意圖:梳理知識,鞏固知識,鍛煉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有些知識比較難理解,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只能通過一定的習題加以練習,鞏固所學內(nèi)容,以后再慢慢消化理解。

28、有理數(shù)的乘方評課稿

B. 2 C. 3 D. 4

作業(yè)布置:

習題2.13 第一題

板書設計:

2.9 有理數(shù)的乘方(1)

溫故知新: 例題: 練習:

-

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有理數(shù)乘方的意義,理解底數(shù),指數(shù),冪等概念,能夠進行有理數(shù)乘方的運算,學生對于含有負數(shù)的底數(shù),學生理解出現(xiàn)偏差,需要加強強調與練習。

2.9有理數(shù)乘方(2)教案

備課組:數(shù)學組 備課時間:2016、10、9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理解有理數(shù)乘方的意義,正確熟練地進行乘方運算.

2.通過實例感受當?shù)讛?shù)大于1時,乘方運算的結果增長的很快.

學習重難點:

重點:正確熟練地進行乘方運算; 通過實例總結并理解正數(shù)的任何次冪是正數(shù),負數(shù)的奇次冪是負數(shù),負 數(shù)的偶次冪是正數(shù).

難點:通過實例感受當?shù)讛?shù)大于1時,乘方運算的結果增長的很快.

教法:學生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課本,練習本

自主學習,思考問題

一.憶一憶:

(1)在(-4)3中,底數(shù)是____,指數(shù)是___,讀作___.

(2)在-24中,底數(shù)是____,指數(shù)是____,讀作____.

(3)計算: -72 (-7)2;

二.探究新知:

例1:計算

(1)102,103,104,105,

(2)(- 10)2,(-10)3,(-10)4,(-10)5,

( 3)(-3 )2,(1)(- )3 ,(-2)4

(4) 23 , ( )4 , 45 ;

想一 想:觀察例1的結果,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與同伴交流.

三.當堂檢測:

(1)-53 (2)-( )2

(1)-(- )4 (4)-232(3) ;

四.(1)做一做:

有一張厚 度是0.1mm的紙,將它對折一次后,

厚度 為20.1mm,

(1)對折2次后,厚度為多少毫米?

(2)假設對折20次,厚度為多少毫米?

(3)若每層樓平均高度為3米,這張紙對折

20次后有多少層樓高?

(2)想一拉面館的師傅用一根很粗的面條,

把兩頭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復

多次,就能把這根很粗的面條,拉成許多很細的

面條.想想看,拉多少次后,就可以拉出32根面

條?那拉出約209萬根面條呢?

當堂檢測:

1、看下面的故事 :從前,有個聰明的乞丐他要到了一塊面包。

他想,天天 要飯?zhí)量?,如果我第一天吃這塊面包的一半,第二

天再吃剩余面包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

半,這樣下去,我就永遠不要去要飯了請你們交流討論,再算一

算 ,如果把整塊面包看成整體1,那第十天他將吃到面包?

五.課外拓展:

1.已知x2=(-2)2,y3=-1,求:

(1)xy2003的值.

(2) 的值.

六、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七、作業(yè)布置:

習題2.14 第一題

八、板書設計:

2.9 有理數(shù)的乘方(2)

知識回顧: 例題 練習

九、課后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了怎么表示一些數(shù)的乘方,學會估測一些實際生活中的例子,本節(jié)課學生存在的問題還是負數(shù)的概念,學生容易丟負號的情況。

29、秋天的懷念評課稿

七年級語文上冊秋天的懷念聽課稿,分享秋天的懷念聽課感受和記錄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第一篇:

一、說教材

課題: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選自S版語文實驗教科書十一冊第12課。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板書以及課后聯(lián)系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21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身體發(fā)燒,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后來,在他的許許多多的文字里,都寫到了他的母親。母愛這個主題,史鐵生一直是牽腸掛肚的,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的代價鋪就的,因為他對母親的理解是在母親去世以后,這使溝通成為永遠的不可能,也成為作者心中永遠的痛。在一種迫切的愿望中,使他對母親的理解升華為世界上最為動人的詩篇。

《秋天的懷念》便是這樣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 作者通過回憶的方式,將零零碎碎的細節(jié)串聯(lián)起來,寫出了自己在癱瘓時,懷著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細心、耐心、小心地照顧自己,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懷念之情。文章的語言樸素、真切,卻又意味深遠,寄悲觀于從容,蓄智慧于認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教學目標:

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文章的主題并不難,但如何使學生的內(nèi)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呢?我把教學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聯(lián)系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操作目標:一是讓學生理解文中生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二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這些細節(jié)描寫來感悟母愛無私、博大、寬容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感恩情懷;三是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3、情感目標:一是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二是要懂得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母親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這些細節(jié)描寫來體悟母愛。

教學難點:

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二、 教法學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閱讀訓練重點,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對話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通過抓細節(jié)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

從而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剖析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方法,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 導讀

教師先簡介史鐵生的生平再出示他在作品《合歡樹》中懷念母親的句子:

(幻燈片 《合歡樹》片段)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他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

          《合歡樹》

讓學生默讀這段話,并說說從中讀懂了什么?這一教學設計的思想是為了更好的讓學生走進文本對史鐵生的作品、對本文的主題有一個初步但印象深刻的感知。

從這一段話引伸到本文的學習,教師板書課題。

(板書:12 秋天的懷念)

(二)初讀

檢查學生的讀書預習情況為后面的學習作好準備。首先檢查學生對文中四個生詞的認讀理解

(幻燈片 詞語:(1) 癱瘓 整宿整宿

(2) 訣別 好好兒活),

再指名分段初讀課文,最后教師進行全文的范讀。在這里教師一開始就范讀全文是想為后面文本的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情境,也為學生的朗讀、理解做好一個方向指引。

(三)品讀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對母親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品析來體會母愛的偉大。首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幻燈片 學法指導)

(1)我們要讀懂一個人,無非是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大家從這三方面認真去思考,就能讀懂。請同學們默讀1、3、5節(jié)哪些是寫母親行動的?哪些是寫母親的話?哪些是寫母親的神色的?邊讀邊做好記號,圈出重點的詞、句。

(2)好好體會你所畫的詞、句的意思。邊讀邊想,從畫的詞句中你讀懂了什么?

通過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明白母愛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細節(jié)。這里教師順勢進行學習的引導過渡到后面的學習。

(幻燈片 學習引導)

母愛就是一個行動、一句話語、一個神色。概括地講母愛是一堆細節(jié),一堆不起眼的細節(jié)。如果把母愛比做大海,那細節(jié)就是一滴水,一滴水匯成了大海,一堆細節(jié)聚成了母愛。

史鐵生通過一個個細節(jié)描寫了母愛,細節(jié)往往是不起眼。我們來好好品位細節(jié),想想母愛究竟是什么?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組織學生談感受,通過感知母愛是一個個細節(jié)這個問題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教師的引導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主體地位。

然后再讓學生讀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通過交流、討論、對話等多種學習方法好好地品悟這些細節(jié),如文中的擋、躲、撲、抓、笑、悄悄地等字詞,來感受母愛是理解、是寬容、是牽掛、是呵護、是擔憂、是細心。從而感受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新課標指出閱讀的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是樸實的、真切的。如何讓學生從真切的話語中感受到母愛,讀出文字背后所隱藏的偉大母愛,這就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精當點撥,讓學生目透紙背讀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這個過程看似在咬文嚼字,實質上是讓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一步步走進作者的心靈。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 (細節(jié))

母親     我

懷 念

(四) 悟讀

這一部分主要透過作者對最后一段中菊花的描寫來領悟好好活的意義,明白生命的真諦。首先讓學生明白母親臨終前未說完的話就是希望兄妹倆好好活。如何體會這個好好活是怎樣的活?教師布置學習活動:

(幻燈片 學習活動)

請同學們認真讀讀他倆去看菊花的這段話,結合平時學習、理解的方法來體會文中菊花描寫所隱喻的話語,討論究竟該怎么活才是好好活。

學生討論、交流懂得好好活三個字既是母親臨終前的無盡囑托,又是作者對生命存在終極意義的探詢思考,更是對我們所有活于世上之人的告戒。

這個問題對于學生而言既有開放性又有創(chuàng)設性,由菊花可以想到人、想到精神、想到生命的價值意義,無論學生怎么回答,只要其人生觀是正確的就是可取的,并且是值得稱贊的。就如新課標所所提出的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jié))

母親   好 好 活! 我

 懷 念

(五) 回讀

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回顧全文、全課的學習,對文本的主題有一個感性的認知,情感得到升華。

首先教師鄭重的向學生推薦史鐵生的幾部作品

(幻燈片 作品)

史鐵生作品 《我與地壇》《病隙隨筆》《務虛筆記》

告訴學生當史鐵生用筆在他那殘疾的身體之外找到一份延展的時候,他終于好好活了用他的筆在書寫著好好活。這是他對生命意義的探詢,更是對好好活三個字的詮釋。

接著讓學生回顧全文、全課說出自己的理解:這秋天的懷念到底是懷念什么呢?

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學生再次齊讀課題

最后教師總結

從史鐵生的身上我們受到了啟發(fā),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身體的局限這輩子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靈。為此,作為一個健康的人,作為站著的活著的我們必須好好活!

四、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的板書是本著簡練、直觀、大方的原則來設計的。板書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母親對我的愛和我對母親的懷念,這是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其中母愛是通過細節(jié)來表現(xiàn)的,而懷念也更是在這些細節(jié)中一步步加深體現(xiàn)。第二層次好好活三個字是本文的精神主旨,無論是母愛還是懷念都是好好活的延伸這三個字也是作者要告訴世人,世人要向作者學習的一種寶貴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這則板書也將本文學習的重點、難點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一目了然,明白易懂。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jié))

母親   好 好 活! 我

 懷 念

五、課后練習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通過語文學習,要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課后我為學生布置了三項練習,力求讓學生在說、讀、寫三方面能力得到發(fā)展。

1、表達練習:結合你對史鐵生的了解及今天你在課堂上的所學,把這篇課文講述給你的父母聽,一定要說說自己學后的感受。

2、寫作練習:回顧母親愛你的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寫一篇習作,體裁不限但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閱讀練習:在課余時間,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文章

秋天的懷念評課稿第二篇:

可以從若干個亮點中提取四個字來談談感受:

1.抓住一個情字,連動全課

這篇課文融入了濃濃的親情,教學這篇課文,我們也必須帶著真情。趙老師這節(jié)課,從頭到尾始終扣住一個情字。她的教學設計也體現(xiàn)了這個思路,課堂設計分為五個步驟:1.自由朗讀,感知情;2.走近文本,理解情;3.品讀細節(jié),體驗情;4.沐浴菊花,深思情;5.升華心靈,表達情。情情相扣,把史鐵生母親的愛子之情、史鐵生的感激之情充分地挖掘出來。難得可貴的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老師也帶著真情和深情,帶著學生品讀文本,將學生的感情也調動起來了。所以我感覺這是一堂用濃濃深情營造的魅力課堂,文本的情、教師的情和學生的情相互交織,融入了整個課堂,在情的渲染之下我們享受了這個過程。

2.落實一個導字,漸入佳境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我們教師怎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不斷走進文本,深入探討,這是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在備課中需要思考的問題。趙老師在這節(jié)課上以幾個主問題貫穿全文,課堂提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向認知的新高度。而且這種導是順勢而導,步步深入,不露痕跡。趙老師的課堂中有兩個細節(jié)留給我很深刻的印象,當學生自由朗讀文本之后,老師問:從這篇文章里,你讀到了什么?當?shù)谌齻€學生說我覺得文中的史鐵生太不幸了,趙老師一下子就抓住學生的回答引出第二環(huán)節(jié),即走進史鐵生,畫出能夠體現(xiàn)作者當時身體和精神狀況的語句,體會作者心情。也許學生談讀到什么可能還沒有完全達到老師所預設的目標,譬如還應讀出史鐵生對母親的歉疚、理解和感激,但老師并沒有要求學生的回答面面俱到,而是順著學生思路,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努力尋找教學的切入點,抓住學生認知的生長點,同化與順應,建構一個有生命成長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趙老師是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科學施教,而且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轉換非常自然,不留痕跡,體現(xiàn)了教者的教學機智。再如后來品讀母愛的時候,趙老師也處理得很巧妙,她問:六年之后作者才寫下這篇文章,他寫這篇文章又是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他為什么會有這種轉變?學生回答是因為母愛。老師就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研讀課文,關注細節(jié),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出這種情深意濃、真摯美好的母愛的。我覺得趙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導而不牽,非常自然,如行云流水,這是我們很多老師需要修煉的。

3.扣住一個品字,研讀文本

很多老師上《秋天的懷念》,可能會上成一堂感謝母親的班會課,缺少語文味。語文老師怎樣上出語文課的味道,關鍵在于欣賞語言,研讀文本。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研讀,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我始終認為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就是要認真研讀文本,從文本出發(fā),行走在語言的世界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和語言表達能力。趙老師的課堂教學智慧,就是通過無痕的課堂教學語言引起學生共鳴,啟發(fā)學生思索,促使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比如,老師引導學生品讀母愛的環(huán)節(jié)里,學生從若干個細節(jié)、若干個動詞挖掘母愛,如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里的撲和抓;趕緊準備準備里的趕緊;聽說北海的花開了,母親總是這么說里的總是。學生對語言的敏感讓我吃驚,有人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的作品當中也不是沒有這些表情達意的字和詞,可是我們很多學生,甚或我們的一些老師都沒有那么敏感的能夠找到,而趙老師引導學生品讀這些字詞,去感受、感悟,從字里行間讀出母愛。再如學生對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感悟、品味、分析好后,趙老師以聲傳情,以音動心,用豐富多彩、發(fā)自肺腑的語言給學生更多的情感鋪墊和熏陶,她這樣品評:是的,母親無聲的離開,是想讓兒子發(fā)泄心中的怒火;母親無言的守候,是擔心她兒子對生活絕望?。荒赣H無語的相望,是強忍著自己內(nèi)心的悲傷?。∵@里,老師用三個排比句式富有情感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感情的真摯,以情喚情,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使學生在充滿感情的語言世界中接受知識,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使學生的情感在老師情感的感染之下進入作者的情境之中,和作品表達的情感相通。課堂是動態(tài)變化的,評價語言也應當是隨機而發(fā)的,只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喚起學生的情感,豐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才能讓他們走進作品中,領悟作家情感的脈搏,與人物一起體驗人生的悲歡離合。

4.體現(xiàn)一個 放字,突出主體

我們老師在課堂教學當中能不能放得開,首先取決于教者設計的問題要有開放性。我們有些老師一開始上課,就拋出一個很高深的問題,一下子就把學生愣住了,課堂很容易出現(xiàn)冷場。趙老師在這節(jié)課上設計的幾個主問題,能讓學生從各個不同角度回答。作為一堂課的開始,她問:從這篇文章里,你讀到什么?學生能從若干個不同角度,深的淺的、高的低的,都可以回答。再到后面品讀母愛環(huán)節(jié),趙老師就提出了一個主問題:請同學們研讀課文,關注細節(jié),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出這種情深意濃、真摯美好的母愛的?學生可以從關鍵詞、想象畫面、母親的情感、作者的心理、句式標點、上下文結合等方面去閱讀品悟。這種問題的開放性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在沐浴菊花,深思情環(huán)節(jié)里,老師問:面對這一叢蓬蓬勃勃的菊花,你懂得了什么?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里自由自在地學,暢所欲言地說,收獲著母愛和生命的哲思。

趙老師的放還體現(xiàn)在學生的發(fā)言在老師巧妙地點撥中形成了發(fā)言群。當有一個學生發(fā)言說:第二節(jié)的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此時最悲痛不是作者本人了,而是在他背后默默傷心的母親,母親傷心的不是兒子的癱瘓,而是兒子對生活消極的態(tài)度,所以更加體現(xiàn)了母親的難過以及對兒子的愛。老師評價:分析得有深度。有沒有誰再對這個問題作補充?此時,其他學生立刻補充,一個學生說:這里還有兩個悄悄地和一個偷偷地,這就寫出了母親十分體諒兒子的痛苦,她周到細心,盡可能的不去打擾兒子,想讓兒子自己平靜下來。第二個學生說悄悄地躲出去是無聲的離開,突出了母親的小心謹慎,怕自己的存在增添兒子的痛苦。體現(xiàn)了她對兒子的理解。第三個學生補充說,一個躲字寫出了母親的小心翼翼,她不想讓兒子看到自己難過,她不想讓兒子因為看到自己而更加地感到心痛和絕望,她又不放心兒子一個人在家呆著,所以她只能躲起來,悄悄關注著兒子,可以看出母親是細心的。此類學生發(fā)言群在課堂上時時出現(xiàn),使問題的討論更加全面深入。

30、濟南的冬天評課稿

七年級語文上冊濟南的冬天聽課稿,分享濟南的冬天聽課感受和記錄

濟南的冬天評課稿第一篇: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作者是老舍。本文描繪了濟南的山、水、城、人等,作者抓住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以山水為主要描寫對象,從不同角度描繪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抒發(fā)了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本文角度獨特,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首尾呼應,渾然天成。學習這篇課文對學生的寫景類的習作有很大的幫助。

【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文的具體內(nèi)容和主要特點,考慮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語文新課改的主要精神,我確定了這樣的三維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等生詞,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

2.通過反復朗讀與品詞析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表達作用。

3.通過品味濟南的冬天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的重點:朗讀欣賞文章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進行描寫景物的方法。

2.難點:學會作者情境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

【教法學法】

1.主要教法是朗讀感悟和以學定教。

2.主要的學法是:找-讀-議-品-寫的五步學習法。

【教學過程】

老師們,因為時間關系,下面重點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谏鲜龅慕滩暮單?、目標設定、重難點的把握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過程: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2.預習檢測,整體感知;3.自主質疑,以學定教;4.合作探究,深化要點;5.檢測反饋,訓練提升;6.總結全課,指導預習。下面我分步來講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說:良好的情境,有益于學生的感受,有益于學生的想象,有益于學生的學習。課的開始,我將用課件展示濟南冬天的一組風景圖片,引導學生走進美麗的濟南,感受冬天的風景。

二、預習檢測,整體感知

1.我將設計一組有關重點字詞的基礎題,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重點字詞有)

2.通過自由讀和指名讀的方式組織學生通讀整篇課文。在通讀課文之后,我組織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圈畫有關濟南的冬天的景物詞語來理清課文的脈絡。

三、自主質疑,以學定教

我打算利用學生個人自主質疑的方式,定向本課學習的要點,實現(xiàn)以學定教的理念。學生可能有以下幾個問題:

1.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展開對濟南冬天的描寫的?

2.作者在描寫時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3.為什么說

這些問題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四、合作探究,深化要點

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以教學第一自然段為例,我打算通過找-讀-議-品-寫這五步來和學生一起學習。

1.找,就是找找文中描寫濟南冬天山、水等生動語句,把它們?nèi)Ξ嫵鰜怼?/p>

2.讀,就是通過指名讀、比賽讀、齊讀等方式反復朗讀課文。閱讀教學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例如,讀好)

3.議,就是通過分小組的形式分析這些詞句好在哪里、妙在何處,分析作者的表現(xiàn)手法,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讓學生合作探究,生教生,兵帶兵,深入地感悟課文內(nèi)容。

4.品,就是品語言,品意蘊,學習作者的方法。抓住文中的進行深入品讀。

5.寫,就是請學生在最有感觸的文字旁寫下自己的感受。

接下來幾個部分,我也會按同樣的方法和學生一起探討學習。

五、拓展延伸,檢測反饋

1.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我適時補充一則閱讀教材《冬之韻》,讓學生在閱讀之后,談談作者筆下的冬天與老舍筆下的冬天的異同點。

2.我將從《當堂反饋》中選擇一組檢測題,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當堂檢測。

3.根據(jù)情況,對典型問題進行集中反饋。

六、總結全課,指導預習

在簡單的課堂總結后,提出下一課預習的要點。

老師們,我想通過上述六個環(huán)節(jié)的課堂教學,初步能夠達成我所預設的三維目標。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濟南的冬天評課稿第二篇:

《濟南的冬天》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濟南的冬天》(板書:濟南的冬天+老舍),下面我將從教材和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策略幾個方面闡述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和學情

(一)教材

《濟南的冬天》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它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寫的一篇描繪濟南冬天的美麗景色寫景散文。

編者安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我們領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

(二)學情

對于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在我看來,大多數(shù)的學生應該都喜歡寫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情境,培養(yǎng)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二、說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重在強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xié)調發(fā)展,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理解重點詞語,品味積累語言,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過程方法目標:

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初步培養(yǎng)感悟散文的能力:學習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多方面地寫景,表達自己的感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2.教學重難點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本文的重點放在學習作者抓住特征運用貼切手法描寫自然景色的寫法上,并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

1.根據(jù)語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通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學習本課重在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細致描繪的寫法,體會作者借景抒發(fā)的贊美之情。而若要達此目的,就必須通過多種方式反復誦讀,使學生深入文本,深刻感悟,進行個性化解讀。為此,本設計圍繞讀字做文章,抓住讀字開展系列語文學習活動,從而達到讀中悟,悟后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

2.采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增強教學直觀性,擴大教學容量。

學法: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采用了:

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四、說教學過程及策略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

一年有四季,季季有特色。今天我們單表一下多姿的冬天。和學生一起欣賞燕京一帶冬天雪花,感受邊塞冬天的奇寒;東北的冬天,云南的冬天。引出素有泉城之稱的濟南,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看一下冬天的景象,感受一下冬天的氣息。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三個小問題:

1.學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自己經(jīng)歷感受過的冬天的特點。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用幾個詞語概括老舍筆下濟南冬天的特點。

3.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差異?

濟南給老舍先生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情。于是,全文處處圍繞體現(xiàn)著溫晴,也體現(xiàn)著溫情。

三、以溫晴識溫情溫情在我身邊

學生朗讀第一段,小組交流,領會作者用對比的方法突出濟南溫晴的特點。

因此,作者說濟南是個寶地。

四、以溫晴看溫情溫情在我眼前

有人說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無論從立意,還是從構圖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從細部看,這幅圖畫又是由多個畫面組成,而每個畫面都充滿著溫情和希望。

教師引導學生跳讀課文,尋找溫情的畫面,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為每一幅畫面起一個名字并說明其理由。

1.搖籃安睡圖

2.雪后小山圖

3.山村臥雪圖

4.玲瓏水晶圖

五、以溫晴賞溫情溫情在我心中

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進入對溫情的賞讀。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繪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借山水來展現(xiàn)濟南冬天的特點,在鮮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所以,這里的山水情意濃濃。作者在寫作上也展開聯(lián)想、想象,以溫情的形象來比擬溫情的上水,用包含溫情的語言來描繪溫情的山水。

(一)走近溫情的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沒有生命,沒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當人來寫。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韻,有了內(nèi)在美。

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用人物形象來比擬山水的語段,體會溫晴的特點,然后學生小組交流,最后師生共同明確。

1.守護搖籃的母親

2.細致周到的護士

3.健美優(yōu)雅的女郎

4.嬌美害羞的少女

5.俏美柔情的女子

老舍先生不愧為文學大師,他智慧的將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個個頗具個性,而又都充滿溫情的女性。如此,既寫出了冬天的暖,又寫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老舍先生為什么只選取女性形象來比擬描繪呢?

主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形象能體現(xiàn)溫暖、柔美、慈愛,能與濟南冬天的秀美、溫晴特點相吻合。

(二)品味溫情的語言

本文語言自然、質樸,親切、柔和,充滿著溫情。像美麗的女子情態(tài)可掬,又像慈愛的母親娓娓敘談。

學生先跳讀課文,標劃出富有靈性、含有意蘊的動詞,然后體會口語化、情感化的詞語,找出類似語句,進行品味。

六、我筆下的溫晴和溫情

1.教師總結:

老舍先生寫北方中國的冬天不著眼于寒,而著眼于暖,不著眼于壯,而著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溫晴的特點。為了展現(xiàn)這一特點,作者抓住了暖、秀、綠著墨,寫出了春意,寫出了生機。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內(nèi)心蘊含著的溫情,是作者溫情的體驗有了這種種溫情的意象,是作者溫情的感受有了這美妙的表達。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2.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運用溫晴和溫情兩個詞語,寫幾句話。

五、時間安排

導入3分鐘 講授新課 30分鐘 歸納總結 2分鐘 寫作練習 5分鐘

六、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溫情的畫面

溫晴 溫情 溫情的人物 溫情的語言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31、分式的運算評課稿

今天我們來學習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分式的運算的認識這一個章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解!

《分式的運算》教學

本節(jié)共包括三部分內(nèi)容分式的乘除、加減、整數(shù)指數(shù)冪,可分為三個課時完成.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材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建議采用以類比法為主,并與發(fā)現(xiàn)法、歸納法相結合的教學策略.

具體建議如下:

1.學法

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采取讓學生自己觀察,通過類比總結歸納,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獲取數(shù)學知識,并通過討論來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多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發(fā)表見解,展示自我.在學習中,讓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分式的運算;掌握整數(shù)指數(shù)冪.體會分式在生活中應用的重要性.

2.教法

由特殊到一般歸納總結,由小學所學過的分數(shù)的相關運算逐漸推導出分式的運算,由冪的相關知識逐漸推導出整數(shù)指數(shù)冪,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體會分式運算,宜用類比法,并用語言敘述和符號表示互相補充;讓學生主動探索出相關的運算法則,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來源,了解數(shù)學的歸納思想.

3.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

1分式的乘除:與分解因式、分式的約分緊密相連.

2.分式的加減:主要用到最簡公分母、分式的約分,最后結果要化到最簡.

3. 整數(shù)指數(shù)冪:以前所學的冪的相關知識.

4.分式的運算教學建議

本節(jié)主要內(nèi)容是分式的乘除、加減、整數(shù)指數(shù)冪,注意法則的準確性,關鍵讓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另外在文字敘述時注意語言的嚴謹規(guī)范.

32、與朱元思書評課稿

八年級語文上冊與朱元思書聽課稿,分享與朱元思書聽課感受和記錄

與朱元思書評課稿第一篇: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弄清文中文言詞語的含義,提升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積累文言語匯,反復誦讀,做到熟讀成誦。

3.體會文章的語言之美、意境之美,培養(yǎng)審美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以誦讀帶動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文的學習過程。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水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體會作者高潔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懷。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圖片,教師做下面的介紹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富春江,全長110公里,一頭連著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杭州西湖,一頭連著人稱歸來不看岳的安徽黃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和那曠古悠遠的歷史遺跡綴連成片,相映成輝,有人贊美富春江攬?zhí)煜缕婢坝谝簧恚@也許有些夸張,但人們稱她為中國的黃金旅游線卻并非過譽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繞水生。為旅游風光中少見。來這里旅游,既可登山攬勝,又可泛舟蕩游。南朝著名的文學家吳均在游覽完富春江的風光后,就情不自禁寫了一篇描繪富春江風光的文章《與朱元思書》。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作者及文體簡介

1.文體

南朝時,我國文壇上盛行著一種講求辭藻華麗、聲律和諧、詞句整齊對偶的駢體文,這種文體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種形式主義的傾向。但這些駢體文中也不乏優(yōu)秀作品,《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寫景小品文。題目中的書指信。

2.簡介作者。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學家。出身貧寒,好學,有俊才,通史學,善詩文。其詩清新,且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之作。其文工于寫景,文辭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稱為吳均體。

《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朱元思的書信節(jié)選,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示范朗讀課文,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整體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聲韻美、語言美。

1.聽讀課文,學生看畫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以下詞語的讀音:

縹碧 急湍 軒邈 泠泠 戾天 鳶飛 經(jīng)綸 橫柯

2.指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注意他朗讀的節(jié)奏、重音、停頓。聽讀完后給出點評。

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頓。逗號的停頓應小于句號,每一個句號后的停頓應小于一小層之間的停頓,每一段后的停頓應稍長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應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節(jié)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jié)拍為主。如: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當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3.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感受作品的語言美。

教師提示:本文是駢文,文中出現(xiàn)多出對偶句注意體會妙處。

如: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給世務者,窺谷忘返

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對比立意、相映成趣,讀來瑯瑯上口,節(jié)奏感極強。

4.學生齊讀課文.根據(jù)朗讀朗讀示范和老師的提示,努力讀出最佳效果。

四、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

讀完文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齊讀第一部分,四人一小組討論學習字詞。

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自己試著翻譯課文,標畫出自己解決不了的詞句。

2.四人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解決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3.各小組提出難以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討論解決。

4.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小組內(nèi)自主檢測,交流反饋。

五、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二、理清課文結構。

1、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文中哪句話概括了山水的特征?

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這兩句是對富春江景的概括贊嘆。然而僅僅發(fā)出贊嘆并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富春江景的呢?誰能發(fā)現(xiàn)作者寫景的規(guī)律?

提示:下文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明確:分奇山和異水兩層來寫,先寫異水后寫奇山。

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利用多媒體出示明確:

總寫 奇山異水

分寫

異水: 清 (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靜態(tài)之美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動態(tài)之美

 奇山: 看 (高山寒樹,軒藐成峰) (視覺)

   聽 (泉水作響;好鳥成韻。蟬鳴不窮,猿叫無絕)(聽覺)

3、第一節(jié)除了總寫富春江山水的特點之外,還寫了什么?請根據(jù)提示找出相應的句子。

①登舟縱目的總體感受: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態(tài):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③作者行舟的路線: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4、由此可見,文章在結構上的特點是什么?

明確:先總后分。

先總寫:用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使人覺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闊大,又畫面清新,心情舒展。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寫出對景物陶醉的那種自由解脫的情態(tài)。接著,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nèi),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

再分寫:首先寫異水,再寫奇山。

三、學習描繪方法,感受意境之美。

過渡:如此奇異的山水,作者是怎樣具體描繪這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1、富春江水的異表現(xiàn)在哪里?找出相應的句子,并說出景物特點。

學生展示后教師多媒體展示明確:

①江水清澈: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②江流湍急(氣勢磅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從動靜角度看,這兩個方面分別寫靜態(tài)還是動態(tài)?

師:從以上句子的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清澈透明的靜態(tài)美和一種氣勢磅礴的動態(tài)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靈仿佛也變得透明而無雜質了。富春江水的洶涌急流,不得不讓人的心情隨之澎湃!可以說作者不僅僅是用眼睛在觀察美景,而是在用心靈去感受美景。對于水之異,作者不是空洞抽象的贊美,而是通過具體事物游魚細石來表現(xiàn)的,顯得格外有力。這是我們作文時要學習的。

3、作者又是如何寫奇山的呢?

生: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師:除了直接寫山。作者通過描繪幾種景物來寫奇山?

生:山峰、泉水、鳥叫、蟬鳴、猿啼、樹木。

師:從人的感覺角度看,這里分別運用了什么感官?

生:①視覺――山峰、樹木

②聽覺――泉水、鳥叫、蟬鳴、猿啼

師:從修辭角度看,這里又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生:①擬人――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對偶――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小結:這里作者運用神奇的想象力采用擬人化的手法來寫雄奇的高山,把群山的靜態(tài)美轉化成動態(tài)美,負峰不僅寫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賦予生命活力,使它們顯得生龍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種強烈的生命力;而清泉的吟唱、好鳥的歡歌、知了的鳴叫、猿猴的啼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協(xié)奏曲,多么令人心曠神怡!(你從泉聲、鳥聲、蟬聲、猿聲中聽到了什么?提示:聽到了歡快的聲音,生命的頌歌,一個熱鬧、和諧、歡樂、祥和的世界。)

師:作者寫山中各種聲音,有什么作用?

生:表面上熱鬧異常,其實是以鬧寫靜,顯示出山深無人的幽靜。

師:大家還學過運用此種寫法的詩句嗎?

生: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師:文章的最后兩句描寫了山上的樹木,齊讀這幾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樹木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生:樹木茂密

師:這四句是寫山谷中樹木蔽天,景象幽深,陽光只偶爾從疏枝葉隙間漏射下來。這種境界給人一種清幽、寧靜之感;枝繁葉茂,又給人以欣欣向榮、積極向上之感。可以說是對上文的一種補充。

四、探究文章志趣之美,可提出如下問題。

本文重在寫景,直接抒情寫志的語言很少。但中國歷代寫景文章都講究情景相生,我們從作者只言片語的議論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趣?(先找出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語句)

(作者觸景生情,生出哪些感慨呢?)

生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讓我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流露了作者恬靜的心境,展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情懷。

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負勢競上,互相軒貌兩句,作者賦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爭相向前,山在競相向上。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

生3: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不僅從側面襯托通過襯托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更用大自然的幽靜安閑與世俗社會的喧鬧繁雜做對比,含蓄地否定了申訴社會,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使政治失意的作者產(chǎn)生退隱之心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這幾句采用了對偶的句式從內(nèi)心感受來寫富陽美景對人的心靈的凈化,真可謂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為什么作者會產(chǎn)生這樣的心理呢?作者遭遇了什么,令他不禁想回歸自然,消極遁世呢?

明確:(介紹作者)編撰史書,觸及當朝皇帝痛處,被毀書罷官。在現(xiàn)實社會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于是想回歸自然,自在逍遙,任性自得。跟陶淵明歸隱田園有相似的心路歷程。

教師總結: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潔的情懷,反映出當時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連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現(xiàn)實的清高隱逸的思想。這是有特定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的。從社會根源來看,當時士林崇尚清淡、鄙棄世務,作者在這里流露的清高隱逸之情正是這種社會時尚的表面。從本人的生活經(jīng)歷來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賤家庭,在異常講究門庭的南朝時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轉向逃避現(xiàn)實。當然情感的抒發(fā)與文中的景物描寫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與社會時俗作一對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襯出桐廬山水的驚人之美和具有一種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五、揣摩語言,賞析文章的語言美。

1、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談談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

學生明確:本文的語言有一種音韻和諧美,整散相間,別具一番參差錯落的韻致。

本文的語言形象生動,寫景文字精當凝練,有一種獨特的美。

2、師生共同品味文章寫景文字的形象生動。

(多媒體顯示)

(1)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2)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3) 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4)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6)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7)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學生自由選句品味寫景的妙處,只要學生能說出一點,教師即應給予褒揚。

明確:(1)共色二字不光寫出了天和山的顏色,而且還包含著形體感:青青的山靄漸漸地溶入藍藍的天空,二者合為一體。境界闊大,令人神清氣爽。

(2)縹碧不光寫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寫出了水的深度,因為縹是蒼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會青得發(fā)暗的。千丈承縹,見底承碧,用詞的精當由此可見一斑。

(3)魚在水中,非水清則不可見,何況是正在游動、倏忽而過的魚;石在水中,要看見實屬不易,更何況是細石。所以游細二字,表面上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詞的分量,可以說是看似尋常最奇譎,成如容易實艱辛。

(4)箭,本是名詞,作者把它動詞化,形容水流之急,顯得既形象又簡潔;奔,本是有生命的動作,作者用來形容無生命的浪,也顯得更有生氣。

(5)夾岸描述高山聳峙于富春江兩岸,這樣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寫出了山峰壁立之狀。寒樹一方面點出了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樹葉凋零、一片蕭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給人一種高寒的感覺。

(6)不但寫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勢而形成的千奇百態(tài)之狀,而且還賦予它以人的心理:個人爭著往上,一個想比一個高遠。寫出了山的生機、活動,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山勢別具一格,個性分明。

(7)這幾種聲響中,有無生命的泉水,也有生命的蟬、鳥、猿;有昆蟲,有飛禽,也有走獸;有的反映出季節(jié)的典型特征,如蟬鳴;有的又為山林之間所獨有,如泉聲、如猿啼。因此可以說這些聲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禹,又反映出山水名區(qū)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這些音響時,也能分辨出它們之間細微的區(qū)別,文筆顯得準確、俊美而又簡潔,如形容水流聲是泠泠,鳥響聲是嚶嚶;寫蟬鳴、猿啼則是千轉不窮百叫無絕,著重描繪其音調多變和連綿不斷的音響特征。

六、總結歸納

問題:朗讀全文,討論總結此文為什么寫得如此成功?

明確:多層次多角度描繪景物

(動靜結合、聲靜相襯、有聲有色、光影搖曳)

寫景有法賦予生命,情景相生

駢體文的優(yōu)點在此文中突顯:

句式整齊、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駢散結合、錯落有致

七、拓展延伸

同學們,吳均的一篇《與朱元思書》猶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藍天、碧水、青山,蟬抱高枝、猿躍林間,使人讀后禁不住也流連忘返,心中不禁默嘆:自然,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豐碩的果實,更有一種怡人的心性,一種忘卻功名利祿的自然之心。同學們,面對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越來越難以找到文中的世界,這又是什么緣故呢?請你就人與自然這個話題談一談你的思考。

【課后反思】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習文言文時,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基本內(nèi)容,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文言文當作文章來讀,通過反復誦讀的方式整體感知作品,加深對作品內(nèi)容的熟悉和記憶,要培養(yǎng)文言語感,在誦讀中置疑,與古人對話,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提高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思想的火花。在教學《與朱元思書》時,特別注意了語言的積累和感悟,重視誦讀對感悟文章內(nèi)容的作用,在誦讀中質疑、探究是解決疑難、理解課文的好辦法。在課堂上解決記誦,既減輕了學生的課余負擔,又為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鋪平了道路,更培養(yǎng)了文言語感。

與朱元思書評課稿第二篇:

《與朱元思書》教案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導學生領略自然美景給人帶來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1、學習本文任何從奇山和異水兩方面去描寫景物的。

 ?。?、培養(yǎng)學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學難點】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文和想象去完成。)

【教材分析與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山水小品文,放在本單元學習它有它的雙重目的:一是讓學生領略綺麗多姿的自然風光,二是通過文言文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前者是情感目標,后者是知識和能力目標。而在學習過程中,后者是基礎。所以安排兩時來學習本比較合適。第一時主要由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動腦,掃清本的語言障礙,完成對本的理解和誦讀過程;第二時在誦讀過程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關于本文的寫景特點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逐步去完成,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和獨到的見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媒體設計】

  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提供(配樂朗誦和風景圖片)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此意境中得到熏陶、感染。也有助于學生想象。

【教學過程】

第一時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欣賞了生機勃勃的春,領略了火熱坦誠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與豐碩,也品味了冬的嚴肅與溫柔。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現(xiàn)代的四季,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現(xiàn)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學們,你想換換口味,欣賞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風光嗎?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古代的浙江,來欣賞富春江的美景吧!(板書題,出示:文譯文的配樂朗讀并展示風景圖片)

二、文簡介

  也許同學們會問:這么優(yōu)美的一篇,出自誰人之手?又是怎么寫成的呢?那么,誰能告訴大家?(檢查預習效果)

師歸納:本文的作者是吳均,他是南朝梁文學家,其作品多以描寫山川景物見長,風格清秀挺拔、語言流暢自然。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節(jié)選。

三、初讀文,掃清語言障礙

  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先由教師范讀一遍文,再由學生指讀,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句做好標記,集中提出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先由學生集體解決,再由教師對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做仔細的解釋和引導。

四、朗讀成誦

  目的是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鞏固字詞知識和對全文的理解。教師在此過程中指導朗讀,可進行分組讀、接力讀、競賽讀等形式。

五、學做小畫家

  同學們,面對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畫家,讓這美景成為眼前的永恒呢?

要求:從文中選擇描寫景物的語句,畫成風景畫,看誰畫得最能表現(xiàn)相應的語句。

六、布置作業(yè)

  、找出寫景句,看作者都運用了哪些感覺器官來寫的,描寫的是動靜還是靜景。

  2、背誦、默寫文。

33、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fā)評課稿

煤 石油

碳元素 碳和氫元素

隔絕空氣加熱 利用沸點不同,將它們加熱煉制

焦碳、煤焦油、煤氣等 汽油、煤油、柴油、石蠟等

(2)天然氣、可燃冰

有人說天然氣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氣,對不對?

[實驗]:教師演示后,學生描述現(xiàn)象,歸納填寫在書上。

[討論]:這個實驗說明甲烷中含有哪些元素?甲烷在農(nóng)村的利用

[講述]:、甲烷特性:無色、無味氣體、度比空氣小、難溶于水,具有可燃性

CH4+2O2===CO2+2H2O(條件點燃,點燃之前要驗純)

可燃冰是科學家近年才發(fā)現(xiàn)的新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3)合理利用與開發(fā)化石能源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始終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要合理開發(fā)利用。

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燃燒時有足夠的空氣;燃料與空氣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燃料不充分燃燒的危害:產(chǎn)熱量減少,浪費資源;產(chǎn)生大量一氧化碳、粉塵等物質,污染空氣。

3、使用燃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

燃料的使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但卻對環(huán)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對空氣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燃料中的一些雜質如硫等燃燒時,產(chǎn)生空氣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燃燒不充分,產(chǎn)生一氧化碳等;

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及炭料、塵料等排放到空氣中形成浮塵。

酸雨的形成。

4、能源的利用和開發(fā)

(1)乙醇(酒精)

C2H5OH+3O2===2CO2+3H2O(條件點燃)

(2)氫氣--最清潔的能源

實驗室制取: Zn+H2SO4 === ZnSO4+ H2

氫氣燃燒: 2H2+O2===2H2O(條件點燃)

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核能等

三、課堂總結

34、水的組成評課稿

教學內(nèi)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1

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環(huán)的影片。①水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這些變化是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②水能否發(fā)生化學變化?水屬于哪一類物質?它是由哪一些元素組成的?本節(jié)要通過實驗來進一步研究 質疑 回答問題

4

【講解】1大氣壓下,純水的凝固點(冰點)為__,沸點為__ , ___時水的密度最大(1克/立方厘米),因此冰比水輕。水結冰后會出現(xiàn)體積膨脹現(xiàn)象。研究水的組成,首先要進行化學實驗。 【提問】冰能浮在水面上,與水的哪個性質有關?玻璃瓶中的水結冰后為什么常將瓶子凍裂高原地區(qū)燒開水為什么要用高壓鍋?

3

介紹水電解實驗的裝置及電路連接。

傾聽

展示通電后水變化的過程及實驗現(xiàn)象 5

【演示】將電解器下端的兩個鉑電極與直流電源相連接,接通直流電源,引導觀察兩電極上的現(xiàn)象及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氣體少的一管產(chǎn)生約10毫升氣體的停止實驗。 【展示】介紹霍夫曼電解器及電解液  

接通電源后兩極各有什么現(xiàn)象?與正極連接的玻璃管中氣體負極連接的玻璃管中氣體體積誰多誰少? 【提問】 回答問題

【演示】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體積少的氣體。使體積較多氣體通過干燥管,在玻璃尖嘴處點燃。

觀察氣體的檢驗操作和現(xiàn)象、思考。

5

通過電解水產(chǎn)生氫氣和氧氣的實驗事實,關于水的組成,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提問】     【練習】課堂練習。指導學生完成練習 分析討論回答

4

電解水是在直流電的作用下,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這兩種原子分別兩兩縱使成氫分子、氧分子,很多氫分子,氧分子聚集成氫氣、氧氣。根據(jù)實驗中氫氣、氧氣的體積比為2:1,說明水是有固定組成的。精確實驗表明:每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這驗證了上一章學過的一個什么重要結論? 【講解】我們怎樣用原子、分子的觀點來分析電解水的反應呢?請同學閱讀課本及圖示討論回答

閱讀課文、兩兩討論,看圖示并分析回答,相互補充。

5

水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氫氣、氧氣是同種元素組成,顯然它們屬于不同類的物質,它們分別屬于哪類物質 質疑 閱讀書本P47,得出單質、氧化物、化合物的定義 5

1、能夠由電解水實驗直接得到的結論是①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②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③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④水的化學式為H2O(  ?。〢.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①   2、水是( )                      

5

1.水是純凈物,是一種化合物。從宏觀分析,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從微觀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水分子是由氫原子、氧原子構成的。2、化學反應的實質從微觀分析:物質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小結】

討論、歸納

3

根據(jù)電解水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電源的正負極:A B ;

(2)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3)C試管中為 氣,D試管中產(chǎn)生的是 氣;兩試管中氣體的質量比為 ,分子個數(shù)比為 。

七、教學反思:

從總體上看,本節(jié)課基本上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預期目標,即: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挖掘教材,發(fā)展教材,根據(jù)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在人類文化背景下構建知識體系,使單調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教學富有啟發(fā)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體現(xiàn)出其應有的實際應用價值,達到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映生輝的效果,在實踐中促進學生發(fā)展,課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師起著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教師在處理因課前無法預計學生的知識點的遷移方式和思維深度而暴露的問題時,能時刻關注并追隨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活動,及時有目的地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和討論,巧妙誘導。點撥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技巧性,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評價能力,達到師生互動、主動建構的目的

板書設計:

課題1 水的組成

一、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

(1)現(xiàn)象:兩極出現(xiàn)氣泡,V正極︰V負極=1︰2

(2)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能燃燒

通電    

水(H2O)- 氧氣(O2)  + 氫氣(H2)

化合物 單質

氧化物

2.小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二、單質和化合物

1.單質:O2、H2、N2

2.化合物:H2O、CO2、Fe3O4、Al2O3、P2O5

35、原子的結構評課稿

九年級化學上冊原子的結構聽課稿,分享原子的結構聽課感受和記錄

原子的結構評課:

《原子結構》

一、教學流程:

1、教師閱讀學習目標之知識與技能目標。2、播放關于原子彈爆炸錄像片段。3、學生自學導學案學法指導1,用關鍵詞呈現(xiàn)本課基礎知識。4、教師播放原子結構相關課件。5、學生自學導學案中的4個問題。5、學生展示4個問題。

二、學生展示流程:

1、學生獨學四個問題后,2、全體上黑板展示本小組答案,教師指定一小組展示。其他小組補充。

三、評課:

1、學習目標中提到會計算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在上課到此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提到這部分等我講,但是始終并未提及,可能是教師沒有時間完成,所以提醒大家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要考慮是否能夠達成,要精確控制一節(jié)課的容量。

2、過程與方法中提及通過情景劇表演進一步鞏固核外電子的分布情況,但在教學過程并沒有出現(xiàn),使得學案與教學不對應。

3、多媒體運用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建議大家在兩個環(huán)節(jié)上使用多媒體,一是課上導入環(huán)節(jié),起到激趣的作用;一是在教師精講總結知識時使用,起到重點提示的作用。本課兩次應用多媒體播放,一次導入,恰到好處,一次講授,時機過早。應放在學生總結基礎知識之后。

4、思考問題對于基礎知識是思想升華,理論應用。思考問題不簡單等于試題,他是對基礎知識的對比理解和綜合應用。具體使用是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探究,之后,教師系統(tǒng)的進行精講點撥。

5、群學中給定時間為5分鐘,學生交流獨學所得。討論分工給定時間5分鐘,用于組長分派展示任務。兩個時間點體現(xiàn)在導學案上,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那個時間該干什么,而在課堂操作時不必要割裂開來,給學生10分鐘就可以了。

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放開手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多給他自信,讓他表達,無論對錯對教學都有益處,說對了教師不必再說,說錯了正是反應大家沒有掌握好的地方,及時糾正可以避免以后的疏漏。

36、實驗與探究 π的估計評課稿

隨機投針方法

考慮服從(0,1)區(qū)間上均勻分布的獨立的隨機變量X與Y,因此,二維隨機變量(X,Y)的聯(lián)合概率密度為

f(x,y)={█(1,0x1,0y1@0, 其他 )┤

則P{X^2+Y^21}=/4。

考慮邊長為1的正方形,以一個角為圓心,1為半徑的1/4圓弧。然后,在正方形內(nèi)等概率地產(chǎn)生n個隨機點(x_i,y_i ),i=1,2,,n,即x_i和y_i是(0,1)上均勻分布的隨機數(shù),設n個點中有k個點落在1/4圓內(nèi),即有k個點(x_i,y_i )滿足x_i^2+y_i^21。則當n有如下關系,

因此,的估計為4k/n。編寫R程序:MC1程序:

MC1 - function(n) {

k-0;x-runif(n);y-runif(n)

for (i in 1:n){

if (x[i]^2+y[i]^21)

k-k+1

}

4*k/n

}

在窗口: source(MC1.R)

MC1(100000)

得:[1] 3.14268

精度分析:

隨機投點方法,是進行n次試驗,當n充分大時,以隨機變量k/n作為期望值E(X)的近似估計,k是n次試驗中成功的次數(shù)。

若一次投點試驗的成功概率為p,并以

X_i={█(1,表明試驗成功@0,表明試驗失敗)┤

那么一次試驗成功的均值與方差為

E(X_i )=p

Var(X_i )=p(1-p)

若進行n次試驗,其中k次試驗成功,則k為具有參數(shù)為(n, p)的二項分布。此時,隨機變量k的估值為

p ?=k/n

顯然,隨機變量p ?的均值和方差滿足

E(p ? )=p

Var(p ? )=p(1-p)/n

因而標準差S=(p(1-p)/n ),當p=0.5時,標準差達到最小。

下面討論當試驗次數(shù)n取多大時,不等式|p ?-p|的概率不小于1-,即

P{|p ?-p|}=1- (1)

由中心極限定理可知,當n時,(p ?-p)/S漸近于標準正態(tài)分布N(0,1),因此有

P{|p ?-p|/SZ_(/2) }=1- (2)

其中Z_(/2)正態(tài)分布的上/2分位點。比較式(1)和式(2),得到

=Z_(/2) S=Z_(/2) (p(1-p)/n ) (3)

從而有

n (p(1-p))/^2 Z_(/2)^2 (4)

考慮置信度為0.05,精度要求為0.01的情況下,p= /4=0.785,=0.01/4,查表得Z_(/2)=1.96,因此

n=(p(1-p))/^2 Z_(/2)^2 =(0.7850.215〖1.96〗^2)/〖(0.01/4)〗^2 =103739.

其中?表示上取整。

因此,作100000次取整,得到的模擬值與真實值有95%的可能誤差在1%以內(nèi)。

2. 均值方法

平均值方法是用n次試驗的平均值

(5)

作為X的期望值E(X)的近似估計值。

設有n個獨立同分布的隨機變量序列 ,每個隨機變量的均值為,方差為^2,則

(6)

漸近地服從標準正態(tài)分布,即,當n時,有

(7)

或者

. (8)

同樣,若要求 ,則

, (9)

從而有

. (10)

上式即為平均值方法在給定和下所需的試驗次數(shù)。

在進行計算時,通常并不知道方差^2,一般用其估計值代替,即先作m次試驗,得到方差^2的估計值

在得到S^2后,用S^2近似式(10)中的^2,則平均值方法的試驗次數(shù)為

(11)

若nm,需要補充試驗。

用平均值法估計圓周率,考慮置信度為0.05,精度要求為0.01的情況下所需的試驗次數(shù)。事實上,計算/4,本質上就是用概率的方法計算積分 。

其中x_i是[0,1]區(qū)間上均勻分布的隨機數(shù)。

按上式編寫R程序:

MC1_2-function(n){

x-runif(n)

4*sum(sqrt(1-x^2))/n

}

作10萬次模擬,

source(MC1_2.R);MC1_2(100000)

[1] 3.141912

下面估計所需的試驗次數(shù),由(10)式可知,關鍵方法是求方差^2。而

此時,=0.05,Z_(/2)=1.96,=0.01/4,所以

37、圓的有關性質評課稿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個性化設計

⒈ 同圓或等圓中,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_____ ; .

1.閱讀教材p87最后一段:

1、已知四邊形ABCD內(nèi)接于⊙O,則它的一個外角EDC與B相等嗎?為什么?

2.長等于半徑的弦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多少度?

38、我的叔叔于勒評課稿

對于于勒的稱呼 對于勒的態(tài)度

壞蛋、流氓、無賴 趕于勒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盼于勒、贊于勒

小子、家伙、老流氓、賊、

躲于勒

具體要求 隨堂測試 設計意圖

①每組找出集中描寫我和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婦)的關鍵詞語。

通過朗讀對人物描寫的段落,體會人物的性格,用下列句式表示。

1.進一步幫助學生清楚文本脈絡。

具體要求 隨堂測試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對人物描寫的段落,體會人物的性格,用下列句式表示。

1.在學生清楚文本脈絡的基礎上加深理解。

現(xiàn)場提問:

1.問題無答案,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答案,補充不足。

引導學生以人類親情觀念、現(xiàn)代人的利益眼光等來打量文中于勒的親人們的做法 用多種觀念分別得出結論,引導學神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人生觀、親情觀。 老師可以從旁引導,比如:出示一份對聯(lián)富在千里有遠親,窮在咫尺不相認。橫聯(lián):金錢至上。討論這是否正確。

(四)、課后布置

文章題為《我的叔叔于勒》,可這個人物于勒卻是條暗線。于勒身世浮沉,際遇坎坷,少年浪蕩,中年得意,老年淪落,小說直接對他的著墨不多。讓學生續(xù)寫他的小傳,結合自身的認知經(jīng)驗,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像能力,彌補文本這一空白。

作業(yè)具體要求:假如窮困潦倒的于勒通過自己的努力又重親發(fā)達了,并且找到了菲利普的兒子若瑟夫,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情景,請展開想象,寫一個不少于300字的文章片段。

八.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

法國 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評課稿第二篇:

《我的叔叔于勒》評課稿

本課的亮點:

1. 師生互動很成功,整節(jié)課,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探求氛圍之中,閱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探討、提問、回答問題、糾正錯誤等處理得很棒。

2. 多媒體的運用到達了實質性利用的層次,不再是為用多媒體而用多媒體,而是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必要補充,本課主要是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個作者簡介、一些文章中的關鍵詞語、一個古錢幣型的線索梳理、一個作業(yè)布置。占用時間較少,學生們多數(shù)時候在看課本、探討人物形象、思考問題。

3. 難得的這是沒做任何雕飾的生課,事先沒有任何安排,這正體現(xiàn)了公開課的意義,看老師把握教材、把握學生的能力,建議以后上公開課,最好都這樣上。

4. 在解讀課文主題上,打破了舊教材、舊參考書的固有觀點諷刺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萬能的罪惡。引導學生通過博爾特、金昶伯的實例,客觀認識資本主義國家。

5. 時間的分配合理,這節(jié)課老師講課時間并不很多,多數(shù)時候,學生們在讀課文、思考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先進教學思路。

6. 知識熟練,例如,及時糾正學生關于花花公子及小作者不是文中的我兩處,體現(xiàn)了老師的扎實的功力,授課語言有親和力,但音量略小了一點兒。

對本課的幾點建議:

1. 老師講課要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我認為教課老師在備學生的環(huán)節(jié)上還有欠缺。經(jīng)驗有半年時間了,課堂上,也是分成若干小組,學生們習慣了,分組上課,討論學習??墒抢蠋熯€是運用過去的做法,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徐珊語),我認為體現(xiàn)出來的是老師備學生的不足。其實備學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可以利用上課前的幾分鐘,和學生充分溝通交流,一可以拉近和學生的關系,二可以了解學生,對某些教法進行修正。

2.老師注重師生互動,但一些要點,沒有講到,比方說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創(chuàng)作背景、課前的方框中的提示,(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主線,是否應該用幾個片片展示一下為好。

3.后來評課中詢問,感覺第二課時的通盤考慮是否能達到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不是很清晰。

4.老師提問覆蓋不全面、學生發(fā)言不夠積極踴躍,其中一位學生被5次提問,覆蓋面太窄,沒有讓所用的學生都動起來。

5. 多媒體運用欠熟練,學生誤讀于勒為于勤沒有及時糾正。最后的作業(yè)布置,寫一篇與金錢有關的600字作文,似乎可以安排到第二課時在布置,課文分析了于勒的人物形象之后就做這個作業(yè),似有不當。

39、敬業(yè)與樂業(yè)評課稿

九年級語文上冊敬業(yè)與樂業(yè)聽課稿,分享敬業(yè)與樂業(yè)聽課感受和記錄

敬業(yè)與樂業(yè)評課稿第一篇:

《敬業(yè)與樂業(yè)》

一、教材結構分析

1、課標要求及理解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區(qū)分觀點和材料,發(fā)現(xiàn)觀點和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2、內(nèi)容安排及意圖

《敬業(yè)與樂業(yè)》是九年級上學期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思想風采,文體是演講和書信,旨在體會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

《敬業(yè)與樂業(yè)》這是一篇思路清晰的演講詞,有口語化的特點,為學生學習演講詞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范本;其次,本文大量引經(jīng)據(jù)典,增強文章的理性色彩,是教學生篩選整理信息并形成積累習慣的好范文。第三,還會讓學生對人生事業(yè)有逐漸深入的領悟和思考。

文章開明宗義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三個問題,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學習本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品味哲理。

3、重點確定及理由

《敬業(yè)和樂業(yè)》的文本優(yōu)勢是大量的精彩的語言材料的集中呈現(xiàn)。學生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就把這些語言材料背記下來,也是了不起的。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區(qū)分觀點和材料,發(fā)現(xiàn)觀點和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故此我將以下教學重點:

1、積累詞句。

2、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能分辨清楚論據(jù)的類型;

3、有自己的思考認識。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對議論文這種文體還比較陌生,在上課之前需要為學生講解一些關于議論文的知識,知道什么是議論文,以及議論文結構的幾部分。另外,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深刻,還需拓展一部分知識來幫助學生認識人生的價值。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積累征引、旁騖、敬業(yè)樂群、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積累記誦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格言。

2、過程與方法:根據(jù)自學提示,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能分辨清楚論據(jù)的類型;通過質疑,學生明白應有的人生態(tài)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yè)關系的宣講,培養(yǎng)學生敬學愛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

四、教學策略選擇設計

1、圈點勾畫法 不動筆墨不讀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2、合作探究法 重視讓學生積極參與、互相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合作精神。

3、質疑法 盡信書不如無書讓學生提出與作者不同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

ppt

六、教學具體過程及師生互動預設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你有一個原本志向高遠、成績優(yōu)異的好朋友,最近因不堪忍受寒窗苦讀的學習生活,開始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你很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導他重新迸發(fā)學習的激情,但卻感覺心有余而才不足,不能用中肯的觀點說服他。學完梁啟超的《敬業(yè)與樂業(yè)》,你會獲得行之有效的方法。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希望通過相關圖片,創(chuàng)設特定審美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新課的同時復習舊的知識,增強學生的積累,出示問題,引起學生的關注。

(二)讀課文,自學字詞

1、現(xiàn)在快速把全文瀏覽一遍,了解一下主要內(nèi)容。請給自然段標上小序號。

2、瀏覽完課文之后,在書法本上抄寫字詞。字要寫規(guī)矩,這個時候是可以出聲的,一邊寫,一邊讀背。抄完之后讀讀注釋。

3、重點強調:赦、騖、聒的讀音與寫法。

4、簡介梁啟超:這個人物非常了不起的,王老師是要經(jīng)常讀他的作品的。他是中國維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變法的領導人物。而且他還是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八九個孩子,每一個都極為出色。我經(jīng)??此募彝ソ逃偶?,很受啟發(fā)。這是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學貫中西的人。他的《少年中國說》更是給每一位中國人注入一支強心劑。大家齊讀:《少年中國說》的最后部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速讀,梳理基本內(nèi)容

1、自己閱讀關于議論文的知識,勾畫出關鍵詞句。

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用來告訴別人你的觀點、看法和態(tài)度

注意:1.分論點為中心論點服務,用來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是從屬于中心論點的。

2 .論題是論證的對象,不等于論點。例如:《談讀書》。

論據(jù):用來證明觀點、看法、態(tài)度的材料

論證:用論據(jù)證明論點是正確的過程

論據(jù)的類型:事實、道理

論證方法:事實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2、思考下列問題,在書上勾畫出來。

中心論點在第一段,快找

分論點在第五段和第八段快找

全文有很多理論論據(jù),比如

全文有很多事實論據(jù),比如

本文用了講道理論證

本文用了擺事實論證

本文用了對比論證

可以把敬業(yè)和樂業(yè)交換順序嗎?

提示:運用的那些名人名言,就是理論論據(jù)。

設計意圖:提煉文中觀點,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認知,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能力。

2、出示文章結構圖:

一、開篇提出演講主旨(中心論點)敬業(yè)與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地1段)

有業(yè):做人之根本(第25段)

二、從三個方面分述 敬業(yè):主一無適便是敬(67段)

樂業(yè):生活的最高境界(8段)

三、總結全篇(9段):責任心、趣味應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點評:這是最典型的議論文的基本結構,一點玄妙都沒有。全文就是總分總。

第二課時

(四)共鳴:

1、接下來我們還是采取共鳴和爭鳴的議論文的學習模式來學習。先努力共鳴。我們?yōu)楣缠Q做點兒熱身運動。這是一篇演講稿,好,現(xiàn)在我們就嘗試演講,在演講中感受作者的觀點。請聽要求(嘗試演講):

如果你是梁啟超,你正站在演講臺上請各自選擇3、4、5、6段的部分內(nèi)容,設計現(xiàn)場演講。語氣、神態(tài)、動作都要恰當。每人講一分鐘。提醒,每個人都要有準備,可以嘗試著講給同伴聽聽。

2、現(xiàn)在我們就嘗試共鳴。梁啟超這篇文章好,年齡越大越感覺幾乎每一句都是警句。

完成 梁氏警句整理:請勾畫背誦至少五句很大聲地朗讀出來。不用解釋。朗讀,背誦,宣傳。

學生勾畫的可能有:

⑴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⑵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⑶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⑹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xiàn)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⑼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⑽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⑾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⑿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⒀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⒂敬業(yè)就是責任心,樂業(yè)就是趣味。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單獨朗讀,男女生配合朗讀,在朗讀中感受名句,記憶名句,增加學生的積累,為以后的寫作準備素材。

(五)爭鳴

1、梁啟超真的很了不起。你們長大一定更要多讀他的書,多聽他的演講,這個人太有智慧了,所以他才能夠把他的九個孩子,全部培養(yǎng)成中國近代的生物學家、數(shù)學家等等。好,現(xiàn)在,我們進一步思考,剛才我們說了梁啟超的很多好,現(xiàn)在,我們進入爭鳴階段,梁氏的觀點,你是不是都同意?有沒有不同意的?

引起學生質疑的可能有: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

2、故事引領:我?guī)砹藥讉€故事,看對你們的思考有沒有一些幫助。好,很多問題需要大家在以后的成長中慢慢去思考。

⑴野田圣子是日本現(xiàn)內(nèi)閣最年輕的、也是惟一的女性大臣郵政大臣。她的工作經(jīng)歷是從負責清潔廁所開始的。 現(xiàn)年37歲的郵政大臣野田圣子,既是日本現(xiàn)內(nèi)閣中最年輕的閣員,也是惟一一位女性大臣。然而有誰能想象得到,她的事業(yè)起點卻是從喝廁水開始的呢。 野田圣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國酒店當白領麗人,在受訓期間負責清潔廁所,每天都要把馬桶抹得光潔如新才算合格。是自出娘胎以來,她從未做過如此粗重的工作,因此第一天伸手觸及馬桶的一刻,幾乎嘔吐,甚至在上班不到一個月時便開始討厭這份工作。有一天,一名與圣子一起工作的前輩在清潔馬桶后居然伸手盛了滿滿一杯廁所水,并在她面前一飲而盡,理由是向她證明經(jīng)他清潔過的馬桶干凈得連水也可以飲。此時,野田圣子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工作態(tài)度有問題,根本沒資格在社會上肩負起任何責任,于是對自己說:就算一生要洗廁所,也要做個洗廁所最出色的人。 結果在訓練課程的最后一天,當她清潔馬桶之后,也毅然喝下了一杯廁所水,并且這次經(jīng)歷成為她日后做人、處事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⑵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么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同樣的,抽煙不抽煙,你也得對自己去解釋吧。

至于金錢和名聲,哪里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jīng)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jīng)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shù)字起伏而緊張而斗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⑶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自己也會隨之充盈而美麗起來。

設計意圖:適當?shù)赝卣?,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認識人生價值。

總結:所以,不管我們做什么,都需要經(jīng)歷敬業(yè)然后到樂業(yè)的過程。這個你得慢慢去體會,你會明白刷馬桶也會有刷馬桶的境界。這堂課大家不僅積累了一些思想,還積累了許多好的語言材料,

(六)板書設計

一、開篇提出演講主旨(中心論點)敬業(yè)與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地1段)

有業(yè):做人之根本(第25段)

二、從三個方面分述 敬業(yè):主一無適便是敬(67段)

樂業(yè):生活的最高境界(8段)

三、總結全篇(9段):責任心、趣味應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七、教學評價設計

八、總結和反思

敬業(yè)與樂業(yè)評課稿第二篇:

《敬業(yè)與樂業(y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積累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格言

2、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主旨 3、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4、掌握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學習條理清晰的論證和生動有力的論據(jù)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樹立敬業(yè)樂業(yè)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學習條理清晰的論證和生動有力的論據(jù)

教學難點:學習條理清晰的論證和生動有力的論據(jù) 領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旨意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勾畫圈點法 3、討論法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知道我的職業(yè)是什么嗎?對,是老師,那你們呢?嗯,也對,是學生,非常好。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職業(yè)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梁啟超先生的一篇文章《敬業(yè)與樂業(yè)》,看看七十多年前的梁啟超先生是如何說的。 (板書課題與作者)

(二)課前思考與新課準備

看了這個題目,《敬業(yè)與樂業(yè)》,我們先來個課前思考: 1、你所理解的業(yè)指什么? 2、你覺得敬業(yè)是什么意思? 3、你覺得樂業(yè)又是什么意思? (生思考后回答)

好,那就讓我們來通過學習本課,看看題目中的敬業(yè)與樂業(yè)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不過,為了更好地學習本課,我們還要先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1、作者介紹: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戊戌變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2、背景介紹:《敬業(yè)與樂業(yè)》是梁啟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為學生所作的演講,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啟蒙教育。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官本位文化,人們奉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信條,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鄙視普通職業(yè),尤其是體力勞動,以顯親揚名、出人頭地為人生價值取向。因此有很強的針對性。這是一篇演說詞,可看作議論文體。

3、文體介紹: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jù)和論證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解決疑難生字詞 2、初讀課文,自主學習,思考: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在文章的哪個部分提出的?

(2)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生回答,教師明確)

明確:(1)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在文章開頭部分提出來的。

(2)有業(yè)之必要、要敬業(yè)、要樂業(yè)三個問題。 那我們現(xiàn)在結合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結構來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提出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28):分別論述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的重要性。

(25)論述中心論點前的鋪墊,強調有業(yè)是敬業(yè)樂業(yè)的基礎。

(6、7)論述要敬業(yè)的原因以及怎樣敬業(yè)。

(8)論述要樂業(yè)以及怎樣才能樂業(yè)。

第三部分(9):總結全文,強調敬業(yè)、樂業(yè)即責任心、樂趣。

3、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生發(fā)言踴躍,教師反饋點撥)

點撥:首先要有一份正當?shù)穆殬I(yè)(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fā)現(xiàn)樂趣,不能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享受自己工作帶來的樂趣。

(四)拓展延伸

在了解了梁啟超先生的觀點之后,請同學們暢談這兩個問題: 1、你向往的職業(yè)是什么?

2、有些同學總以為學習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請根據(jù)本文的觀點寫一段勸告他的話。

(五)小結與作業(yè)布置

結束語:感覺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基本都能領會到了梁啟超先生的敬業(yè)與樂業(yè)觀點的含義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大家也應該知道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真正意思,即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和以業(yè)為樂、享受工作,希望同學們能培養(yǎng)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來面對我們的生活。至于作者是怎樣條理清晰地論證,運用了哪些有力的論據(jù),我們下節(jié)課討論,同學們也可以自己做一點預習準備。

作業(yè):

1、摘錄并積累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格言

2、完成《基礎訓練》中四、整體感知部分的練習

3、推薦閱讀胡適的《致畢業(yè)生》

附板書設計 5、敬業(yè)與樂業(yè)

梁啟超

提出論點:敬業(yè)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分析論證:有業(yè)是前提

敬業(yè)最為必要

樂業(yè)最高境界

總結全文:敬業(yè)和樂業(yè)也就是責任心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