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按顏色歸類》反思
小班教案《按顏色歸類》反思
1、小班教案《按顏色歸類》反思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并能按物體的紅、黃、綠顏色分類。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歸類能力。
3、樂意并愉快地參與數學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卡片小豬各一只,卡片房子各一座。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頭飾和卡紙做的馬甲各兩個。
3、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大三角形和盒子各一個,小三角形各20個。
4、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手指游戲《剪刀、石頭、布》。
二、談話激趣:今天,老師要為小二班的小朋友介紹三位新朋友,它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三、鞏固復習紅、黃、綠三種顏色,并學習分類。
1、貼出紅、黃、綠三只卡片小豬,引導幼兒說出小豬的顏色并為三只小豬取名:小紅豬、小黃豬、小綠豬。
2、貼出紅、黃、綠三座卡片房子,請幼兒說出房子的顏色。
談話:三只小豬各蓋了一座房子,現在三只小豬要回家了。小紅豬回到了自己的小紅房子里(教師邊說邊將小紅豬貼到小紅房子里)因為小紅豬是紅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紅色的。
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黃豬的家是什么顏色的房子?小綠豬呢?
3、請兩名幼兒將小黃豬放進小房子里,將小綠豬放進小綠房子里,并引導幼兒講明理由。
4、點題:小朋友們真棒,知道將相同顏色的物體放在一起,這就是按顏色分類。(教師板書課題)
四、游戲“顏色找家”。
1、利用手偶游戲“小老頭”將紅、黃、綠三種顏色的6個物體頭飾分別發(fā)給6個幼兒。并請幼兒說出頭飾的名稱及顏色。
2、出示紅、黃、綠三個大圈,請幼兒依次說出每個圈的顏色。
教師明確游戲規(guī)則:這三個大圈是6個頭飾的家,你的頭飾是什么顏色你就鉆進相同顏色的圈里,請帶頭飾的6個寶寶把你的頭飾送回家吧。
3、6個幼兒按要求鉆圈,鉆錯的,集體訂正。
五、游戲“找朋友”。
1、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6個卡紙馬甲,請幼兒分別說出馬甲的顏色。
2、先請3名幼兒上前分別穿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馬甲,再請3名幼兒也分別穿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馬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穿相同顏色馬甲的兩個小朋友是好朋友,現在,請臺上的3位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好朋友在哪?把他牽到前面來,和他手拉手站在一起。
4、教師和其他幼兒同唱歌曲《找朋友》,臺上的3個幼兒找朋友。
5、活動評價
六、游戲“三角形找媽媽”。
1、談話:有一群三角形寶寶找不著媽媽了,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一找媽媽吧!
2、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個小三角形,請幼兒和同伴說一說自己三角形的顏色。
3、教師出示紅色的大三角形,扮演媽媽呼喚紅三角形寶寶回家,請拿紅色小三角形的幼兒將其放進紅色的盒子里。教師拿著紅色大三角形巡視,指導幼兒分類。
4、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黃色、綠色的分類游戲。
七、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主要通過游戲的形式展開活動,活動中,我借用了卡通圖片、頭飾等輔助教具,極大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顒又校以O計了形式多樣的游戲貫穿始終,并引導幼兒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游戲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非常寬松而愉悅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看看、玩玩、學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辨別紅、黃、綠三種顏色,并進行分類,形成了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有力的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充分體驗到了數學活動的快樂。
2、小班教案《疊衣服》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強幼兒的勞動觀念。
2、引導幼兒學會互相幫助。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
1、幼兒疊衣服圖一張,幼兒扔衣服圖一張。
2、幼兒穿衣圖一張,幼兒找衣圖一張。
3、紙衣服 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第一組圖,請幼兒觀察他們在干嘛。 圖上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歡哪個小朋友? 你為什么喜歡第一個小朋友而不喜歡第二個小朋友?
2、出示第二組圖,也請幼兒觀察。 圖上第二個小朋友為什么哭呢?為什么找不著衣服? 我們小朋友睡覺時應該怎么做呢?我們都來教他,幫助他好嗎?
3、請一幼兒上來示范疊衣服。
4、教師講解示范,教幼兒正確的疊衣方法。
5、 為了使幼兒對疊衣服不感到煩躁我還自編了一首兒歌:“衣服脫下你別跑,要幫衣服做早操,拉拉衣袖伸伸臂,拍拍肩膀彎彎腰,這樣衣服就疊好?!?/p>
6、指導幼兒疊衣服。教師分發(fā)紙衣服,帶領幼兒學習疊衣服。
7、個別指導 。并隨著兒歌的內容讓幼兒教衣服“做早操”,孩子們邊念邊做都覺得很有趣,不知不覺就把衣服疊好了
8、評價。將疊的好的幼兒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并表揚鼓勵。
9、總結,教育幼兒要將物品擺放整齊,午睡時穿脫衣服要互相幫助。
活動延伸:
在校午睡或在家睡覺自己學習疊衣服。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給與了每個幼兒參與的機會,幼兒的積極性較高,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不足之處就是模型是用紙做的,易碎、易爛。
3、小班教案《顏色配對》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紅色,黃色,藍色,感知幾種常見的顏色。
(2)讓幼兒嘗試將相同顏色的物體配對,并在游戲中體驗兩個物體之間的關系。
(3)讓幼兒初步學習自己動手收拾學具。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并初步學會讓幼兒將相同顏色的物體配對。
難點: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色板、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即時貼點點;音樂《找朋友》
(2) 學具準備;色板、彩色筆;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彩色娃娃頭及相應顏色的上衣;白紙;固體膠。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同時給每位幼兒額頭上貼一個顏色點點。
2、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教室來了3位新朋友,他們分別是小紅、小黃和小藍。 (1)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教師出示教具“色板”,紅色、黃色、藍色的色板各兩塊。先拿出一塊紅色的色板:“小紅的顏色是紅色”。再依次拿出黃色和藍色的色板,運用三階段教學法引導幼兒知道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名稱,認識這三種顏色。 (2)顏色配對。 創(chuàng)設情境:小紅、小黃和小藍在玩找朋友的游戲。 教師依次拿出紅、黃、藍的另一塊色板,將顏色相同的色板并排放在一起,讓幼兒感受顏色配對。 (3)幼兒操作學具“色板“進行顏色配對。
3、游戲活動。 游戲“色彩娃娃站起來”教師發(fā)出游戲口令,說到哪種顏色娃娃,貼有相應顏色點點的小朋友的小朋友就站起來。如:“情紅色娃娃站起來”。則所有貼紅色點點的幼兒都站起來。 音樂游戲“找朋友”。教師放音樂,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拍手找貼有和自己相同顏色點點的幼兒做朋友。游戲熟練后,幼兒可以互相交換不同顏色的點點再進行游戲。
4、分組活動。 第一組:粘貼畫“色彩娃娃穿新衣”。幼兒將三種顏色的色彩娃娃頭粘貼在白紙上,然后給每個娃娃選相同顏色的衣服并粘貼。 第二組:操作學具“色板”。請將相同顏色的兩塊色板放在一起,試著說出每塊色板的顏色名稱。 第三組:操作彩色筆。幼兒將相同顏色的彩筆找出來成為好朋友放在一起。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欣賞幼兒分組活動的成果,鞏固幼兒按顏色配對的規(guī)則意識。引導幼兒將學具及分組操作材料收拾整齊。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我在備課過程中進行仔細研究過的,對幼兒的學習方法也是多樣化,在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幼兒對顏色是非常感興趣的,上課注意力非常集中,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幼兒的接受能力也很快,在游戲活動中去認識顏色并進行配對。整個過程是非常好的,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收拾學具時,有個別幼兒沒能把自己的學具整理好。如果再讓我上一次這節(jié)課,我會在這方面多對幼兒加強一下。我的專業(yè)水平也是有待提高。
4、小班教案《大氣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對語言游戲產生興趣,喜歡和教師、小朋友一起玩游戲。
2.學會正確指出“你”“我”。
3.閱讀兒歌,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兒歌的理解。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學會兒歌,并能兩兩結伴表演兒歌內容。
會邊操作邊講述。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并學會念兒歌
2.按幼兒的人數,準備氣球頭飾。
3.配套CD或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幼:氣球。
師:嗯,關于氣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
幼:好。
1. 學習兒歌。
老師把兒歌完整的說一遍。
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呀!
幼:大氣球。
(再重復一遍)
二、看課件學兒歌。
師:兒歌中都說了些什么呢?我們來看看電視再念念兒歌。
提問:兒歌里都說了什么?
幼:球碰球,好像點點頭。
可以再次提問兒歌里還說了什么。
三、示范游戲:
(1) 學完這首歌我們來玩一玩這個游戲好嗎?
活動規(guī)則:你有大氣球的時候就指著別人,我有大氣球的時候就指著自己。
(2) 老師和所有兒童互動。
(3) 請兩個小朋友到前面示范。
(4) 幼兒兩兩玩游戲,(先把小朋友的好朋友安排好再進行游戲)。
(5) 幼兒交換好朋友在此游戲。
四、總結部分: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首新的兒歌《大氣球》,還知道了“你”“我”,大氣球還告訴我們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要團結、友愛。小朋友要記住打氣球的話?,F在和老師一起到外面玩氣球吧。
在這節(jié)課上小朋友們并沒有學會這首兒歌。
與幼兒互動的多了各個細節(jié)也把握好了
游戲的氣氛還要在弄一些(不要限制孩子活動)
活動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上我的不足是還是有一些小朋友不會首兒歌,可能是我在這節(jié)課上沒有把握好不聽講的個別幼兒,沒有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不過,我在這節(jié)課上與幼兒的互動多了,能以幼兒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
5、小班教案《參觀幼兒園》含反思
活動目標
熟悉幼兒園環(huán)境,知道幼兒園的活動室、辦公室、廚房、衛(wèi)生間等名稱和主要用途,使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場所的名稱。 難點;名稱的用途。
活動準備
布置室內外環(huán)境[娃娃角、玩具腳],將大量的玩具、材料放置活動角內.
活動過程
1.向幼兒介紹幼兒園的名稱,帶領幼兒看認班牌,使幼兒知道自己欽州市偉才幼兒園.小班的小朋友.
2.帶領幼兒到中、大班教室參觀,到操場、廚房、教師辦公室、衛(wèi)生室、衛(wèi)生間參觀。
3.邊參觀邊介紹名稱、用途。
4.使幼兒知道教室是幼兒學習和活動的地方;操場是幼兒運動、游戲的地方;辦公室是教師工作的地方;廚房是為幼兒做飯的地方;衛(wèi)生室是為幼兒看病、喂藥的地方;衛(wèi)生間是幼兒洗簌、大小便的地方。知道幼兒園的教師、阿姨都是為幼兒做事的,有事可以請他們幫忙,要愛他們,會向他們問好。
5.欣賞、學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教學反思
邊參觀邊介紹名稱及用途,見到別人要打招呼,再運用到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6、小班教案《太陽公公》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太陽的溫暖,了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太陽。
2.用圓形線和直線表現太陽及光芒并且添畫蝌蚪人。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彩砂紙、油畫棒。
2.知識經驗準備:戶外活動時,帶領幼兒感受陽光的溫暖,觀察太陽。
3.空間準備:寬廣的活動室,并呈現一張《米羅可兒》光盤中太陽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太陽的基本知識。
——今天太陽公公上班了嗎?小朋友你在做什么?小朋友你們喜歡曬太陽嗎?你喜歡在太陽下干什么?
——那月亮婆婆上班了,小朋友你又在做什么?
——如果有一天太陽公公不見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太陽是個大火球,發(fā)光,給我們帶來光明;發(fā)熱,照得我們暖暖的。我們人和動物都離不開太陽。
二、交代作畫要求
1.教師示范講解。
——讓我們用手里的畫筆將太陽公公畫下來吧。
——今天我們用砂紙和油畫棒來畫太陽,在砂紙上我們畫的時候要用力哦!太陽照到我們身上暖暖的,我們用暖色來畫太陽吧,你知道哪些是暖色?我請小朋友把暖色油畫棒找出來。
——我選擇一種我喜歡的暖色油畫棒來畫太陽,太陽公公長著圓圓的大腦袋,所以我們畫一個大大的圓腦袋,慢慢地畫,小門關關好。
——太陽公公還會發(fā)光發(fā)熱,小朋友們敢不敢把太陽公公的光芒都畫出來?我們要圍著太陽的臉畫出光芒,慢慢畫,小心線寶寶不要出頭哦,看誰的光芒畫的最直。太陽的光芒照的我們暖暖的,我要在選擇一種暖色畫光芒,我們要把周圍的光芒都畫出來,看誰畫的多,看誰畫得好!
——我們再給太陽公公畫上可愛的五官,太陽公公長著大大的眼睛,能看到很遠的地方。
——“太陽公公起得早,他怕寶寶睡懶覺,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寶寶不見了。寶寶正在院子里,一二一二做早操。小朋友把在太陽下做早操的寶寶和老師都畫出來吧!小朋友還可以把紙轉過來畫?!?/p>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重點:
在采砂紙上表現出太陽的五官和光芒。
——小朋友先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暖色油畫棒,把太陽公公大大的圓腦袋畫出來,太陽公公圓圓的大腦袋把畫紙都撐滿了,畫的時候線條要接住,小門關好。
——圍著太陽用直直的線來畫出太陽的光芒,比比看哪個小朋友敢用最多的暖色畫出最多的光芒。
——太陽公公長著大眼睛,大鼻子和大嘴巴,它給我們帶來光明,所以小朋友們要將太陽公公的五官都畫出來哦!
難點:
添畫蝌蚪人。
——好多小朋友和老師都在曬太陽做早操,我們也把他們請到畫上來吧。
四、欣賞和點評幼兒作品。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吧!
——小朋友都把太陽公公大大的腦袋畫出來了,而且線條寶寶都拉好手了,鼓勵一下你自己。
——小朋友你來看一下哪個太陽公公的光芒最多最溫暖?
——哇,這張畫的太陽公公的臉最有趣,你看他畫的哪里有趣?
——太陽下還有做操的老師和小朋友,哪個小朋友的畫里做早操的寶寶和老師最多?
——今天小朋友把太陽公公都請到了我們的教室里,太陽公公許多許多的光芒照的我們教室更加明亮暖和了,我們一起到太陽下做運動吧!
活動反思:
《太陽公公》這個活動從準備上課到上課之前我都覺得這個活動并不難。觀看了很多老師的活動也參加了評課,我總是提醒自己別人出現問題的地方自己也要注意,可是真正進行了活動才會發(fā)現問題的所在。整個活動很多環(huán)節(jié)失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我對整個活動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就像校長說的課例活頁的目的是什么,而我對活動的了解只是浮在表面,另一個原因是對于活動中技能的達到,我沒有從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考慮出發(fā)。而且最慚愧的就是校長提到的要尊重孩子作品,因為省事我直接在幼兒作品上進行修改確實是非常不應該的。
導入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幼兒感知太陽的溫暖,了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太陽,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體現了美術教學四大價值的情感渲染。之前我們總是片面的以為情感渲染就是用語言表達出來,看了夏老師的活動才感受到情感渲染不僅如此,教師自身的感染力也是尤為重要的。當然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關于太陽的基本知識導入的不夠深入,自身的感染力更不用說了,尤為需要轉變。
7、小班教案《認識西紅柿》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西紅柿的生長過程。
2.觀察植物生長變化。
3.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照相機,種植地。
活動過程:
一、觀察西紅柿的葉子(第一周)
西紅柿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有幾片葉子?請小朋友數一數。
二、繼續(xù)觀察西紅柿(第二周)
你發(fā)現了什么?
三、觀察西紅柿(第三周)
你發(fā)現了什么?
地上為什么會有裂紋?
我們應該怎樣做?
小結:給西紅柿澆水,就像小朋友們口渴了要喝水一樣。
四、觀察西紅柿(第四周)
你發(fā)現了什么?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因勢利導地進行隨機教育,是教師比較難以把握的。往往會將自己的猜測和推想強加于幼兒,使組織和安排的活動與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不符合。細心觀察幼兒的好奇心及興趣,及時給予支持、合作、引導。抓住孩子的興奮點實施教育,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小班教案《吃飯啦》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愿意跟著老師一起嘗試用小勺自己吃飯。
2.體驗活動的快樂。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吃飯方法。
難點:讓幼兒用正確的吃飯方法,喂動物寶寶。
活動準備
1.小勺若干、動物頭像若干。
2.幼兒每人一個飯碗。
活動過程
過程一:故事導入
1.教師給幼兒講故事《能干的樂樂》。
2.教師提問:故事中講了什么內容?
幼兒討論后回答。(要求幼兒知道故事講的是一個能干的孩子)
過程二:比一比
1.教師要幼兒說說會自己吃飯嗎?自己吃飯的時候有什么小動作嗎?
幼兒自由回答。(一般幼兒都回答能自己吃飯)
2.教師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個勺子、一個碗,要求表演自己是怎么吃飯的。
幼兒各自“吃飯”,“吃飯”表演的時候,教師提醒幼兒要會自己拿勺子吃飯,吃飯時,不說話,不東張西望。
3.教師要幼兒分組表演自己吃飯,看誰做得最好,誰就是班上的“樂樂”。
4.活動完成后,評選出班上的“樂樂”,可以評選多個。
過程三:喂寶寶吃飯
1.教師提問:動物寶寶會自己吃飯嗎?引導寶寶學學做做自己吃飯的動作。
2.操作活動:喂動物寶寶吃飯
①.有好多動物寶寶還不會自己吃飯,可是它們的肚子好餓哦,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喂動物寶寶吃飯)
?、?請個別幼兒嘗試學學喂食的動作。
?、?教師鼓勵幼兒用小勺喂動物寶寶吃飯。
過程四:經驗總結
1. 教師要幼兒小組交流自己吃飯的經驗。
2.教師小結本活動,表揚鼓勵幼兒。
教學反思
本活動適合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進行。在表演自己吃飯的時候,教師應在旁指導告訴幼兒怎樣正確吃飯。并教育幼兒珍惜糧食,使孩子懂得糧食來之不易。
9、小班教案《蜜蜂做工》含反思
教材簡介:
《蜜蜂做工》是中班的一首音樂歌曲,在中班的教材里這并不是一首打擊樂,但我覺得作為打擊樂來講也可用于我們小班。這首歌曲調歡快,用詞簡潔,幼兒們都很喜歡。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能讓幼兒初步會唱,會跟著圖譜用打擊樂器打節(jié)奏,還能培養(yǎng)他們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目標預設:
1、初步學會看圖譜并根據圖譜進行節(jié)奏練習。
2、認識打擊樂器,并練習用打擊樂器進行打擊樂的活動。
3、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
4、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5、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6、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從XX X|XX X|節(jié)奏變換到X X|X X。
設計理念:
春天到了,百花開了,萬物復蘇,吸引了很多的蝴蝶、蜜蜂等,在之前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就認識了春天,對這些東西都很感興趣。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帶幼兒外出散步、參觀,我們小朋友對外面春天的景物、春天的現象及變化都很感興趣,像蝴蝶啊,蜜蜂采蜜啊等興趣都很濃厚,結合這些我就聯想到了這首歌曲,于是就有了這次的活動。
設計思路:
在本次活動中我用開火車去旅行,吸引幼兒看公園里的花(flash)作為導入,引導幼兒思考把誰吸引過來了呢?在看到flash里是蜜蜂被吸引過來后幼兒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接著我就導入正題,先讓幼兒練習拍節(jié)奏。為了讓幼兒不感覺到枯燥,并能把節(jié)奏從XX X|XX X|變換到X X|X X,我特地設計了幼兒喜歡的花朵節(jié)奏圖譜,并用過玩游戲,讓幼兒在游戲的歡樂氣氛中掌握這首歌的節(jié)奏。最后在使用打擊樂器時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這個活動我主要是讓幼兒初步學會看圖譜進行節(jié)奏練習,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并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花和蝴蝶的FLASH
2、花朵節(jié)奏圖譜一張
3、蜜蜂指揮棒一根
4、下載音樂《蜜蜂做工》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教師:“小朋友們,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坐著火車去旅行吧!”“公園到了,現在是春天,公園里的花都開了,(打開flash)看,這些花多漂亮啊,你們猜猜看,這么多花,把誰吸引過來了呀?”
教師:(繼續(xù)放蜜蜂飛來的flash片段)“哦,是小蜜蜂來了,它來干什么呀?”(采蜜)
二、完整練習拍節(jié)奏
1、教師:“你們看這些花多美啊,我們快坐坐好來欣賞一下。”(出示節(jié)奏圖譜)
2、教師:“你看到了什么?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看到了很多的花朵,有的是一朵一朵的,有的是兩朵連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教棒)“看到公園里這么多好看的鮮花,小蜜蜂要來教我們采蜜啦!看好。(教師進行節(jié)奏示范,邊唱“嗡嗡嗡”邊用教棒指花)提問:“剛才小蜜蜂是怎樣采蜜的呢?”(引導幼兒說一朵就采一下,兩朵就采兩下)“誰愿意用你的小手來學一學?”(老師用兒歌幫助幼兒打節(jié)奏)
4.教師:“小朋友學的真好!小蜜蜂告訴我們每一朵花都要采到,兩朵連在一起時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時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們一起來試試”試兩遍左右。
5、玩游戲(1)全部幼兒當花朵,教師當蜜蜂,教師邊跟著音樂唱邊跟著節(jié)奏在每朵花上采蜜。注意提醒小花朵們在蜜蜂采蜜時也要跟著音樂節(jié)奏晃動身體。第二遍時教師當蜜蜂,選一名剛剛表演好的幼兒當花朵。
(2)一半幼兒當蜜蜂,一半幼兒當花朵,跟著節(jié)奏蜜蜂在花朵上采蜜。第二遍時交換。(花朵注意要跟著節(jié)奏晃動身體)
三、使用打擊樂器演奏
1、 教師:“小朋友們玩的開不開心?”“有一個好朋友看到我們玩的這么開心,它也想來和我們一起玩的,我們一起玩好不好?”
師先從板凳底下拿出響板,進行介紹。然后讓幼兒們伸出手,先空手和教師一起邊聽音樂邊看圖譜邊打節(jié)奏。
2、讓幼兒拿出各自板凳下的樂器,一起演奏3遍。
教師:這只響板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和我們一起玩,他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下面,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把響板拿出來,放在小手上,響板的大嘴巴朝外面,聽著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一遍。
3、分組演奏。
四、結束部分 教師:現在小蜜蜂要到別的地方去采蜜了,我們和它一起去吧!
活動反思:
每當音樂響起,我總能看到孩子們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手舞足蹈。雖然小班的他們對音樂的理解還顯得格外稚嫩,但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相信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及表現力會不斷增強?!睹鄯渥龉ぁ返臉非?jié)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節(ji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節(jié)奏圖譜的引領以及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能夠比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樂曲所蘊含的情節(jié),并在音樂的渲染下有節(jié)奏的做出動作,初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節(jié)奏意識。
當孩子們有了一定的“節(jié)奏意識”后,再以《蜜蜂做工》的樂曲為背景,嘗試用打擊樂器進引導他們進一步感受并表現音樂的節(jié)奏,從而實現了從“節(jié)奏意識”到“節(jié)奏感知”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個活動,從選材到活動目標的界定,再到活動的實施,都充分體現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兒較強的綜合的素質。在活動的實施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應進一步突出重難點,指導幼兒怎樣從:XX X|XX X|節(jié)奏變換到X X|X X等。
10、小班教案《畫圓圈》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在圓形里外添畫,表現自己喜歡的各種各樣的圓形物體。
2、遷移已有經驗,借助范畫擴展想象,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的圓形物體。
3、樂意參與“圓形變變變”活動,感知在圓形上添畫變出新事物的快樂。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地在圓形里、外進行添畫,體驗創(chuàng)造性地繪畫的樂趣。
難點:能自主、創(chuàng)造性地聯想和添畫。
活動準備:
經驗積累:觀察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豐富感知經驗。
小熊吹泡泡大圖片、小熊吹泡泡作業(yè)單、由圓變成的物體范例、吹泡泡玩具、水彩筆、小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小熊吹泡泡卡片。師:今天張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出示卡片)小熊在干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小熊是一個了不起的魔術師,它會把圓形變成許多有趣的東西。小朋友睜大眼睛看一看小熊把圓形變成了什么?
二、觀察
引導幼兒觀察小熊變圓的魔術,說說小熊在圓形里面添畫幾筆變成什么?(西瓜)圓形外面添畫幾筆變成什么?(太陽)圓形里外同時添畫幾筆變成什么?(小貓)
師:我們一起數1、2、3,再吹一口氣,(教師用簡筆畫形式畫出西瓜)提問:小熊在圓形里面添畫幾筆變成什么?(西瓜)小熊還會變什么呢?第二次變:小熊在圓形外面添畫幾筆變成什么?(太陽)小熊可真棒,它還會變什么呢?小熊在圓形里外同時添畫幾筆變成什么?(小貓)
小結:小熊的本領真大,它能把圓泡泡變成這么多可愛的東西。
三、啟發(fā)想象
師:小熊是個了不起的魔術師!小朋友你想變圓的魔術嗎?你見過哪些圓形的東西?
啟發(fā)幼兒想一想,說一說,鼓勵幼兒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引導幼兒把見過的圓形的東西都說出來。教師可啟發(fā)幼兒說一說吃的、玩的、教室里、馬路上見過的圓形的東西。
四、創(chuàng)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師:剛才,小熊又吹了許多圓泡泡,小朋友也來做一個小魔術師,把你想變的圓圓的東西都變出來吧。
(2)教師指導幼兒在圓形里邊、外邊添畫。對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可用范例加以啟發(fā)引
(3)對能力強的幼兒提供更多的圓泡泡鼓勵其創(chuàng)造。師: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給它變一變吧。
五、交流講評
(1)幼兒圍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師介紹自己把圓形變成了什么?誰變的東西和大家的不一樣?
(2)老師講評:小朋友變出了這么多圓圓的可愛的東西,小熊夸我們真能干!看,小熊獎勵給我們許多吹泡泡玩具,我們一起到外面玩吹泡泡游戲吧。
延伸活動建議:
1、觀賞活動:引導幼兒觀賞生活中各種圓、方、三角形的物品,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
2、活動區(qū)活動:教師將畫有三角形、方形的作業(yè)紙放在美工角,讓幼兒自由添畫,并把作品陳列在作品角。引導幼兒互相觀賞添畫好的作品。
活動反思:
優(yōu)點:在設計和組織活動時,我較好的把握了三個結合:
1、預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結合
幼兒的認知經驗已今非昔比,他們更喜歡接受新奇、從現實生活中隨機生成出來的事物,因此我從既定的教材中走出來,尋找到易為幼兒接受的題材,開拓了新的教材教法。從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教案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幼兒的作業(yè)單再現了教師的創(chuàng)新亮點。此作業(yè)單最突出的特點是美觀、游戲性強、具有反復利用性。作業(yè)單是用封塑膜過塑的,畫錯了可以擦去重新再畫,并且反正面都有數量不同的泡泡,滿足不同需要的幼兒,使幼兒能更為愉悅、成功地作畫。
2、示范法與觀察法、談話法結合相結合
示范法的運用,使幼兒較好的掌握了在圓形里外添畫的規(guī)律。但如果示范法過前、過全,則容易束縛幼兒小手和大腦,阻礙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只示范了三個范例,(西瓜、太陽、小貓頭)但其展現的內容卻是三個類別的內容(水果類、動物類、宇宙類)。從三個范例中可以引發(fā)幼兒進行相似聯想,拓展幼兒的的想象力。
觀察法是我把繪畫內容變成了幼兒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感受深的東西,讓幼兒“有物可畫”。因此前展性感知經驗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動前我就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中圓形的物品,以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孩子們之所以能說出這么多圓形的物品是因為他們有了前期的觀察經驗。
談話法是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開放的談話環(huán)境,讓幼兒把繪畫構思都表達出來,提高思維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談話中教師及時捕捉幼兒閃光點,發(fā)現并糾正談話中的不足,讓幼兒“有物想畫”。
三種方法的靈活運用,體現了教師引導者、支持者與合作者的新型師生關系。如在活動中,晨晨小朋友只畫了一個太陽,就不知該畫什么了,于是我說了句“一粒芝麻掉下來”,幼兒思維馬上被激活了,他在圓形里面點了無數個小點點,還告訴我這是芝麻餅。我想這就是因人、因情施教,它既幫助了弱者,又不限制強者,保證不同水平的幼兒“有膽敢畫”。
3、教師評價與幼兒評價相結合。
在評價幼兒作品時,讓幼兒在自我表達中展現有個性的創(chuàng)意.(如:我們成人看孩子的作品,線條不流暢,結合比例不合常規(guī)(添畫人頭時眼睛太往上);有的色彩深淺也不合實際(綠太陽)),幼兒自我創(chuàng)意是:這個西瓜切成了兩半、綠太陽會覺得涼快……幼兒的奇思妙想讓我很吃驚。因此也讓我把更多贊賞和鼓勵的語言“普灑”給每個孩子。我覺得每一幅畫都沒有好壞之分,只有不同幼兒表現水平之別。因此,教師對幼兒作品的評價只有和幼兒評價相結合,才能防止片面和偏頗,起到尊重幼兒創(chuàng)作成果,全面教育幼兒的作用。
不足之處:因為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活動中隨時會出現教師沒有預設到的問題與行為,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較強的隨機應變能力,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需加強,解決的方法一是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儲備,二是要對每一個教學活動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組織能力。
11、小班教案《螞蟻搬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情景,體驗爬山坡、獨木橋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兒對爬行運動的興趣。
2、鼓勵幼兒互相協(xié)作、克服困難,體驗勞動的快樂。
3、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與靈敏性。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螞蟻胸飾、雙肩背包、體積重量材料不等的“積木”作為各種家庭用品、用布袋好的棉被等、干毛巾
2、場景布置:小山坡、小山洞、不同難度的獨木橋、新家
3、假鞭炮一串、有放鞭炮聲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準備動作(幼兒已戴好胸飾)
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幼兒以螞蟻的形態(tài)出現。在快慢、左右、前后、轉圈的爬行中鍛煉身體各部分。
二、交代任務。
前幾天,這里刮了臺風,把我們地面上的食物都吹走了。昨天,媽媽呀又找到了一個好地方,那里好吃的東西可多啦。,今天我們就把家搬過去,好嗎?
三、討論
師:媽媽已經把要搬的東西都放在了這里,想想用什么辦法能又快又安全搬走這么多的東西?(小的東西放在雙肩背包里,大的裝在布袋里)
四、交代要求
要求幼兒根據自己能力選擇不同方式搬運家中的物品及多少,特別是打包時同伴間互相要幫助,等大家都準備好了一起出發(fā)。余下的物品等會兒回來再搬
五、搬家
1.集體搬家
(1)幼兒互相幫助打包物品,等待出發(fā)
(2)準備出發(fā)。
師:我們的新家很遠,從這里出發(fā)要爬過山坡、鉆過山洞、走過獨木橋、跳下斷崖,你們第一次走,一定要跟著媽媽走,不能獨自離開隊伍,不然要迷路的。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出發(fā)
途中提醒幼兒互相鼓勵,大膽挑戰(zhàn)自我,闖過難關。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爬過獨木橋,重點鼓勵幼兒爬過用平衡臺搭成的獨木橋
(4)擺放物品
新家真漂亮,我們可別把新家弄的亂七八糟。(啟發(fā)幼兒將所搬的物品放整齊)
2.幼兒結伴再次搬運,教師鼓勵幼兒選擇不同的路線走
六、慶?;顒樱w驗勞動的快樂
1.集體整理新房
2.教師放“鞭炮”音樂,共同慶祝,增添喜慶氣氛。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一開始就采用了情景化的方式引入,讓幼兒在富有童趣的情景和語言提示中進行爬行,充分體驗到了螞蟻一家在一起玩耍的樂趣,并鍛煉了身體各部分。
2、整個活動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活動要求通過語言提示巧妙地貫穿在整個活動中。例如“新家很遠,你們第一次走,一定要跟著媽媽走,不能獨自離開隊伍,不然要迷路的?!薄靶录艺嫫?,我們可別把新家弄的亂七八糟”“孩子們真勇敢,這么高的山坡都不怕”等,讓幼兒在無形中遵守了紀律,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激發(fā)幼兒不怕困難的勇氣。
3、材料的投放具有層次性和挑戰(zhàn)性。通過設置難度不同的小橋、山坡來滿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所要搬運的物品種類較多,能激發(fā)幼兒動腦,想出各種辦法進行搬運。
4、幼兒表現:整個活動孩子們始終積極投入,情緒高漲。 能力差的孩子也不甘示弱,在同伴的鼓勵下克服困難、勇敢地挑戰(zhàn)自我,孩子們年齡雖小,但也能不時地為同伴的進步而鼓掌、喝彩。孩子們能根據搬運物品的不同種類,想出了背、拖、拉等各種辦法。孩子們的合作精神在活動中充分得到了表現。
12、小班教案《羊毛卷》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學會用彩筆連續(xù)不斷地畫圈
2.通過活動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色彩筆畫圖,增強色彩感。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能夠繪出曲線,使線條流暢
教學難點:色彩鮮艷,線條排列有序。
活動準備
小羊圖,以及畫有小羊的身體的畫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教學過程:
1.引發(fā)興趣:
師:(師做小羊的動作)咩咩咩~小羊來了,你們在哪里見過小羊呢?(啟發(fā)幼兒編一個關于羊的故事可以結合喜羊羊與灰太狼進行講解)。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衣服是什么樣的?
師:(出示小羊圖)冬天到了,小羊為什么一點都不怕冷?哦~原來它們身上有厚厚的羊毛呀,我們來用小手比一比,小羊身體上的羊毛是什么形狀的~
強調羊毛的卷曲度,用小手在空中隨老師畫一畫,比一比。
師:觀察了小羊身上的羊毛,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小羊,它們沒有穿衣服,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今天能幫幫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
2、操作討論
教師示范:畫羊毛的時候一圈又一圈,圓圓圓,轉轉轉,走過來,走過去,走在大圈里,大家擠成團。
幼兒畫羊毛:在一個圓圈里不停轉,畫滿了,再換一個顏色換個圈,看誰的羊毛又多又好看。
二、課后活動
可以畫完小羊結合手工課貼棉花等體驗綿羊毛的感覺。
教學反思
《羊毛卷》是一節(jié)小班的美術課,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學習連續(xù)不斷畫圈的活動。使線條連續(xù)不斷又流暢,是這節(jié)活動的重難點。整個活動結束后,只有個別幼兒能按要求完成作品,大多幼兒,不是不能連續(xù)畫線,就是不能把線條畫得流暢,還有個別幼兒畫成了一個一個單獨的圓圈,在課后的反思中我發(fā)現了一下問題:
雖然我把畫卷的方法,編成了一句順口溜,但是我沒有特別強調連續(xù)畫這個關鍵詞。只是一帶而過,沒能讓孩子理解這個詞的意思。
13、小班教案《送顏色》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會念兒歌,豐富詞匯:顏料盒、亮晶晶。
2.進一步感受色彩與周圍事物的關系。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對顏色見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對顏色有了一定的了解。
2.顏料盒、太陽、小草、頭發(fā)、香蕉、云朵等兒歌內容的圖標。實物顏料盒,其中有紅、黃、綠、黑、白顏色。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1.介紹顏料盒、刷子。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啊?(顏料盒,刷子)對啊,這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用這刷子一刷就能刷出好看的顏色來了!)
2.咦,這是什么顏色啊?(紅色)
3.看,他身上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
(他穿的是紅顏色的衣服。)
4.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還有什么是紅顏色的?
(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說一說。)
5.再看一看,老師又刷出了什么顏色?(綠顏色)
6.小草是什么顏色的啊?(小草是綠顏色的。)
7.看,老師又刷出了什么顏色?(黃顏色、黑顏色、白顏色)
8.請小朋友說一說黑板上的各種顏色。
二、學念兒歌,理解詞匯。
1.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個顏料盒是誰的?
2.這個顏料盒是一個叫“佳佳”的小朋友的,我們一起和她打個招呼吧!她還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3.出示圖片,教師一邊指圖片,一邊念兒歌。
4.請小朋友說一說各種顏色送給誰的?黃顏色送給誰?黑顏色送給誰?白顏色又會送給誰呢?
5.小朋友,我們一起跟著圖來念一念兒歌吧!(根據情況念2—3遍)
6.把圖片翻過去,讓小朋友來念一念兒歌。請個別小朋友念一念兒歌。
7.理解“亮晶晶”一詞。
8.請小朋友把兒歌說給爸爸媽媽聽一聽。(家長可以指導自己的孩子)
活動反思:
這節(jié)小班語言《送顏色》很快結束了,在這節(jié)課中,本課的重點是學會兒歌,了解故事內容。幼兒掌握得不錯,而難點是進一步感受色彩與周圍事物的關系。通過回答發(fā)現幼兒在這些方面也表現得不錯,說明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完成。
但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由于受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的影響,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來表述,這時老師應該注意到這點,并教給他們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
14、小班教案《做披薩》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模擬小廚師做食品,學著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熟悉常用的顏色,嘗試調換使用。
3、在操作中養(yǎng)成整潔的好習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披薩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圓形白卡紙人手一張;黃色油畫棒;黑色水彩筆;紅色和綠色條形彩紙;液體膠;抹布。
2、比薩餅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比薩餅。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出示比薩餅圖片】
2、師:對了,這個餅跟我們平時吃的餅可不一樣,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比薩餅,你們看一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分別是什么顏色?【幼兒觀察比薩餅圖片】
小結:一看這個餅就知道很好吃,老師饞的直流口水了!你們想不想吃?今天我們就要來當一個小廚師,自己做一個比薩餅!
二、合作一張比薩餅。
1、師:先看看老師是怎樣做的!我們先要用面粉做一個圓形的餅【出示白卡紙】,然后在餅上抹上油【出示黃色蠟筆,上下左右刷幾下】。
2、師:接下來我們要把香腸和青椒放上去了,先把紅色卡紙撕成小方塊,然后在背面涂上膠水,同樣再撕綠色卡紙?!舅核榧t色卡紙和綠色卡紙,粘貼在餅上,請1-2名幼兒嘗試】
3、師:我們的餅做好了嗎?還要放到烤箱里面去烤一烤。【教師示范如何烘烤】哇!我們的餅烤好了,怎么不是很香呢?【引起幼兒興趣】原來少了點芝麻啊!
4、師:我們撒一點芝麻在上面就很香很香的了!【教師示范用黑色水彩筆點畫】
小結:老師的餅做好了,你們聞一聞呢?香不香?
三、大家來做比薩餅。
教師按步驟逐步提供材料:
黃色油畫棒——抹黃油彩紙與固體膠——制作香腸和青椒放進紙盒——進烤箱黑色水彩筆——撒芝麻
四、欣賞作品。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誰做的比薩餅最香?【教師進行作品評析】
五、結束活動。
總結:今天我們的小朋友當了一回小廚師,自己親手制作了一個比薩餅,我們可以拿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爸爸媽媽會很開心的,老師也很開心,謝謝小朋友!
教學反思:
活動內容的設計要求,既要符合孩子的知識技能,又能激發(fā)孩子的活動興趣,因此我設計本次活動《披薩》。原因有兩個:其一,據了解披薩對多數幼兒來說是一種比較熟悉的食品,其二,制作披薩的過程簡單易學
15、小班教案《按形狀分類》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按形狀給物體進行分類。
2、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圓形、正方形。
3、樂于講述自己的發(fā)現給小朋友聽。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餅干(圓形、正方形的小包裝),食品盤子一個。
2、幾何圖形片若干,小盤子若干(每個盤子里有6—7個幾何圖形片),碗寶寶(嘴巴分別是圓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動前組織幼兒將手洗凈。
活動過程:
一、碗寶寶來作客,幼兒觀察碗寶寶嘴巴的形狀。
1、用布遮住碗寶寶,提問引起幼兒的興趣:小朋友們猜猜看,這里面是什么好玩的東西?(幼兒自由猜),那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么呀?哦,是兩個可愛的碗寶寶,那小朋友看看這兩個碗寶寶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碗寶寶,發(fā)現碗寶寶嘴巴的形狀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二、碗寶寶吃“餅干”,按形狀分圖形片。
1、觀察“餅干”。
教師出示圖形片:碗寶寶肚子餓了,它們想吃東西了,老師這里有許多的“餅干”,看看這些“餅干”是什么形狀的?(幼兒觀察、發(fā)現“餅干”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2、喂碗寶寶吃“餅干”。
教師:現在我們就來喂碗寶寶吃東西吧!這個碗寶寶應該吃什么形狀的“餅干”呢?(幼兒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相同形狀的“餅干”。幼兒邊喂邊說:碗寶寶,給你吃“XX餅干”。
3、幼兒操作:喂碗寶寶吃“餅干”。
要求:根據碗寶寶的嘴巴形狀,喂其吃相同形狀的“餅干”。
三、幼兒吃餅干。
1、教師出示有小包裝餅干的盤子:請每個小朋友拿一袋餅干,看看你拿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餅干有圓形的,還有正方形的。
3、幼兒吃餅干。
教師:吃的時候可以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句話:我吃的是XX餅干。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16、小班教案《顏色對對碰》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
2、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體驗玩色的快樂。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色水粉顏料。
2、小托盤,透明玻璃杯子兩個,白色小手板幼兒每人兩個、毛巾。
3、白色KT板( 240cm*120cm)一張,透明塑料布。
重、難點:
重點:幼兒初步感知紅、黃、藍三種顏色其中兩種配色后的變化。
難點:激發(fā)幼兒對色彩的探究欲望。
教學策略:
《綱要》指出:“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而顏色正是幼兒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接觸到的,幼兒有一定生活經驗。我結合小班的行為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在“與顏色寶寶玩游戲”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幼兒對顏色探索的強烈興趣
體驗感知是本次活動的主要學習方法。我在教學過程中以幼兒為主體,引導幼兒不斷嘗試、大膽體驗,滿足小班幼兒對顏色變化的好奇心,進而完成教學目標:“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后會發(fā)生變化。”另外,通過不同的游戲方式進行玩色,則是充分體現小班幼兒“玩中學”的學習方式,更進一步深化了教學目標。
活動過程實錄:
(一)出示紅、黃、藍三原色,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師:寶貝們,今天劉老師的口袋里裝著漂亮的顏色寶寶,看看它們都是誰?(拿出紅色)
幼:紅色
師:來和紅色寶寶打個招呼吧!
幼:紅色寶寶好
師:快看又是誰來了?(老師出示黃色)
幼:黃色
師:那接下來又會是誰呢?(出示藍色)
幼:藍色
師:今天我們就來和紅色、黃色還有藍色一起做游戲吧!”
“寶貝們,跟老師來這邊”引導幼兒來到平放在地上的KT板前(KT板上用顏料涂成的黃藍相間的豎條紋,并用透明塑料布包裹好)
(二)、多種方法感知體驗兩種顏色混合后產生的變化。
1、小腳踩踏玩色,感知黃、藍融合后變成綠色。
師:寶貝們,來看看地上都有什么顏色?”
幼兒自由回答:有藍色,有黃色
師:找找看黃色在哪里?(幼兒蹲下在KT板上找黃色,并用手指出來)
師:那藍色又在哪里呢?(幼兒用手一一指出來。)
師:我們就先跟黃色和藍色玩一玩吧。寶貝們!輕輕地走上來,小腳踩一踩,快快地踩一踩,學小青蛙跳一跳;小腳跟顏色寶寶滑一滑,換只小腳滑一滑;再轉個圈圈踩一踩,小腳丫輕輕地離開顏色寶寶”.
“寶貝們,剛才有黃色和藍色,現在又有了什么顏色出來了?”
幼:綠色
師:趕緊找找看哪里有綠色!(幼兒蹲下找綠色,并用手指出來)
師:真奇怪呀,剛剛明明沒有綠色的,那綠色是從哪里來的呢?
幼:小腳踩出來的
師:哦,原來小腳把黃色、藍色踩在一起,就變出成了綠色。來!寶貝們到那邊的小椅子上輕輕的坐下來
(2)小手板轉轉玩色,體驗紅、黃融合后變成橙色。
師:剛才我們用小腳將黃色和藍色踩到一起變出了綠色,那如果把紅色和黃色抱到一起會變出什么顏色呢?猜猜看
幼:紅色
幼:橙色
幼:綠色
師:你們真棒!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那到底是什么顏色呢?我們請小手板來幫忙(教師快速在操作的桌上一手拿一個小手板),待會你們每個人像老師這樣拿兩個小手板,一個多多的蘸一些黃色,另一個少少的蘸一點紅色,把紅色和黃色抱到一起親一親,新的顏色就出來了,讓我們一起去試試吧!
(幼兒到操作的桌上拿起小手板)
師:小手板拿好了嗎?一只手一個,看看桌上有些什么顏色?
幼:黃色
幼:紅色
師:我們一個手板多多的蘸一些黃色,另一個手板少少的蘸一些紅色(幼兒開始蘸顏色,我進行巡回指導)
師:我們把紅色和黃色抱到一起親親,轉個圈,轉轉轉,一二三打開,什么顏色出來了?
幼:橙色(幼兒很開心)
師:你們真聰明,橙色寶寶出來了,原來把紅色和黃色抱到一起橙色就出來了。像老師一樣將小手板放在桌上,橙色朝上,用小毛巾將手上得顏料擦擦。
(幼兒用毛巾擦手)
師:小手擦好將毛巾放桌上,到小椅子上輕輕坐下來(幼兒在小椅子上坐下來)
師:寶貝們!剛才我們把什么顏色抱到一起橙色就出來了?
幼:紅色和黃色
師:你們以前都見過哪些紅色的東西?誰來說說?寶貝你的小手舉得真漂亮你來說
幼:橘子
幼:小花
師:有些花的顏色是橙色的,還有誰來說說
幼:金魚
師:橙色的小金魚,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那么多橙色的東西。
(3)顏色水示范演示,觀察紅、藍融合后變成紫色。
師:寶貝們!還有兩種顏色寶寶也想來玩一玩,它們是誰呢?老師把他們請出來(孩子們特別的好奇,看到我端出一個托盤上面還用布遮蓋了,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了,我邊拿掉遮蓋的布一邊提問)
師:它們是誰呀?
幼:紅色
幼:藍色(孩子們特別的激動)
師:紅色和藍色抱到一起會變出什么顏色?猜猜看
幼:白色
幼:綠色
幼:橙色
師:到底是什么顏色呢?小眼睛看仔細了(我示范演示將紅色的顏色水倒入裝著藍色睡的透明玻璃杯)什么顏色出來了?
幼兒激動的說:紫色
師:跟紫色打聲招呼吧!
幼:紫色你好!
師:老師先請紫色寶寶到旁邊休息一會兒(我將裝有紫色的托盤送到旁邊)
3、手形拓印,進一步感知不同的顏色融合后的變化。
(1)用小手將兩種顏色再充分融合后進行手形拓印。
師:剛才我們用小腳把黃色和藍色踩到一起變出了綠色,請小手板幫忙變出了橙色,又用顏色水變出了紫色。現在呀老師想請你們用小手跟顏色寶寶玩一玩。寶貝們來這里,每個人挑一個自己喜歡的托盤跟老師來這邊。
(孩子們很有序的拿自己喜歡的托盤跟我來到KT板前,教師一邊引導孩子們拿托盤,一邊拿掉KT板上原來包裹黃藍顏料的透明塑料布,出示畫有背景的展板)
師:寶貝們!老師的托盤里有兩種顏色,你們的托盤里有幾種顏色啊?
幼:兩種
師:都有什么顏色?
幼:紅色和黃色
幼:藍色和黃色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幼:紅色和藍色
師:我們托盤中都有兩種不同的顏色,那我們伸出一只小手跟它們玩一玩,讓他們抱一抱、轉個圈,會發(fā)生什么奇妙的變化?寶貝們準備好了嗎?現在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一起變一變吧!
(幼兒操作玩色,皮膚與顏色的直接接觸激發(fā)起幼兒玩色的激情,他們特別的開心,一邊玩一邊笑,我原本設計的是用一只手玩色,有幾個孩子太興奮兩只小手都用上了,我提醒幼兒不要弄到衣服上,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能將小手放嘴巴里,要注意安全)
師:寶貝們!新的顏色有沒有變出來?
幼:變出來了
師:讓我們把這些漂亮的顏色印在展板上吧!
(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中印手印,教師巡回指導。)
師:寶貝們!印好了將托盤輕輕地拿到這邊放在老師的托盤上,拿濕毛巾將手擦一擦,沒擦干凈的待會兒跟老師一起去洗洗,擦好了將毛巾放好。
(幼兒將托盤放到桌上,拿毛巾擦手)
師:寶貝們!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我們的作品吧!(老師將展板豎起來)
師:找找看上面都有些什么顏色?
幼:紫色
幼:橙色
幼:綠色
(教師故意展示粉色)
師:呀!我發(fā)現了一個不一樣的顏色,這是什么顏色啊?
幼:粉色!
師 :粉色是老師將紅色和白色抱在一起變出來的,原來呀兩種顏色抱到一起會變出不同的顏色。讓我們到班上去再跟其他的顏色寶寶玩一玩好不好?
幼:好
師:你們今天真厲害,將展板打扮的五顏六色的,寶貝們!讓我們抬著作品到班上去吧。
(師幼一起抬著展板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顏色,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喜歡的,本次活動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另一種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的快樂,活動開始,我是用魔術師的形式導入課堂,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活動中,讓幼兒自己當小魔術師,從而體驗魔術師帶來的快樂,之后以愛護樹寶寶,小精靈兒童網站引導幼兒做一個樂意幫助人的好孩子,整節(jié)活動達到了活動的目標,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與想象的能力。導入的形式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就能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一節(jié)科學活動課,要讓幼兒觀察,然后有機會說,能說,大膽說,幼兒在先,教師在后。在我的教學活動中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講解這環(huán)節(jié)要非常清晰,詳細。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17、小班教案《找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讓他們大膽表達,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基礎上,擴充幼兒想象,使他們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2、感受家的溫暖,知道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引導他們大膽表達,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 擴充幼兒想象,發(fā)展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藍天、白云、蝴蝶、小鳥 、小河 、 樹林、花朵、小魚圖片
2、廢物垃圾 實物垃圾桶
活動過程
一、師、幼討論自己的家。
師:小朋友們,你們今天是從哪來的幼兒園?你的家是什么樣的?在家里你都做什么呀(吃飯、睡覺、和爸爸媽媽做游戲)?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師:其實,小朋友們還有另一個家,你們知道是什么地方嗎?
二、游戲“找家”
1、 師:你們都有自己的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可是,老師這有好幾位找不到家的朋友,想請聰明的你們幫幫忙,你們愿意么?老師出示白云、蝴蝶、小鳥,你知道誰的家?現在我要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找家了。(讓小朋友分別說出他們的家)(師隨手丟幾片廢紙和食品袋)哎呀!這些小垃圾們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看到把班級弄得這么臟,他們難過極了,快請小朋友來幫幫他們吧!
2、他們的家我們知道了,下面我要請小朋友上來把他們送回家,誰愿意來?看他們得對不對,好不好?送到家后,請他告訴小朋友哪里是“它”的家。
三、找家拓展
師:你們想想看,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是誰的家呢?
(教師用圖畫的形式將幼兒的答案記錄下來)
那樹林除了是小鳥的家還是誰的家呢?
那小花朵還是誰的家呢?幼兒園呢?
師小結:好!小朋友們都想了很多……
四、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很棒,現在我們的園長想回自己的家了我們用掌聲歡送他們,跟他們說再見!我們小朋友也該休息了。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從幼兒的生活入手,讓幼兒有話可說,初步感知家,自然引入。接下來抓住幼兒喜歡幫助別人這一特點,讓他們幫助小動物,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想說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課堂氛圍熱烈活躍;參與活動讓幼兒從說到行動,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突出重點;拓展延伸訓練了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及想象能力。結束環(huán)節(jié)即緊扣課題又和諧自然。
18、小班教案《小豬胖胖》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一口接一口地進餐,知道正確的進餐方法。
2.積極參與活動,能邊念兒歌邊做模仿動作。
3.感受自己和同伴在游戲活動中的快樂。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豬胸飾。蘋果等水果若干。
2.課件:啊嗚啊嗚吃飯香。
活動過程:
一、火車開開
老師扮演豬媽媽,幼兒扮演豬寶寶。
師:今天天氣真好,媽媽想帶寶寶們到外婆家玩,好嗎?
我們一起開著火車出發(fā)吧!(做開火車動作)
(評析:小班幼兒喜歡游戲情景的形式進行學習活動,教師利用胸飾,創(chuàng)設
了故事情境,以“豬媽媽和豬寶寶到外婆家玩玩”導入活動,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兒的興趣。)
二、外婆抱抱
師:小豬寶寶看,是誰呀?(外婆)
另一老師扮演外婆說:“我的豬寶寶,外婆好喜歡你們呀,快來和外婆抱一
抱?!?微笑著張開雙臂做擁抱狀)“今天我請你們來吃東西”。
(評析:教師以豬媽媽帶領豬寶寶去外婆家做客的故事情節(jié)展開活動,使幼
兒積極地投入到游戲中,在游戲中學習一些簡短的禮貌對話,并通過與外婆抱抱增強了情感的交流。這環(huán)節(jié)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學習吃飯做好鋪墊。)
三、兒歌學學
師:豬寶寶,你知道外婆是怎樣吃飯的嗎?(結合故事:小豬胖胖,觀看課
件:啊嗚啊嗚吃飯香)
小結:我們小豬要像外婆一樣,吃一口,咽一口,一口接一口地吃,吃的時候小心米粒不要掉出來。
師:媽媽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豬吃飯,啊嗚啊嗚。小豬睡覺,呼嚕呼嚕。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表演給外婆看)
(評析:在看看說說做做的形式中學習吃飯,幼兒學得輕松、愉悅。教師以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一口一口地進食的方法,適合小班幼兒動靜交替的年齡特點。)
四、蘋果吃吃
外婆說:“寶寶們吃飯真干凈,今天我還要請你們吃蘋果呢?!?/p>
幼兒每人拿一只蘋果模仿吃蘋果。
蘋果吃完了,提醒幼兒把蘋果核放到紙簍里。
(評析:讓幼兒模仿吃蘋果,幼兒興致盎然,吃得有模有樣。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幫
助幼兒鞏固了吃東西的方法,又培養(yǎng)了幼兒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
五、小寶睡睡
師:肚子吃得飽飽,閉上眼睛睡覺。寶寶是怎樣睡覺的?
幼兒扮演小豬睡覺。
師:天亮了,小豬起床了,我們快回家嘍!和外婆再見!
(評析: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創(chuàng)編小豬睡覺的動作,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反思:
1.小班幼兒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的認識活動基本是在行動過程中
進行的,因此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創(chuàng)設了幼兒生活中比較熟悉、喜愛的小豬角色,以豬媽媽帶領豬寶寶去外婆家做客的故事情節(jié)展開,讓幼兒在游戲中說一說、做一做,這種游戲化的情景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中,興趣盎然。
2.活動采用了課件、表演等多種生動形象的方式,如:兒歌表演中,教師以“小豬吃飯,啊嗚啊嗚,小豬睡覺,呼嚕呼嚕?!钡刃蜗笊鷦拥恼Z言和動作,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致,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的整體發(fā)展,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知識,萌發(fā)了幼兒美的感受。
3.師生共同游戲,使師生關系協(xié)調、和諧。活動中教師以豬媽媽的角色,帶領幼兒展開游戲,讓幼兒無拘無束地投入到活動中,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平等性。
19、小班教案《種種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嘗試種植,提高探索興趣和持續(xù)觀察的興趣,培養(yǎng)初步的勞動意識和競爭意識。
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過程
1.種植活動
(1)激起幼兒種種子的愿望:你想知道它們是怎樣長大的嗎?出示教師為幼兒準備的小盆、小鏟子及各種種子。
(2)請幼兒選一種種子,和種子標本圖對比,確認是什么種子。
(3)教師講解示范種植過程:在小盆內挖開土,放入種子,然后蓋上土,最后澆上適量的水。
(4)幼兒嘗試種植,在盆上貼上相應的種子圖標和自己的姓名(教師隨機提供指導和幫助)。
大部分幼兒選擇了蔬菜類種子,能按正確的步驟進行種植,但挖土深淺、澆水量不易掌握。
(種植活動不作為本系列活動的重點,旨在激發(fā)幼兒繼續(xù)觀察。)
2.觀察、管理
一兩周后,部分種子出土了,有的還沒有動靜。
(1)教師和幼兒一起每天觀察,比較種子的生長情況。
幼1:我種的青菜籽發(fā)芽了,長出了兩片小葉子。
幼2:我的蠶豆也發(fā)芽了,比他的青菜長得高,葉子也比較大。
幼3:我的黃豆怎么還沒發(fā)芽呢?
(2)與幼兒一起挖開土觀察,了解、分析種子不發(fā)芽的原因。
有的種子,如毛豆已爛了,是因澆水太多;有的種子埋得太深,難以發(fā)芽。
(3)幫這部分幼兒重新補種,以保留其對種子的關注關趣。
反思:
幼兒自己種植、自己管理,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探索,在和同伴種植情況的比較中,又培養(yǎng)了幼兒觀察力、比較能力及初步的競爭意識。
20、小班教案《塑料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塑料袋大小、顏色、軟硬,及發(fā)出的聲音。
2.體會“玩中學”科學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材料準備:
不同大小、不同顏色、軟硬的塑料袋等。
活動過程:
一、用各種感官感知塑料袋
1.直接引入塑料袋,吸引幼兒的興趣
2.運用看、聽、摸等感官,感知塑料袋的材質和聲音。
(1)摸一摸、看一看,講一講。
(2)互相摸一摸、看一看感受塑料袋的不同。
自己摸摸和看看言語介紹
比較大小
讓塑料袋發(fā)出聲音
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讓塑料袋發(fā)出聲音
借助音樂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已有經驗,體會游戲的樂趣。去戶外和塑料袋做游戲。
二、了解為什么塑料袋是不同的
塑料袋是干什么的,利用比賽的形式讓小朋友用塑料袋裝東西。在裝東西的時候,有的小朋友的塑料袋破了,從而引入探索為什么會破。
通過探索出的結果,引出下一個問題:為什么在同樣的力度下塑料袋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
小朋友利用塑料袋不同的聲音給歌曲有節(jié)奏地伴奏跳舞。
活動反思:
活動中給了幼兒充足的時間來體驗,并有充分時間表達的機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化的科學讓我感受到,不僅材料能給幼兒帶來快樂,而且情景和游戲也能給幼兒帶來快樂,讓幼兒在游戲和情景中開開心心地學到了本領??茖W教育的玩中學就是指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fā)現的過程——提出問題、猜想預測、動手操作、記錄信息、解釋討論、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發(fā)展幼兒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21、小班教案《做籬笆》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用交叉粘貼的方法進行編織。
2.對編織活動產生興趣。
3.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4.感受籬笆的美感。
活動準備:
已畫好小花的畫紙、彩色紙條(黃、綠)、膠水、小象手偶。
活動重難點:
能用交叉粘貼的方法進行編織。
用兩種紙條上下交叉的編制方法進行編織。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看,這是誰?(大象家種了許多美麗的花,大象媽媽決定做一個籬笆。小象覺得自己長大了,想幫助媽媽來做這個籬笆。)
2.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和小象一起學習做籬笆嗎?
二、探索編織的方法
1.這是一張怎么樣的紙條?
2.看看老師把他變成了什么?
3.剛才老師是怎么把長長的紙條變成大嘴巴的啊?
4.請個別幼兒來嘗試。
5.邊念兒歌邊示范:“綠紙條出來玩,粘一半,黃紙條出來玩,粘一半;黃嘴巴朝上面,綠嘴巴朝下面。
6.再次重復前一步示范方法。
三、幼兒操作
1.我們都學會做籬笆的本領了嗎?
2.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操作。
3.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交替粘貼。
四、欣賞與評價
大象媽媽很開心,覺得你們和小象做的籬笆一樣好,都很能干。
活動反思:
首先在出示小象紙偶的時候,幼兒一下子就被小象吸引過來了。在示范講解時,我還用兒歌講述,重復的兒歌講述,幼兒基本能根據我的方法操作,但在粘貼上有所困難,需老師幫助后才能完成。最后我將作品展示出來的時候,孩子們都非常有成就感,還告訴自己的同伴:“這個是我做的,這個是我做的?!?/p>
22、小班教案《熱帶魚》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對手印畫活動感興趣。
2、能用手印添畫出各種動態(tài)的熱帶魚。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水彩筆、蠟筆、幼兒用書、熱帶魚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
小朋友有沒有看過熱帶魚,它是什么樣子?
老師有一些熱帶魚的圖片,我們來看看,小朋友要看仔細,熱帶魚的頭、尾巴是什么樣的?
2、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觀看。
教師:熱帶魚的頭是什么樣的?它的尾巴是什么樣的?魚鰭是在哪里?請幼兒說說。
小結:熱帶魚生活在大海里,有各種顏色,身上有花紋,你看它們在水里游來游去,有的往上游,有的結伴往下游。
3、教師示范畫熱帶魚:
小朋友看見了各種顏色的熱帶魚,你們想把它們畫下來嗎?
老師會用手變出熱帶魚,小朋友想看嗎?
教師用水彩筆在紙上描手印,并添畫成熱帶魚。
4、小朋友看看:老師畫的這條熱帶魚,哪里像熱帶魚的頭?哪里像熱帶魚的魚鰭?哪里像它的尾巴?
二、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分發(fā)材料、交待要求:小朋友先用水彩筆畫出手的輪廓。
2、幼兒繪畫:
教師巡回指導:
小朋友可以畫出兩只手的輪廓,添畫出往不同方向游的熱帶魚。
鼓勵幼兒在畫好熱帶魚后,用蠟筆添畫上身上的花紋和水草。
三、總結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幼兒相互欣賞:你的熱帶魚有哪些顏色?它們分別往哪個方向游?
表揚講衛(wèi)生的幼兒。
教學反思:
《熱帶魚》是通過用手掌壓印熱帶魚的輪廓,用手指點、畫出魚的眼睛、花紋及水草,嘗試手印變形的繪畫方式;知道用與魚身體對比的顏色進行花紋裝飾,愿意裝飾出與別人不同的小魚花紋;學習在小組合作中找到紙張的空地方進行壓印。所以我根據幼兒的特點,將重點放在幼兒嘗試手印變形的繪畫方式上,而難點則是用與魚身體有區(qū)別的顏色進行花紋裝飾。
23、小班教案《大灰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歌曲的輕重,能用形體動作大膽表現歌曲。
2、知道大灰熊醒來時靜止不動,初步學習控制自己。
3、體會與老師、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山洞背景圖、大灰熊頭飾一個
◆動作建議第一句:大灰熊坐在椅子上睡著了。
第二句:小朋友輕輕的走來了。
第三句:前半句,小朋友用手輕輕搖了L下大灰熊;后半句,大灰熊站起來發(fā)怒了。
◆游戲玩法建議
1、演唱歌曲部分:幼兒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2、大灰熊發(fā)怒時(低八度音樂響起):幼兒扮演木頭人,擺一個造型靜止不動,"大灰熊"在其中來回走動,發(fā)現是一群木頭人又回去睡覺了。
3、大灰熊睡著了,幼兒悄悄的跑回家,游戲重新開始。
4、游戲幾次后,大灰熊蘇醒了,和幼兒一起跳舞、游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二)理解歌曲
l、教師邊操作幻燈片邊講述故事。
2、熟悉歌詞內容,邊操作幻燈片邊有節(jié)律念歌詞。
3、學學圖片中大灰熊發(fā)怒的樣子,教師引導幼兒同伴間相互學習不同的發(fā)怒造型。
4、教師念兒歌扮演小朋友,幼兒扮演大灰熊,表演大灰熊發(fā)怒的樣子。
(三)動作學習
1、感知歌曲
(1)初步感知游戲,掌握小朋友走路輕輕的動作。
(2)掌握搖的動作,知道唱到"如果你去搖醒它呀"才能去搖大灰熊。
(3)教師完整演唱歌曲,幼兒練習。最后提醒幼兒大灰熊醒來發(fā)怒時要變成木頭人,創(chuàng)編各種"木頭人'造型并靜止不動。
2、分角色,動作表現
(1)請一半幼兒來表演大灰熊,一半幼兒表演小朋友。
(2)交換角色進行表演,強調大灰熊醒來發(fā)怒時要變成木頭人。
(四)情境游戲
1、游戲第一次山那邊真的有一只大灰熊(配班教師扮演),我們去搖醒它和我們一起游戲,好嗎?
2、游戲第二次大灰熊又睡著了,我們再去試一次,請它和我們一起游戲。
3、大灰熊蘇醒了,和小朋友開心的跳舞。
教學反思:
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幼兒從動作表演中逐步引導到歌曲演唱中,動作也要逐步變小。4、及時關注幼兒的學習情況并進行調整。如當幼兒還沉浸在游戲表演而沒有按照歌詞動作時,教師要及時糾正。最后熊發(fā)怒的動作可在念歌詞最后一個字“(生)氣”時用一個造型定點。還要關注到幼兒動作是否合拍,這點很重要。
交流后,我們于本周又進行了第二次試教。主要流程與第一課時類似:譜圖引題--師幼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并表演故事--學習歌曲的演唱--唱出歌曲的強與弱。從整個活動效果來看,進步很明顯。首先教師準備充分,不但能熟練地演唱,還用鋼琴錄了伴奏音樂。環(huán)節(jié)的遞進性明顯,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緊緊跟著教師的步伐逐步從動作還原到歌曲演唱,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的目標。當然,也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幼兒的座位安排要有利于幼兒的活動;圖譜的擺放可以按照樂句放成三排;最后的歌曲學習中,動作的表演成分減少得還可以徹底些;教師的范唱要富有感染力和靈氣;另外,要加強幼兒對動作節(jié)奏性的把握和演唱姿勢的要求
24、小班教案《辨別顏色》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紅、橘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功感到快樂。
4、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主色是紅、橘黃、綠三色的玩具若干。
2、油畫棒卡片紙若干,紙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各種玩具的圖案。
3、紅、橘黃、綠色顏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玩具
1、出示玩具,請幼兒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兒玩玩具的時候教師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玩具的顏色,進一步認識紅顏色、橘黃色、綠顏色
指導語:
(1)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漂亮玩具,讓我們一起玩吧
(2)在玩的時候看一看你玩的是什么玩具?這個玩具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綠色的天線寶寶
指導語:
(1)快看,誰來了?它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玩具,有沒有和它一樣顏色的?
(3)誰拿的是紅色(橘黃色)的玩具?
3、擴展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
指導語:
還有那些東西是綠色(紅色)的?
(二)游戲“照相“
指導語:大家做個小小攝影師,為玩具拍張照片吧!
(三)洗照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油畫棒紙)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用形象的語言示范“洗照片”:“小刷子,喝點水,放在紙上輕輕刷”
用刷子蘸上顏料輕輕的在紙上來回的刷,全部刷滿顏料后相片洗好了。
指導語:
(1)下面我們也來試一試洗照片。
(2)可以選一種你最喜歡的顏色洗相片。
2、輔導幼兒“洗相片”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四)作業(yè)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五、作品展示
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示到教師布置的展示區(qū),并給大家作一講解,幼兒互評,教師總結。
活動反思:
以幼兒身邊喜愛的各種顏色為主要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幼兒通過看、聽、說、做等方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美,從而陶冶了幼兒美的情操,發(fā)展了幼兒的社會性情感?;顒又薪處熎鸬絾l(fā)、引領的作用,把幼兒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在美工活動中重視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動中不僅要會觀察、會思考,會操作,還要會說話。
25、小班教案《公園里》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理解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能正確區(qū)分上下。
2. 在操作中嘗試使用方位詞表達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
3.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并使用方位詞表達。
活動難點:感知物體間上下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教具:《公園里》
2.學具:操作材料,鉛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景導入。
1. 玩玩“上面與下面”游戲,咕嚕咕嚕上(雙手上舉),咕嚕咕嚕下(雙手下放)
2.師:“我知道我們小三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去公園里玩,今天高老師也帶你們去公園看一看好不好?”
出示教具:哇,春天的公園里好熱鬧呀!看一看、說一說都有些什么?
3.師:“哇,你們真厲害,都說出來了,接下來我要考考你們!我說一樣東西,你們告訴我它在哪里好不好?”
在幼兒能說出位置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表達完整,如 XX在XX的上面(下面)
4.介紹句式:小貓在哪里?小貓在凳子的上面。
二、使用幼兒操作材料。
1. 師:“剛才高老師帶你們逛了一圈公園,現在要請你們自己去公園里玩逛一圈?!?/p>
觀察操作紙,教師逐個引導幼兒觀察公園里的場景,把在上面的圈出來。
2. 教師巡視各組幼兒的操作活動,幫助幼兒理清活動的操作規(guī)則,觀察幼兒的操作水平,因人而異適時提供指導。
引導幼兒先用嘴巴說,再動手操作。
三、交流評價。
1. 驗證幼兒的操作結果。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再看一看,說一說,加深印象。
四、延伸活動:小小理貨員
1. 出示貨架。
師:小超市明天就要開張了,可是貨物架上的貨物還沒有整理好,你們想來做理貨員嗎?”
介紹游戲:請你幫我拿一下XX上面(下面)的東西,請你幫我把這個東西放在XX的上面(下面)。
2. 活動結束后,將貨架放在區(qū)域中,幼兒區(qū)域活動時可繼續(xù)探索。
通過游戲情景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游戲重復多次,幫助幼兒理解上下關系。
請幼兒觀察公園里的事物,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幼兒獨立操作,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個別指導。
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觀察該幼兒操作的是否正確,不正確的話改正,正確的話引導幼兒用句式來表達“XX在XX的上面,XX在XX的下面”,鼓勵幼兒敢于用語言表達。
教學反思:
整節(jié)課下來,我通過自己反思和指導老師給我的意見,我總結了幾點不足的地方:1.第一環(huán)節(jié)在梳理知識點的時候,講的實在太多,因為第一遍講下來的時候,絕大部分幼兒都能夠比較順利地說出句式:小貓在哪里?小貓在凳子的上面。然后第二遍請個別不積極、反應比較慢的幼兒再來強調一下其實就可以了,說的太多反倒把幼兒搞混了,也使很多幼兒失去了原有的興趣;2.老師沒有示范操作,導致幼兒操作的時候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表現得非常茫然;3.在幼兒激動的時候,我應該采取一些措施使他們安靜下來,我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了音量,可能導致幼兒更加激動,這是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需要注意的。體會、反思,我覺得作為青年教師一定要會反思,只有學會了反思你才能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有所進步。
26、小班教案《搬凳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搬、擺小椅子的方法,會一個挨著一個擺。
2、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重點難點
讓幼兒從小就有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人手一個、大灰狼的頭飾一個。兔跳的音樂、大灰狼的音樂。
2、場景布置:散放在活動室中的小椅子。
3、教會幼兒說兒歌《搬椅子》。
活動過程:
一、 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子,跳進活動室。
師:“兔寶寶們在外面玩累了,和媽媽一起回家吧!”師生共同學小兔子跳進活動室,發(fā)現散放在地上、桌邊的小椅子。兔媽媽:“哎呀,我們的家怎么這么的亂,小椅子怎么到處亂跑呀?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把椅子擺好。
二、幼兒一邊念兒歌《搬椅子》,教師根據兒歌內容,引導幼兒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三、引導幼兒把椅子排成同字形,幼兒在中間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戲。
我們用椅子來擺個家,好嗎?來,和兔媽媽一起搭我們的新家。
兔寶寶們擺得真整齊,一定很累了,我們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戲吧!請林老師來當大灰狼,待會大灰狼出來的時候,小兔子們要趕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游戲兩遍。
四、請幼兒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天黑了,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媽媽了,小兔子快把它送回家
吧。記住怎么搬椅子了嗎?
五、小結:
兔寶寶們都學會了搬擺小椅子,長了本領,媽媽真高興。以后,記得要用我們學會的新本領來送小椅子回家,好嗎?
附兒歌《搬椅子》
小椅子,我會搬,兩手抓住放胸前。
一個挨著一個放,整整齊齊真好看。
教學反思
因為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因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游戲的情景之中,興趣很高,在游戲中學會了搬、擺椅子的方法。這個活動結束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搬椅子的方法。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是學本領,而是玩游戲。以后設計教學活動內容時,要多思考,多找些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使他們樂意參與,并愿意在游戲中學會的活動。
27、小班教案《餅干樂園》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比比、分分、嘗嘗等過程中發(fā)現餅干的不同(大小、形狀、顏色、口味等),進一步提高觀察、比較和分類的能力。
2.能用簡單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四種餅干。
2.小飯盒人手兩個(單格和雙格)。
3.小餅干夾。
活動過程:
一、回憶吃餅干的經驗。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餅干嗎?那你吃過什么樣的餅干?給我們介紹一下。(引導幼兒具體介紹自己吃過的餅干)
幼:我吃過圓形的餅干;我吃過三角形的餅干;我吃過小魚一樣的餅干……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吃過很多的餅干,這些餅干都不一樣,有大的,小的;有方形的,圓形的;還有的是有夾心的,有的是沒有夾心的……
二、感知餅干的特征——找朋友。
1.選選自己最喜歡的餅干。
師:今天小一班的小朋友們也做了四種餅干送給我們,等會兒請小朋友們都去看一看,選一選,記住每個小朋友只能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餅干,用夾子夾好讓它住進自己的家里,再回到座位上來。記住,夾幾塊?(一塊)好了,請去吧!(幼兒自主選取餅干,老師幫忙。)
2.說說自己最喜歡的餅干。
師:回到座位的小朋友可以和邊上小朋友說說你選了什么樣的餅干?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或者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現在請你的餅干朋友舒舒服服地呆在家里,我們來介紹一下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說?(幼兒介紹自己選的餅干,老師引導、補充)
如:我的餅干是圓圓的,上面還有一個個小洞洞;我的餅干是黑色的,方方的;我的餅干上還有字呢……
(1)根據形狀分類。
師:小朋友看得真仔細,把餅干上好多秘密都發(fā)現了,我剛才啊好像聽到你們說有的餅干是方形的,有的餅干是圓形的,那哪些寶寶找的餅干是方形的,把你們的餅干舉起來給我們看看,旁邊的小朋友看看,他們的餅干是不是方形的啊?方形餅干和方形餅干是好朋友呢,好朋友來碰一碰,我們都是方形的好朋友。
師:哎呀呀,哎呀呀,我的餅干不高興了,我是圓形的,那我有沒有好朋友呢?誰跟我的餅干是好朋友?來!我們圓形的餅干朋友也來碰一碰!我們都是好朋友。
(2)根據大小分類。
師:呀!我們有個小朋友還發(fā)現了餅干朋友的秘密,讓他來說說看。
幼:有的餅干大,有的餅干小。
師:我聽清楚了,他在說餅干的大小,大餅干和大餅干是好朋友,小餅干和小餅干是好朋友。那我的餅干是大的是小的呢?哦,那和我一樣的大餅干朋友在哪里?我們是好朋友,來碰一碰。小餅干朋友們等急啦是不是?那小小餅干朋友們也碰一碰。
(3)根據有無字母分類。
師:那你們還能發(fā)現餅干有什么秘密嗎?
幼:我的餅干上有字母。
師:哦,真不錯,有字母的餅干和有字母的餅干是好朋友,沒有字母的餅干和沒有字母的餅干是好朋友。那看看我的餅干有字母嗎?(有字母)那我的餅干朋友在哪里?我們一起來碰一碰!那沒有字母的小朋友也來碰一碰,做好朋友。
(4)根據有無夾心分類。
師:哇,他真厲害,他發(fā)現有夾心的餅干和有夾心的餅干也可以做好朋友,那有夾心的餅干碰一碰,做好朋友。我是沒有夾心的餅干,我的好朋友哪里?我們一起來碰一碰。
教師小結:我們剛才呀幫餅干找了好多好朋友,顏色一樣的餅干是好朋友,形狀一樣的餅干是好朋友,大小一樣的餅干是好朋友,有夾心的餅干是好朋友,沒夾心的餅干也是好朋友。哇!餅干有這么的好朋友啊!我還想幫它們來找找好朋友,你們幫它們找嗎?
三、根據特征分類——餅干朋友搬新家。
1.準備玩游戲。
師:我們準備了四種餅干,那現在我們的盒子里有幾種?(一種)那等一會兒,我們都去把其它三種餅干找出來,請它們住到我們的家里,好不好?好了,我們去吧,看看你缺了哪幾種?要找四種不同的餅干哦!(幼兒選取其余三種餅干,老師幫忙。)
師:我們好朋友互相檢查一下,是不是四種不同的餅干呀?
2.餅干朋友搬新家。
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哦,餅干朋友們要搬新家啦!瞧!中間的是餅干朋友的新家,請你先把一個新家搬過來,放在面前,然后請你看看新家里有幾個房間?(2 個)我們要請這個家里里的餅干搬家了,聽清楚怎么搬?請你幫它們找到好朋友碰一碰,然后再搬到新家的一個房間里去,好不好?那開始吧!(幼兒操作,老師巡視指導)搬好的小朋友跟旁邊的人說說你是怎樣幫餅干找好朋友搬家的?
3.說說搬新家的方法。
師:那我的餅干還沒有分家,你們一起來幫幫我!誰來用他的方法幫我的餅干分家家?你是怎么分的?(引導幼兒說說分家家的方法)
教師小結:我知道了,四種餅干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分家家,那餅干,餅干,不要著急,等等我再來幫你們找新朋友重新分家家。
四、活動延伸:吃餅干。
師:哎呀呀,我們說了這么久是不是有點餓了啊?我們來嘗嘗餅干的味道好嗎?小手幫忙接接好,別讓餅干屑掉地上。好吃嘛?你的餅干是什么味道的?(有甜的,有咸的)那我發(fā)現了,甜甜餅干和甜甜餅干是好朋友,咸咸餅干和咸咸餅干是好朋友。(引導幼兒還可以用味道分類)
師:那我們的客人老師和外面等我們的爸爸媽媽肯定也餓了,我們把餅干拿過去和他們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根據教材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在想大小對于小班幼兒應該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不同的游戲來反復認識大小,并分類。通過實際操作我發(fā)現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
28、小班教案《小兔樂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能細致、有序地觀察畫面,了解故事內容。
2. 樂意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愿意關心幫助他人,體驗分享的快樂。
4. 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5. 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放錄音)
師:“咦,誰在拔蘿卜呢?”
二、講述第一段,懂得人多力量大
1.教師講述,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出示圖(1)
師:“哦,原來是小兔樂樂,看,它怎樣拔蘿卜的?”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后說出用力、使勁、流汗等。
師:“樂樂一個人拔得滿頭大汗,蘿卜還是沒有拔出來,怎們辦呢?”
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辦法
師:“小朋友真不錯,都愿意幫助樂樂,來,我們一起幫助他?!?/p>
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師幼一起做拔蘿卜的動作:“拉住蘿卜葉一起用力哦,嘿喲嘿喲用力拔,嘿喲嘿喲,大蘿卜拔出來了!”
2.引導幼兒說出“人多力量大”
師:“樂樂一個人拔蘿卜,沒拔動,大家一起用力蘿卜就拔出來了,這說明什么呀?”
三、講述中間部分,體驗分享的快樂。
師:“樂樂扛著蘿卜高高興興回家了,路上會遇到誰呢?“
讓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猜測。
師:“我們來看看究竟遇到了誰?”
出示圖(2)
師:“對了,是樂樂的好朋友菲菲。猜一猜,樂樂會對菲菲說什么呢?”
幼兒自由猜測后,情景表演:好朋友之間的對話。
師:“我們來看看小朋友猜得對不對”。
出示圖(3)
師:“哦,原來樂樂請好朋友菲菲一起吃蘿卜呢!看,兩個好朋友的表情怎么樣?”
引導仔細幼兒觀察小兔的表情,說出快樂、開心、高興等
師總結:“樂樂和菲菲一起坐在草地上吃蘿卜,多開心呀!我們有了好東西就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講述最后一段,知道遇事要多動腦。
師:“天氣發(fā)生了變化,你們發(fā)現了嗎?”
讓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快下雨了!
師:“轟隆隆轟隆隆,打雷了,快下雨了。小兔樂樂和菲菲還在草地上吃蘿卜呢。這可怎么辦呀?”
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了這么多辦法,讓我們來看看樂樂和菲菲是怎么做的?”
出示圖(4)
幼兒觀察后集體回答
教師小結:“樂樂和菲菲把吃剩下的蘿卜變成了一把漂亮的蘿卜傘!這樣就淋不到雨了!”
師:“小朋友,我們也來做一把傘,先一個人做,然后兩個人合作!”
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讓幼兒體驗躲雨的樂趣。
五、完整欣賞,鞏固閱讀順序。
1.鞏固認識圖上的標記,知道一個圓點代表第一幅圖。
師:“今天我們講了個小兔樂樂的故事,以前我們看圖書都學會了有序地觀察,誰來告訴大家哪個是第一幅圖?”
請個別幼兒上來指圖
師:“你怎么知道的?”
師:“對,我們圖書的角落里都有頁碼或者圓點標記,我們看書的時候要一頁一頁按順序看!小朋友,你們記住了嗎?”
2.聽錄音,要求幼兒安靜傾聽。
師:“你們喜歡樂樂和菲菲嗎?為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樂樂懂得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難會一起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真棒!我們小朋友也要向他們學習哦!”
活動反思:
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將重點放在調動小班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上,使幼兒學會有序觀察畫面。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閱讀觀察秩序化:我通過圓點標記的輔助方式讓幼兒能輕松地了解閱讀順序,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邊聽錄音邊觀察圖片。這與幼兒平時的閱讀經驗相互聯系,我們研究的課題是《文學活動中秩序感的養(yǎng)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得到了體現。
2.閱讀過程互動化:在這個活動中,我設計了多種途徑和方法的師幼互動,如在活動開始時的“拔蘿卜”游戲,能讓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中的角色扮演,能讓幼兒在體驗游戲樂趣的同時,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思考、敏銳地觀察和發(fā)現。在如“躲雨”環(huán)節(jié)中很多問題都是開放性的,為我在活動中關注和回應每個幼兒提供了機會。
3.滲透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班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逐漸走出自我中心,愿意去關心和幫助他人對小班幼兒很重要,因此,在各個活動細節(jié)中我讓幼兒知道“人多力量大”,與同伴分享,遇事多動腦等等。本次閱讀活動中,我除了關注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閱讀技能的獲得,還設計了“幫助小兔樂樂拔蘿卜”的游戲情節(jié),將關愛他人的情感教育滲透其中。
活動評析:
本次活動目標明確,緊扣小班閱讀中以“體驗”為中心的特點,采用了動作和圖片提示的有效教學策略,在體驗中對話,在對話中體驗。讓幼兒始終處于快樂學習的狀態(tài)。
在啟而不發(fā)的情況下,教師靈活運用直接告知的策略,對于缺乏相關經驗的小班幼兒來說,既是一種很有實效的方法,也是幫助幼兒積累經驗的過程。
整個活動以情感教育為主線,執(zhí)教者教態(tài)自然,富有激情,形成了積極的師幼互動。活動過程組織有序,層次清晰,猜想→觀察→表演→聆聽,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者充分挖掘了教材所蘊含的意義,讓孩子們領悟到:幫助別人,與人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遇到困難,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它。
29、小班教案《起床咯》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演示圖片,感知5的數量,正確講述象聲詞。
2、理解故事,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樂意表達自己喜歡的情節(jié)和畫面。
3、體驗小動物間美好和諧的情感。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大樹背景、操作圖片(5個鳥窩、5只烏鴉、5只小豬)。
2、體操圈5個、5張小椅子。
3、輕音樂:雨的印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寶寶們每天早上是誰喊你起床的?對你說了些什么?
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故事。叫《起床啦》。
二、觀看演示圖片,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閱讀畫面內容。
師:小朋友看一看,這張圖片上你看到了誰?(小豬)有幾只小豬?(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
師:你還看見誰了?(烏鴉)有幾只烏鴉?(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烏鴉住在哪里?(鳥窩里)樹梢上有幾只鳥窩?(5只,引導幼兒手口一致數一數)
師:老師把小朋友看見的圖片連成了一段好聽的話。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兩節(jié)。
師:5只小豬還在睡覺,我們請烏鴉把它叫醒吧。(操作圖片:烏鴉從樹上飛下來落在小豬的屁股上,篤篤篤)
師:烏鴉是怎么叫小豬起床的?烏鴉用嘴啄小豬的屁股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引導幼兒說出象聲詞“篤”)
師:我們一起來學烏鴉啄小豬的屁股吧。小豬有沒有被烏鴉叫醒
師:小豬還沒有醒過來,烏鴉會對著它的大耳朵說一句什么好聽的話?(幼兒想象后回答)
師:我們一起和烏鴉把小豬叫醒吧。(引導幼兒學說:起床啦,起床啦,太陽曬到屁股啦。)
師:骨碌、骨碌、骨碌、骨碌、骨碌,5只小豬翻個身,醒來了。(操作圖片)
師:小豬翻身起床的時候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引導幼兒學說象聲詞“骨碌”,并與小豬的個數相匹配)
師:小豬醒過來了,會對烏鴉說什么?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感知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
師:這真是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看著圖片再來聽一遍吧。
四、故事表演《起床啦》。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故事里5只有趣的烏鴉和小豬呢?
1、個別表演。
教師出示5個體操圈當鳥窩,請5名幼兒扮演烏鴉、5名幼兒扮演小豬,教師和其余的幼兒講述故事。
2、集體表演。
教師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分成烏鴉組和小豬組,再次表演故事,并鼓勵烏鴉和小豬大聲地講述故事中的語言。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比較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征,也比較符合我們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好多孩子都懶床,早上爬不起,被爸爸媽媽叫醒了還要和大人鬧脾氣,因此我想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們像小豬一樣,愉快的接受別人早上來叫醒你。
活動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我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提問引入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悅的語言環(huán)境,很好地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激情。第二環(huán)節(jié),充分挖掘教具的可操作性,通過清晰形象地演示教具,幫助幼兒正確感知5的數量。講述相關的象聲詞,雙面小豬的設計,很形象生動的理解和學習“骨碌”,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了故事的情節(jié),解決了活動的重點。第三環(huán)節(jié)老師完整的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全部情節(jié),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故事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最后,根據小班幼兒愛游戲的特點,采用分組扮演角色的方法,將幼兒分成烏鴉組和小豬組,幼兒通過邊講述邊表演,既提高了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充分滿足了幼兒的自我表現欲望,使活動靜中有動,使幼兒在動中有發(fā)展,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教育理念。
但是,整個活動下來發(fā)現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目標的制定上光學習象聲詞,語言方面的要求太低了些,把學習對話也作為一個要求放入目標,會顯得很合理豐富。在象聲詞的練習方面還不夠,應讓孩子多練一練,動一動,學一學,為有趣的表演做準備。
30、小班教案《布袋變變變》含反思
活動目的:
1、發(fā)展幼兒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提高幼兒的下肢力量及有氧耐力。
2、培養(yǎng)幼兒自我調節(jié)和不怕困難的品質。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小布袋人手一個、椅子若干、塑料圈若干、樹林圖片若干、一條小溪、“小橋”一座。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來過這里嗎?喜歡這里嗎?今天,我們在這個美麗的教師里,跟老師一起玩,你愿意嗎?
(二)玩小布袋
1、師:請你向后轉,看到了什么啊?想要跟它玩嗎?那就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布袋吧。
2、師:先把小布袋打開,變成一張小床,我們躺在上面睡覺,肚子朝天。
師:躺好了我們要開始睡覺了,閉住眼睛。你睡著了嗎?我們一起做個夢吧。
在夢里,把兩只手舉起來, 在夢里, 把兩只腳舉起來, 我們翻身,趴著睡覺
一只手抓另一只腳
用兩只手同時抓兩只腳
用一只手摸鼻子,一只腳摸鼻子, 再來一次
用一只手摸耳朵,一只腳摸耳朵;
(三)小袋鼠跳跳跳
1、師:現在我們夢醒了。從小船上站起來,繞著小船走一走,倒著走一走。
2、師:現在請你跳到小船上面,再跳下來;
找一張別人的小船跳上去;
小兔子找一張別人的小船跳上去;
小烏龜找一張別人的小船跳上去;
兩個人找一張小船跳上去:
兩個小朋友面對面,
肚子貼肚子,
背靠背,
屁股貼屁股,
兩個鼻子碰在一起,
兩個耳朵挨在一起。
3、進入主題“跳”
師:現在,請大家自己找一個小布袋,把它拿起來,變成褲子穿起來。(穿褲子的訣竅是:一定要把褲子往上拉,褲子掉下去就摔倒了,使勁往上拉)。
小袋鼠們往這邊跳,(要安全的,不要摔倒,不要笑,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用呼吸來幫助你)。
再往這邊跳;
試著橫著跳;
找一只你喜歡喜歡的袋鼠碰一碰。
4、一起探險去!
師:小朋友這么勇敢,愿意跟老師一起去“探險”嗎?
@1、現在請你排成一列,一個一個出發(fā),我們探險去。(跳到椅子這,繞過椅子,再跳到隊伍的后面)。
@2、在剛才探險的路上很幸運,你看遠方,又遇到什么什么困難了?(我們需要跳過小河,繞過樹林,跨越樹樁)
@3、你們真厲害。但是剛剛沒有遇到鱷魚,那你先找找。上面有沒有?下面呢?那邊呢?那現在呢?(是老師啊)。
師:這條鱷魚三天沒有吃飯了,肚子很餓,你們要從鱷魚的身上跳過去,不能踩到鱷魚,要不它就把你吃了。
(四)小布袋變魔術
最后,把你的布袋放到地上,讓你們變個魔術。(變魔術有動作,繞著它走一走,一邊走一邊念咒語:變變變!)
停!吸氣,對著小布袋吹一口氣。重復幾次,變啦, 由高個子變成矮個子。
重復以上動作,把整理好的小布袋放到前面擺好。
(五)結束語
今天,我們玩的這個叫小布袋。用布做的袋子,好玩嗎?我們可以用它玩更多的其它的好玩的。今天開心嗎?我們先休息一會,再來接著玩。
反思:
在教學方法上,我改變以往只強調灌輸知識的方法,而是一次又一地啟發(fā)、引導,并根據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創(chuàng)設教育環(huán)境,讓幼兒在理解和熟悉“蠶的變化”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實踐,外交部設活躍和諧的氛圍,使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發(fā)揮。在活動過程中強調充分發(fā)揮每個幼兒的潛能,力求“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fā)展”和“使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得到全面發(fā)展?!?/p>
在本次游戲活動中,對于膽小的孩子來說有些難度,他們不敢嘗試,怕摔倒,沒有積極的參與活動,相對大部分幼兒來說,還是表現的不錯的,積極的參與游戲,在游戲中活得喜悅,很是興奮!
31、小班教案《喊媽媽》含反思
活動目標
教育幼兒在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知道用“喊叫”(如喊叫親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來求助。
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重點難點
讓幼兒在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懂得勇敢地大聲呼救。
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每人一只,兔媽媽、大灰狼頭飾各一只。
活動過程
一、游戲:
主班教師扮兔媽媽,配班教師扮大灰狼,小朋友扮小白兔,分別戴上頭飾。教師邊講解邊教會幼兒按以下情節(jié)開展游戲。
兔媽媽帶領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采了滿滿一大筐。小兔們渴了,兔媽媽讓小兔休息一會兒,自己去找水。大灰狼出現了,小兔“驚慌”萬分,有的哭,有的躲……這時一只小兔(開始由老師替代)大聲喊:“媽媽 快來!來人哪!救命呀!”媽媽及時趕到,趕走了大灰狼。
二、提問:
“小朋友,你們遇到有危險的事會喊叫嗎?你是怎么喊叫的?”
(此游戲可重復玩,讓幼兒練習呼喊的內容。)
三、總結:
“媽媽”表揚在緊急情況下會喊叫媽媽的小兔。教育幼兒遇到緊急情況或危險時要喊叫“來人哪”、“救命”、“媽媽快來”。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運用情境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情境游戲對于幼兒來講是一件比較感興趣的事情。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非常的活躍,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在大灰狼的出現下會勇敢地喊叫媽媽。教育幼兒遇到緊急情況或危險時要喊叫“來人哪”、“救命”、“媽媽快來”,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2、小班教案《水果舞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幾種常見水果的特征。
2、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并樂于和同伴、老師進行交流。
3、了解水果的一些吃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準備
1、水果若干散放在四周,水果拼盤若干份,干凈濕手帕若干塊。
2、請柬一個,舞會音樂
過程:
1、引起興趣,開火車到水果王國去參加水果舞會。
師:(出示請柬)今天老師收到郵遞員叔叔送來的一份請柬,原來是水果王國要開水果舞會,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參加,你們想不想去?那我們乘上火車出發(fā)吧!
2、找水果
師:水果王國到了!看,水果寶寶們都出來歡迎我們了,有哪些水果寶寶呀,(出示圖)誰來告訴老師。(指名回答)
你們想不想和水果寶寶做朋友呀!
請小朋友找一個水果做你的朋友吧!(幼兒去找水果寶寶)
請小朋友帶著你的水果寶寶一起坐到你的座位上來吧。
3、認識水果、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1)、說名稱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看自己手中的水果寶寶,你能把它的名字告訴大家嗎?
幼:我手里的水果寶寶是香蕉。
我手里的水果寶寶是蘋果。(香蕉、蘋果、梨、橘子)
(2)看顏色
師:呀,你們的水果寶寶今天可真漂亮,它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
幼:我的水果寶寶穿的是一件黃衣服。
我的水果寶寶穿的是一件紅衣服。(綠衣服、橘色衣服)
(3)說形狀
師:你的水果寶寶長的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幼:我的香蕉水果寶寶像小船、像月牙、小橋、眉毛等。
我的蘋果水果寶寶是圓圓的、胖胖的像燈籠等。
(4)摸摸
師:現在請你摸一摸、親一親水果寶寶,告訴老師有什么感覺。
幼:我的水果寶寶皮膚很光滑。
我的水果寶寶皮膚毛毛的。
(硬硬的、有點軟軟的)
師小結:水果寶寶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們穿的衣服都不一樣,它們長的也不一樣,有的長、有的圓、有的扁,摸上去有的硬、有的軟、有的粗粗的、毛毛的。它們的味道一樣嗎?你們想不想嘗一嘗。(想)
4:了解水果的一些吃法
師:這個香蕉怎么吃呢?你有沒有吃過,誰來告訴老師?
幼:把外面的皮剝掉,吃里面的肉,吃起來又香又甜。
師:誰來告訴我這個蘋果怎么吃呢?
幼:先用水洗一洗,再用小刀把皮削掉,就可以吃了。(它的味道有香有甜,而且脆脆的)
師:那桔子怎么吃呢?
幼:把皮剝掉,吃一囊一囊的肉,把仔吐出來。等
5:品嘗水果
(1) 舞會開始了,跟著音樂跳舞
(2) 品嘗水果,請幼兒認一認盤中的水果
活動反思: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水果王國的國王請小朋友去參加舞會導入活動,幼兒的興趣都非常高,開著小火車去認識水果寶寶,跟水果寶寶做好朋友,就是在認識水果的時候,我只讓幼兒摸一摸自己的水果寶寶,而沒有讓幼兒交換水果寶寶,去摸摸其他水果寶寶,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因為音樂沒有關掉,幼兒很興奮,一邊跳舞一邊吃水果,這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教師可以關閉音樂,引導幼兒安靜下來,再分享水果。
33、小班教案《扣鈕扣》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知道衣服上有衣領、衣袖、扣扣眼和拉鏈。
2、 學習穿衣服和扣扣子的方法。
3、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扣扣子的方法;難點:強調扣紐扣的時候要先將衣服放整齊,才不會導致扣錯。
活動準備
收集各類衣物,如:學生制服、禮服、醫(yī)生制服、娃娃衣服等等。
活動過程
1、老師穿一套平時不穿的衣服,如醫(yī)生制服,問幼兒;有誰知道老師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
2、拿出收集的衣服請幼兒猜猜這樣的衣服是誰穿的?好不好看?喜歡嗎?
3、問幼兒會不會自己穿衣服?并教給幼兒扣扣子、拉拉鏈的方法:扣扣子時扣子和扣眼要一一對齊好后,再從上往下扣好,拉拉鏈時,先將拉鏈頭套好并握住,再將拉鏈往上拉。
4、讓幼兒動手試試:自己穿衣服,自己扣扣子、拉拉鏈。
5、請幼兒嘗試:幫助對方穿衣服、扣扣子、拉拉鏈。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都很樂意自己動手學習扣紐扣,大部分的幼兒都能完成任務,目標基本達到。以下是我的反思的幾點不足:1、教師對個別幼兒關注不夠。
2、教師提要求的時候,應該重點強調扣紐扣的時候要先將衣服放整齊,才不會導致個別幼兒扣錯。
通過自理活動的開展,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了快樂,同時幼兒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體現了玩中學。
34、小班教案《蝴蝶舞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能正確感知物體的不同特征,并進行探索分類。
2. 能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分類標準。
3. 能夠積極探索,體驗活動的樂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能正確感知物體的不同特征,并進行探索分類。
能用語言清晰地表述出分類標準。
【活動準備】
1.大小、顏色、斑紋不同的蝴蝶卡片, 人手一份。
2.輕音樂《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扮演蝴蝶進入教室,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佩帶蝴蝶卡片結伴跳舞。
(二)投放材料,幼兒探索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蝴蝶的不同特征。
2.幼兒自主操作、分類。
3.教師觀察指導。
(三)表述分類標準,相互交流經驗。
1.幼兒介紹自己的分類標準。
2.同伴交流、學習。
3.師幼小結:大小 顏色 斑紋。
(四)遷移經驗,啟發(fā)幼兒根據特征結伴。
三、結束部分:
師幼隨音樂參加舞會,自由起舞。
活動反思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科學活動《蝴蝶舞會》,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讓幼兒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探究活動,選擇方法時很重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年齡特點,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chuàng)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再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三)操作法屬于學法,是幼兒喜歡的形式,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材料充分表現出來,幼兒在嘗試活動中,利用所提供的材料,按物體特征進行分類,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四)觀察法――通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與材料的觀察、分析,提高幼兒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五)還有一個學法是語言表達法。語言表達是最為直接的一種學習方法,語言表達是幼兒進行活動最樂于接受的,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形式,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探索方法的部分、同伴交流的部分,都屬于語言表達法。我想他們也會盡情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可能偶爾還會向教師提出一些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部分,希望各位老師能解答我的疑惑,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將積極改正不足,謝謝各位老師!
35、小班主題教案《顏色》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快思.教案網出處!
3.初步讓幼兒在探索中懂得顏色混在一起可以變成另外的一種顏色。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與實驗,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紅、黃、藍顏料、棉簽若干、圖畫紙
活動過程:
教師變魔術,幼兒觀察。
小朋友,地板放著什么?都有很什么顏色?
今天,老師要當個小小魔術師,便魔術給你們看,好不好?
幼兒動手感知顏色混在一起可以變成另外的一種顏色。
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
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
活動要求
把顏料涂在紙上,不能涂在衣服或者墻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為小班第一學期的孩子設計的,根據3歲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了適宜其學習與發(fā)展水平的教學目標。以“去小兔家玩”為線索,貫穿活動的始終,自然契入了音樂、語言、社會等領域,教師始終是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給孩子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氛圍,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輕松、自然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幼兒的表現:
在“認識顏色”時,全體幼兒都能興趣極濃跟隨教師“去小兔家”認識紅紅和黃黃。
在“找顏色”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是個別幼兒在圖上指,因此少數幼兒在座位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的情況。(究其原因,教師沒有用語言或肢體動作緊緊抓住幼兒的興趣點)
在“送蘿卜”的環(huán)節(jié)中,個別幼兒有出錯的現象。(幼兒發(fā)展水平的個體差異)
36、小班數學教案《按量歸類》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把相同數量的實物卡歸放在一起。
2、讓幼兒練習有規(guī)律的交替排列實物。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表格
活動過程:
一、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1、將水果教具貼在果樹上,引出故事情景:
師:小朋友你們看,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它種的水果都熟了,就請小兔、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一起到他的果園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小猴家的果園里都有些什么水果?(梨、蘋果、桔子等水果)
2、引導幼兒點出各種果樹上的水果,說出各水果的總數,并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師:哎呀!果園里有這么多的水果,那你能告訴我,果園的梨樹上有幾個梨子?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個桔子等?
3、師:小猴今天請了很多的客人,那小猴都請了哪些客人?出示小動物,(一起數)有這么多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每種小動物來了幾只嗎?[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提問:如:小兔有幾只?(小兔1只、小貓2只、小狗3只、小雞4只、小鴨5只),請幼兒點數小動物,說出總數,并用數字表示出來。
小結:嗯!小朋友們都數的很對。
二、按量歸類
1、今天來了這么多的客人,小猴有點忙不過來了,它想請你們幫幫忙,一起來招待客人,給動物們送水果,好嗎?(啟發(fā)幼兒按數字分水果,在小動物下面1對1地粘貼1個水果。)
2、師:你們看,這里有幾只小雞?(4只)。那誰知道要給四只小雞送幾個水果嗎?請小朋友找一找,什么水果和小雞的數量一樣也是(引導幼兒尋找與4只小雞一樣多的水果并點數驗證。)小結:對了,他們的數量都是4,所以我們就把數量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而且要邊放邊說:4只小雞和4個橘子放在一起。(老師示范)。
3、師:誰知道小鴨子吃什么水果呢?你來找一找,把水果送給它吃,好嗎?
師:小朋友真棒!但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有吃到水果,誰能把水果送給它們,你想先送給誰呢?(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他幼兒驗證。)
4、師:他放得對嗎?說說誰和誰放在一起,為什么把他們放在一起?(引導幼兒大膽的表述)。
三、幼兒操作
1、師:小動物們吃了小猴果園里的水果,都很開心,天快黑了,小動物們想要回家了,它們都住在動物王國里,動物王國里的房子呀!它們的門牌號是用點點來表示的。(老師展示房子,并認出與1-5相對應的點點數),第一組:小朋友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這只小兔是單獨的一只,我們呀就要把她送到門牌號是一的房子里。(做示范,將這只蝴蝶插擺在門牌號為一的房子里)
2、第二組:這組游戲和剛做的游戲時一樣的,給小動物找水果的時候,小朋友首先要看看卡片上有什么動物,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只,再找找什么水果的數量和它的數量是一樣多的,最后把它們放在同一個格子里。而且要邊放邊說:把幾的什么和幾的什么放在一起。
3、第三組:我這里還有一些圖片,圖片上印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要去旅行,請小朋友先數數有幾個小動物,有幾輛交通工具,把相同的數量用線連起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評價幼兒操作情況,六、結束活動。
讓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收拾整理操作材料。小朋友,我們一起去外面玩吧,和老師說再見。
教學反思:
在設計教案的時候,考慮到要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因此,在為孩子準備操作材料的時候,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分發(fā)了作業(yè)紙,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這個教學活動還存在一些問題。
37、小班教案《按顏色歸類》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并能按物體的紅、黃、綠顏色分類。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歸類能力。
3、樂意并愉快地參與數學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卡片小豬各一只,卡片房子各一座。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頭飾和卡紙做的馬甲各兩個。
3、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大三角形和盒子各一個,小三角形各20個。
4、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手指游戲《剪刀、石頭、布》。
二、談話激趣:今天,老師要為小二班的小朋友介紹三位新朋友,它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三、鞏固復習紅、黃、綠三種顏色,并學習分類。
1、貼出紅、黃、綠三只卡片小豬,引導幼兒說出小豬的顏色并為三只小豬取名:小紅豬、小黃豬、小綠豬。
2、貼出紅、黃、綠三座卡片房子,請幼兒說出房子的顏色。
談話:三只小豬各蓋了一座房子,現在三只小豬要回家了。小紅豬回到了自己的小紅房子里(教師邊說邊將小紅豬貼到小紅房子里)因為小紅豬是紅色的,所以它的房子也是紅色的。
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小黃豬的家是什么顏色的房子?小綠豬呢?
3、請兩名幼兒將小黃豬放進小房子里,將小綠豬放進小綠房子里,并引導幼兒講明理由。
4、點題:小朋友們真棒,知道將相同顏色的物體放在一起,這就是按顏色分類。(教師板書課題)
四、游戲“顏色找家”。
1、利用手偶游戲“小老頭”將紅、黃、綠三種顏色的6個物體頭飾分別發(fā)給6個幼兒。并請幼兒說出頭飾的名稱及顏色。
2、出示紅、黃、綠三個大圈,請幼兒依次說出每個圈的顏色。
教師明確游戲規(guī)則:這三個大圈是6個頭飾的家,你的頭飾是什么顏色你就鉆進相同顏色的圈里,請帶頭飾的6個寶寶把你的頭飾送回家吧。
3、6個幼兒按要求鉆圈,鉆錯的,集體訂正。
五、游戲“找朋友”。
1、出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6個卡紙馬甲,請幼兒分別說出馬甲的顏色。
2、先請3名幼兒上前分別穿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馬甲,再請3名幼兒也分別穿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馬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穿相同顏色馬甲的兩個小朋友是好朋友,現在,請臺上的3位小朋友找一找你的好朋友在哪?把他牽到前面來,和他手拉手站在一起。
4、教師和其他幼兒同唱歌曲《找朋友》,臺上的3個幼兒找朋友。
5、活動評價
六、游戲“三角形找媽媽”。
1、談話:有一群三角形寶寶找不著媽媽了,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一找媽媽吧!
2、給每個幼兒發(fā)一個小三角形,請幼兒和同伴說一說自己三角形的顏色。
3、教師出示紅色的大三角形,扮演媽媽呼喚紅三角形寶寶回家,請拿紅色小三角形的幼兒將其放進紅色的盒子里。教師拿著紅色大三角形巡視,指導幼兒分類。
4、用同樣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黃色、綠色的分類游戲。
七、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主要通過游戲的形式展開活動,活動中,我借用了卡通圖片、頭飾等輔助教具,極大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顒又?,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游戲貫穿始終,并引導幼兒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游戲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非常寬松而愉悅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看看、玩玩、學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辨別紅、黃、綠三種顏色,并進行分類,形成了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氛圍。有力的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充分體驗到了數學活動的快樂。
38、小班教案《顏色變變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色,并根據色彩標記匹配相應的瓶子。
2、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重難點:
認識紅、黃、藍三種基本的顏色并能說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黃藍的。
感知紅、黃、藍兩兩不同組合后會變出橙、綠、紫三種不同的顏色。
活動準備:
1、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在瓶蓋里面分別涂有紅黃藍顏料。
2、紅黃藍顏色標記分別固定在塑料筐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游戲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哇,是什么呀?我們來看看,瓶子里有什么?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師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寶寶是透明的。水寶寶要和我們玩變變變的游戲,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
(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里的顏料)
師:哇,水寶寶怎樣了?會變色呢!好玩嗎?你們想玩嗎?
二、探索激趣
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說:“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哦”。
1、請幼兒自行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老師鼓勵孩子用點力,再加加油)
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么顏色了?”
2、顏色對應
師:水寶寶要休息了,請給它找個家(與框子對應放)
三、解讀秘密
師:我們的瓶子怎么能變顏色呢?
請一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
師:這個怎么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師小結:哈哈,其實老師把一個秘密放在了瓶蓋里。這個蓋子里有什么?蓋子里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四、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老師手里有一瓶*顏色的水,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后,搖晃瓶子。
(3)教師:瓶子里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么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小班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教學反思
在活動預設時,考慮到科學領域的特點,也結合本班幼兒的情況,更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一節(jié)科學活動《顏色變變變》。這節(jié)課的目標是1、引導幼兒自主進行玩色游戲,初步感受顏色的變化。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色的樂趣。整個活動我以變魔術貫穿始終。
我安排了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以老師的小手有魔法“變魔術”的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fā)幼兒的玩色興趣,從簡單的“搖搖搖變變變”一邊搖一邊念“魔語”,充分調動幼兒的多方面感官參與活動,使幼兒興趣高昂。此環(huán)節(jié)幼兒感覺我的手真有魔法會變出黃顏色。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嘗試配色,感知體驗色的變化。以再次變魔術的方式,讓幼兒初步感知兩種顏色調配在一起就會變出另一種顏色,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欲望。老師拿出另外一個瓶口已涂上藍色顏料瓶子里有黃色顏料的瓶子又一次變,頓時變出了綠色,幼兒十分的興奮,感覺很神奇。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梳理歸納,初步了解顏色變化的秘密。
一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得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這是非常開心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但也有不足之處:最后環(huán)節(jié)沒有達到一個提升,只有讓幼兒通過用兩種顏色進行配色變色,在幼兒嘗試配色,體驗色的變化時只問了個別幼兒,沒有一起來總結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
39、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按量歸類》反思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把相同數量的實物卡歸放在一起。
2、讓幼兒練習有規(guī)律的交替排列實物。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6、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7、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PPT表格
活動過程:
一、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1、將水果教具貼在果樹上,引出故事情景:
師:小朋友你們看,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它種的水果都熟了,就請小兔、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一起到他的果園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小猴家的果園里都有些什么水果?(梨、蘋果、桔子等水果)
2、引導幼兒點出各種果樹上的水果,說出各水果的總數,并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師:哎呀!果園里有這么多的水果,那你能告訴我,果園的梨樹上有幾個梨子?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個桔子等?
3、師:小猴今天請了很多的客人,那小猴都請了哪些客人?出示小動物,(一起數)有這么多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每種小動物來了幾只嗎?提問:如:小兔有幾只?(小兔1只、小貓2只、小狗3只、小雞4只、小鴨5只),請幼兒點數小動物,說出總數,并用數字表示出來。
小結:嗯!小朋友們都數的很對。
二、按量歸類
1、今天來了這么多的客人,小猴有點忙不過來了,它想請你們幫幫忙,一起來招待客人,給動物們送水果,好嗎?(啟發(fā)幼兒按數字分水果,在小動物下面1對1地粘貼1個水果。)
2、師:你們看,這里有幾只小雞?(4只)。那誰知道要給四只小雞送幾個水果嗎?請小朋友找一找,什么水果和小雞的數量一樣也是(引導幼兒尋找與4只小雞一樣多的水果并點數驗證。)小結:對了,他們的數量都是4,所以我們就把數量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而且要邊放邊說:4只小雞和4個橘子放在一起。(老師示范)。
3、師:誰知道小鴨子吃什么水果呢?你來找一找,把水果送給它吃,好嗎?
師:小朋友真棒!但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有吃到水果,誰能把水果送給它們,你想先送給誰呢?(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他幼兒驗證。)
4、師:他放得對嗎?說說誰和誰放在一起,為什么把他們放在一起?(引導幼兒大膽的表述)。
三、幼兒操作
1、師:小動物們吃了小猴果園里的水果,都很開心,天快黑了,小動物們想要回家了,它們都住在動物王國里,動物王國里的房子呀!它們的門牌號是用點點來表示的。(老師展示房子,并認出與1-5相對應的點點數),第一組:小朋友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這只小兔是單獨的一只,我們呀就要把她送到門牌號是一的房子里。(做示范,將這只蝴蝶插擺在門牌號為一的房子里)
2、第二組:這組游戲和剛做的游戲時一樣的,給小動物找水果的時候,小朋友首先要看看卡片上有什么動物,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只,再找找什么水果的數量和它的數量是一樣多的,最后把它們放在同一個格子里。而且要邊放邊說:把幾的什么和幾的什么放在一起。
3、第三組:我這里還有一些圖片,圖片上印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要去旅行,請小朋友先數數有幾個小動物,有幾輛交通工具,把相同的數量用線連起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評價幼兒操作情況。
六、結束活動。
讓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收拾整理操作材料。小朋友,我們一起去外面玩吧,和老師說再見。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40、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按量歸類》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學習把相同數量的實物卡歸放在一起。
2、讓幼兒練習有規(guī)律的交替排列實物。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6、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7、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PPT表格
活動過程:
一、準確感知5以內的數量
1、將水果教具貼在果樹上,引出故事情景:
師:小朋友你們看,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它種的水果都熟了,就請小兔、小貓、小狗、小雞、小鴨一起到他的果園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小猴家的果園里都有些什么水果?(梨、蘋果、桔子等水果)
2、引導幼兒點出各種果樹上的水果,說出各水果的總數,并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師:哎呀!果園里有這么多的水果,那你能告訴我,果園的梨樹上有幾個梨子?蘋果樹上有幾個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個桔子等?
3、師:小猴今天請了很多的客人,那小猴都請了哪些客人?出示小動物,(一起數)有這么多的小動物,你們知道,每種小動物來了幾只嗎?提問:如:小兔有幾只?(小兔1只、小貓2只、小狗3只、小雞4只、小鴨5只),請幼兒點數小動物,說出總數,并用數字表示出來。
小結:嗯!小朋友們都數的很對。
二、按量歸類
1、今天來了這么多的客人,小猴有點忙不過來了,它想請你們幫幫忙,一起來招待客人,給動物們送水果,好嗎?(啟發(fā)幼兒按數字分水果,在小動物下面1對1地粘貼1個水果。)
2、師:你們看,這里有幾只小雞?(4只)。那誰知道要給四只小雞送幾個水果嗎?請小朋友找一找,什么水果和小雞的數量一樣也是(引導幼兒尋找與4只小雞一樣多的水果并點數驗證。)小結:對了,他們的數量都是4,所以我們就把數量相同的卡片放在一起。而且要邊放邊說:4只小雞和4個橘子放在一起。(老師示范)。
3、師:誰知道小鴨子吃什么水果呢?你來找一找,把水果送給它吃,好嗎?
師:小朋友真棒!但是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有吃到水果,誰能把水果送給它們,你想先送給誰呢?(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他幼兒驗證。)
4、師:他放得對嗎?說說誰和誰放在一起,為什么把他們放在一起?(引導幼兒大膽的表述)。
三、幼兒操作
1、師:小動物們吃了小猴果園里的水果,都很開心,天快黑了,小動物們想要回家了,它們都住在動物王國里,動物王國里的房子呀!它們的門牌號是用點點來表示的。(老師展示房子,并認出與1-5相對應的點點數),第一組:小朋友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好嗎?這只小兔是單獨的一只,我們呀就要把她送到門牌號是一的房子里。(做示范,將這只蝴蝶插擺在門牌號為一的房子里)
2、第二組:這組游戲和剛做的游戲時一樣的,給小動物找水果的時候,小朋友首先要看看卡片上有什么動物,數一數每種動物有幾只,再找找什么水果的數量和它的數量是一樣多的,最后把它們放在同一個格子里。而且要邊放邊說:把幾的什么和幾的什么放在一起。
3、第三組:我這里還有一些圖片,圖片上印了小動物,這些小動物要去旅行,請小朋友先數數有幾個小動物,有幾輛交通工具,把相同的數量用線連起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評價幼兒操作情況。
六、結束活動。
讓幼兒按照老師的要求收拾整理操作材料。小朋友,我們一起去外面玩吧,和老師說再見。
教學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 幼兒園主題教案:洋娃娃
- 幼兒園小班教案:故事阿故事
- 幼兒園教案:好聽的聲音
- 幼兒園教案:會發(fā)出聲音的玩具
- 幼兒園小班神舟七號教案,神七教案
- 幼兒童話故事主題教案:打火匣
- 幼兒園大班公開課活動《變廢為寶》說課稿
- 小班體育活動教案鉆洞洞反思
- 學前小班主題教案快樂的雨季
- 小班教案《我眼中的春天》反思
- 幼兒園體育活動《花兒開了》小班教案反思
- 小班生活教案《左腳右腳碰一碰》反思
- 小班認知說課稿一一對應反思
- 小班觀察記錄《新入園幼兒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反思
- 手抄報版面欣賞
- 玩不厭的紙類游戲
- 中班美術教案《拖色借形想象》反思
- 大班科學《我是雜技員》教案反思
- 火鍋店開業(yè)朋友圈文案38句
- 街道形象朋友圈文案38句
- 桃花節(jié)旅游形象朋友圈文案35句
- 《攻略人生》分科與男主攻略
- 4.下面右邊的三幅照片分別是在哪個位置拍的?把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