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教學反思
1、中班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教學反思
活動說明:
枯樹不會發(fā)芽,惹人討厭;綻發(fā)芽、苞、葉子的綠樹,生機勃勃,人人喜愛。故事運用樹木的這一現(xiàn)象以及人們對此的心理感受,既揭示了樹木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也暗示了擁有積極情感的重要。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情景,知道樹枝發(fā)芽才會成為一棵喜愛的綠樹。
2、感受故事中的確社會性意蘊,形成開朗樂觀的態(tài)度。
3、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7、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8號。
2、故事磁帶。
3、音樂《嫩芽長出來》
活動過程:
1、組織活動
——幼兒隨音樂《嫩芽長出來》翩翩起舞
2.智力活動
1)不發(fā)芽的小樹
——出示掛圖??纯茨男┌l(fā)芽、長葉子了,哪些不發(fā)芽、沒長葉子。(只有一棵小樹沒有發(fā)芽、長葉子)
——你喜歡發(fā)芽、長葉子的樹,還是不發(fā)芽、不長葉子的樹?(喜歡有嫩芽和綠葉的小樹)
2)不高興的小樹。
——我們來聽一聽故事《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想一想這棵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
——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
——去年,小鳥為什么在上面做窩?老奶奶為什么在樹陰下賣冰棍?風箏的線為什么會纏在樹上?
——引導幼兒認識綠樹的可愛。小鳥喜歡綠樹,所以在上面做窩安家;樹陰下涼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賣冰棍。風箏喜歡綠樹,所以飛過綠樹的上面。
——小樹不高興發(fā)芽的時候,小鳥住在哪里去了?老奶奶還到樹下來賣冰棍嗎?風箏還喜歡往這兒飛嗎?(小樹不發(fā)芽、不長樹葉,大家都不喜歡它,都不來了)
3)著急的小樹。
——傾聽故事錄音。
——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要挖掉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因為不高興發(fā)芽的樹不發(fā)芽,別人以為它已經枯死了)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聽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話怎么樣了?(嚇傻了,急得渾身發(fā)熱,急得發(fā)出了嫩芽)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最后發(fā)芽了嗎?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搔搔頭皮走了?(找不到不發(fā)芽的樹,以為自己昨天看錯了)
——人們?yōu)槭裁床幌矚g不發(fā)芽的樹?為什么喜歡發(fā)芽的樹?(樹不發(fā)芽就沒有葉子,沒有樹陰,大家就不喜歡;樹枝發(fā)了芽,就會長出葉子,變成一棵綠綠的樹,大家都喜歡綠樹)
3、能力運用
——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P20—P22。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真正改變了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體現(xiàn)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而老師則是很好地成為了幼兒學習中的組織者,支持者,及其引導者。
2、中班教案《秋天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絲瓜筋,大膽嘗試用絲瓜筋進行印畫,并通過添畫表現(xiàn)秋天美麗的樹。
2、在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合作完成一幅畫的樂趣。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涂好背景的水粉紙
2、絲瓜筋、顏料(黃,橘黃,紅)
3、老師的范畫,音樂,秋天樹的圖片,絲瓜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1、出示絲瓜筋
師:今天有個客人來和這做客,我們起來看看是誰來了?你們都認識它嗎?
師: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絲瓜筋,今天呀絲瓜筋寶寶想和我們班小朋友玩游戲,想一想可以用絲瓜筋怎么玩。
二、絲瓜筋印畫
1、老師示范印畫
師:你們想知道我是怎么和絲瓜筋玩的嗎?仔細看好咯。
2、請幼兒嘗試
師:我是怎么和絲瓜筋玩的呀?有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試一試。
3、幼兒印畫,老師指導
師:你們也想像這樣和絲瓜筋玩一玩嗎?
三、添畫秋天的樹
1、出示印畫
師:小朋友們我們邊休息,一邊來看一看剛才我們和絲瓜筋寶寶一起印的畫。
師:你覺得它像什么?
師:你們都覺得它像很多東西,現(xiàn)在我來做一個神奇的魔術師,用這一根魔術棒把它變一變,看看可以變成什么。
2、老師示范添畫樹
師:看我把它變成了什么?看這么多樹變在一起,像一片什么呀?那你覺得它是一片什么季節(jié)的樹林呢?為什么覺得會是秋天的樹林?
師:我們來看一看你覺得這些樹都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這些樹還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引導幼兒說出方向一樣,都是從下往上長的)
3、幼兒添畫
四、講評
師:請小朋友來說說看你最喜歡哪顆樹?為什么?
師:今天呀我們和絲瓜筋一起做了好玩的游戲,又當了一次小小魔術師變出了一大片秋天的樹林,現(xiàn)在我們把絲瓜筋寶寶帶回教室再來和它玩好玩的游戲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開始介紹了絲瓜筋,因為事先要求過孩子們去認識,所以當我出示絲瓜筋是還怎么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和絲瓜筋玩游戲這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先讓他們說一說是怎么和它玩,有的孩子說和它玩捉迷藏,有的孩子說和它玩游戲……都萌發(fā)出了很多天真的想法。在我示范印畫時,太緊張了,忘記了和所有的幼兒互動,只是請了個別的幼兒來試一試,導致在幼兒操作時,有些能力較差的幼兒有點無從下手。最后在幼兒添畫樹時,由于當時顏料太多,沒來得及干,導致畫樹干時顏料有些粘上去,但是總的來說,我覺得本次活動預設的目標基本達成。幼兒的興趣也很高漲,但是細節(jié)性的東西還有待于提高。
3、中班教案《夏天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用紅、黃、綠等相間的色彩,表現(xiàn)夏天樹木的特點。
2、懂得在紙上吹出多彩樹木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彩筆、畫紙、顏料等
2、夏天樹林的景色圖。
活動過程
1、圖畫欣賞
(1)出示圖畫,師生共同欣賞夏天美麗的樹木風景圖,并說一說,夏天的樹林美在什么地方。
(2)出示范畫,觀察吹畫制作的方法。
師:這幅畫畫的是什么?(樹木)
它是什么顏色的?這幅畫是怎樣畫出來的?(有綠色、黃色、粉色等)
2、指導畫法
(1)樹干
用黑色和灰顏料滴在紙的下方,然后用嘴慢慢向前吹,粗粗的樹干就會出現(xiàn)。
(2)樹枝
順著樹干生長的方向向前吹,從而吹出長短、粗細不同、各種各樣的樹枝。
(3)樹葉
用手指蘸取綠色顏料在樹枝上點畫樹葉,注意添花的位置、樹葉的形狀等
3、幼兒創(chuàng)作
引導幼兒選取合適顏色,掌握好方法,注意顏料的使用。
4、展示、欣賞作品。
小結及反思
夏天,是美麗的。幼兒通過繪畫,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增加了熱愛自然的情感。
4、中班教案《多彩的樹葉》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遷移經驗,加深幼兒對葉子形狀、顏色的認識。
2、會用多種形式來表現(xiàn)多彩的樹葉,具有初步表現(xiàn)美的能力。
3、樂于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已剪好各種樹葉形的手工紙。
2、在卡紙上貼有已經壓平的樹葉、剪刀、油畫棒、白紙。
3、在各色手工紙上畫有各種樹葉的輪廓
4、背景圖:上有三棵大樹(另有小花、小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已采集的樹葉,激發(fā)幼兒想動手制作的愿望。
師: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那這些樹葉有什么不同?(形狀和顏色),你們知道這也樹葉的媽 媽是誰嗎?(大樹)。吳老師把這些樹葉做成了相片送給了大樹媽 媽,你們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二、師邊講述邊示范制作樹葉相片的不同方法。
第一組:線描畫 在已剪好樹葉形的手工紙上用記號筆先分成幾大塊,再用不同的線條和圖形進行裝飾,
第二組:拓印畫 在已經貼好壓平的樹葉的卡紙上,覆蓋一張白紙,用油畫棒橫著在樹葉的上方來回涂。注意上下兩張紙要壓住不能動,印好后再用剪刀剪下已拓印好的樹葉。
第三組:撕貼畫 在已經畫有不同形狀樹葉的手工紙上,用食指拇指捏緊紙一上一下沿樹葉輪廓慢慢撕,。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第一組:提醒幼兒先將樹葉分成幾大塊,裝飾時,線條與圖形一定要豐富,要有規(guī)律。
第二組:拓印時,上下兩張紙不能動,要等到拓印好了才可以移動,拓印時油畫棒必須橫著涂。
第三組:撕貼時左右手必須協(xié)調,要沿著樹葉輪廓方向慢慢撕。
四、活動結束
1、展示幼兒的作品
師:把樹葉相片送到大樹媽 媽的身邊。分組進行講評。
2、和大樹媽 媽一起跳個《歡樂舞》。
師:大樹媽 媽有了那么多孩子,變得更有精神更年輕了,我們和大樹媽 媽一起跳個舞吧!。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5、中班教案《朋友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樹木是人類、動物的好朋友,了解綠化的好處。
2、教育幼兒愛護、保護樹木。
3、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環(huán)保習慣。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愛心卡片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引出課題
小朋友,今天老師收到了猴博士寄來的信和照片。信上說,最近小動物們遇到許多困難,倒底是什么困難,后來又是怎樣解決的呢?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一起來看照片。(以設置疑問的形式引出課題,萌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了幼兒上課的積極性,使他們迫切地想看到這些照片)
2、基本部分:
(1) 師:首先遇到難題的是小熊,它就住在工廠的旁邊,它在為什么事煩惱呢?
師小結:原來樹木有凈化空氣的作用。
(2)師:呀,小鹿和小豬為什么哭的這么傷心呢?
師小結:小樹、小草給小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你們看,它們吃的多香啊!
(3)師:看,小狗跑來跑去在躲什么呢?
師小結:樹木能給我們帶來蔭涼。
(4)師:風沙來了,吹的小豬和小熊眼睛也睜不開,一步也走不動了,它的危害很大,怎么樣才能治住風沙呢?
師小結:你們看,有了郁郁蔥蔥的大樹,風沙再也不能來搗亂了。
3、小結。
4、知道植樹節(jié)是3月12日
我們小朋友將會為春天和植樹節(jié)做些什么呢?
5、給我們幼兒園的樹木制**心卡片。
活動反思:
生態(tài)環(huán)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在人人呼吁環(huán)保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的當今社會,我們的小朋友卻做出了亂摘花草,隨地扔紙屑等行為,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令我對未來的環(huán)境產生重重的憂患。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我在這個活動中采用了多媒體課件,通過一個個小動物的遭遇,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環(huán)境的重要性和樹木的作用。各環(huán)節(jié)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問題設計巧妙,讓幼兒在一個個有趣地問題中思考、探索。獲得對知識的了解,達到活動的目標。
6、中班教案《癢癢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感知癢癢樹從快樂到難受再到快樂的過程。
2. 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嘗試運用合理的想象、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角色的心理變化。
3. 能積極想象出各種幫助癢癢樹療傷的辦法。
4. 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 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了解有關癢癢樹怕癢的特點。
2. 物質材料準備:癢癢樹擬人化微笑及哭泣的表情圖片各一張。磁性黑板一塊、錄音機、故事磁帶。
3. 環(huán)境準備:創(chuàng)設植物醫(yī)院活動區(qū)。
活動過程實錄
1. 通過提問,引出活動。
★ 教師:小朋友,你見過哪些樹木?
★幼兒回答:柳樹、松樹、桃樹……
★ 教師:你見過怕癢癢的樹嗎?(沒有)好,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癢癢樹》看看這棵癢癢樹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它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2.欣賞故事的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內容。
★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第一、二段,并在黑板上出示微笑的癢癢樹圖片。
★ 教師:莉莉為什么沒有笑?
★ 教師:請你猜一猜癢癢樹為什么會落淚?(……)
★ 教師:小朋友們猜的到底對不對呢?下面就聽老師繼續(xù)往下講。
3. 幼兒繼續(xù)欣賞故事,感知故事中的情感的變化。
★ 當故事講到第三段“比上回楓楓玩玻璃劃破的口子還要深”時,出示哭泣的癢癢樹圖片。(淚滴和傷口)
★ 教師:癢癢樹為什么掉眼淚?(被人劃傷了)
★ 教師:它還是一棵會笑的癢癢樹嗎?
★ 幼兒回答。
★ 教師:你受傷的時候有什么感覺?(疼)
★ 教師:癢癢樹疼得直掉眼淚,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它?
★ 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充分發(fā)揮想象大膽講述各種幫助癢癢樹療傷的辦法,及時肯定幼兒的想法。
4.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小朋友幫助癢癢樹的各種方式。
★ 幼兒欣賞故事的后半部分。
★ 教師:小朋友是怎樣關心癢癢樹的?
★ 教師:現(xiàn)在請一位小朋友來給我們的癢癢樹包扎一下。(創(chuàng)可貼)
★ 教師:包扎后的癢癢樹怎么樣了?(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 教師:以后我們遇到了小樹要怎樣對待它呢?(要愛護保護她們,引發(fā)并教育幼兒愛護和保護樹木。)
★ 教師在黑板背景圖上畫一棵癢癢樹,請幼兒在癢癢樹上添畫表情,感知故事首尾呼應的結構。
5.音樂游戲:“撓癢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碰一碰》的旋律帶領幼兒邊唱邊結對表演。幼兒與同伴有好的進行“撓癢癢”活動,感知大家身體接觸的快樂。
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繪畫、手工制作的形式制作“會變的樹”,放在展示區(qū)進行交流和學習。
這節(jié)語言活動《癢癢樹》取材完全結合幼兒園經常遇到的事例,通過故事展示孩子們的純潔痛心和愛心,再通過欣、談論等,讓幼兒感知、理解故事,啟發(fā)幼兒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參與想像故事,遷移已有的音樂經驗。
“撓癢癢”這個游戲是每個孩子在活動環(huán)節(jié)中最喜愛的活動,每個孩子都因為“撓癢癢”而被逗樂,也對“癢癢樹”這個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動還通過討論各種治療方法,提升、小結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
我在活動中結合 “微笑和哭泣”的圖片,采用分步講述故事的方式,引導幼兒想像及猜測故事中可能會發(fā)或將要發(fā)生的情況,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欲望,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記憶就會更加的深刻,孩子們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于進一步欣賞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的情節(jié),這里我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們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啟發(fā)幼兒談論自己的感受為主,給孩子們更多充分的空間、機會去交流、研討,提高了孩子們對故事的理解及興趣。整個活動結合圖片的配合,加入游戲,讓幼兒增強愛護植物的意識,引發(fā)并教育幼兒愛護樹木的意識!
活動反思及改進措施:
教學活動中生生互動體現(xiàn)不足。在以后的活動中應當積極創(chuàng)設能讓幼兒之間交流互動的情景和環(huán)節(jié),如再開展此活動時就可制作幾組癢癢樹的道具、小朋友的頭飾,在活動中供幼兒扮演角色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體會角色的心理變化,加強語言交流練習,這樣幼兒就會在更加豐富有趣的游戲情景中,更輕松地完成學習過程。
活動充分的發(fā)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保持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巧妙地利用各種有效地提問方式幫助孩子們欣賞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的去感知故事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及角色的心理變化、啟發(fā)鼓勵幼兒大膽談論自己對故事的感受,整個活動教師始終保持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充分的空間與機會去交流討論,孩子們對故事理解的表述能力得到較多的機會練習;同時,在活動中教師還努力的嘗試將教學活動向其他各領域進行滲透,增強了孩子們愛護植物的意識并引發(fā)幼兒愛護樹木的美好情感。此外,活動中出現(xiàn)的意外分支情況也進一步證明該教師的隨機教學意識頗強。
7、中班教案《母雞和蘋果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主要情節(jié)和線索,學習角色對話;懂得遇事要動腦筋。
2、能根據畫面內容展開想象和推測,并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
3、知道自我保護的方法。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活動準備】
課件、故事圖片等。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這是誰?(母雞)這只母雞住在美麗的大樹林里。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并講述畫面內容。
(1)播放圖片1,引導幼兒觀察、思考:
可是一天早上,母雞醒來,推開窗戶,突然……
(播放圖片)母雞這是什么表情?在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表情?
哇!母雞到底看到了什么會這么驚訝?(播放課件:蘋果樹)
看到蘋果樹,母雞為什么會這么驚訝啊?母雞說了:“原來這里昨天還沒有這棵蘋果樹,怎么今天突然有了呢?”
小朋友們,你覺得這棵蘋果樹是哪兒來的?(種的)為什么種在這?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2)播放圖片2,引導幼兒觀察、回答:
呼!一陣風吹來,幾片樹葉落下來,蘋果樹上出現(xiàn)了什么?耳朵什么樣子的?蘋果樹會長耳朵嗎?你覺得這會是誰的耳朵?母雞看到蘋果樹上長出了耳朵會說什么啊?(幼兒回答)
母雞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尖尖的耳朵。”母雞說什么了?
噓!這什么聲音“我們蘋果樹有時候就是這樣的。”蘋果樹說話了,它怎么說的?母雞在想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棵蘋果樹啊?
(3)播放圖片3,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這時,呼!又吹來一陣風,幾片樹葉落下來,快看蘋果樹又出現(xiàn)了什么?尾巴什么樣子的?(毛茸茸的)蘋果樹會長尾巴嗎?你覺得這會是誰的尾巴?母雞看到蘋果樹上長出了尾巴會說什么啊?(幼兒回答)
母雞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毛茸茸的尾巴?!蹦鸽u說什么了?(幼兒重復)噓!蘋果樹有說話了,“我們蘋果樹有時候就是這樣的。”蘋果樹說什么了?(幼兒重復一遍)母雞在想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棵蘋果樹啊?
(4)播放圖片4,啟發(fā)幼兒思考:
就在這時,又一陣風吹過,哇!蘋果樹又出現(xiàn)了什么?(師做害怕狀)什么樣子的嘴巴?這么可怕的嘴巴會是誰的呢?那母雞這時又會說什么?蘋果樹有說什么了?
(5)引發(fā)幼兒討論和猜想,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是一棵真正的蘋果樹嗎?為什么?那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它現(xiàn)出原形來?(幼兒回答)
(6)播放圖片5,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母雞想出的好辦法。
小朋友想了這么多好方法,聰明的母雞也想了一個好方法。母雞說“蘋果樹秋天是會落葉的。”蘋果樹說:”是的是的,我們蘋果樹秋天是會落葉的。”
于是,蘋果樹搖啊搖。小朋友母雞想了什么方法?(蘋果樹秋天落葉)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蘋果樹晃動的樣子。就這么晃啊晃,結果樹上的葉子都掉了下來。
哇!快看這棵蘋果樹是誰假扮的?大灰狼接下來要干嘛啊?(吃母雞)那母雞應該怎么做?(幼兒回答)
(7)播放圖片6,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
母雞是怎樣做的啊?(幼兒觀察圖片說)大灰狼抓不到母雞,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3、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學說角色對話,理解母雞的聰明智慧。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母雞和蘋果樹。
提問:蘋果樹是誰扮成的?大灰狼為什么假扮蘋果樹?
母雞是怎樣識破大灰狼?(師晃動引導幼兒)你覺得這只母雞聰明嗎?為什么?(遇事動腦筋,不輕易相信別人。)
母雞識破大灰狼的詭計之后,又是怎樣做的?(快跑、躲起來)
4、分組講故事,學說故事角色對話。
小朋友后面每張桌上都有故事圖片,現(xiàn)在請小朋友到后面講講母雞和蘋果樹的對話吧?
5、讓幼兒了解自我保護的方法。
你遇到壞人或危險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先躲起來,保護自己,再想辦法抓壞人。)
活動延伸:
現(xiàn)在我們再去區(qū)域里表演一下《母雞和蘋果樹》的故事吧。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下來發(fā)現(xiàn)本班有部分幼兒還是不錯的,可是還有部分幼兒膽小,不敢舉手,話語聲音小,說不完整。第一堂課,我的把握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又重新上了第二次,在第二次的實施中針對上一次的不足,進行了修改和畫面的調整,幼兒在第一次的基礎上又在第二課提升了語言。為了看第二次的課程實施的成功與否,當天晚上就布置幼兒回家講述,家長記錄,第二天拿到記錄,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畢竟孩子們都能夠知道我故事的內容,并且能夠把他講出來。在以后的實施過程中,我還是繼續(xù)以這種方式,時時關注孩子的發(fā)展及掌握情況,對自己的教案及時的提出修正。
8、中班教案《松樹爺爺的帽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理解故事松樹爺爺的帽子內容。
2.感受故事角色的情感,陶冶情操。
3.能大膽進行故事表演,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激發(fā)幼兒主動復述故事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活動準備:
課件《松樹爺爺的帽子》,音樂伴奏,VCD帶,梧桐樹,水杉樹,松樹道具各一個,小鳥掛牌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題
1.教師:啊,我們剛剛從外面進來,你們感覺冷不冷呀?
2 . 教師:那你們來想想怎樣能讓自己變暖和起來。(幼兒自由說)
3 . 教師:有一只小鳥它也很冷,因為它的家被北風吹走了,它沒有了家真可憐,那你們想想辦法來幫幫它。(幼兒自由猜想)
4 . 教師:你們幫它想了這么多好辦法,那故事里的小鳥想了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下面的故事吧。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 . 教師在優(yōu)美柔和的背景音樂中結合課件講述故事
2 . 教師講完水杉樹后提問:
? 故事的題目叫什么呀?
? 小鳥剛剛在找家時遇到了誰呀?
? 它是怎么請求梧桐樹爺爺和水杉樹爺爺幫忙的?
? 梧桐樹爺爺和水杉樹爺爺是怎么回答他的呀?
? 哦,他們都說自己的帽子被北風吹走了,那他們的帽子是指什么呀?
? 那小鳥接著又會碰到誰呢?你們來猜猜看,你覺得它又會碰到誰?
? 那我們來聽聽看,你們猜的對不對。
3 . 故事講完,提問:
? 最后是誰幫助了小鳥呀?
? 那松樹爺爺對小鳥怎么說的?
? 王老師覺得奇怪了,為什么梧桐樹爺爺和水杉樹爺爺的樹葉都會被北風吹走,松樹爺爺的葉子卻沒有被吹走呢?你們來猜猜看。
? 那王老師來告訴你們呀,像梧桐樹和水杉樹這樣在春天夏天葉子茂盛,在冬天葉子凋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的,我們給這些樹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都叫他們呀落葉樹。我們來看看大自然中還有哪些也屬于落葉樹。
? 那像松樹爺爺這樣冬天沒有掉葉子的,也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常青樹,常青樹在春季、夏季,新的葉子長出來后,老的葉子才慢慢地掉落,所以一年四季枝葉都是很茂盛的。那我們也來看看還有哪些樹也屬于常青樹。
三、完整聽故事,體驗故事角色的情感
1 . 教師:那剛剛啊王老師把這個故事講了一次,現(xiàn)在請你們聽錄音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一次,請你們學一學樹爺爺和小鳥的對話。
2 . 教師:小鳥找不到自己的家,它心里會怎么樣呀?
3 . 教師:梧桐樹爺爺和水杉樹爺爺都幫不了小鳥,他們心里又會怎么樣啊?
4 . 教師:最后,松樹爺爺幫助小鳥找到了家,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5 . 教師:那如果有人碰到了困難,我們該怎么做?
6 .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也要像故事當中的樹爺爺一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樣我們也會感到很快樂。
四、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1 . 教師:我們現(xiàn)在也來當小鳥和樹爺爺,一起來表演一下。
2 . 幼兒分組進行情境表演
3 . 延伸活動:小鳥們,我們找到了家開心嗎?我們一起謝謝樹爺爺吧,那現(xiàn)在跟著媽媽到外面去玩吧。
教學反思:
隨著冬天的到來,有些樹上的葉子已經凋落,所剩無幾,而有些卻依然很茂盛。幼兒對這現(xiàn)象很好奇,也顯得很感興趣,因而設計了本堂課。此次課主要從三個環(huán)節(jié)著手,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并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來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部分。并滲透落葉樹和常青樹這兩個概念,讓幼兒對大自然中其他落葉樹和常青樹有個初步的認識。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幼兒聽錄音完整講述故事,著重引導幼兒感受各個角色的不同情感,鼓勵幼兒學習關心幫助他人。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帶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大膽表演。本堂課的重點在于幼兒能感受各個角色的不同情感,并大膽表現(xiàn)出來。難點在于對落葉樹和常青樹的認識,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這是兩個完全陌生的概念,包括梧桐樹和水杉樹,可能孩子都是第一次見到,因而會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tài),如果引導不佳可能整個氣氛都會有所影響。整堂課我自己感覺整個流程還是比較連貫的,中間有些細節(jié)方面與幼兒的配合還不是很默契,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個別語句還不夠精煉,在以后教學中還有待我的改進!
9、中班教案《新年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大膽的探索出新年樹的剪法,并嘗試立體的新年樹制作。
2、提前感受新年的到來,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經掌握剪出一個物體的對折方法及剪法。
2、物質準備:筆、紙、裝飾用品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新年就快到了。你們在商場門口、大街上看到了什么?今天請你們也為我們的教室做些漂亮的新年樹好嗎?
二、探索出不同的剪法
1、我這里有一棵樹,你們把樹對折會發(fā)現(xiàn)什么?我們怎么樣才可以讓樹的葉子兩邊都一樣呢?(對折、剪)
2、幼兒嘗試
小結:我們把紙朝著一個方向折兩下,并且在閉口的地方剪下去,就可以剪出兩棵樹來了。
三、嘗試立體制作
1、瞧,這里有一棵小朋友的爸爸做的樹,它可以站起來哦,你們的樹能站起來嗎?(幼兒操作)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樹站起來?(幼兒自由回答)
2、你們的辦法都很好,可是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只有這兩棵樹,你們有什么辦法?
3、觀察立體的樹,這棵樹為什么可以站起來?兩棵樹都剪了嗎?它們剪的是同一個地方嗎?那我來剪剪看(兩次錯誤示范),這樣行嗎?那到底要剪到什么地方才可以呢?(都剪到中間)怎么才能知道是中間了呢?
小結:把樹輕輕的對折,折出一條痕跡來,可以用筆做個記號,然后再剪到有記號的地方,最后把兩棵樹插起來,就可以了。
四、幼兒操作
1、想不想讓你們的新年樹也站起來?那快去試試吧。
2、你為新年樹掛上什么禮物了?
活動反思:
1、活動圍繞著現(xiàn)在的主題進行,并且結合圣誕的節(jié)日,讓孩子們在迎接節(jié)日的氣氛中,去動動、做做圣誕樹。同時,也更貼切孩子們的興趣來源。
2、在目標的達成上,我覺得還是比較滿意的。孩子們可以探索出三種不同的折法,并通過嘗試,孩子們也得到了最終的答案?;顒又校渤浞职l(fā)揮了孩子們的自主學習。
3、活動層次明顯,層層遞進,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進行。
4、老師提供的范例和紙都是比較大,但幼兒在畫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的孩子畫圣誕樹畫的非常的小,以至于到最后浪費了很多的紙。老師可以在孩子們畫的時候,用語言去提醒孩子們,畫一棵大樹,這樣就可以掛上很多的禮物了等等來提示幼兒。
5、從材料的準備來看,還是比較豐富的。但在材料的準備上,老師應該需要有個明確的擺放位置及規(guī)則。從活動來看,滿桌子的剪刀、鉛筆和紙,從外觀來看就顯得很不雅觀。老師可以準備筆筒放鉛筆,還可準備一些籃子,分別放上紙、剪刀等工具。這樣不僅看上去更整潔,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收整的習慣。
6、因為是已節(jié)美工課,所以老師還要準備一些垃圾桶,方便孩子們把剪下來的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去。雖然老師在活動有提醒幼兒把東西扔進垃圾桶,但因為垃圾桶比較遠,孩子們操作起來還是不太的方便。所以可以多準備幾個垃圾桶,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每桌放一個。
10、中班教案《撿樹葉》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從詩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2、 能完整、有表情地朗讀兒歌,感受朗讀的樂趣。
3、 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4、 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撿樹葉》。
教學重點、難點
1、 認讀重點字詞:樹葉、小船、雨傘、扇子、餅干。
活動準備
1、 第一部分采用拾落葉活動導入,小朋友,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幼兒園里的落葉太多了,我們一起去撿樹葉,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整潔美麗好嗎?設置疑問: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樹葉落在地上呢?你撿到的樹葉象什么?從而啟發(fā)幼兒對季節(jié)的變化、樹葉的形狀產生好奇心。
2、 利用課件,教師配合語言的講解,幫助幼兒了解兒歌內容,幼兒對兒歌熟悉并有初步完整印象。看后,提問:秋天,樹葉都怎樣了?啟發(fā)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講出秋天樹葉的變化。
3、 進行情景表演,播放鋼琴曲《秋日的思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扮演小動物隨音樂自由表演撿樹葉,游戲中,老師用詩歌中的語言問::小螞蟻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引導幼兒運用詩歌中的話回答:“這是我的小船”,小老鼠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幼兒回答“這是我的雨傘”、小刺猬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幼兒回答:“這是我的扇子”、長頸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這是我的餅干”到最后長頸鹿時,音樂停止,到底象不象小動物說的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 欣賞課件,為幼兒創(chuàng)設詩歌中所蘊涵的美好意境,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對落葉形象的比喻。欣賞后配合提問:你看到的樹葉象不象小動物說的一樣?再讓幼兒運用詩歌中的話回答,教師隨機出示有關字卡,幫助幼兒認讀重點字詞:樹葉、小船、雨傘、扇子、餅干
5、利用多媒體,完整欣賞詩歌錄音。在幼兒的頭腦中對詩歌中的意境構建一個完整的美好印象,幫助幼兒加深記憶。
6、師生一起朗誦詩歌,表演朗誦或分組朗誦。
延伸活動:繪畫《我喜歡的樹葉》,讓幼兒自由發(fā)揮,畫一幅秋天的落葉畫。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課堂中師幼互動氣氛活躍,通過活動,幼兒較全面地了解了秋天的特征,充分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麗,同時,也開拓了幼兒的思維,他們通過游戲、欣賞課件、表演,繪畫等形式多樣將詩歌的意境表現(xiàn)得特別豐富,較好地滿足了不同層數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大大激發(fā)了幼兒語言互動的主動性、積極性、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11、中班音樂教案《跳舞的樹葉》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優(yōu)美旋律,學唱歌曲《跳舞的樹葉》。
2、樂于用形體動作表現(xiàn)樹葉隨風飛舞的姿態(tài),體驗與同伴飛舞的喜悅。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傾聽樂曲,熟悉旋律。
1、談論對音樂的感覺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
2、幼兒自由舞動身體。
師:(1)你覺得小樹葉在做什么呢?
(2)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學學小樹葉隨風擺動的樣子吧。
二、聆聽歌詞。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跳舞的樹葉》
師:有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做《跳舞的樹葉》,我們一起來聽聽,歌曲中的樹葉是怎么跳舞的吧!
2、幼兒跟唱熟悉歌曲。
師:你聽到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句?樹葉跳了哪些舞?
3、教師邊彈琴邊唱,幼兒跟唱。
三、肢體探索,表現(xiàn)歌曲。
1、探索樹葉隨風舞動的姿態(tài)。
師:(1)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會怎么在空中舞蹈?
(2)除了剛才已經做過的動作,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樹葉的隨風飛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現(xiàn)樹葉飛舞的姿態(tài)。
四、離開活動室:
1、樹葉寶寶們,外面還有許多的小樹葉想和我們一起跳舞,我們一起到外面隨著秋風跳舞去吧!
2、幼兒隨歌曲邊跳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對幼兒來說,蘊含著樹木自然生長等的秘密。是幼兒樂于親近、探究、思索、嘗試的一個活動。
《會跳舞的葉子》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曲,不僅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起伏,而且歌詞也很生動,適合幼兒演唱。
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要讓孩子們多聽,多感受,這樣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才會增強,在我們的一日活動的多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作背景,既可以營造氣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活動,幼兒可以認識很多樹葉,可以認識他們的外形及顏色,豐富了幼兒對樹葉的認識和了解。
12、中班教案《樹的年輪》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對樹木年輪產生興趣。
2.了解年輪作用及形成。
3.發(fā)展觀察力和想象力。
4.對樹的年輪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實物樹一段(分切成20小片)、松樹枝若干。
2.投影儀。
3.年輪生成的課件、《祝你生日快樂》和《小松樹》的課件。
4.每個幼兒一個小袋,內有一顆小松樹,一支彩筆。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1.欣賞課件歌曲:《小松樹》
2.出示實物松樹
怎樣知道松樹活了多少歲?
二、幼兒探索
(一)探索觀察樹干外部特征
1.每人發(fā)放一段樹干。
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樹干長什么模樣?”
樹干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聞一聞,樹干是什么味道?
和小朋友交換樹干,再觀察。
2.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探索年輪的特征
利用投影儀集體觀察。(教師把一段年輪清晰的樹干放到投影以上)
1.這一圈一圈的像什么?
2.它叫什么名字?
年輪有什么作用?
年輪怎樣數?
3.年輪是怎樣形成的?
?、俪鍪九菽簶涓墒怯杉毎麡嫵傻模拖衽菽?,每一個豆豆就是一個細胞,他們擠在一起,就形成了樹干。
?、诮處熣迟N不同顏色的泡沫豆豆:“春天來了,天暖和了,細胞們分裂的多,顏色就淺,長得寬:冬天來了,天冷了,營養(yǎng)少細胞們就分裂的少,顏色就深,長得也窄。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就形成了年輪。
?、塾^看年輪生成的課件。
(三)了解樹木的作用,教育幼兒要愛護樹木
樹長大了,有什么用處?
一起數一數手中的樹干,剛才那棵松樹的年輪。(40歲)
三、給大樹送禮物
知道了樹的年齡,我們來給它過生日,做個漂亮的生日禮物。我這有好多的小松樹,請小朋友們畫上年輪。畫好后告訴老師你的松樹是幾歲。
(教師給松樹復原)
幼兒全部畫完,放到松樹邊的桌子上,并說“生日快樂”。
播放課件《生日快樂》
活動延伸:
找一找,哪些東西是有年輪的。
活動反思:
活動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等等,使幼兒自主動腦、動手去探究年輪的秘密,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究欲望,從而能培養(yǎng)幼兒積極探索的興趣。
不足之處:
在口語表達上,平翹舌音有個別幼兒的沒咬準。
13、中班教案《家庭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直觀、有趣地比較一家人在外形特點上的相像,進而了解家庭成員有著親密的血緣關系。
2、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家族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掛圖,家庭樹。
活動過程:
一、一家人團聚
1、出示頭像東東。東東告訴我今天他特別開心,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要來看我們了。
2、出示圖片一,引導幼兒觀察。圖上哪位是爺爺?哪位是奶奶?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頭發(fā)花白,還有皺紋)
3、爸爸長得像誰?哪兒像?為什么?(爸爸像爺爺、奶奶,因為爸爸是爺爺、奶奶的兒子)
4、爺爺、奶奶看到我們笑得合不攏嘴,我會怎么和他們打招呼呢?(問好,擁抱他們)
5、出示圖片二,引導幼兒觀察外公、外婆的表情,并說說“我”看到他們會說些什么。
6、媽媽長得像誰?哪兒像?為什么?(媽媽像外公、外婆,因為媽媽是外公、外婆的女兒)
二、我長得像誰
1、我和爸爸有什么地方很像?我和媽媽有什么地方很像?
2、出示圖片三,引導幼兒從容貌上尋找共同點。如我的鼻子大大的,像爸爸;我的耳朵圓圓的,像爸爸;我的頭發(fā)黑黑的,像爸爸;我的臉型圓圓的,像媽媽;我的嘴巴小小的,像媽媽,等等。
3、出示圖片四、五,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比較畫面,說說:我長得像爺爺奶奶嗎?和外公外婆有相像的地方嗎?
三、幸福家庭樹
1、你的大家庭里有哪些人?你怎么稱呼他們的?
2、引導幼兒知道家庭成員的關系。爺爺奶奶的“兒子”是誰?“孫子”是誰?外公外婆的“女兒”是誰?“外孫”是誰?
3、出示圖片六,教師完整朗誦詩歌《家庭樹》。
4、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像一棵樹上的葉子,你像我,我像你,這就是我們家的家庭樹,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教學反思:
今年兼任品社學科教學,心中還是挺沒譜的。出去聽過兩次課,發(fā)現(xiàn)品社課是一個多元化、生活化的學科,一節(jié)課老師需要準備大量的素材,包括圖片、視頻、錄音等,同時還要將這些素材巧妙串聯(lián)成一個個有意義的活動。
我執(zhí)教的《家庭樹》一課時,課前搜集了大量同學全家福,讓孩子在課堂上看到自己的照片非常開心,學起來興趣盎然。同時以我的家庭為媒介,采用猜一猜包老師家有哪些成員,而后以我兒子稚嫩的聲音來進行介紹,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由于現(xiàn)在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對家庭內的人怎樣稱呼不難掌握,但對親友之間輩份的區(qū)別一時難以理清,所以我試圖通過情境教學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實踐中逐步明白自己與親友之間的關系,親友之間又是怎樣的關系。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回到自己的家庭中,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學生學起來更輕松、有效。
不足之處:最后的畫家庭關系圖如果與第一環(huán)節(jié)畫家庭樹揉合在一起,條理更加清晰;過渡語需要“精雕細琢”。
14、中班教案《彩色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季樹木的顏色、形狀特征,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裝扮彩色的樹。
2、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當材料,操作中注意遵守規(guī)則。
3、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參觀各種樹木,對秋季樹木的變化有所了解。
2、銀杏、梧桐、楓樹、松樹等圖片。
3、水彩筆;顏料和棉簽;彩紙和漿糊。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引發(fā)與樹木相關的經驗。
1、師講述故事:在高高的山頂上,有一棵綠綠的大樹。滿樹的綠葉隨著風兒搖擺。有一天,樹葉寶寶們忽然覺得:大樹媽媽總是穿著一件綠衣服,多沒勁兒呀!于是,樹葉寶寶們悄悄讓自己變了顏色。看(出示圖片)大樹媽媽的衣服變成什么顏色了?
2、提問:你還見過什么顏色的大樹?(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圖片)
二、觀察圖片,了解樹木的相關特征。
師:原來,樹不僅是綠色的,有的還會變成紅色、黃色等別的顏色。今天,我們來把這些彩色的樹畫出來好嗎?我們應該先畫樹的哪一部分呢?樹干是什么樣的?畫好樹干,再畫什么?樹冠是什么樣的?
介紹樹干、樹枝和樹冠的名稱、操作順序及它們的形狀特征。
三、、出示繪畫材料并逐一介紹。
每個幼兒畫一棵大樹。
四、活動評價。
將畫好的大樹剪下來,布置成彩色的樹林。幼兒一同欣賞,說說自己最喜歡哪顆樹,為什么。
活動反思:
大家都知道,孩子都喜歡絢麗的色彩,更喜歡用鮮亮的色彩來表現(xiàn)他所喜歡的物體。而孩子又是天生的觀察者,一草一木都會讓他們欣喜和驚訝。當幼兒試圖用他們稚嫩的畫筆去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情感時,往往又缺少必要的方法技能去支持。所以,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思考的基礎上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繪畫表達的技巧,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表現(xiàn)能力。
在以往的美術活動中,我們常常覺得對幼兒的知識要求太高了。似乎在美術活動前總應該先安排一次科學活動才行。所以,這次在制定目標時,考慮到中班幼兒的知識能力有限,我們并不要求他們掌握秋季銀杏、紅楓等樹木變化的具體特征,而是緊緊扣住顏色這個中心,只要幼兒知道秋天的樹有那些顏色就夠了。
在活動準備方面,考慮到繪制的圖片效果失真,所以我采用了先拍照片然后寫真擴印的方法制作了這幾張圖片。該圖片給幼兒帶來了逼真得視覺沖擊,更容易和幼兒的已有經驗相聯(lián)結。
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實施的步驟是引導幼兒了解樹木的形狀特征,掌握繪畫的步驟。這也是我們在備課過程中覺得最棘手的部分。因為傳統(tǒng)的由老師示范、幼兒模仿的形式已不適應新的課程理念的要求,所以我作出了一個新的嘗試,將原來先講解技巧,再布置繪畫要求的步驟顛倒過來。因為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所以我先提出要求:“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做一做彩色的大樹好嗎?”然后設置了四個問題:1、“要畫大樹,應該先畫哪一部分呢?”2、“樹干是什么樣的?”3、“畫好樹干,再畫什么?”4、“樹冠是什么樣的?”結合以往的繪畫經驗,幼兒很快了解了繪畫的步驟。同時又通過觀察、比較,順利地了解了樹木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形狀特征。從而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綱要》要求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所以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讓幼兒有自主選擇的空間。
美術活動中作品的展示,相信也是老師們頗為頭疼的問題。用透明膠貼,老師的工作量太大。用大頭釘固定再泡沫板上,不安全。經過多番對比,我們選擇了PC板。顏色很漂亮,幼兒自己用漿糊一貼就行了。不僅美觀實用,更換也非常方便。
美術活動的評價也一直是我們討論的焦點。在最初的設計中,評價就是讓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自己喜歡哪幅作品。但試教時發(fā)現(xiàn)幼兒有的沒畫完,有的忙著貼,有的自我欣賞陶醉,誰都不聽別人說。最后有老師建議說能不能在幼兒的衣服上貼星星,讓他可以貼在自己喜歡的作品上。這個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認同。因為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幼兒成為評價中的真正的主角。他所認同的,對于他來說,就是好的。使幼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以上是我對這次活動的一些理解和思考。不過,在實施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困惑。如:“秋娃娃”這一形象是否有必要,如何更充分地發(fā)揮它的教育價值?再如:有的幼兒在分組活動時有所偏向。在試教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想畫棉簽畫但沒占到位置,所以拒絕參加操作的情況。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是應該輸導,還是滿足呢?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尋找答案。
15、中班教案《美麗的樹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自然,喜歡自然。
2、培養(yǎng)觀察力及對色彩把握力。
3、用多彩顏色描繪七彩森林。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重難點:
學畫樹木。
秋天樹林的豐富色彩。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套油畫棒、黑色水彩筆、繪畫紙;
2、秋天樹林圖片;風景畫;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用幻燈片放映秋天樹林的圖片以及風景照。
秋天樹林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一起欣賞PPT。
秋天樹葉有什么顏色?
小朋友喜歡這些五彩繽紛的樹嗎?拿起紙和油畫棒描繪美麗的樹林。
(二)活動展開
1、觀察小數形狀,試著描繪。
這些樹都有什么形狀?(長方形、三角形、橢圓形)
(1) 樹干的畫法。
怎樣畫好樹干?小朋友可以在紙上畫兩條直線,然后在兩條直線頂端往下一點的中間點一個點,再用直線把它們連接起來,一個粗壯的樹干就畫好了(示范講解)
(2)橢圓形的畫法。
樹葉是一些兩邊帶著尖的橢圓哦,小朋友可以先畫一個橢圓,然后再擦掉橢圓扁扁的兩邊,畫成尖的就行了。(示范講解)
2、感受繪畫中樹的大小與距離遠近的關系。
老師畫的畫上小樹都一樣大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因為老師畫的有近處的樹有遠處的樹。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根據自己看到的和腦海里的秋天的樹林畫一幅畫,并涂上顏色哦,涂色的時候,要記得油畫棒要按一個方向一筆一筆從頭畫到尾哦,中間不要留空白。老師巡視指導。
4、自評或互評。
活動結束:
小朋友表現(xiàn)的非常好,用色彩豐富的小樹展現(xiàn)出了《七彩的樹林》。
活動反思:
每個小朋友的構圖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現(xiàn)樹林的時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畫的樹比較大,在涂色的時候相對問題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畫的樹林樹很多很小,就出現(xiàn)了一些涂色困難而且顏料太多的問題。小朋友這個階段對顏料的多少把握還不是很有數,顏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積有關系也和筆的大小有關系。樹的大小又來的不同的涂色的難度。樹越小就越難涂。因此小朋友畫的樹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經過實踐,我覺得把制作樹林的活動放到中班下學期比較合適。畢竟現(xiàn)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畫技能還是很粗淺的。
16、中班教案《刺猬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內容了解四季特征,嘗試講述故事。
2、通過對畫面的觀察、比較體驗兔奶奶的孤單,有主動幫助、關心老年人的意愿。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通過一組圖片排序,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借助課件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四季特征,嘗試講述故事。難點是情感,體驗兔奶奶孤獨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上的準備: FLASH課件和攝象機。
經驗準備:活動前幼兒到一間空房間體驗孤單。
空間準備:幼兒座位排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體驗孤單激發(fā)情感(打開課件,點擊重點理解)。
出現(xiàn)兔奶奶的圖象。教師談話:這是誰?兔奶奶她家里有幾個人?兔奶奶一個人在家感覺怎么樣?如果你是兔奶奶整天呆在那個房子里心里是怎么想的?
第二環(huán)節(jié):了解欣賞課件展示的四季不同的特征,激發(fā)想要幫助兔奶奶的想法。
1.幼兒自由講述四季的畫面和特征。提問: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里看出來的?(讓幼兒呈現(xiàn)對四季已有經驗進行同伴學習)
2.看圖歸納講述四季畫面和特征。(提練幼兒的講述,規(guī)范一些書面語言)
3.談話。
提問:你想幫助兔奶奶嗎?怎樣幫助兔奶奶看到想看的樹葉、鮮花、果子、雪花呢?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欣賞故事《刺猬樹》,了解故事內容。
1. 教師簡單講述故事情節(jié)。(簡單讓幼兒了解一個故事的完整情節(jié),讓幼兒有個完整的概念)
2. 分段欣賞課件中故事內容,幼兒自由講述。(移植剛才積累的講述經驗,隨著畫面進行自由講述)
故事后提問:哦,原來是誰呀?小刺猬是怎樣幫助兔奶奶的?為什么小刺猬的身上能長滿樹葉、鮮花、果子、雪花。
第四環(huán)節(jié):看課件完整復述故事。
1. 復述故事.我們一起來講一遍故事吧!(隨著錄音規(guī)范了一些語言,又讓幼兒有了美麗的完整的故事概念)
2..為故事取名.這么好聽的故事還沒有名字呢?你覺得這個故事取什么名字比較合適?
第五環(huán)節(jié):故事表演 拓展延伸
1.表演。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小兔子嗎?為什么?如果你是小刺猬,你會怎么幫助兔奶奶。
2.看錄象講述。剛才你是怎么幫助兔奶奶的?你幫助了兔奶奶,心里是怎么想的?
教學反思
中班的小朋友對四個季節(jié)特征的經驗還不完整,因為生活經驗還不夠;對孤單的概念也不清楚,大多數的他們都是從小在爸爸媽媽濃濃的愛的包圍下長大的。有的時候語言文字對于這樣的孩子的力量是不夠的、蒼白的。那么將視、聽形象結合,把看、聽、說統(tǒng)一起來的動畫能不能有不一樣的效果呢?為此,我嘗試制作了課件《《刺猬樹》,在課件中創(chuàng)設了具有感性的立體信息顯示的動態(tài)情境,激發(fā)幼兒聽、說、體驗:課件中又對故事內容進行巧妙的編輯和組合,設置了思考點,引導幼兒體驗和思維,突破重難點。
本次活動我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有:直觀法、角色體驗法和提問法。
用直觀法和提問法解決活動的重點。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于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幼兒通過直接觀看課件,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運用提問法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fā)幼兒積極思維。提問中注重啟發(fā)性:如兔奶奶是怎么發(fā)現(xiàn)小刺猬的啊?冬天的小刺猬扮成了雪花樹,她還扮演了什么?讓幼兒根據提問逐漸把故事內容深入。同時也把自己的已有的經驗進行提升。
角色體驗法也是本次活動中比較重要的教學方法。中班的幼兒可能對孤獨的感受可能還不是特別深,活動前我進行了第一次體驗,在空蕩的屋子中體驗孤獨的感覺。當課件中出現(xiàn)兔奶奶孤獨的形象,引導幼兒細微觀察奶奶進行想象,引起幼兒對孤獨而產生憐憫的感覺。欣賞故事后,幼兒肯定會對小刺猬的行為產生欽佩之情,“如果你是小刺猬,你會怎么幫助兔奶奶呢”,引導幼兒體驗他人的情感表達上將幫助兔奶奶的意愿轉化為行為。
不足之處,我在上課流程中有點急,鎖碎的語言有點過多,不夠簡練,語速有點快,在上課和與孩子互動時,時間安排的不夠妥當,在活動過程中不夠自然,隨意。往后,我上課還要多放輕松,時間上因安排合理,學會巧用一節(jié)課同時把一節(jié)課的活動目標都達到。
17、中班教案《樹的朋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和樹有密切關系的事物,增進對樹的了解。
2、制作樹的朋友。豐富主題墻面的環(huán)境的布置。
3、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樹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在家長的幫助下做“樹的朋友”的調查。
2、圖片:太陽和樹、雨水和樹、松鼠蹲在樹上吃松果、藤條纏繞在樹上、有鳥窩的樹等。
3、制作用的材料。
4、集體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交流調查表
1、每位幼兒都調查過樹的朋友,知道樹有哪些朋友了嗎?
2、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調查結果。
3、教師以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在集體記錄表上。
二、樹的朋友真正多。
1、根據幼兒的交流,提問:為什么說它們是樹的朋友?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樹與其他事物的關系。
3、啟發(fā)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商量怎么樣分配角色 ,表演與樹關系密切的事物。
4、引導幼兒互相欣賞每個小組的表演,說說他們分別演了哪幾件與樹關系密切的事物。如:花在樹旁靜靜地開放,一只小松鼠在樹枝間跳來跳去,一頭熊在樹洞里東面,一只啄木鳥在為樹捉蟲等等。
三、豐富“樹的朋友”的主題墻面。
1、引導幼兒觀察“樹朋友的家”的主題墻面,啟發(fā)幼兒把“樹的朋友”增加到原來的主題墻面上。
2、幼兒自選內容,制作某一樣與樹關系密切的事物。
3、教師與幼兒共同布置主題墻面。
教學反思:
在試教的時候很多孩子對圖片中的樹都叫不出名字,于是我想讓孩子事先了解各種樹的名稱,所以導致活動中我還沒有點開圖片,有的孩子就能說出樹的名稱。還有就是認識常綠樹與落葉樹,這些內容可以放在生活活動中,如午后散步的時候教師帶領孩子們出去散步,邊散步邊認識一些樹的名稱與種類。在進行游戲“種樹”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我講的比較快,孩子們有的還沒有聽清楚要求,就開始操作,效果不甚理想。我想是否可以提供些小標記,幫助幼兒記憶,并商量采用顏色、高矮、落葉樹常綠樹的標記進行多維的排序。而類似的排序活動也可以放在區(qū)域中進行。
18、中班教案《斑斑點點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試用點彩畫方式,表現(xiàn)樹葉的色彩變化。
2、耐心作畫,體驗用不同繪畫方式表現(xiàn)樹林的樂趣。
3、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樹的圖片2張(枝干、茂盛的),完整范例點彩畫一張,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圖片引入,引導幼兒感受樹的美
1、小朋友們,還記得上次課老師講的樹真好的詩歌嗎?
2、樹真好,樹有很多很多的用處,可以讓我們在夏天很熱的時候乘涼,對不對?那如果樹變成這樣——你們覺得會怎么樣啊?(出示只有枝干的樹)我請小朋友來說說看。
3、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這棵樹是不是都沒有葉子啊?所以看起看來就不好看,森林的小動物都很傷心,想著樹要是像他想的綠綠的就好了。所以他們許了個愿望讓樹變得很好看,我們來看一下啊。(出示茂盛的陽光下的樹)
二、教師示范點彩畫,強調注意點
1、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幅綠綠的樹的畫上,樹葉看起來是什么樣子的啊?
2、是不是像一個個點一樣的啊?那這幅畫(枝干)光禿禿的沒葉子是不是不好看,那小朋友們一起來許個愿望讓他長出葉子好不好?
3、請閉上眼睛,等老師說睜開在睜開眼睛哦(出示完整點彩畫范例)!看,這幅畫現(xiàn)在是不是長出葉子來了。
4、教師演示點畫斑斑點點樹的方法。
三、幼兒描繪春天的樹林
1、要求每個幼兒用點彩畫方式繪制一棵樹。
2、教師提醒幼兒點畫時要用力均勻,不能太稀疏,但也不能很密集。
3、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通過局部示范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作品。
4、教師把幼兒的作品拼貼在一起,將其匯聚成一片春天的樹林,帶領幼兒一同欣賞,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中班孩子對色彩很感興趣,用色彩表達意愿非常強烈,針對中班孩子在美術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特點,我設計了美術活動《斑斑點點的樹》。色彩是構成點彩畫的重要因素,讓孩子們把各種單純的色彩一點點地以小圓點形式排列在畫面上。以此了解點彩畫的繪畫原理、親身體驗點彩畫色彩的對比與分割所產生的光色效果。整個活動我以“樹林真美——-點彩畫真神奇——-春天的樹林”來引導幼兒感受自然界的樹林之美。
19、中班教案《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情景,知道樹枝發(fā)芽才會成為一棵喜愛的綠樹。
2、感受故事中的確社會性意蘊,形成開朗樂觀的態(tài)度。
3、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掛圖第8號。
2、故事磁帶。
3、音樂《嫩芽長出來》
活動過程:
1、組織活動
——幼兒隨音樂《嫩芽長出來》翩翩起舞
2.智力活動
1)不發(fā)芽的小樹
——出示掛圖??纯茨男┌l(fā)芽、長葉子了,哪些不發(fā)芽、沒長葉子。(只有一棵小樹沒有發(fā)芽、長葉子)
——你喜歡發(fā)芽、長葉子的樹,還是不發(fā)芽、不長葉子的樹?(喜歡有嫩芽和綠葉的小樹)
2)不高興的小樹。
——我們來聽一聽故事《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想一想這棵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
——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
——去年,小鳥為什么在上面做窩?老奶奶為什么在樹陰下賣冰棍?風箏的線為什么會纏在樹上?
——引導幼兒認識綠樹的可愛。小鳥喜歡綠樹,所以在上面做窩安家;樹陰下涼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賣冰棍。風箏喜歡綠樹,所以飛過綠樹的上面。
——小樹不高興發(fā)芽的時候,小鳥住在哪里去了?老奶奶還到樹下來賣冰棍嗎?風箏還喜歡往這兒飛嗎?(小樹不發(fā)芽、不長樹葉,大家都不喜歡它,都不來了)
3)著急的小樹。
——傾聽故事錄音。
——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要挖掉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因為不高興發(fā)芽的樹不發(fā)芽,別人以為它已經枯死了)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聽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話怎么樣了?(嚇傻了,急得渾身發(fā)熱,急得發(fā)出了嫩芽)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最后發(fā)芽了嗎?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搔搔頭皮走了?(找不到不發(fā)芽的樹,以為自己昨天看錯了)
——人們?yōu)槭裁床幌矚g不發(fā)芽的樹?為什么喜歡發(fā)芽的樹?(樹不發(fā)芽就沒有葉子,沒有樹陰,大家就不喜歡;樹枝發(fā)了芽,就會長出葉子,變成一棵綠綠的樹,大家都喜歡綠樹)
3、能力運用
——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P20—P22。
活動反思:
《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在活動組織中:幼兒思維比較活躍,活動氛圍比較好,老師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傾聽故事的習慣,在教學中給孩子一定的想象空間,引導幼兒多動腦想想,開拓他們的思維能力,并且讓她們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另一方面也讓他們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及其活動本身帶給他們的滿足感。
第一,老師整個活動的思路清晰化,教學過程的銜接很自然。
第二,整個活動的過程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從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將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 討論“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提供想象的空間,然后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老師采用故事的形式,告訴幼兒“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幫助幼兒解答疑惑,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帶領幼兒走出教室,進行探索尋找。
第三,我覺得整個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真正改變了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體現(xiàn)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而老師則是很好地成為了幼兒學習中的組織者,支持者,及其引導者。
個人認為還應再做一下活動延伸:比如可以讓幼兒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探索完了之后,回到教室再進行一節(jié)繪畫活動,這樣效果會更好,讓幼兒畫出一棵生機勃勃人人喜愛的樹來。
20、中班美術教案《美麗的樹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自然,喜歡自然。
2、培養(yǎng)觀察力及對色彩把握力。
3、用多彩顏色描繪七彩森林。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畫樹木。
活動難點:
秋天樹林的豐富色彩。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套油畫棒、黑色水彩筆、繪畫紙;
2、秋天樹林圖片;風景畫;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用幻燈片放映秋天樹林的圖片以及風景照。
秋天樹林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一起欣賞PPT。
秋天樹葉有什么顏色?
小朋友喜歡這些五彩繽紛的樹嗎?拿起紙和油畫棒描繪美麗的樹林。
(二)活動展開
1、觀察小數形狀,試著描繪。
這些樹都有什么形狀?(長方形、三角形、橢圓形)
(1) 樹干的畫法。
怎樣畫好樹干?小朋友可以在紙上畫兩條直線,然后在兩條直線頂端往下一點的中間點一個點,再用直線把它們連接起來,一個粗壯的樹干就畫好了(示范講解)
(2)橢圓形的畫法。
樹葉是一些兩邊帶著尖的橢圓哦,小朋友可以先畫一個橢圓,然后再擦掉橢圓扁扁的兩邊,畫成尖的就行了。(示范講解)
2、感受繪畫中樹的大小與距離遠近的關系。
老師畫的畫上小樹都一樣大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因為老師畫的有近處的樹有遠處的樹。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根據自己看到的和腦海里的秋天的樹林畫一幅畫,并涂上顏色哦,涂色的時候,要記得油畫棒要按一個方向一筆一筆從頭畫到尾哦,中間不要留空白。老師巡視指導。
4、自評或互評。
活動結束:
小朋友表現(xiàn)的非常好,用色彩豐富的小樹展現(xiàn)出了《七彩的樹林》。
活動反思:
每個小朋友的構圖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現(xiàn)樹林的時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畫的樹比較大,在涂色的時候相對問題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畫的樹林樹很多很小,就出現(xiàn)了一些涂色困難而且顏料太多的問題。小朋友這個階段對顏料的多少把握還不是很有數,顏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積有關系也和筆的大小有關系。樹的大小又來的不同的涂色的難度。樹越小就越難涂。因此小朋友畫的樹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經過實踐,我覺得把制作樹林的活動放到中班下學期比較合適。畢竟現(xiàn)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畫技能還是很粗淺的。
21、中班教案《蒜頭發(fā)芽了》含反思
目標:
1、通過看、摸、聞、掰等方法,發(fā)現(xiàn)蒜頭的特征,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了解蒜頭在春天會發(fā)芽,激發(fā)對種子發(fā)芽的探索興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培養(yǎng)幼兒對蒜頭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準備:
1、蒜頭人手一個、種植用紙杯每組兩個、紙盒每組一個;
2、已經發(fā)芽的蒜頭一個、小刀一把。
過程:
1、出示蒜頭,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
★看一看蒜頭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幼兒人手一個蒜頭,有序地觀察、探索 ★ 看一看、摸一摸,發(fā)現(xiàn)了什么?
★ 聞一聞,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這種氣味你喜歡嗎?它有什么用處?(殺菌、除腥味、驅蟲)
★ 剝一剝、掰一掰,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蒜頭穿了幾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樣的?
★數一數一個掰開的蒜頭有幾個“小寶寶”(蒜瓣),給它們排排隊;想一想你給蒜瓣寶寶排的隊象什么。
3、交流、分享
★你發(fā)現(xiàn)了蒜頭的什么秘密?請你來說說
★你有什么問題想問的嗎?
★為什么有的蒜瓣寶寶的頭上有綠綠的小芽?
4、出示已經發(fā)芽的蒜瓣,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小朋友看這個是什么?(出示發(fā)芽的蒜瓣)
★為什么和我們剛才看的蒜瓣寶寶不一樣呢?
5、分組種植蒜瓣,讓幼兒在生活中觀察種子的發(fā)芽現(xiàn)象
★春天到了蒜瓣寶寶發(fā)芽了,我們也來種植蒜瓣寶寶吧!
★請幼兒在自己的紙杯上做好記號,把蒜瓣種在紙杯中,鼓勵他們繼續(xù)觀察,并給蒜瓣澆水。
6、延伸
★讓我們去看看春天到了還有哪些種子也發(fā)芽了!
22、中班教案《可愛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簡單認識生活中的常見樹木,知道它們的名稱。
2、幼兒能簡單認識樹的作用。
3、培養(yǎng)幼兒愛護樹木的積極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樹木的多樣性及特征。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生活中的常見樹木及保護樹木的措施。
難點:亂砍樹木對動物和人類造成的危害。
活動準備
課件、《小黃鶯的故事》錄音、錄像片段。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到大森林里去玩,你們想去嗎?那我們就出發(fā)吧。(放音樂) 孩子們,大森林到了,我們先坐下來歇歇小腳吧。大森林里的樹可真多呀,我們就來欣賞欣賞這些可愛的樹吧。
二、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樹。
1、給幼兒播放樹的課件,讓幼兒對樹有一些認識和了解,感受樹的美。
2、出示各種樹的課件給幼兒觀察,并說出樹的名字和樹葉的外形特征,加深幼兒的認識。
3、讓幼兒說說自己認識的樹的名字以及樹葉的樣子。
三、簡單認識樹的作用。
1、引導孩子知道樹木與小動物的關系。
小朋友們都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你們知道小鳥、小松鼠的家在哪里?(樹上) 對,小鳥、小松鼠的家在樹上,小鳥喜歡在大樹上飛來飛去,小松鼠喜歡在樹枝上蹦來跳去,大樹是它們的家,它們非常愛自己的家。
2、讓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大樹可以做小動物的家,樹木能為人們做些什么事情呢?(果樹上結出的果子能讓人們吃;樹木可以做成許多家具和生活用品;夏天,人們在樹蔭下乘涼;樹把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打扮得更漂亮;樹是自然界的空氣凈化大師,能把人門呼出的廢氣變成人們需要的新鮮空氣)
四、引導幼兒懂得亂砍伐樹木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激發(fā)幼兒
愛護樹木的情感。
1、放錄音《小黃鶯的故事》
小朋友們,聽了小黃鶯的故事,你們有什么想法呢?(小動物們失去了家,真可憐;我們不能亂砍樹木,破壞小動物的家)亂砍樹木不僅給小動物帶來了災難,也會給人們帶來危害。
2、看“風沙的危害”錄像片段,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懂得要多種樹。
3、看“洪水”錄像片段,了解洪水對人類的危害,提問:為什么會發(fā)洪水?使幼兒懂得:樹根像爪子一樣緊緊抓住泥土,不讓水把泥土沖走,如果雨水較多,樹木又被人們砍掉了,樹根就抓不住泥土,就容易發(fā)洪水。
4、結合實際,啟發(fā)幼兒說出保護樹木的措施。
樹的作用可真大呀,它是人類的好朋友,在生活當中,我們怎樣保護樹木呢?(給樹澆水,不搖小樹,不折樹枝,不在樹上蕩秋千,不拿小刀在樹上亂刻亂劃等)如果看到有人折樹枝或亂砍樹,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去制止他們,告訴他們要愛護樹木)
五、活動結束。
愛護樹木要從小做起,愛護樹木要從我做起,我們快行動起來吧,表演《愛護小樹苗》,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遵循了孩子的認知特點及已有經驗,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顒又?,通過對課件和錄像片段的播放已及老師的啟發(fā)引導,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及探索欲望,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激發(fā)了孩子的情感,使孩子想說、敢說,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前精心的設計,周密的考慮,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會留下許許多多的遺憾。教學中對有些環(huán)節(jié)處理的不夠細膩,孩子的表現(xiàn)和老師的預想有一定的差距,今后要注重既要照顧到集體,又要考慮到學孩子個體。
23、中班美術教案《彩色的樹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欣賞圖片的基礎上,感受畫面色彩和意境之美。
2、嘗試運用中鋒點出樹葉,進一步鞏固調色和舔筆的基本操作方法。
3、敢于大膽表達自己對面面的理解和感受。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5、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前幼兒到戶外看過多種樹木,知道樹葉顏色的多樣性。
2、課件:彩色的樹林。
3、畫好樹干的作業(yè)紙人手一張。
4、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回憶和描述所看到的樹葉。
(1)教師:你們以前看到過的樹是什么樣子的?樹葉長在哪里?樹葉又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呢?
(2)教師:樹木有高有低,有粗有細。樹葉有很多種形狀,長在樹冠上,有的大,有的小,有紅的、綠的、黃的……
2、師幼共同欣賞課件,感受樹葉豐富的色彩,體會畫面的意境。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樹林的圖片,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樹的樹葉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你喜歡哪一幅?這幅樹林的樹葉看起來怎么樣?如果你走進這片樹林,會有什么感覺?
(2)教師小結:樹葉有很多不同的顏色,即使是綠色也有深淺差別。遠遠地看上去,樹林里的樹葉就像一個個的小點點。
3、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教師:我這里有一片光禿禿的樹林,請你們給它們添上漂亮的樹葉吧!
(2)教師指導幼兒使用中號筆,運用中鋒點畫出樹葉(順鋒用筆,由左向右按)。
(3)提醒幼兒要將毛筆上的顏色洗干凈以后再換另外一種顏色。
4、集體欣賞、評價。
教師:你最喜歡哪一片樹林?為什么?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24、中班美術繪畫教案《發(fā)芽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每種樹不同的發(fā)芽現(xiàn)象,在繪畫不同形狀的樹木同時,用不同色彩的縐紋紙團兒進行粘貼,表現(xiàn)出不同樹木的發(fā)芽過程。
2.發(fā)展小肌肉動作,盡可能將紙團兒團緊團小。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綠、粉、黃色縐紋紙頭,膠水,繪畫工具。
活動與指導: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附近環(huán)境中觀察春季樹木的變化,不同的樹形(區(qū)分喬木和灌木)觀察芽苞的顏色。
2.用油畫棒在作業(yè)紙上畫出不同的樹木,教幼兒畫樹時掌握正確的分枝方法。
3.將自己選擇的紙頭兒用拇指和食指團成很緊很小的紙團,分別沾在發(fā)芽的樹枝上。
4.注意指導幼兒沿樹枝的左右兩方面沾,不要只沽一邊,學會使用不同的顏色紙團兒沾不同的數木。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到戶外大自然中感受季節(jié)的變化,多看幾種樹的發(fā)芽后再進行此活動。
2.可在教育活動前將各色紙團團好,減少集體活動時間。
3.在春季主題繪畫中用這種方法豐富作品內容。
4.可以采用其他物品代替紙團當芽苞作畫。
日常生活根據季節(jié)多引導幼兒深入自然,了解自然,產生熱愛好奇的情感,愿意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家園配合號召家長帶幼兒到郊外進行踏青活動,提高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能力和表現(xiàn)大自然的熱情。
活動反思 :
老師通過使用擬人話的語音,指導幼兒作畫。不僅便于孩子的理解,還更好的激發(fā)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所以本活動能較好的完成教學目的,孩子在老師擬文化語音的指導下將繪畫技能很自然的融入整個活動中,使幼兒學得輕松,學得開心,很輕松的練習樹木的畫法。整個活動輕松有趣。
25、中班美術教案《彩色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季樹木的顏色、形狀特征,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裝扮彩色的樹。
2、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當材料,操作中注意遵守規(guī)則。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參觀各種樹木,對秋季樹木的變化有所了解。
2、銀杏、梧桐、楓樹、松樹等圖片。
3、水彩筆;顏料和棉簽;彩紙和漿糊。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引發(fā)與樹木相關的經驗。
1、師講述故事:在高高的山頂上,有一棵綠綠的大樹。滿樹的綠葉隨著風兒搖擺。有一天,樹葉寶寶們忽然覺得:大樹媽媽總是穿著一件綠衣服,多沒勁兒呀!于是,樹葉寶寶們悄悄讓自己變了顏色。看(出示圖片)大樹媽媽的衣服變成什么顏色了?
2、提問:你還見過什么顏色的大樹?(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圖片)
二、觀察圖片,了解樹木的相關特征。
師:原來,樹不僅是綠色的,有的還會變成紅色、黃色等別的顏色。今天,我們來把這些彩色的樹畫出來好嗎?我們應該先畫樹的哪一部分呢?樹干是什么樣的?畫好樹干,再畫什么?樹冠是什么樣的?
介紹樹干、樹枝和樹冠的名稱、操作順序及它們的形狀特征。
三、出示繪畫材料并逐一介紹。
每個幼兒畫一棵大樹。
四、活動評價。
將畫好的大樹剪下來,布置成彩色的樹林。幼兒一同欣賞,說說自己最喜歡哪顆樹,為什么。
活動反思:
大家都知道,孩子都喜歡絢麗的色彩,更喜歡用鮮亮的色彩來表現(xiàn)他所喜歡的物體。而孩子又是天生的觀察者,一草一木都會讓他們欣喜和驚訝。當幼兒試圖用他們稚嫩的畫筆去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情感時,往往又缺少必要的方法技能去支持。所以,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思考的基礎上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繪畫表達的技巧,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表現(xiàn)能力。
在以往的美術活動中,我們常常覺得對幼兒的知識要求太高了。似乎在美術活動前總應該先安排一次科學活動才行。所以,這次在制定目標時,考慮到中班幼兒的知識能力有限,我們并不要求他們掌握秋季銀杏、紅楓等樹木變化的具體特征,而是緊緊扣住顏色這個中心,只要幼兒知道秋天的樹有那些顏色就夠了。
在活動準備方面,考慮到繪制的圖片效果失真,所以我采用了先拍照片然后寫真擴印的方法制作了這幾張圖片。該圖片給幼兒帶來了逼真得視覺沖擊,更容易和幼兒的已有經驗相聯(lián)結。
本次活動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實施的步驟是引導幼兒了解樹木的形狀特征,掌握繪畫的步驟。這也是我們在備課過程中覺得最棘手的部分。因為傳統(tǒng)的由老師示范、幼兒模仿的形式已不適應新的課程理念的要求,所以我作出了一個新的嘗試,將原來先講解技巧,再布置繪畫要求的步驟顛倒過來。因為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責任意識,所以我先提出要求:“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做一做彩色的大樹好嗎?”然后設置了四個問題:1、“要畫大樹,應該先畫哪一部分呢?”2、“樹干是什么樣的?”3、“畫好樹干,再畫什么?”4、“樹冠是什么樣的?”結合以往的繪畫經驗,幼兒很快了解了繪畫的步驟。同時又通過觀察、比較,順利地了解了樹木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其形狀特征。從而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綱要》要求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所以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讓幼兒有自主選擇的空間。
美術活動中作品的展示,相信也是老師們頗為頭疼的問題。用透明膠貼,老師的工作量太大。用大頭釘固定再泡沫板上,不安全。經過多番對比,我們選擇了PC板。顏色很漂亮,幼兒自己用漿糊一貼就行了。不僅美觀實用,更換也非常方便。
美術活動的評價也一直是我們討論的焦點。在最初的設計中,評價就是讓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自己喜歡哪幅作品。[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但試教時發(fā)現(xiàn)幼兒有的沒畫完,有的忙著貼,有的自我欣賞陶醉,誰都不聽別人說。最后有老師建議說能不能在幼兒的衣服上貼星星,讓他可以貼在自己喜歡的作品上。這個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認同。因為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幼兒成為評價中的真正的主角。他所認同的,對于他來說,就是好的。使幼兒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以上是我對這次活動的一些理解和思考。不過,在實施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困惑。如:“秋娃娃”這一形象是否有必要,如何更充分地發(fā)揮它的教育價值?再如:有的幼兒在分組活動時有所偏向。在試教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想畫棉簽畫但沒占到位置,所以拒絕參加操作的情況。碰到這種情況,我們是應該輸導,還是滿足呢?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努力尋找答案。
26、中班健康活動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情景,知道樹枝發(fā)芽才會成為一棵喜愛的綠樹。
2、感受故事中的確社會性意蘊,形成開朗樂觀的態(tài)度。
3、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掛圖第8號。
2、故事磁帶。
3、音樂《嫩芽長出來》
【活動過程】
1、組織活動
——幼兒隨音樂《嫩芽長出來》翩翩起舞
2.智力活動
1)不發(fā)芽的小樹
——出示掛圖??纯茨男┌l(fā)芽、長葉子了,哪些不發(fā)芽、沒長葉子。(只有一棵小樹沒有發(fā)芽、長葉子)
——你喜歡發(fā)芽、長葉子的樹,還是不發(fā)芽、不長葉子的樹?(喜歡有嫩芽和綠葉的小樹)
2)不高興的小樹。
——我們來聽一聽故事《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想一想這棵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
——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
——去年,小鳥為什么在上面做窩?老奶奶為什么在樹陰下賣冰棍?風箏的線為什么會纏在樹上?
——引導幼兒認識綠樹的可愛。小鳥喜歡綠樹,所以在上面做窩安家;樹陰下涼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賣冰棍。風箏喜歡綠樹,所以飛過綠樹的上面。
——小樹不高興發(fā)芽的時候,小鳥住在哪里去了?老奶奶還到樹下來賣冰棍嗎?風箏還喜歡往這兒飛嗎?(小樹不發(fā)芽、不長樹葉,大家都不喜歡它,都不來了)
3)著急的小樹。
——傾聽故事錄音。
——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要挖掉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因為不高興發(fā)芽的樹不發(fā)芽,別人以為它已經枯死了)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聽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話怎么樣了?(嚇傻了,急得渾身發(fā)熱,急得發(fā)出了嫩芽)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最后發(fā)芽了嗎?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搔搔頭皮走了?(找不到不發(fā)芽的樹,以為自己昨天看錯了)
——人們?yōu)槭裁床幌矚g不發(fā)芽的樹?為什么喜歡發(fā)芽的樹?(樹不發(fā)芽就沒有葉子,沒有樹陰,大家就不喜歡;樹枝發(fā)了芽,就會長出葉子,變成一棵綠綠的樹,大家都喜歡綠樹)
3、能力運用
——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P20—P22。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過程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從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將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 討論“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提供想象的空間,然后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老師采用故事的形式,告訴幼兒“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幫助幼兒解答疑惑,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帶領幼兒走出教室,進行探索尋找。
第三,我覺得整個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真正改變了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體現(xiàn)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而老師則是很好地成為了幼兒學習中的組織者,支持者,及其引導者。
27、中班教案《盼盼的樹朋友》含反思
目標:
尋找、發(fā)現(xiàn)、收集生活中的木制品和樹的果實等。知道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樹木,萌生對樹的感激之情。
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重難點:
教育幼兒樹是我們的朋友,萌生感激之情。
課前木制品的收集。
準備:
掛圖第13號:故事磁帶或CD.每位幼兒帶一件常用的木制品或樹的果實,教師將其布置成展覽會。紙和筆若干。
過程:
種小樹
1、小鳥喜歡有樹有花的地方,我們幫它設計一個家園吧。
2、出示兩種形狀的小樹圖片,讓幼兒觀察小樹有什么不同。
3、將兩種形狀的小樹圖卡排成兩行,引導幼兒數一數每種各有多少。
4、出示“回”形輪廓圖,教師示范如何合理安排,將兩種“小樹”輪廓線圍成里外兩個長方形栽種。
5、引導幼兒數一數里圈的小樹有幾棵,外圈的小樹有幾棵。
6、針對有的幼兒數出來的里圈和外圈的小樹數量不一的結果,提問:栽種前,我們數的小樹的數量看上去不一樣多,其實他們都是幾呀?
7、師幼共同設計表示里外的標志,統(tǒng)計里、外圈小樹的數量。
8、請幼兒點數圈里、圈外兩種形狀的小樹數量,并請個別幼兒示范記錄。
種小花
1、出示回形輪廓圖。請個別幼兒聽指令,按里外兩個圓圈栽種。如:請紅色小花圍在里圈,請黃色小花圍在外圈。
2、里圈外圈上的小花各有多少“引導幼兒用做記號的方法嘗試數封閉圖形中物體的數量,以免重復計數或漏數。
3、幼兒按顏色、里外分類統(tǒng)計小花的數量。
4、師幼共同檢查記錄結果。
我為小鳥植樹種花
1、提供給每個幼兒一張操作紙,上有回形和圓形輪廓,請幼兒用水彩筆在輪廓線的周圍分別畫上兩種形狀的樹各10棵,兩種顏色的花各10朵。
2、教師巡回指導,要求幼兒先計劃怎么種樹和種花,然后邊畫邊數,不斷檢查。
快快來植樹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17頁《快快來植樹》,引導幼兒數一數不同的樹旁邊有幾個坑,按一個樹坑種一棵小樹的方法,找到小樹貼紙貼在樹坑里,再把相應的數字貼紙貼在大方框里。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數數方法,比一比哪種小樹種的多。
反思:
第一部分我以輕松的談話形式讓幼兒進入活動,猜想了解盼盼的朋友特別而更加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朋友間是相互關心,友好相處的。帶著問題懸念幼兒靜靜的傾聽故事中的內容,利用自己在做課題中收集的方法進行講述故事來吸引幼兒的傾聽效果。第二段故事中,盼盼在說話中一直未提到“樹”這個字,但“樹朋友”卻貫穿始終。我參考活動后的建議,也想讓幼兒能主動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的答案,提高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達到語言教學活動的最終的目標——理解與表達。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在語言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之間的互動優(yōu)為重要,沒有互動的教學是難以想象的,更談不上是有效的。并設計幾個簡單問題和幾個稍難的問題,“床是用什么做的”“抽屜里有沒有藏著樹朋友”“吃早飯時有樹朋友出現(xiàn)嗎?”但事實結果時好時壞,顧全大局是我現(xiàn)在最想解決的問題,當在聽故事時你會看到一雙雙可愛而明亮的小眼睛盯著你,故事一完,拉緊的心玄頓時放了下來,活動中一小部分的幼兒總是這樣容易“跟丟”,需教師時不時的采用不同方式的提醒他們。照顧了能力差的而又忽略能力強的,這是我自己在語言活動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交流,學習到方法。
28、中班教案《秋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能以拓印的手法展示秋樹的美。
讓幼兒感受到秋季,了解秋季的特點及秋季中樹的變化。
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觀察能力,從活動中感知樹葉的無私精神。
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點難點
重點:小組以拓印的手法來完成作品。
難點:了解樹木一年四季的特點,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樹葉 顏料 畫紙 課件(秋樹、秋景、開場音樂、背景音樂)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帶幼兒律動隨音樂《跟我去郊游》進入班級,“小朋友們,我們的大本營到了,休息一下來欣賞我們在旅途中拍的美景好不好呀?”
二、欣賞
展示課件(秋樹、秋天的景觀)
三、說一說
老師指向課件(秋樹、秋天的景色)
提問:
1、你們看到了什么?
2、這是什么季節(jié)?
3、樹的外衣怎么是花的了?和夏天的一樣嗎?
幼兒聽問題看課件來說一說
老師指向正在落葉的圖片問“樹葉娃娃怎么了?它們都去哪了?”幼兒想一想回答。老師補充“對了,樹葉娃娃很勇敢,被秋風刮到了四面八方也不怕,它們變成很好的肥料,樹媽媽到了明年的春天還會穿上漂亮的外衣。今天我們班級有好多樹媽媽沒有樹葉娃娃,小朋友想不想用你們的愛心把樹葉娃娃送到樹媽媽的懷里啊”
四、做一做
老師示范拓印畫,講明拓印手法。
幼兒小組操作,老師指導并插放背景音樂。
五、展評作品
幼兒展開想象給自己小組作品起名。并粘貼上墻。
活動延伸小朋友們,樹葉都落沒了,到了冬天它會不會感覺到冷嗎?小朋友想一想,我等著你們的答案噢!
小結我們的樹媽媽被小朋友不用畫筆就打扮的這么漂亮,小朋友們,只要你肯動腦筋,還有很多方法喲。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增強了幼兒對藝術的興趣,提高了幼兒想象力、動手能力、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本次活動的特點是把秋樹扮成童話的色彩,幼兒更加愿意去接納。
29、中班主題教案《跳舞的樹葉》含反思
設計意圖
樹葉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孩子對于飄落的樹葉也比較的感興趣,隨著深秋季節(jié)的到來,小樹葉也由綠變黃,一個個好象穿著金黃色裙子的小姑娘,攙著大樹媽媽在秋日里翩翩起舞。一陣秋風吹來,樹葉隨風起舞,飄然而下。中班《會跳舞的樹葉》活動對幼兒來說,蘊藏著樹木自然生長、四季更迭交替等秘密,是幼兒樂于親近、探索、思索、嘗試的一個主題。該活動內容符合季節(jié)特征,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讓孩子在與小樹葉親密接觸后,通過身體的語言以及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來表體驗和表現(xiàn)秋天的落葉飄飄,隨風飄動的景象。讓幼兒體會到秋天的意境美和秋風拂面樹葉落的特點。
活動目標
1、感受巴赫《小步舞曲》的優(yōu)美旋律,學唱歌曲《跳舞的樹葉》。
2、樂于用形體動作表現(xiàn)樹葉隨風飛舞的姿態(tài),體驗與同伴飛舞的喜悅。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傾聽樂曲,熟悉旋律。
1、談論對音樂的感覺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
2、幼兒自由舞動身體。
師:(1)你覺得小樹葉在做什么呢?
(2)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學學小樹葉隨風擺動的樣子吧。
二、聆聽歌詞。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跳舞的樹葉》
師:有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做《跳舞的樹葉》,我們一起來聽聽,歌曲中的樹葉是怎么跳舞的吧!
2、幼兒跟唱熟悉歌曲。
師:你聽到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句?樹葉跳了哪些舞?
3、教師邊彈琴邊唱,幼兒跟唱。
三、肢體探索,表現(xiàn)歌曲。
1、探索樹葉隨風舞動的姿態(tài)。
師:(1)如果你是一片樹葉,你會怎么在空中舞蹈?
(2)除了剛才已經做過的動作,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樹葉的隨風飛舞?
2、在歌曲伴奏下完整表現(xiàn)樹葉飛舞的姿態(tài)。
四、離開活動室:
1、樹葉寶寶們,外面還有許多的小樹葉想和我們一起跳舞,我們一起到外面隨著秋風跳舞去吧!
2、幼兒隨歌曲邊跳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對幼兒來說,蘊含著樹木自然生長等的秘密。是幼兒樂于親近、探究、思索、嘗試的一個活動。
《會跳舞的葉子》是一首很優(yōu)美的歌曲,不僅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起伏,而且歌詞也很生動,適合幼兒演唱。
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要讓孩子們多聽,多感受,這樣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才會增強。在我們的一日活動的多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用不同的音樂作背景,既可以營造氣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活動,幼兒可以認識很多樹葉,可以認識他們的外形及顏色,豐富了幼兒對樹葉的認識和了解。
30、中班美術教案《秋天的樹葉》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秋天的樹葉,感受樹葉的多樣性。
2,學習、比較樹葉的異同,并進行分類。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各種秋天的樹葉、圖片、畫好的大樹若干顆。幼兒用書、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回顧以前,聯(lián)系本課。
(1)教師:上次我們是不是學習了畫秋天的樹呀?還記得秋天的樹葉是什么樣子的嗎?有什么變化呢?
(2)幼兒回答老師的提問。
二,幼兒觀察樹葉,大膽說出它的外形特征。
(1)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樹葉的形狀特征,認識它們的名稱。
a、教師:你認識這些樹葉嗎?它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b、摸一摸這些樹葉有什么感覺?
c、問一問有什么味道?
(2)幼兒交換觀察樹葉。教師:這片樹葉和你剛才摸得樹葉有什么不一樣?[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
三,認識樹葉的名稱。
(1)教師:你們都知道這些樹葉的名字嗎?楓樹的樹葉像手掌,銀樹的樹葉像扇子,松樹的葉子像針,白樺樹的樹葉像顆心。
(2)游戲。教師報出書的名字,幼兒能很快地舉起他們的樹葉,說出形狀。
四,游戲:樹葉找家,鞏固認識這些秋天的樹葉。
幼兒根據教師畫好的大樹,將對應的樹葉粘貼在上面。
教師:這里有幾位數也找到自己的家呢?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要上好一堂課是需要做充分的準備的,不僅僅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更重要是要讓他們感興趣,這樣,孩子們才能跟著你的思路走。
31、中班健康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
活動名稱:不高興發(fā)芽的樹
活動說明:
枯樹不會發(fā)芽,惹人討厭;綻發(fā)芽、苞、葉子的綠樹,生機勃勃,人人喜愛。故事運用樹木的這一現(xiàn)象以及人們對此的心理感受,既揭示了樹木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也暗示了擁有積極情感的重要。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情景,知道樹枝發(fā)芽才會成為一棵喜愛的綠樹。
2、感受故事中的確社會性意蘊,形成開朗樂觀的態(tài)度。
3、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
4、了解生病的癥狀,知道生病后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掛圖第8號。
2、故事磁帶。
3、音樂《嫩芽長出來》
活動過程:
1、組織活動
——幼兒隨音樂《嫩芽長出來》翩翩起舞
2、智力活動
1)不發(fā)芽的小樹
——出示掛圖??纯茨男┌l(fā)芽、長葉子了,哪些不發(fā)芽、沒長葉子。(只有一棵小樹沒有發(fā)芽、長葉子)
——你喜歡發(fā)芽、長葉子的樹,還是不發(fā)芽、不長葉子的樹?(喜歡有嫩芽和綠葉的小樹)
2)不高興的小樹。
——我們來聽一聽故事《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想一想這棵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
——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
——去年,小鳥為什么在上面做窩?老奶奶為什么在樹陰下賣冰棍?風箏的線為什么會纏在樹上?
——引導幼兒認識綠樹的可愛。小鳥喜歡綠樹,所以在上面做窩安家;樹陰下涼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賣冰棍。風箏喜歡綠樹,所以飛過綠樹的上面。
——小樹不高興發(fā)芽的時候,小鳥住在哪里去了?老奶奶還到樹下來賣冰棍嗎?風箏還喜歡往這兒飛嗎?(小樹不發(fā)芽、不長樹葉,大家都不喜歡它,都不來了)
3)著急的小樹。
——傾聽故事錄音。
——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要挖掉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因為不高興發(fā)芽的樹不發(fā)芽,別人以為它已經枯死了)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聽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話怎么樣了?(嚇傻了,急得渾身發(fā)熱,急得發(fā)出了嫩芽)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最后發(fā)芽了嗎?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搔搔頭皮走了?(找不到不發(fā)芽的樹,以為自己昨天看錯了)
——人們?yōu)槭裁床幌矚g不發(fā)芽的樹?為什么喜歡發(fā)芽的樹?(樹不發(fā)芽就沒有葉子,沒有樹陰,大家就不喜歡;樹枝發(fā)了芽,就會長出葉子,變成一棵綠綠的樹,大家都喜歡綠樹)
3、能力運用
——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P20—P22。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過程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從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將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 討論“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提供想象的空間,然后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老師采用故事的形式,告訴幼兒“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幫助幼兒解答疑惑,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帶領幼兒走出教室,進行探索尋找。
第三,我覺得整個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真正改變了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體現(xiàn)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而老師則是很好地成為了幼兒學習中的組織者,支持者,及其引導者。
32、中班美術教案《秋天的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認識秋天樹的顏色形狀特征,學習運用不同的方式裝扮各種樹。
2、培養(yǎng)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畫有楓樹,銀杏樹,松樹的掛圖一張。
2、蠟筆,水粉顏料,棉簽,紙屑,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討論對秋天的認識
1、師:上星期,老師請爸爸媽媽帶小朋友觀察了秋天的樹,請你告訴大家,你都認識了那些樹?(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它們由哪幾部分組成?樹干和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幼兒討論,回答)
2、教師總結并出示掛圖:大樹由樹干樹枝和樹葉三部分組成,樹干是咖啡色的,楓樹的葉子是紅色的,銀杏樹的葉子是黃色的,松樹的葉子是綠色的……
二、引導幼兒感知樹的繪畫步驟
1、下面我要把看到的樹在紙上畫出來,(師在投影儀上操作)粗粗的身體做樹桿,細細的手臂做樹枝,肥肥的帽子做樹冠。
2、畫完后請幼兒一起跟著講一遍繪畫步驟。
3、師:可是怎樣才能讓大家知道我畫的是楓樹喃?(引導幼兒說出給它涂色)
4、樹桿是咖啡色的(老師在投影儀上涂色,囑咐幼兒要涂均勻了)
三、師幼討論樹冠的制作方法
1、教師介紹樹冠的三種不同方法,引導幼兒討論它們的制作方法。
師:樹冠的顏色我為小朋友準備了蠟筆,水粉顏料,有色紙屑,如果樹冠是紅的,只要選用紅色蠟筆圖色,那么紙屑和固體膠怎么用?(幼兒討論)教師簡要小結。
水粉和棉簽怎么用?(幼兒討論)教師簡要小結。
2、幼兒制作,教師指導——下面就請大家把看到的樹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制作出來。(教師各別指導)
四、裝扮教室
師請小朋友將樹帖在前面,一起欣賞。鼓勵做完的幼兒嘗試采用其它方法,然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不足之處,活動準備雖然充足,但對于活動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思考得很充分,在某些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還不夠完善。下面我圍繞自己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了如下反思總結。
1、活動前的經驗準備不足:
在這次活動之前,我曾進行過《樹葉貼畫》的美術活動,認為幼兒已具備對秋天的樹和樹葉的認知經驗。在這次活動中,幼兒雖然觀察了小樹林里各種顏色的樹葉,不同形狀的樹木,有了情感的體驗,充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但是在動手操作用落葉來裝飾樹干的時候,有一些幼兒把樹葉貼反了,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樹葉的認知經驗還有所欠缺,這方面我所忽略,需要加強。
2、導入環(huán)節(jié)沒有極大地調動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上,我出示PPT課件引導幼兒感知秋天的樹,雖然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調動了起來,但是導入應該更具趣味性,更好地激發(fā)幼兒主動的觀察和思考的興趣。在我們平時的美術活動中,很多采用PPT、圖片欣賞、情景導入、談話導入等方式激發(fā)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其實可以拓寬自己的思路,采取更多的形式。如:視頻的形式,讓孩子觀察秋天的風景,發(fā)現(xiàn)秋天的色彩;用特寫的形式,欣賞不同形態(tài)的樹。即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秋天色彩的豐富性,感受秋天的美;發(fā)現(xiàn)樹的獨特性,又建構了幼兒的知識經驗,為幼兒自主動手操作做準備。
3、游戲環(huán)節(jié)上幼兒主體性不強:
在游戲中,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讓幼兒表現(xiàn)秋天樹的形態(tài),不僅僅局限于幼兒自身的肢體形態(tài)來表現(xiàn),還可以多個幼兒共同組合進行表演,這樣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興趣,發(fā)展幼兒肢體協(xié)調的能力,以及分享與同伴共同合作的樂趣。游戲要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由想象。在這方面,我做得還不夠。
4、評價活動環(huán)節(jié)上的不足:
活動的評價是提升幼兒經驗,在相互的學習中獲得提高。在評價活動中,我有些倉促,幼兒沒能全部欣賞、討論和評價作品。我應該先請孩子們欣賞朋友的作品,然后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及理由。主要引導幼兒針對活動目標進行講述。提問:“你喜歡哪幅作品?喜歡它的什么?”,“哪棵樹最美?美在哪里?”。這個活動可以設計三個不同緯度的問題。如:“樹漂亮嗎?有哪些形狀?”、“哪些樹最特別?”、“哪些樹最美?”讓孩子有針對性的圍繞顏色、形狀、布局三方面講述,幫助幼兒經驗的提煉和積累。
在今后的美術活動中我將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活動設計更開放,讓孩子有更多的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同時在范例的準備上照顧到不同能力孩子的需求,特別是能力強的孩子。讓美術活動“活”起來。
33、中班主題教案《秋天的樹林》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學習畫濕水畫法及干畫法,能用濕畫法及干畫法畫出深淡的顏色。
2. 能夠大膽選色,畫出秋天樹林的感覺。
3. 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 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5. 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
活動準備:
秋天樹林的圖片、顏料、水桶、大筆、小筆、抹布和范作。
活動過程:
1. 出示秋天的樹林圖片,提問
1.) 這是什么季節(jié)的秋天?
2.) 你怎么知道的?(顏色)
2. 出示范作看看顏色上有何不同。(.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有深有淺)
1.) 怎么會有深有淺呢?示范畫濕畫法及干畫法。
2.) 等干后再添上樹干和樹葉(提示用干畫法)
3. 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 引導幼兒選用不同的色彩,但注意表現(xiàn)出色彩的深淺。
2.) 注意在濕畫處干后在添上樹葉和樹干。
3.) 要求干畫前將毛筆撇干。
4.活動 評講
表揚大膽選色的幼兒,請幼兒說說你是怎樣畫的濕畫法和干畫法有何不同。
活動反思:
那種好奇的心態(tài)無以言表,個個都想試試,看看怎么就那么神奇的!可以用牙簽(火柴棒、筆頭等)畫畫呢?帶著這種好奇的心,小朋友們仔細地觀看老師的講解、分析等步驟。輪到小朋友們自己嘗試操作了,他們個個都想一口氣就到最后那步(開始用牙簽畫畫),不過他們都知道一定要先將底色鋪好,要不就不能成功的用牙簽畫出漂亮的畫了。小朋友們認真的操作著,終于一幅幅漂亮的畫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小朋友們自豪的看著自己的作品,很是開心!它們都將被展示在我們的作品欄上,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欣賞到他們的作品。
這節(jié)課,總體上感覺還是不錯的,雖然是初次接觸,但小朋友能完成的這樣還是值得表揚的,其實刮蠟畫還可以把一張紙將底色分成好塊來操作,但因為是初次就沒有加深難度,讓他們先嘗試一下刮蠟畫的操作步驟,以便以后加深難度小朋友們能夠適應。不足的呢?是有個別小朋友很急,很想一步就到最后那個步驟,導致一開始的底色沒有注意一些細小的部分,結果后邊用牙簽畫畫的效果不是很好。不過所好的事,在總結時,他能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錯的地放,能夠及時的認識錯誤的原因,這好是非常好的!
34、中班美術教案《美麗的大樹》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綠色皺紋紙和綠色彩紙制作柳樹。
2、發(fā)展幼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和團結協(xié)作、互相配合的集體觀念。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之前帶領幼兒觀察、認識柳樹的基本特征。
2、每組1張教師已經畫好樹干的教大作業(yè)紙,并準備長短不一的長條綠色皺紋紙,小長方形的綠色蠟光紙、膠水、剪刀若干。
3、投影儀一臺,投影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
1、請幼兒猜謎語:有個姑娘志氣大,江南塞北都安家,湖水替她照鏡子,春風幫她梳頭發(fā)。(柳樹)
2、放幻燈(美麗春天景象)讓幼兒觀察春天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小草也長出來了,花也開了,燕子也回來了。豐富幼兒對春天特征的認識,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3、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制作了一棵垂柳,并把它布置在活動室的墻面上,你們喜歡嗎?
4、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說說這棵垂柳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5、教師小結:這棵垂柳是用綠色皺紋紙和綠色彩紙制作的,進談我們也來學做一棵垂柳,一起布置一個美麗的垂柳林。
二、師生討論制作方法怎樣才能制作一棵美麗的垂柳呢?(.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引導幼兒回憶柳枝是長長的,向下垂的,葉子均勻地長在柳枝上)教師講解示范,引導幼兒用長短不一的長短不一的長條綠色皺紋紙,采用搓捻的方法(用雙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向相反方向使勁,搓捻成細條)搓成柳枝,然后均勻粘貼在樹干的適當位置。若長度不夠,可采用連接粘貼方法,增加長度,再用綠色大小不一的長方形蠟光紙對折重疊后用剪刀左右剪狐線,剪出許多大小不一,形狀大致相同的柳葉,均勻粘貼在柳枝的適當位置上。
三、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將幼兒分成每兩人一組,合作制作一棵垂柳,要求幼兒互相商量,好好合作,可以模仿老師的制作方法,也可以自創(chuàng)方法。
2、師巡回指導,表揚善于動腦及能較好合作的幼兒鼓勵添畫內容豐富畫面。
四、布置柳樹林
1、讓幼兒自由參加同伴的作品,看看那組的柳樹生“長”得茂盛,柳枝多而垂,柳葉大小距離均勻。
2、教師協(xié)助幼兒將作品一一布置在墻面上,形成一個美麗的“柳樹林”。
3、師生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共同欣賞“柳樹林”,體驗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愉快感。
活動反思:
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孩子們對周圍花草樹木的變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幾個小伙伴在一起說著聊著,我想可以順著孩子們的興趣來一次活動,最后確定為美術活動《美麗的大樹》。開始的談話活動,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著自己親眼看到的大樹的變化:樹干粗了、發(fā)出了新芽、枝條變長了……通過談話活動,孩子們將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總結,將他人的經驗進行提升,為之后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接下來,為孩子們出示精心挑選的線描圖片,意在讓孩子們在繪畫過程中將多種技巧運用到作品中,豐富畫面,讓孩子們收獲成功感和喜悅感。孩子們通過欣賞線描圖片,對圖片中的種種線描技法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針對各種線條進行梳理和總結,孩子們基本掌握后,隨后欣賞老師挑選出的不同風格的大樹圖片:粗粗樹干發(fā)出新芽的大樹、大樹和小樹錯落排列的樹圖片、周圍添加鳥和白云的大樹……
孩子們觀察著不同大樹的圖片,在心中勾畫著自己將要繪畫大樹的樣子,我穿梭在孩子們周圍,欣賞著孩子們稚嫩小手筆下的大樹,很欣慰:每一張畫都是與眾不同的,每一個孩子都在享受著這段時光,看著孩子們和畫兒,我慢慢翹起了嘴角。接下來的分享點評環(huán)節(jié),我一改往日的方式,將所有作品粘貼起來,帶領孩子們巡回在作品周圍,我想這樣可以讓每個孩子仔細觀察到每幅作品,點評環(huán)節(jié)才會真正讓孩子們有的說,并且說到點上。果不其然,每個孩子在點評環(huán)節(jié)中,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采取小組發(fā)言的方式,每小組一名代表收集小組信息進行發(fā)言,發(fā)言代表語言組織流暢,點評有針對性,并根據畫面布局和線描技法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我驚奇孩子們的想法,真有大家風范的感覺!
35、中班主題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樹的變化》
活動設計背景
第一部分:春天,陽光曖曖的照到樹林里面,樹木枝頭開長出嫩綠的芽。
第二部分:到了夏天,森林里樹林里,樹葉變得很濃密,一片綠色。而且樹上還住好多小動物。
第三部分:秋天來了,樹葉變黃了,樹上掛滿了好多好多成熟的果實。金黃色的一大片。
第四部分:冬天到了,樹葉掉,樹木變得光禿禿,地上堆了一層層落葉。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對樹木的變化、顏色(綠色,黃色)、以及融入季節(jié)的變化、有一定的認知。
2、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四個場景的轉換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影響到教學效果。
活動準備
準備4張海報。海報內容是不同時節(jié)的樹。
活動過程
1、首先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不知道森林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里面長的樹木有什么不一樣么?
幼兒會說出許多。老師個別提問,講得對的,給予表揚,老師有順序拿四張海報。讓幼兒來觀察,同時先讓幼兒講一講第一張春天樹木和樹葉的變化。(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先是提問:春天的樹的特點是什么?樹葉的顏色,大小。以次出示4張圖片,提問是幼兒看過四張海報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
2、再次引伸出樹對大自然,對人類的重要性。以致讓幼兒培養(yǎng)起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3、接下來是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每位幼兒都發(fā)張白紙,要求幼兒回想一下老師剛才對于樹木的描寫,同時能用畫紙寫出來。然后要求幼兒用不同顏色來涂出不同的樹木,以此加深幼兒對樹木的印象。
教學反思
主要還是引導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善于提出問題。
選擇好的場所讓幼兒親自去親近自然,幼兒能自主的去觀察一年4季的變化,同時能讓幼兒了解樹變化的同時,對環(huán)境保護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6、中班主題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含反思
活動說明:
枯樹不會發(fā)芽,惹人討厭;綻發(fā)芽、苞、葉子的綠樹,生機勃勃,人人喜愛。故事運用樹木的這一現(xiàn)象以及人們對此的心理感受,既揭示了樹木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也暗示了擁有積極情感的重要。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情景,知道樹枝發(fā)芽才會成為一棵喜愛的綠樹。
2、感受故事中的確社會性意蘊,形成開朗樂觀的態(tài)度。
3、知道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
活動準備:
1、掛圖第8號。
2、故事磁帶。
3、音樂《嫩芽長出來》
活動過程:
1、組織活動
——幼兒隨音樂《嫩芽長出來》翩翩起舞
2.智力活動
1)不發(fā)芽的小樹
——出示掛圖??纯茨男┌l(fā)芽、長葉子了,哪些不發(fā)芽、沒長葉子。(只有一棵小樹沒有發(fā)芽、長葉子)
——你喜歡發(fā)芽、長葉子的樹,還是不發(fā)芽、不長葉子的樹?(喜歡有嫩芽和綠葉的小樹)
2)不高興的小樹。
——我們來聽一聽故事《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想一想這棵小樹為什么不高興發(fā)芽。
——教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
——去年,小鳥為什么在上面做窩?老奶奶為什么在樹陰下賣冰棍?風箏的線為什么會纏在樹上?
——引導幼兒認識綠樹的可愛。小鳥喜歡綠樹,所以在上面做窩安家;樹陰下涼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賣冰棍。風箏喜歡綠樹,所以飛過綠樹的上面。
——小樹不高興發(fā)芽的時候,小鳥住在哪里去了?老奶奶還到樹下來賣冰棍嗎?風箏還喜歡往這兒飛嗎?(小樹不發(fā)芽、不長樹葉,大家都不喜歡它,都不來了)
3)著急的小樹。
——傾聽故事錄音。
——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要挖掉不高興發(fā)芽的樹?(因為不高興發(fā)芽的樹不發(fā)芽,別人以為它已經枯死了)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聽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話怎么樣了?。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嚇傻了,急得渾身發(fā)熱,急得發(fā)出了嫩芽)
——不高興發(fā)芽的樹最后發(fā)芽了嗎?環(huán)衛(wèi)工人為什么搔搔頭皮走了?(找不到不發(fā)芽的樹,以為自己昨天看錯了)
——人們?yōu)槭裁床幌矚g不發(fā)芽的樹?為什么喜歡發(fā)芽的樹?(樹不發(fā)芽就沒有葉子,沒有樹陰,大家就不喜歡;樹枝發(fā)了芽,就會長出葉子,變成一棵綠綠的樹,大家都喜歡綠樹)
3、能力運用
——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P20—P22。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地
37、中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成長樹》
活動背景
近期我們班正在進行“迎新年”的主題活動。一次無意中,聽到一個小朋友在說:“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媽媽要給我買新皮鞋,我的腳長大了,現(xiàn)在的皮鞋穿不上了?!眿寢屨f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又長大一歲,我個子也長高了?!拔夷棠陶f我長大就可以幫她洗碗了?!?/p>
我們班的孩子們就接著這個話題討論起來。我想:幼兒認為一過年自己又長大了一歲,過年是我國的喜慶日子,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想借新年這一時機,對未來有著美好的向往,有著自己的美好的心愿。于是我設計了此次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愿意改正自己缺點,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2、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3、能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缺點。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重點:愿意改正自己的缺點,為自己的成長感到自豪。
難點:能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自己的缺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對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初步的認識。
2.教師在幼兒保健手冊上查找去年元旦前后幼兒的身高。
環(huán)境準備:
1.教師繪制成長樹(貼在活動室墻上)5棵,每片樹葉上貼一名幼兒的照片,并根據幼兒去年的升高貼在成長樹的相應部位。
2.裝有各種顏色、形狀的樹葉(幼兒和教師用卡紙自制)的籃子4個。
3.幼兒人手一張自己的小照片。雙面膠數個。
4.家長和教師用心形紙條寫下一年來幼兒的進步。
5.上端開口的小紙箱1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請小朋友們在成長樹上找一找自己的那片樹葉
(2)教師:“這片樹葉貼的位置是小朋友們去年這個時候的身高,小朋友們比一比今年你們的身高有什么變化?”
(3)教師:“小朋友們比去年長高了多少?(用手指、樹葉等其他物品測量)
(4)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片樹葉貼上自己的照片,并互相幫助把它貼在現(xiàn)在身高的位置。
進行部分:
1、我們進步了。
(1)教師:“和去年相比小朋友們都長高了,我們除了長高了還有哪些變化?”
(2)教師取出心形紙條,逐個講述每個幼兒的進步。(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幼兒為同伴的進步鼓掌加油。
(3)幼兒將念完的紙條貼在自己的小樹葉旁邊。
2、我們還有什么缺點
(1)“和去年相比我們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可在我們身上都還有一些缺點需要我們改正?!?/p>
(2)教師首先介紹自己要改正的缺點,并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在一張紙條上。
(3)請小朋友們說說自己的缺點,并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在紙條上。
(4)教師和幼兒將記錄缺點的紙條揉成紙團,放入小紙箱中封好。(5)教師:“明年我們再打開這個紙箱,看看誰改正了缺點。”
結束部分:
小朋友說唱《生活禮儀兒歌》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互相提醒、互相鼓勵,幫助大家改正缺點。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內容的選擇是適合我們中班幼兒現(xiàn)有水平的,活動內容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體驗性,這次活動孩子體驗了自己長大的喜悅,他們開始關心自己身邊的人,他們學會了主動幫助自己身邊的朋友,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嘗試著自己單獨睡覺等。這次活動也更貼近生活,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選材主題是來自于生活,只要是貼近他們的生活,活動的開展必然會受到關注。而且主題確定在于老師平時對孩子的交談,喜好關注,及時抓住他們所關心的熱點,是大部分幼兒感興趣。興趣是所有活動的動機,我們應關注、尊重并追隨孩子的興趣,不斷創(chuàng)造、探索,感知的平臺,不斷拓展他們的經驗和視野。
通過本次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心里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另一方面讓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并愿意改正。教學方式我采取了讓孩子主動參與,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說一說、貼一貼、畫一畫,讓孩子在多種感官、多次參與下進行活動,發(fā)現(xiàn)孩子很活躍,興趣極高,能積極參與到每個活動中去,幼兒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到了長大了,長高了,有一種自豪感,并渴望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我們還有什么缺點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介紹自己的缺點并用簡筆畫形式記錄在紙條上,教師參與其中既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又與幼兒建立了平等的師幼關系,幼兒做記錄時,教師指導,教育的內涵在此其中自然而然滲透。同時幼兒也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思維結果。
如果再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要在幼兒平時一日生活中捕捉孩子的點滴進步,用圖片或光盤形式多樣的手法記錄下每個孩子的閃光點,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展現(xiàn)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獲得自信、愉快、自豪的體驗,促進其健康成長!
38、中班主題教案《美麗的樹林》含反思
活動意圖: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通過版畫的形式表現(xiàn)孩子對秋天景色的認識,對秋天的熱愛。幼兒的創(chuàng)造離不開生活,離不開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和理解。
活動目標:
1、認識自然,喜歡自然。
2、培養(yǎng)觀察力及對色彩把握力。
3、用多彩顏色描繪七彩森林。
4、嘗試通過色彩來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畫樹木。
活動難點:
秋天樹林的豐富色彩。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套油畫棒、黑色水彩筆、繪畫紙;
2、秋天樹林圖片;風景畫;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用幻燈片放映秋天樹林的圖片以及風景照。
秋天樹林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一起欣賞PPT。
秋天樹葉有什么顏色?
小朋友喜歡這些五彩繽紛的樹嗎?拿起紙和油畫棒描繪美麗的樹林。
(二)活動展開
1、觀察小數形狀,試著描繪。
這些樹都有什么形狀?(長方形、三角形、橢圓形)
(1) 樹干的畫法。
怎樣畫好樹干?小朋友可以在紙上畫兩條直線,然后在兩條直線頂端往下一點的中間點一個點,再用直線把它們連接起來,一個粗壯的樹干就畫好了(示范講解)
(2)橢圓形的畫法。
樹葉是一些兩邊帶著尖的橢圓哦,小朋友可以先畫一個橢圓,然后再擦掉橢圓扁扁的兩邊,畫成尖的就行了。(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示范講解)
2、感受繪畫中樹的大小與距離遠近的關系。
老師畫的畫上小樹都一樣大嗎?為什么?
教師小結:因為老師畫的有近處的樹有遠處的樹。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根據自己看到的和腦海里的秋天的樹林畫一幅畫,并涂上顏色哦,涂色的時候,要記得油畫棒要按一個方向一筆一筆從頭畫到尾哦,中間不要留空白。老師巡視指導。
4、自評或互評。
活動結束:
小朋友表現(xiàn)的非常好,用色彩豐富的小樹展現(xiàn)出了《七彩的樹林》。
活動反思:
每個小朋友的構圖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現(xiàn)樹林的時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畫的樹比較大,在涂色的時候相對問題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畫的樹林樹很多很小,就出現(xiàn)了一些涂色困難而且顏料太多的問題。小朋友這個階段對顏料的多少把握還不是很有數,顏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積有關系也和筆的大小有關系。樹的大小又來的不同的涂色的難度。樹越小就越難涂。因此小朋友畫的樹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經過實踐,我覺得把制作樹林的活動放到中班下學期比較合適。畢竟現(xiàn)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畫技能還是很粗淺的。
39、中班美術活動教案《柳樹發(fā)芽》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弧線畫柳條,用點畫的方法畫春天柳條上的嫩葉。
2.培養(yǎng)幼兒認真觀察和大膽表現(xiàn)的能力。
3.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讓幼兒觀察春天剛發(fā)芽的柳樹、柳樹的圖片。
2.物質準備:綠色的油畫棒、抹布、垃圾筐、棉簽、水粉顏料。
活動過程:
1.情景創(chuàng)設:
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對了春天來了,柳樹媽媽睡醒了,她伸伸懶腰,照照鏡子,(出示柳樹圖片)一場春雨過后,柳樹媽媽的頭發(fā)變了!一根根枝條越來越長,在枝條上還長出了小嫩牙(出示長出嫩芽的柳樹圖片)。<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風一吹,這些枝條飄呀飄,真漂亮!可是突然刮來了一陣大風。柳樹媽媽的頭發(fā)被吹亂了,那柳樹媽媽的頭發(fā)被吹亂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讓柳樹媽媽頭發(fā)變整齊起來呢?對了梳一梳,好那我們幫她梳一梳。(出示柳枝雜亂的圖片)
2.老師示范。
(1)柳樹媽媽的頭發(fā)是彎彎的,老師用油畫棒當梳子,給柳樹媽媽梳梳頭。(畫長弧線)我請幾個小朋友來幫忙柳樹媽媽梳頭。好了,那你們看看林老師用什么辦法幫柳樹媽媽梳頭,在柳樹媽媽身子上面找個小圓點呢伸出小尾巴往上跑呀跑,終于到了山頂,累了往下滑下來,柳樹媽媽的頭發(fā)就出來了,咦!你們覺得柳樹媽媽的頭發(fā)多,還是少呢?(多)好,那現(xiàn)在我們多畫幾根。
(2)師:柳樹媽媽的頭發(fā)梳整齊了。老師想幫助柳樹媽媽夾上小夾子,那你們想到用什么辦法幫柳樹媽媽頭發(fā)上插上夾子呢?你們辦法真多,看看林老師幫你們準備了什么東西?對了,棉簽還有顏料,我請小朋友上來幫柳樹媽媽在頭發(fā)上插上夾子,好漂亮哦!看看林老師怎么幫柳樹媽媽插上夾子跟小朋友們插上的夾子有沒有一樣漂亮,我用小棉簽蘸上顏料點在柳樹媽媽的頭發(fā)上。哇!柳樹媽媽的頭發(fā)變得好漂亮呀!
3.提供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進行繪畫。
師: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油畫棒,棉簽,回到桌子上在圖紙上幫助柳樹媽媽梳梳頭發(fā)卡上漂亮的小卡子吧。
4.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哪一個小朋友幫柳樹媽媽梳的頭發(fā)最漂亮。
(2)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談談對自己與其他人的作品評價,互相欣賞,分享快樂。
活動反思:
因為此時正值春天,柳樹長出新芽。我們帶領幼兒去觀察柳樹,認識柳樹;春天到了,柳樹媽媽睡醒了,她伸伸懶腰,照照鏡子,咦,柳樹媽媽的頭發(fā)變了`!一根根枝條越來越長,在枝條上還長出了小嫩牙。風一吹,這些枝條飄呀飄,真漂亮!可是突然刮來了一陣大風。柳樹媽媽的頭發(fā)被吹亂了,咱們幫他梳一梳。引導幼兒畫長弧線;我們 用油畫棒當梳子,給柳樹媽媽梳梳頭,怎樣才能把頭發(fā)梳整齊呀?(練習畫長弧線)接著引導幼兒添加嫩葉,柳樹媽媽的頭發(fā)梳整齊了,葉芽像許多的小卡子,真漂亮!(練習添畫嫩葉)。老師通過使用擬人話的語音,指導幼兒作畫。不僅便于孩子的理解,還更好的激發(fā)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所以本活動能較好的完成教學目的,孩子在老師擬文化語音的指導下將繪畫技能很自然的融入整個活動中,使幼兒學得輕松,學得開心,很輕松的練習柳條和嫩葉的畫法。整個活動輕松有趣。
40、中班主題教案《小樹林》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 學畫樹,能表現(xiàn)樹干、樹枝及樹冠。
2. 嘗試用點、線、面的繪畫方法裝飾小樹林,體驗裝飾小樹林的樂趣。
3. 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 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6.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7. 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范例二張。
2.幼兒繪畫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1),引導幼兒認識樹的樹干、樹枝及樹冠。
1.出示范例(1)。
師:這是什么?(一棵樹)
2.引導幼兒認識樹的樹干、樹枝及樹冠。
教師依次手指范例上樹的樹干、樹枝及樹冠,提問:這是樹的什么?它像什么?
3.徒手練習畫樹。
師:我們用手指來畫一畫這棵樹!先畫樹干、再畫樹枝、最后畫上樹冠!
二、出示范例(2),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獨特的裝飾風格。
1.出示范例(2)。
師:如果有許多樹長在同一個地方,就成了一個小樹林!
2.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獨特的裝飾風格。
師:這個小樹林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3.教師小結:
(1)小樹林的顏色:黑色與白色。
(2)樹冠上面有幾何圖形畫成的樹葉;背景是用線裝飾的。
三、明確繪畫要求,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 師:你們想畫一個這樣的小樹林嗎?
2.明確繪畫要求。
(1)先畫樹,畫出樹干、樹枝及樹冠。多畫幾棵,變成一個小樹林。
(2)畫一些幾何圖形在樹冠上,變成樹葉,圖形也要涂滿黑色。
(3)在空白的地方,從下往上,從左到右畫上波浪線,為小樹林畫上背景。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講評。
1.教師將幼兒作品展示在墻面上,幼兒相互欣賞。
2.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畫的小樹林?
3.相互點評。
師:你覺得誰畫的小樹林最美?為什么?
4.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畫黑、白兩種顏色的小樹林,做游戲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畫彩色的小樹林,比一比哪一種更漂亮!
活動反思:
這次的繪畫活動是讓他們畫小樹林,活動之前,我先給他們講解了各種樹的畫法,要求有樹干、樹冠和樹葉,希望他們畫出各種各樣的樹,并且給他們講解了近大遠小的繪畫方法,之后就讓他們自由想象作畫。
41、中班主題《大樹和小鳥》教案教學反思
教學意圖:
大樹和小鳥之間友好快樂的濃濃情意,反映了大樹和小鳥間相互依存的關系,適合中班幼兒學習。貼近幼兒生活,為幼兒所感興趣的事物和現(xiàn)象,有助于拓展幼兒的視野和經驗。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初步認讀漢字“大”和“小”。
2.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采用部分替換的方式仿編詩歌。
3.體驗大樹與小鳥之間互相友愛、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準備:
1.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玩過“大樹和小鳥”的音樂游戲。
2.圖片一套(即一幅幅畫有單獨圖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筆、紙。
教學過程:
(一)集體玩音樂游戲“大樹和小鳥”。
1.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一群小鳥,在音樂聲中,幼兒圍著大樹做各種動作,如親親大樹,摸摸大樹,在大樹旁跳舞,為大樹捉蟲等。
教師:大樹和小鳥在一起做游戲開心嗎?有一首詩歌講的也是“大樹和小鳥”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欣賞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教師:這首詩歌里,大樹和小鳥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師:為什么大樹和小鳥快樂陶陶呢?
(三)教師再次配樂朗誦詩歌,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大樹和小鳥在一起是怎么快樂地生活的?(引導幼兒根據詩歌里的詞句回答)
2.教師出示圖片,與幼兒以互動的形式學習詩歌。
教師以留白的方式,引導幼兒一起學念詩歌。如教師邊指圖片邊念:大樹——幼兒接念:高高。教師再念:住著——幼兒接念:小鳥。
(四)學習認讀漢字“大”和“小”。
1.教師:這首詩歌里有些字是重復出現(xiàn)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導幼兒邊認讀邊用身體動作來模仿。
(五)師幼合作仿編詩歌。
1.教師:高高的大樹上還會住著誰呢?(如幼兒說到松鼠,則將詩歌中所有的小鳥替換為松鼠進行仿編。)
2.教師將幼兒所說的內容,以簡筆畫的方式記錄在記錄紙上,替換掉原來詩歌里的小鳥圖片,引導幼兒根據新圖片的內容念一念仿編的新詩歌。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準備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利用幼兒用書復習詩歌,并繼續(xù)仿編詩歌,同時將幼兒獨自仿編的詩歌在集體中朗誦。
活動建議:
1. 活動目標1可以加上“初步認識詩歌中的疊詞”。
2. 在教具的準備上,可以做的大一些,這樣比較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
3. 在提問后,教師可以靈活地根據幼兒的回答提煉成詩歌里的語言。
4. 在出示板書前,教師可以以互動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做一做。
附:兒歌《大樹和小鳥》
大樹高高,
住著小鳥。
小鳥叫叫,
大樹笑笑。
大樹搖搖,
小鳥跳跳。
大樹小鳥,
快樂陶陶。
教學反思:
詩歌中大樹和小鳥是幼兒熟悉、喜歡的朋友,激發(fā)了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進行詩歌仿編,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學習詩歌的積極性,對幼兒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本次活動,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動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出示背景圖大樹后, 引導小朋友做小鳥和大樹做游戲,摸摸、親親等,但小朋友看見背景圖后都顯得很興奮,個個擁到背景圖前歡呼跳躍,場面比較混亂,所以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只好草草收尾,馬上進入了下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在觀察圖片熟悉詩歌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圖片,自己說出詩歌的內容。這樣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就被積極地調動起來了,而且也更容易記住。同時我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兒歌中的特點,發(fā)現(xiàn)和認識疊詞,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還是能較好的完成的。在鞏固兒歌的,我于孩子們玩對接游戲,教師說一句,孩子說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復的朗誦中鞏固了學習內容。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當我提出問題:“大樹上除了住著小鳥,還會有誰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說不出什么小動物,但我也準備了很多的替換動物圖片,當我讓笑朋友從自己的椅子后面請出這些小動物的時候,小朋友的思維就不再顯得那么局限了,開始了踴躍的創(chuàng)編。
本次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溫馨的場景,讓笑朋友主動的投入活動中,積極回應孩子們,達到了一個良好的師幼互動。
在整個活動設計時,我把學習兒歌,初步認識疊詞作為活動的重點,而進行部分創(chuàng)編作為活動的難點。在活動準備上,也運用了背景圖、動物圖片等來進行輔助教學,這樣孩子在反復學習中就不會覺得枯燥了。
不足之處:
在活動的準備階段,我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圖片的準備上,而疏忽了對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反復除揣摩。雖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但總體上還比較順利。
整個活動中,我除了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將社會方面的內容巧妙的滲透在其中,比如,讓幼兒了解了好朋友之間那種相互依存、友好的關系。增強了幼兒之間禮貌交往的意識,充分體驗到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幼兒自始至終沉浸在游戲的情境中,通過仔細觀看和積極講述,幼兒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2、中班主題教案《大樹和小鳥》教學反思
教學意圖:
大樹和小鳥之間友好快樂的濃濃情意,反映了大樹和小鳥間相互依存的關系,適合中班幼兒學習。貼近幼兒生活,為幼兒所感興趣的事物和現(xiàn)象,有助于拓展幼兒的視野和經驗。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初步認讀漢字“大”和“小”。
2.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采用部分替換的方式仿編詩歌。
3.體驗大樹與小鳥之間互相友愛、相互依存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教學準備:
1.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玩過“大樹和小鳥”的音樂游戲。
2.圖片一套(即一幅幅畫有單獨圖案的卡片),字卡“大”和“小”。
3.筆、紙。
教學過程:
(一)集體玩音樂游戲“大樹和小鳥”。
1.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一群小鳥,在音樂聲中,幼兒圍著大樹做各種動作,如親親大樹,摸摸大樹,在大樹旁跳舞,為大樹捉蟲等。
教師:大樹和小鳥在一起做游戲開心嗎?有一首詩歌講的也是“大樹和小鳥”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初步欣賞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教師:這首詩歌里,大樹和小鳥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3.教師:為什么大樹和小鳥快樂陶陶呢?
(三)教師再次配樂朗誦詩歌,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大樹和小鳥在一起是怎么快樂地生活的?(引導幼兒根據詩歌里的詞句回答)
2.教師出示圖片,與幼兒以互動的形式學習詩歌。
教師以留白的方式,引導幼兒一起學念詩歌。如教師邊指圖片邊念:大樹——幼兒接念:高高。教師再念:住著——幼兒接念:小鳥。
(四)學習認讀漢字“大”和“小”。
1.教師:這首詩歌里有些字是重復出現(xiàn)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卡“大”和“小”。
3.引導幼兒邊認讀邊用身體動作來模仿。
(五)師幼合作仿編詩歌。
1.教師:高高的大樹上還會住著誰呢?(如幼兒說到松鼠,則將詩歌中所有的小鳥替換為松鼠進行仿編。)
2.教師將幼兒所說的內容,以簡筆畫的方式記錄在記錄紙上,替換掉原來詩歌里的小鳥圖片,引導幼兒根據新圖片的內容念一念仿編的新詩歌。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散步、餐前準備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利用幼兒用書復習詩歌,并繼續(xù)仿編詩歌,同時將幼兒獨自仿編的詩歌在集體中朗誦。
活動建議:
1. 活動目標1可以加上“初步認識詩歌中的疊詞”。
2. 在教具的準備上,可以做的大一些,這樣比較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
3. 在提問后,教師可以靈活地根據幼兒的回答提煉成詩歌里的語言。
4. 在出示板書前,教師可以以互動的形式和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做一做。
附:兒歌《大樹和小鳥》
大樹高高,
住著小鳥。
小鳥叫叫,
大樹笑笑。
大樹搖搖,
小鳥跳跳。
大樹小鳥,
快樂陶陶。
教學反思:
詩歌中大樹和小鳥是幼兒熟悉、喜歡的朋友,激發(fā)了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中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進行詩歌仿編,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學習詩歌的積極性,對幼兒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本次活動,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動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出示背景圖大樹后, 引導小朋友做小鳥和大樹做游戲,摸摸、親親等,但小朋友看見背景圖后都顯得很興奮,個個擁到背景圖前歡呼跳躍,場面比較混亂,所以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只好草草收尾,馬上進入了下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在觀察圖片熟悉詩歌內容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圖片,自己說出詩歌的內容。這樣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就被積極地調動起來了,而且也更容易記住。同時我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兒歌中的特點,發(fā)現(xiàn)和認識疊詞,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還是能較好的完成的。在鞏固兒歌的,我于孩子們玩對接游戲,教師說一句,孩子說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復的朗誦中鞏固了學習內容。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當我提出問題:“大樹上除了住著小鳥,還會有誰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說不出什么小動物,但我也準備了很多的替換動物圖片,當我讓笑朋友從自己的椅子后面請出這些小動物的時候,小朋友的思維就不再顯得那么局限了,開始了踴躍的創(chuàng)編。
本次活動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溫馨的場景,讓笑朋友主動的投入活動中,積極回應孩子們,達到了一個良好的師幼互動。
在整個活動設計時,我把學習兒歌,初步認識疊詞作為活動的重點,而進行部分創(chuàng)編作為活動的難點。在活動準備上,也運用了背景圖、動物圖片等來進行輔助教學,這樣孩子在反復學習中就不會覺得枯燥了。
不足之處:
在活動的準備階段,我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圖片的準備上,而疏忽了對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反復除揣摩。雖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開展的過程中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但總體上還比較順利。
整個活動中,我除了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將社會方面的內容巧妙的滲透在其中,比如,讓幼兒了解了好朋友之間那種相互依存、友好的關系。增強了幼兒之間禮貌交往的意識,充分體驗到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幼兒自始至終沉浸在游戲的情境中,通過仔細觀看和積極講述,幼兒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 "秋天"的主題活動反思
- 草地上的空罐頭
- 幼兒園主題教案:《磁鐵》
- 《去救小動物》-中班活動設計
- 科普主題教案:動物的特殊本領
- 幼兒主題活動設計:各種各樣的燈
- 節(jié)日主題教案--快樂圣誕節(jié)
- 體鍛主題活動:火箭上天
- 母愛主題教案:我為媽媽過節(jié)日
- 幼兒園公開課教案:水資源的重要性(原創(chuàng))
- 幼兒園公開課說課稿:紙盒造型房子說課稿
- 幼兒園中班說課材料:氣球伙伴
- 中班主題教案朋友的生日教案反思
- 中班我給小樹澆澆水植樹節(jié)活動方案植樹節(jié)教案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 鼓樓和鐘樓是干什么用的?
- 大象救小青蛙_小學生作文:四年級
- 科學活動《天氣怎么樣》大班語言教案
- 男生有內涵微信個性網名昵稱417個
- 關注的近義詞
- 中班健康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反思
- 中班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反思
- 中班教案《不高興的樹不發(fā)芽》
- 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的教案:中班科學活動《不同的節(jié)奏》
- 中班數學《離不開的數朋友》教案反思
- 中班教案《不會飛的鳥》科學活動反思
- 中班科學《不喝水的蠟》教學設計反思
- 教案中班數學活動《離不開的數朋友》反思
- 中班語言獲獎課教案設計不高興發(fā)芽的樹
- 中班語言教案設計不高興發(fā)芽的樹
- 中班社會活動《了不起的人》教學設計反思
- 中班科學教案《不會飛的鳥》教學反思
- 中班數學教案《了不起的“零”》反思
- 大班語言《不開心的小樹》教案及教學反思
- 中班科學教案《數不清的小動物》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