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要下雨了》教學設(shè)計之七

16《要下雨了》教學設(shè)計之七

16《要下雨了》教學設(shè)計之七

課前透視
  這篇知識童話講的是生活中的氣象常識。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了解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異常表現(xiàn)。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留心觀察下雨前的天氣及物候變化,并做好記錄。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學始終把識字和朗讀放在重點,所以學生在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本課合體字居多,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規(guī)律或熟字帶偏旁的方法自主識字。對于朗讀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方法遷移,在讀中感悟,培養(yǎng)語感。
  教學目標:
  1.認識“坡、割”等12個生字,會寫“嗎、吧”等6個字。
  2.體會小白兔的情感變化,讀好對話語氣,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guān)系。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讀好對話語氣,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信息資料:
  1.課件或掛圖、生字卡片、動物頭飾。
  2.學生課前收集一些能預測天氣變化的資料。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誦讀兒歌。“烏云密布天氣悶,天空一片陰沉沉,閃電婆婆把腰伸,雷聲響起一陣陣?!睆倪@些自然現(xiàn)象,你們知道了什么?
 ?。ú捎脙焊栊问匠尸F(xiàn),選取兒童知曉的生活常識,貼近學生生活和認知水平,既有利于激發(fā)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課題,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演示課件。(烏云密布、狂風四起、雷電交加的情景)請學生說說看到的情景。
  師:還有哪些現(xiàn)象也能預示要下雨了?(板書)
  對話平臺
  自學(有目的讀書,體現(xiàn)了識字和閱讀的整合)
  1.自由讀課文,自己想辦法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互相檢查字音,讀不準的可以互相提醒、指正。
  識字(由易到難認讀生字,意在反復強化,尋找規(guī)律。)
  1.出示帶拼音詞,學生認讀,教師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當小教師領(lǐng)讀、齊讀。
  3.打亂生字順序競賽讀。
  朗讀(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會角色語氣,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1.指名讀文,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ㄩ喿x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與文本直接對話,讓學生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此環(huán)節(jié)需要注意:學生能說多少是多少,不設(shè)定統(tǒng)一感知目標。)
  2.圖文結(jié)合,感悟讀文。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讀文,教師相機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讀文。重點指導:“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強調(diào)“這么”,突出低的程度。)“小心淋著雨”(突出小魚的關(guān)心)
  表演(換位思考,體會感情,培養(yǎng)學生合作參與的意識)
  學生自選角色在組內(nèi)演讀,然后讓學生戴頭飾上臺表演,大家互相評議。
 ?。ㄈ绻霈F(xiàn)一個角色多人爭演時,教師要靈活機智地處理,向?qū)W生滲透協(xié)作教育。)
  練習(延伸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后“讀讀說說”,出示句子: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讓學生用“正……呢”進行擴展說話訓練。
 ?。ù司毩晫W生可能會模仿他人說句子,教師要及時表揚那些說得與眾不同的學生,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
  寫字(有針對性指導,體會漢字結(jié)構(gòu)之美,提高書寫質(zhì)量。)
  1.記字型。出示“嗎、吧、蟲”,學生選擇最熟悉的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它的。
  2.學寫字。教師重點指導“口”的寫法,互相評議。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朗讀(感悟讀文利于培養(yǎng)語感)
  1.自由讀7―9自然段,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比較體會“大雨下起來了”和“大雨真的下起來了”,指名讀。
  3.引導學生總結(jié)下雨前的征兆,燕子低飛、魚游水面、螞蟻搬家
  背誦(自主選擇激發(fā)學生積累語言的積極性。)
  1.自由背誦。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背誦。
  2.指名背誦。開展背誦競賽。
  拓展(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1.學生談?wù)勥€有哪些動物活動與天氣變化有關(guān)。
  學做小小氣象員:觀察燕子,小魚和螞蟻如何預報下雨的。有條件的還可以觀察能預報下雨的其他事物。每次預報后做好記錄。并評出最佳氣象員。
 ?。ù嘶顒舆€可能邀請自然教師做場外指導,突出學科知識的融合性。)

  教學建議:
  一年級學生收集能力不太強,仍需家長幫忙。教師根據(jù)班級實際可做適當指導,如查找哪些課外書,如何上網(wǎng)搜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