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活動設計――《變形的人》
大班藝術活動設計――《變形的人》
綜合性藝術活動設計――《變形的人》
[活動情境]:
西班牙著名藝術家畢加索創(chuàng)作了許多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幼兒園的孩子該怎么去欣賞、思考、體會作品的內(nèi)涵從而發(fā)掘自身藝術天賦呢?幼兒教師在豐富自己相關知識的基礎上,結(jié)合幼兒的年齡和欣賞層次的特點創(chuàng)設以下活動,啟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藝術美感,尊重每個孩子對藝術的感受,讓孩子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并捕捉藝術作品中的光點,對于作品中的一些藝術表現(xiàn)手法,可以引導幼兒學習并掌握,并提供實踐的機會。本活動在孩子對色彩、線條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欣賞《三個音樂家》這幅作品,讓幼兒了解并學習夸張、變形的藝術方法,體會其產(chǎn)生的藝術效果,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變形人,用藝術的形式反映孩子對自己,對社會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準備(材料的場地安排)
1、材料準備:
第一組:作品《三個音樂家》一幅,電視機一臺,視頻展示臺一臺,兒童刊物一份;
第二組:25cm 25cm釘板及彩色皮筋4套,磁性可變臉譜4套,各形狀彩色積木4筐,不同形狀的百色紙板(三角形、方形、梯形、不規(guī)則形)6張,大小、色彩不同的紙片6小筐,膠棒6支,地毯2塊;
第三組:纖化紙18張,油畫棒6盒,水粉顏料(紅、黃、藍、綠、黑)6個調(diào)色盤,大小號不同的水粉筆6套(每套3支),水盆6個,抹布6塊,各色日本彩紙若干,剪刀6把,膠棒6支,小筐6個。
2、場地安排:
材料及代號:釘板①;彩色皮筋②;可變臉譜③;彩色積木④;不同形狀的白紙板⑤;大小不同的彩紙片⑥(筐內(nèi)加膠棒)以下代號代表材料。
二、欣賞:
請幼兒進入地毯①,每人選擇一種游戲形式,創(chuàng)作《變形人》。幼兒可趴,可坐,可跪于地毯上,尋找自己最舒適的姿態(tài)予以創(chuàng)作,教師陪伴幼兒創(chuàng)作,不予評價,創(chuàng)作好的幼兒
- 大班藝術活動《新疆集體舞》
- 大班美術活動:我設計的花車
- 大班音樂活動
- 大班音樂:新年樂
- 大班美術教學活動《樹鳥的巧合》
- 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房子
- 美術活動《蟲蟲故事》
- 大班藝術活動<水果頭像>
- 音樂課程設計(大班)
- 大班音樂活動:熊與石頭人
- 藝術教育活動案例分析:蝶兒飛飛
- 美術活動與布置壁畫 美麗的花園
- 大班音樂活動《小樹葉》
- 大班音樂教案:小魚的夢
- 開心的星期天
- 小班美術課:快樂的小蝌蚪
- [基督教] 廿四 天堂的門外
- 晉職報告
- 酒與茶在事業(yè)上的經(jīng)典句子186句
- 小班美術教案《制作扇子》反思
- 中班社會教案《獨自在家》反思
- 中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按規(guī)律排序
- 網(wǎng)絡公司宣傳朋友圈文案40句
- 文化辦公用品銷售朋友圈文案36句
- 物流公司開業(yè)橫幅朋友圈文案35句
- 綜合性藝術活動設計教案:變形的人
- 大班藝術活動《泡泡變形記》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藝術活動《神奇的漸變色》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美術《漂亮的機器人》活動設計
- 藝術活動 《 漂亮的小手絹》――染紙
- 大班藝術活動――打擊樂《快樂的小牧民》
- 《小蛇要走了》延伸活動――我設計的名片(大班)
- 中班藝術活動《色彩變變變》教學設計反思
- 小班藝術活動教學設計和反思《歡樂的曲線》
- 小班藝術教案《襪子變干凈了》活動設計反思
- 中班藝術活動《石頭變變變》教案設計與教學反思
- 大班藝術活動《墨韻可愛的貓咪》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藝術活動《封住季節(jié)的魔法》教學設計反思
- 大班藝術活動《神奇的帽子》教學設計反思
- 小班藝術活動《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學設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