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災害》教學設計之一
《意想不到的災害》教學設計之一
《意想不到的災害》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材分析:
這篇科普說明文用螃蟹和蟾蜍泛濫成災的事實,告訴我們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1、用學習科普說明文的方法自主探索學習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知識要點,體會課文在遣詞造句上的準確性。
2、學會生字,理解“生態(tài)平衡、制約因素”等詞語。
3、知道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自覺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學習科普說明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生態(tài)平衡”,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與生態(tài)意識。
教學準備:收集當?shù)丨h(huán)保和生態(tài)保護狀況正反兩面的事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到會有一位陌生的老師來給你們上課?這種情況我們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就是――意想不到。(出示“意想不到”)
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內容太多了,你能用“意想不到的( )”說說嗎?
是的,意想不到的喜訊帶給我們的是驚喜;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能引起我們的思索。今天,我們卻要探討一個沉重的話題:意想不到的災害(出示、齊讀課題)
2、這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學習此類文章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出示單元學習提示)
二、初讀課文,了解知識要點
1、 自讀課文,思考:A 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科學道理?
B 圈出文中用得準確生動的詞語,并能說說為什么?
C 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不懂的地方作好讀書記號。
2、 檢查: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