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時間:2022-10-11 17:20:24
反思
案例:
星期一上午區(qū)域活動時,我在活動前先向幼兒介紹了《喝酸奶》的操作方法,即按照瓶上的圓點數量,插入相同數量的吸管,因為今天是第一次投放這個材料,所以,活動前必須向幼兒介紹操作的方法。
今天操作這個材料的是邵文琪和劉潔,只見邵文琪先點了瓶子上的圓點數量,再按照數量去找吸管。在點數中,邵文琪能做到手口一致并說出圓點數量,但在拿吸管時,只要數量一多,就會拿錯,如:在數九個圓點時,能說出九個,但她卻拿了十一根吸管。邵文琪在操作中,7以內的數量能基本拿對,但到了8、9、10時,卻拿錯了。而劉潔在點數時,明顯存在手口不一致的現象,3以內的數量她能拿對,而到了4以后就數不清楚,也拿不對了。如:她在點數4時,嘴里卻數到了6,點數7時,嘴里數到了9。貼有4個圓點的瓶子里插進了3根吸管,貼有6個圓點的瓶子里插進了5根吸管。
分析與反思:
點數時,存在著手口不一致的現象,在小班上學期尤其明顯,孩子們往往手點得慢,嘴里數得快,還有些孩子數到了6,卻不知道數量是6,所以,我在益智區(qū)里投放了這一材料,旨在讓幼兒們點點圓點有幾個,再拿相同數量的吸管,從而培養(yǎng)他們能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說出總數。
二期課程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為幼兒提供適時、適宜、適度的教育環(huán)境,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而手口一致的點數,只有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們去反復練習、反復操作,才能習得。從
推薦文章
- 在藝術活動中對幼兒情感教育
- 日常教學反思
- 活動案例――玩色的啟示
- 孩子是活動的推進者
- 聆聽童聲
- 哪艘船先沉
- 課后反思
- 飛得更高―建構大班《小小志愿者》活動的策略轉變
- 案例分析:愛心義賣活動
- 這是一個好機會
- 案例反思:老師我沒勁
- 讓游戲更有價值更有活力
- 做個標記
- 幼兒前期經驗的準備對活動開展的影響
- 回天挽日
- 人存政舉
- 準媽媽如何擺脫惱人的腰痛
- 會吃飯的人造嘴巴模仿咀嚼過程
- 白熾燈和熒光燈_小學生作文
-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唯美句子168句
- 小班社會教案大家一起玩教案反思
- 全民k歌最好聽的昵稱霸氣143個
- 帶自己名字的游戲名字 能加自己名字的游戲昵稱346個
- 溫暖治愈系昵稱兩個字396個
- 超搞笑的情侶名字42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