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4
《史記·高祖本紀》:“諸吏人皆案堵如故。”漢·荀悅《漢紀·高祖紀》:“吏人皆安堵如故,民爭獻牛灑。”
宋·袁文《翁牖閑評》八:“彼安分守己,恬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七章:“所以我們對于空子,應該廣勸他們安份守己的好。?
宋·洪邁《容齋隨筆·三筆·人當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終身不渝。”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養(yǎng)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yǎng)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p>
《孟子·盡心上》:“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p>
《漢書·谷永傳》:“薄收賦稅,毋殫民財,使天下黎元咸安家樂業(yè)。”
宋·邵雍《無名公傳》:“所寢之室謂之安樂窩,不求過美,惟求冬暖夏涼。”
《論語·公冶長》:“子路曰:‘原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宋·李昉《太平廣記》:“舍之職責,在乎除暴安良。”
漢·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nèi)攘外之能?!?/p>
《后漢書·楊彪傳》:“安貧樂道,恬于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p>
《戰(zhàn)國策·齊策》:“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p>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十二回:“四嫂不來聒噪,耳根清凈,倒也安然無事,除非把你兩家合成一家,我一個人就好照顧了?!?/p>
荀況《荀子·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盤石,壽于旗翼。
《左傳·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p>
《荀子·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磐石,壽于旗翼?!?/p>
《南史·梁紀下論》:“自謂安若泰山,算無遺策?!?/p>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僧問:‘學人不據(jù)地時如何?’師云:‘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回:“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會,取得荊州為安身之地?!?/p>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一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一夜穩(wěn)睡?!?/p>
《漢書·嚴助傳》:“使元元之民安生樂業(yè),則澤被萬世,傳之子孫,使之無窮?!?/p>
《后漢書·南蠻傳》:“[蠻夷]外癡內(nèi)黠,安土重舊?!?/p>
漢揚雄《連珠》:“吏不茍暴,役賦不重,財力不傷,安土樂業(yè),民之樂也?!?/p>
《漢書·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p>
我要投稿|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5-2022 bo6603.com.All rights reserved.